「英雄烈士譜」從便衣隊隊長到公安部部長——人民政權的衛士趙蒼璧

「英雄烈士譜」從便衣隊隊長到公安部部長——人民政權的衛士趙蒼璧

這是趙蒼璧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西安10月28日電(記者李浩)在陝北清澗縣玉家河鎮趙家坬村,一塊當地村民所立的石碑講述著趙蒼璧的革命歷程。從偵破敵特分子的便衣隊隊長,到平反冤假錯案的公安部部長,趙蒼璧始終保持著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嚴於律己的黨性修養。

趙蒼璧,1916年生於陝西省清澗縣玉家河鎮趙家坬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34年1月參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趙蒼璧被送到中共中央西北政治保衛局在瓦窯堡舉辦的保安人員培訓班學習,在培訓班結束時,他因思維敏捷、成績優異留在西北政治保衛局工作,擔任保衛局巡視員,自此開啟了在延安的隱秘戰線事業。

抗日戰爭時期,趙蒼璧任三邊分區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員、地委委員,綏德保安分處處長,北路軍特派員、靖橫司令部特派員,陝甘寧邊區保安處訓練班主任、便衣隊隊長,隴東分區地委委員、保安分處處長等職。

在此期間,趙蒼璧堅決鎮壓漢奸,重拳打擊反動勢力,摧毀了許多隱藏在邊區的特務組織,剿除了一些長期殘害人民的土匪,為保衛黨中央做出了傑出貢獻。

1940年,陝甘寧邊區成立便衣隊,趙蒼璧擔任隊長,主要任務是偵破敵特組織。趙蒼璧參照蘇聯教材,結合實際情況和自己豐富的偵察工作經驗,編寫了“怎樣收集和傳遞情報”“偵察與反偵察”等基礎教材,通過理論與實際結合培訓便衣隊成員,使這支隊伍迅速成長起來。

解放戰爭期間,趙蒼璧任陝甘寧邊區保安處副處長,西北局監察委員會委員,為黨中央偵察到許多敵軍動向。

1949年2月,趙蒼璧隨軍進入北平,任北平市公安局治安處處長。5月,任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偵破了一批潛藏的反革命案件,保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新中國成立後,趙蒼璧隨第二野戰軍挺進西南,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公安部副部長、西南行政委員會公安局副局長。1954年大區撤銷後,趙蒼璧歷任四川省公安廳廳長,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等職。

“文化大革命”期間,趙蒼璧遭受嚴重迫害。1974年他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先後任四川省政法黨組書記、四川省委書記處書記、四川省委常務書記。

1977年,趙蒼璧調任公安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央政法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委員,中央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在這期間,他按照中央部署,指導全國公安機關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落實黨的幹部政策,重新組建公安部的各級領導班子,組建武警部隊,恢復公安院校,加強公安機關的組織建設和業務建設,大力整頓社會治安秩序,有力地打擊了嚴重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壞活動,領導全國公安隊伍堅決實行公安工作著重點轉移,開創了公安工作的新局面。

1993年5月11日,趙蒼璧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如今,趙蒼璧故居已經被當地修復並打造成縣級廉政教育基地。“不論身處何位,身兼何職,都要時刻遵循黨的原則辦事。”“時刻注重艱苦樸素,避免浪費。”窯洞內陳列的家信穿過歷史的塵埃向人們訴說著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初心。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