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從有趣的歷史書中探索帝國衰敗的癥結

一提到歷史書,很多人都會牴觸。因為在大部分人眼中,歷史書通常是晦澀難懂的,讓人讀了想睡覺。但不能否認的是,我們應該用嚴肅的態度對待歷史。那麼有沒有一些沒那麼枯燥乏味的歷史書讓我們這些歷史小白們學習呢?

在這裡我推薦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歷史書以一種紀傳體的形式鋪敘,敘述了當時的萬曆皇帝、首輔張居正、首輔申時行、清官海瑞、將領戚繼光以及名士李贄六個人物命運於國運下的跌宕起伏,從他們的慘談收場的結局中窺探大帝國走向衰敗的癥結。

《萬曆十五年》:從有趣的歷史書中探索帝國衰敗的癥結

書籍封面

作者黃仁宇是個會講故事的歷史家,以萬曆年間的小事件或人物為切入點向讀者揭露了問題的根本——以道德代替法制。在最後,作者以大歷史觀的角度探討了世界發展的規律,也從側面驗證了古老大帝國衰敗的必然性。

接下來我就結合書中涉及的人和事與大家來分享得出的3個點。

一、活著的權威

在我們看來,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享受著萬人之上的榮華富貴,很多人都為之瘋狂,然而風光榮華的背後可能是掙不脫的牢籠。

表面上,萬曆皇帝掌握著朝政乃至整個大帝國的最高權力,而實際上,他只是作為一種權威的象徵而存在。整個王朝的真正主人實則是文官集團。他們掌握著道德的解釋權,並用道德來規範皇帝的一言一行,其實,說是監控也不為過。

萬曆皇帝9歲登基,從小熟知各種禮儀,即使禮儀的苦悶與單調令其痛苦不堪,他也必須遵從,絲毫怠慢不得。因為所謂的德行規範大都體現在禮儀之中。

他更是個孝順的兒子,可是對生母慈聖皇太后的這份親情只能在道德規範下生冷地表達。因為他是全國臣民的表率,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無數雙眼睛的關注。

尤其是母親慈聖皇太后的喪禮,與其說是哀悼逝者,不如說又是一次表率的形式。

三日之內,四品以上的官員及其夫人分批整隊前去慈寧宮舉行禮儀上號哭,號哭十五次,全部人員的動作協調,一哭皆哭,一止皆止,猶如交響曲。

這種合乎道德標準的喪儀象徵了全國臣民懷念慈母的養育之恩,也表現了臣民對皇權的絕對忠誠。喪禮之後,“孝敬”二字渲染上了權威的意義,社會風俗也更為淳厚。

甚至對立儲之事萬曆皇帝也沒有決定的權力。他無法立自己最心愛的兒子為皇儲,因為立幼為皇儲,在絕大部分文官們看來,是以幼凌長,不合倫理道德,有失威信。

皇帝是活著的標杆,一言一行都在大家的監控中,全部要符合道德的規範。

但是大家都忘了皇帝也不過是個普通的人,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殘忍地將道德倫理禁錮在這個人身上,成為穩固政治力量的工具,著實是悲劇。

《萬曆十五年》:從有趣的歷史書中探索帝國衰敗的癥結

二、分析複雜環境下的人物

“我們是所處環境的產物。”

我們的為人處世受到成長經歷、文化背景以及生活經驗的影響。很大程度上,今天的結果是昨天的原因導致的。如果脫離環境因素就任意判斷人或事,就顯得過於淺顯片面了。

萬曆皇帝以昏庸無道而著稱,尤其是他後來的“無為之治”更是受人詬病。但他在治國初期,也曾懷有宏圖壯志,心繫朝政天下,甚至還為了黎明百姓不辭艱辛地步行祈雨。

可喜又可悲的是,他是一個看得透徹的皇帝。在遭到自己敬仰的老師張居正的欺騙後;在明白即使張居正死後遭清算自己也無法真正掌權後;在接受自己不過是文官集團任意擺佈的權力人偶後,他絕望了,決心渾渾噩噩地度過此生。前後的轉變讓人又唏噓又無奈。

從這個因素思考,也就能理解後期萬曆皇帝“無為之治”的行為了。

我們在評價歷史人物、事件時,應該站在大的歷史跨度上,結合時代背景從多個角度剖析成因,這樣才能得出理性全面的結果。

《萬曆十五年》:從有趣的歷史書中探索帝國衰敗的癥結

三、認知的誤差

統治我們這個龐大帝國,專靠嚴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訣在於運用倫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從尊上,女人聽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則以讀書識字的人作為楷模。

在以道德為法制的管理中,文官集團追求的是使人民不為饑荒所困擾,安於現狀,不求創新與發展的舒適生活。

在財政經濟方面,財政制度死板不受控制,稅收政策混亂不堪,全國貧富差異巨大。文官集團為了維持制度的統一與協調,在深知制度缺陷的情況下,依舊決絕推陳出新。

在軍事方面,文官們掌握調度攻防的權利,甚至主持軍方人事的任免以及補給、交通各項事宜。

書中提到了正統皇帝被俘的“土木之變”事件,這起事件暴露了當時軍事體制中致命的弱點,但是未能引起朝廷的重視,更別提改革創新了。在文官們看來,這算不上是體制上的失誤,因為一切沒有觸犯道德的標準,也沒有危及其自身的利益。

這其實是認知失調的體現。認知失調是指,當我們在面對足以對自己深信不疑的信仰造成挑戰的證據時,我們更傾向於篡改這些證據,而不是審視自己的信仰。我們會去尋求新的藉口、辯解和解釋,甚至乾脆忽視這些證據。

認知上的錯誤加上利益的驅使,讓文官們只求在舒適區內安然無恙地度過自己的任職期,將其他有關危及其利益的任何舉措都束之高閣。

《萬曆十五年》:從有趣的歷史書中探索帝國衰敗的癥結

在司法方面,司法制度只是行政的一種工具,其保障的從來就不是百姓。百姓大多處於貧困邊緣沒有受過教育,在百姓眼中文官們是萬能的,沒有文官們不能解決的案件,如果有,也是案件不尋常。

我們的司法制度極為簡單,缺乏判決爭端的根據。即使是技術上的問題送交御前請求決定,也要翻譯成為道德問題。

文官們善於運用道德的力量來向百姓們灌輸權威即真理的錯誤認知,以此穩固自身的權利。

權威者位高權重,受人敬仰,卑下者不敢對權威提出質疑,而權威者在高處坐久了也不願接受自己的錯誤。再加上權威的決策決定著對權利的掌控,因此任何有可能危險自身利益的事情都會被掩去。所以,法制的理論很少得到更正,想要從中取得法制上的進步就更是妄想了。

以道德代替法律、技術來治國,使帝國的運行缺乏合理性與調節性。文官集團深諳各種缺陷,但只會通過渲染精神力量來掩蓋體制的不足。接二連三的緊急情況在犧牲敬業官員的背景下來振奮民心,只求在自己的任職期舒適地謀取最大利益。這種體制上、思想上的劣根性逐漸地摧垮了我們的古老大帝國。

而與此同時,歐洲正在積蓄力量。

歐洲列強在公元16世紀前對我們中國而言還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但是在短短350年後一躍成為世界帝國,遠遠超越了我們。

歐洲的崛起包含很多的因素,如重視科學、利益的趨勢、征服的野心等,但在這裡我只指出我們的王朝在思維上與它們的差異。

在思想上,歐洲承認無知,重視科學。它們藉由科學理論來探索未知領域,從而得以創新、突破、發展。而我們的王朝,一味地視“四書”和道德倫理為思想行為的圭臬,拒絕創新甚至禁止質疑。

從世界變動發展的潮流規律來看,我們“關閉著的大帝國”從根兒上就已經輸了,在世界的發展中逐漸衰敗。


《萬曆十五年》以獨特的視角——“大歷史觀”——來向讀者緩緩敘述一代王朝走向衰敗的癥結。相對於其他較晦澀的歷史書而言,這本書很適合歷史小白來閱讀,相信會有收穫。

一朝一夕或單個因素無法決定一個大帝國的走向。當我們古老的帝國還沉浸在舒適區時,其他帝國正在飛速崛起。我們不應該只指責失敗的歷史,而應該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強化自身,不讓悲劇重蹈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