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出租车

上海是中国较早拥有出租车的城市之一,1908年9月,美商环球供应公司百货商场购置了5辆卡迪拉克汽车,为顾客提供汽车出租业务。这几辆汽车便是上海滩最早的出租车,距今已过百年。

老上海的出租车

但这只不过是百货公司的一项附属业务而已,老上海第一家真正的专业出租车公司是美汽车公司,也叫东方汽车公司,1911年8月7日成立,车行设在南京路,总管理处在四川路。美汽车公司使用的是法国的雷诺牌汽车,我们可能都从一些外国老电影里瞻仰过这种早期老爷车的风采:大大的车轮,敞篷,无遮无拦,车内风光可让路人一览无余。雷诺汽车可乘客四人,能运载行李,且有自动计费装置,颇受顾客欢迎。当时上海滩的出租车公司大部分是外国人开办,有美商云飞汽车公司、英商探勒汽车公司等等,后来中国人自办的出租车公司也陆续出现,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周祥生开办的的祥生公司。

周祥生是上海出租车历史上不可不提的人物,他还被后人称为“中国出租车业的鼻祖”,不知这个称呼是否准确,有待研究者考证。据资料显示,周祥生是浙江定海人,13岁来上海谋生,在饭店当门童。他的发迹史听起来颇具传奇色彩,有一天,周祥生在饭店门口当班,恰有两名车夫拾到一笔外币,彼此争执不下,周祥生为其调解,最后三人将这笔外币平分。周祥生拿着这些钱去银行兑换了500块银元,这笔意外之财便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是日后闻名全国的祥生出租车公司的最初启动资金。

周祥生原来就看好出租车行业,天上掉了这个馅饼后,他先买了一辆旧车,做起了黑车司机。他精打细算,不断以滚雪球的方式分期贷款购进汽车,最后创办了“祥生汽车行”。1920年代中期,“祥生汽车行”已经拥有20多辆车和两处分行,在华人汽车出租行业中崭露头角,1930年5月,上海华商出租汽车公司成立同业公会,周祥生当选会长。

老上海的出租车

俗话说,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1931年,周祥生得到一个高人的指点,看准美汇即将上扬,于是筹集资金,先付20%的订金,向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订购了400辆雪佛兰汽车。果然,等这批雪佛兰车运抵上海时,车价已翻了一倍多,获利丰厚,周祥生留下200多辆自用,其余的全部转手卖掉。仅此一笔生意,就几乎等于白赚了祥生公司的全部车辆,这堪称是周祥生人生中的“第二桶金”。1932年元旦,“祥生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组建,公司以270余辆雪佛兰汽车、22处分行和50多处代叫点,稳坐了上海出租车行业的头把交椅。

周祥生头脑精明灵活,当时上海的上流社会流行电话叫车,他便不惜花费重金,托熟人从电话公司弄到了“40000”这个号码,随即为公司打出了 “四万万同胞,拨四万号电话” 的广告,一时间,“四万号电话”风靡上海滩。说到电话,周祥生与电话的另外一个故事就不可不提,我们都知道,民国时期的电话流行挂在墙上,如果找人接听电话,话筒就无处可放,只好悠荡在半空中,很不方便。周祥生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叫人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巧玲珑的话筒搁架,上面印上公司的标记和电话号码,免费安装在舞厅、饭店、旅馆、百货公司等热闹场所,即方便了别人,又给自己做了广告,真可谓是一箭数雕。

上海早期的出租车收费十分昂贵,如按时间计价,每小时需4.5元,车费之外,顾客还要付司机小费。所以出租车最初的乘客大部分是外商、洋行的高级职员和中国的有钱人,一般市民根本消费不起。后来随着出租车的普及,各汽车公司纷纷压价招揽顾客,价格这才逐步降了下来。据1946年9月23日的《商报汽车业简史》介绍:“拥车三、五之小车行,犹如雨后春笋,不胜枚举,而各大车行,为适应环境起见,更择地添设分站,并特约各大公司商号,另设代叫处,以广招揽。车租至是亦趋统一,规定每小时三元。”

老上海的出租车

随着价格的下跌,出租车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上海人喜欢洋派,花不几块钱,便可享受专车的尊贵,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乎不仅结婚喜庆、迎来送往用车,就连下馆子、看电影这些琐碎事儿,也都能看见出租车的身影。看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租车就已经成了“阿拉上海人”出行的首选和最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