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435.99公斤!油食兼备花生新品实现高产,专家建议大力推广

油用与食用兼备且均具有高产表现,对于花生品种培育来说,曾是个难题。不过,这一情况将发生改变,近日,油食兼用花生新品种“中花26”,经现场测产,亩产达到435.99公斤。此实现了高产、高油酸、高含油量等多种优异性状的聚合,成为表现最好的高油酸花生品种之一。

花生,源自南美,自明代传入中国,便在中国扎下根来,成为人们喜食的“长生果”。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花生总产量曾达1700万吨,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40%。花生不仅给国人提供了饮酒的佐食、可口的小吃,还撑起了中国油料生产的一片天。

事实上,国产花生的大部分,占总产量的70%以上是用于榨油的。USDA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花生油消费量约288万吨。而油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安全脂肪酸。高油酸花生油,营养价值高、稳定性好,已成为目前花生油产品消费升级的一个新方向。在大豆、油菜籽需要大量进口补充、国内食用油自给率一降再降的背景下,高油酸、高含油且能实现高产的花生品种选育,对满足我国食用油市场需求、减少进口大豆依赖都具有积极意义。

“中花26”为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自2005年开始,十年磨一剑,历经多年试验示范,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旱、油酸含量高、抗倒性强等突出特点。籽仁含油量可达53.71%,蛋白质含量25.15%,油酸78.6%,亚油酸3.61%。

据悉,该品种在国家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两年平均亩产分别达336.8公斤、304.6公斤,是唯一一个连续两年含油量超过52%、产量超过300公斤的品种。2018年在河南濮阳、南阳、周口、新乡、开封等地大田示范,夏播亩产300—400公斤。

亩产435.99公斤!油食兼备花生新品实现高产,专家建议大力推广

2019年10月18日,在河南汝州市小屯镇杨集村的百亩示范田经专家组按照花生测产方法,随机3点取样,计量行距、株距和种植密度。每样点取2米双行收刨,称鲜果重,再计算出单株鲜果重和每亩鲜果重。按折干率50%,缩值系数0.85,计算出实际产量。测产报告显示:6月18日播种,种植密度8891株每亩,平均每亩鲜果1025.87公斤,折实际亩产435.99公斤。

通过田间观察及实地测产,专家组一致认为,“”中花26”高产,饱果率高,抗病性好、适应性好,建议继续大力推广。

据悉,该品种在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四川、重庆、安徽、河南、云南等花生产区适宜可种植。春播在4月中、下旬,夏播一般不迟于6月15日。种植密度:春播每亩0.8万~1万穴每亩,夏播1万~1.1万穴每亩,双粒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