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時期,企業家和投資人應該如何行之有效的對抗危機和焦慮感?

變革時期,企業家和投資人應該如何行之有效的對抗危機和焦慮感?

2018年下半年以來,舊動能增長乏力,新動能尚未迎來浪潮。很多企業都面臨著內外環境的挑戰,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以“活下去”為最終目標下的危機感成為不少企業家內心的真實寫照。進入2019年,經濟下行面臨壓力,中國經濟迎來最關鍵拐點。

不僅是中國,當今世界也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變革時期,企業家和投資人應該如何行之有效的對抗危機和焦慮感?

近日,“智見私享會 · 廈門站”正式拉開帷幕,智見創始人兼CEO郭煒、智見財務合夥人傅旭東導師與在場的學員做了深度交流、分享。郭煒認為,不管是做企業,還是做投資,一定先要學會看“天氣”,要與大趨勢並駕齊驅;企業一定要關注國家最新的稅收政策,減少運營成本,實現“降本增效”。

變革時期,企業家和投資人應該如何行之有效的對抗危機和焦慮感?

圖為 活動現場

以下為郭煒分享內容節選: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第一個話題是“學會看天氣”。

“學會看天氣”是我創業後最大的一個感受。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創業之前,我在福建電視臺做了十幾年的職業主播,創業之後,幾乎每天都會認真關注新聞聯播。因為不管是創業還是做投資,大家都要get到一點:“國家希望企業往哪個方向發展”。所以,我們要看清現實,認清趨勢,做企業最根本的一點是要與大趨勢並駕齊驅。

國家在近期指出:

產業創新,已經從重“量”轉而重“質”,強調以“質”立足,強化自主可控的核心競爭力。

在當前形勢下,積極把握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的發展機遇。通過探索 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共同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

國家要求雙創要從以前的重“量”走向重“質”,簡單說不管現在的創新端還是產業端,都要往“硬科技”這一個方向去走。不管是做產業還是做投資,硬科技這個賽道是國家未來十年的重要發展趨勢。

2019年中國經濟迎來了關鍵拐點,不僅是中國,全世界在百年大變局下也都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在經濟承壓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霸主地位在各種“退群”。特朗普用了很小孩子的方式在與其他經濟體和國家進行博弈。

美國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他們在高科技產業、尖端科技上有很強大的話語權。

以智能手機為例,

蘋果一家公司就賺走了全球80%的智能手機利潤,國產手機雖然佔了全球一半的銷量,但利潤僅有6%。

2017年,國內智能手機銷量是5億臺,利潤在285億元。高通按整機售價的65%收專利費,全網通收5%,光專利費就坐收260億。

如果去除高通的專利費,國產手機的利潤值至少可以翻一倍。

如何解決現在經濟形勢面臨的問題呢?

下面我分享第二個話題:新舊動能切換。

今年國家提出了新舊動能轉化,用新動能代替基礎產業建設、房地產、互聯網等舊動能。目前來講,解決中國經濟的關鍵點是人工智能、高端製造、5G為代表的新動能必須迎來新浪潮

福建第一批企業家都是以製造業起家,聚集了柒牌、勁霸、安踏等多家全國知名企業。但中國製造業的最大特點就是“大而不強”,早在14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就有50家企業連年虧損,中國佔了16家。虧損的關鍵癥結就是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

10年前,互聯網在中國興起,現在的BAT巨頭都是搶佔了當時的紅利,5年前,移動互聯網開始盛行,誕生了美團、滴滴、小米等獨角獸企業。

2018年下半年,這些資本催生的獨角獸企業都選擇流血上市。

原因很簡單,獨角獸企業背後的估值雖然很高,但公司尚未盈利,資本寒冬下很難找到下一個接盤俠。所以,隨著美團、小米、映客等獨角獸企業的上市也預示了靠模式創新的互聯網創業已經走到盡頭。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舊產能領域經常出現的兩個關鍵詞是“轉型”和“裁員”。以傳統行業行業為例,在寒冬最先倒下的就是鋼鐵和房地產行業,緊接著就是互聯網公司大規模裁員潮:

我們看下面幾張數據圖:

變革時期,企業家和投資人應該如何行之有效的對抗危機和焦慮感?
變革時期,企業家和投資人應該如何行之有效的對抗危機和焦慮感?

以上是舊動能面臨的問題,未來十年新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給大家分享一個概念叫“三浪疊加”——數字化浪潮、智能化浪潮、技術進步浪潮。這是我們智見產業學院的導師、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總在課堂上提出的。

以前企業做營銷的方式都是去央視做廣告,簡單粗暴又有效果。現在碎片化時代傳統媒體的勢能已經很小了,但全中國將近有10億人都在用微信,酒仙網把微信營銷做到了極致。

Tips:

在新店開張前一週,酒仙網會利用當地的種子用戶建立50個核心粉絲群,然後把這50個核心粉絲群迅速裂變到400個用戶群。平均下來開店當天會有3000人到場,在場的每位用戶都會免費得到一瓶298塊錢的真品紅酒。

如果不想排隊,只要消費99元購買6瓶紅酒就可直接領取。通過線上微信營銷的方式,開店當天現場轉化率在30%左右。

酒仙網的市場推廣策略就是在“大城市開小店,在小城市開大店”。在新疆等邊遠城市開店的特點是當地沒有什麼娛樂活動,錢多人實在,一買就幾十箱,而且新疆物價比內地要貴20%—30%。

看完上面兩個案例,很多都在問,新的機會到底在哪裡?

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術》中提出:

解決問題的根本就是邏輯思考力,不斷追本溯源,追問事情的原委,通過問題的現象發現本質。

在商業世界中,思維統領一切。智見產業學院導師、梅花創投吳世春在分享時提到,一個企業只能在企業家的思維空間裡成長!團隊的天花板是創始人學習、認知的能力。

變革時期,企業家和投資人應該如何行之有效的對抗危機和焦慮感?

目前來講,如果要想全球經濟在十年內發生轉機,就要求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生物醫藥、高端設備、新能源等新產能必須迎來巨大浪潮。在區域協同發展方面,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也將為產業發展帶來巨大增量。

舉個例子:

我有一個石家莊的企業家朋友,為什麼要提到石家莊,因為國家在提倡“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石家莊今年會有1000億的經濟投入。

這家企業之前做鋼構一年營收只有20億,但這個企業家很有遠見,工場流水線全部是信息化管理,很注重技術。美國奧運會的主場館的球體屋頂就是他們負責設計、搭建、施工的。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趨勢下,他的企業能從之前的20億發展到100億的營收,這就是區域經濟帶給我我們的新機會。

過去的一年中,儘管產業升級的聲音足夠響亮,但落在實際執行中,仍是一個無比艱難、漫長的過程。

當全世界都在講產業升級時,企業到底該如何升級?升級的方向是什麼?需要規避哪些問題?

過去的一年中,智見產業學院只做了一件事:

尋找紮根產業的企業家和投資人;

挖掘和進化使其成為產業升級的領頭雁。

我們認為,思維升級是企業家在產業升級時必須要學會的底層邏輯,也是一切升級的思維統領。

智見產業學院經過一年時間的沉澱,將產業升級的方法論歸納為“六脈神劍”。思維升級、模式升級、管理升級、營銷升級、效能升級。

變革時期,企業家和投資人應該如何行之有效的對抗危機和焦慮感?

在轉型升級中,對於企業來講,最大的阻力是來自內部管理層思維和能力障礙。轉型的整個過程是從戰略到結果式的的集體行為改變的系統過程。需要思維、模式、流程、機制的全面配套升級。

與“六脈神劍”相匹配的是“六大服務體系”,產業大師陪跑、投資聯盟對接、城市落地支持、行業龍頭對接、國家智庫賦能。

圍繞科創板註冊制、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機遇、企業財稅與股權激勵等課程邀請到了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黨委書記、總經理張雲峰、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松禾資本創始合夥人厲偉、原廣東省發改委主任、廣東省創業投資協會名譽董事長李春洪等產業導師與學員做交流分享。

在實踐走訪中,我們下沉到寧波、佛山、瀋陽等傳統產業密集的城市,並和當地政府共同發起了產業加速器,為企業進行深度賦能。

在大師班一期的的學員中,馬騰飛、張貴洲、鄭才博、王欣明均是來自傳統行業,分別從事鋼鐵貿易、房地產開發和礦產行業。

大師班學員、北京市鋼貿協會副會長馬騰飛在和導師交流時提到,

自己公司成立於2002年,在鋼貿行業從事了16年,期間經歷了鋼鐵行業數次的跌宕起伏,很慶幸自己現在還活著。由於經濟下行的壓力,他對後期的市場也持有謹慎悲觀的態度,企業未來怎麼往下走,如何發展,如何轉型這是他最大的困境。

在完成我們一期的課程後,馬騰飛又收購了一家鋼廠,在產業鏈當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並藉助智見平臺引進了一家大型投資機構。

智見產業升級大師班培育的下一個十年的企業家。

我們不支持企業家空談“佛性”。面對大變革和不確定性的劇烈動盪,企業家要更加快速和積極的迭代自己,“佛性”和套路會讓企業家在舒適區裡沉淪,會讓過去優秀的企業錯過下一個十年!

智見產業升級大師班面向五類人群:

  • 轉型期企業家
  • 產業創新創業者
  • 家族企業接班人
  • 產業園區運營負責人
  • 產業投資人

內容預告:

在金稅三期不斷迭代升級下,企業經營成本上升。2018年,國家推出了財稅新政,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如果一個企業員工工資在10萬元,就意味著就是在工資總額的上面再增加50%,很多企業的負擔陡增。

雖然近期出臺了新一輪的減稅降費政策,它並沒有解決社保的問題。企業的目的是盈利,合理避稅是企業始終在尋找的窪地,如何幫企業合法、合理、合規的節稅?

下期內容中,智見財務合夥人傅旭東導師將現身說法,幫企業科普國家最新的稅收政策,減少運營成本,實現“降本增效”。

變革時期,企業家和投資人應該如何行之有效的對抗危機和焦慮感?

智見財務合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