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庸給予網絡爽文套路的啟蒙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在金庸的十四部代表性武俠作品中,《連城決》可謂是最別具特色的一部。

如果說其它作品講述了江湖兒女的俠義豪情與愛國情懷,那麼《連城訣》便是徹底地揭露了那部分掩藏在快意恩仇之下的齷齪腌臢。主人公的經歷完全證明了這一點,他叫狄雲。

《連城訣》| 是金庸給予網絡爽文套路的啟蒙

狄雲,一個無名小輩的逆襲之路

作為《連城訣》的主角,狄雲曾經是一個單純直率的“空心菜”青年,他與青梅竹馬的師妹戚芳一同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而就在那一次前往荊州向師伯萬震山拜壽後,他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師父不知所蹤,師妹成了毆打自己的主使者之妻,自己更是因為“強姦婦女”被關進了大牢。在監獄裡,他遇見了那個改變他悽苦命運的救世主——丁典,在丁典的指導下學習了“神照經”,丁典死後,狄雲更是經歷了險些被吃下肚、被誤認為“花和尚”等一系列磨難後終究明白了一切真相,大仇得報,抱得水笙隱居雪谷。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與重要線索“神照經”幾乎沒有關聯的路人甲在經歷一系列磨難後最終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如此看來,狄雲這一人物的發展軌跡是否與那些我們曾經看過的某部長篇網絡小說有些相似?沒錯,就是那些躺在小說app裡多以“重生”、“未婚妻被奪”、“復仇之路”為關鍵字眼的網絡爽文。

說到這,或許會有人提出異議,金庸乃是武俠小說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怎麼能和那些網絡爽文相提並論?其實不然,所謂“網絡爽文”,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讓每一位閱讀小說的人產生代入感——同樣是小人物,他多苦多難多折磨,我疲憊不堪歷經歲月蹉跎;他有青梅竹馬的心儀之人戚芳,我有風情萬種的女神志玲,她們無一例外地嫁給了那個我最討厭的人;他所仰仗的師父不知所蹤,庇佑我的長輩慘死於敵人劍下;他被師伯萬震山冤枉強姦,我則被奪取天資(血脈、身份、修煉資源等統稱)……

在這個“網絡小說文化”霸佔泰半閱讀江山的時代,這類以“平凡人”為主角描述其如何走上人生巔峰的小說的確短暫滿足了部分人的期望,但這種現狀顯然不足夠支撐這種“網絡小說文化”完全取代主流文學市場。這一點,僅從“外國青年集體迷戀上中國網絡爽文,然而最終取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仍然是莫言這位主流文學作家”這一鮮明對比中便可以看出。說到底,這類以金庸先生小說“套路”為核的小說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不過是“洋快餐”,無論包裝得如何新鮮美味也改變不了其內容千篇一律的事實。

《連城訣》| 是金庸給予網絡爽文套路的啟蒙

《連城訣》真正呈現出江湖的險惡

再說回《連城訣》這部小說,為什麼同樣以“逆襲”為核,但卻被奉為經典。

先從故事設定上來看,《連城訣》講述的是一群“真小人”和“偽君子”為了武功秘籍與寶藏不斷爭鬥的故事。對於《連城訣》打造的這個江湖而言,狄雲既是主角,又只是個小人物。作為串聯起整個《連城訣》的小棋子,狄雲起初拜於弒師奪寶的偽君子戚長髮門下,這個看似與真相只有一層窗戶紙的年輕人在戚長髮的刻意引導下,與真相背道而馳地成長著。因此,第一個推動因素出現了——大師伯萬震山生辰,由此,整個故事便開始緩緩向前推進。在一次次的“巧合”下,狄雲最終習得了眾位同門覬覦已久的絕世內功,並瞭解到了寶藏的秘密。

縱觀《連城訣》全書,赫赫有名的“君子”、“惡人”、“大俠”數不勝數,在這個江湖裡,狄雲不過是一個小角色,甚至在除去“戚長髮弟子”這個身份後便成了眾人眼中的“龍套”。而恰恰是這樣這樣一個“龍套”,最終得到了那些“君子”、“惡人”夢寐以求的寶藏、武功,這與狄雲本身單純直率的君子個性是分不開的。

諷刺的是,這個全書之中最為君子的人卻出自最為陰險毒辣的“偽君子”戚長髮門下。反觀當前網絡小說,為了讓主角強行與故事內核產生關聯,“世家落魄公子”、“流落在外的天縱奇才”的人物背景設定層出不窮,彷彿失去了這一層身份設定,主角便與整個事件再無關聯。

這便說到了《連城訣》這本書的人物設定,如果說“射鵰三部曲”的江湖太過大義,《雪山飛狐》等系列又太過兒女情長,那麼,《連城訣》便是真正呈現了江湖的險惡。

看似慈善和藹的師父戚長髮不僅弒師奪寶,甚至在故事的末尾仍然不知悔改,終歸是害了女兒的性命亦失去了與狄雲共享天倫的機會。看似大義凜然的俠者花鐵幹在危難時刻便成了不折不扣的真小人,他親自烹煮了與之齊名的好兄弟陸天抒的屍體作為口糧,甚至還試圖湮滅證據在出谷後造謠侄女水笙是個“不潔之人”。十惡不赦的血刀老祖在外橫行霸道,對其門下弟子卻比那些“俠者”更加維護,但在面對生死威脅之時,血刀老祖亦露出了本來面目,意圖吃下狄雲這個同類保全性命。淩退思更不必說,為了一本《連城訣》親手毒死了自己的女兒。

相比較於那些空有一副囂張表皮的“網文反派”,他們不需要“眼神裡隱隱透露出一絲陰翳”,不需要“嘴角微勾露出邪魅的笑容”,亦不需要大段蒼白無力的旁白介紹,僅僅從人物的外貌描寫與其在故事情節之中的表現便能使讀者在心目中勾勒出一個有血有肉的反派形象。在這一點上,金庸先生曾明確表示,儘管這些人物均源自於他的筆下,但並非他大筆一揮便可主宰人物的宿命。

一如大俠喬峰,《天龍八部》中最為重情重義之人,從萬人敬仰到人人喊打,他的悲劇命運從一出生便被“蕭”姓決定了。無論讀者如何惋惜這位大俠的命運,最終也只能一聲哀嘆,接受這個事實。同樣,在《連城訣》中,所有人的個性都在一步步推著這個灰暗破敗的江湖最終走向滅亡。也唯有那個始終堅持本心的小人物狄雲最終得到了過上自己一直在追求的小日子——與水笙一同隱居雪谷。

《連城訣》| 是金庸給予網絡爽文套路的啟蒙

一個江湖,道盡“人性本貪婪”這一亙古不變的主題

再來談小說這一文學種類的基礎——文字,誠然,新媒體時代下,文學迎合受眾品位從而對自身形式進行調整是必然,但這種必然卻需要嚴格遵循一個底限——不能與正規的傳統文化背道而馳。這並不意味著那些“網絡詞彙”與“二次元文化”需要與小說文學完全脫離,而是要在適度運用的基礎之上儘量做到以質取勝。

以此為角度詳參金庸文學,“射鵰三部曲”時間線大致在宋朝統治搖搖欲墜,官方與個人武裝集體抗元之際,喬峰因此葬送了性命,郭靖、楊康因此成了宿敵,楊過一輩的武林同道更是有無數人或家破人亡、或成為了人人唾罵的背叛者。而《連城訣》一書儘管其發生背景並不明確,但其中對於卻對亙古不變的“人性本貪婪”這個主題在江湖這個背景下進行了全新闡釋。且在故事伊始,金庸先生看似調皮的拋出了一個設定——戚長髮賣了家中的兩頭牛為師徒三人裁了新衣裳,這一情節看似窘迫的令人發笑,但細思之下卻更覺先生文筆之精妙。

在駕鶴歸去之前,先生曾對此前連載於《明報》上的稿件內容進行數次修改,無論哪一個版本,都有著不俗的評價,其作品更是被數次翻拍成影視作品給予了無數80、90後深遠的影響。而觀今日的眾多網絡小說,或許其原本想法是用書中主角的熱血人生來激勵青年人(例如部分以“愛國”為主題的兵王系列小說),但在“閱讀率”、“月票”等關鍵詞的影響下,難免沾染上了一些色情、低俗的因素,最終便逐漸沉沒於“網絡爽文”這條深海之中。

《連城訣》| 是金庸給予網絡爽文套路的啟蒙

金庸先生曾定下“短、趣、近、物、圖”五字作為身高標準,並表明讀後使人一無所得的作品未免差勁,以這一創作理念為指導對當今的網絡小說文學進行鞭策實是再貼切不過。“短”鞭策其避免成為利益而強行加戲的“裹腳布文”,“趣”鞭策其出新出奇,“近”鞭策其避開空洞無物的描寫直擊人物內心,“物”是言之有物,“圖”則是生動描寫以增強畫面感。

若能以此為綱,未來那些身處於不同次元、不同角落的“狄雲”們想必會擺脫那些發生重複了無數次的命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