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2019年下半年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2019年下半年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2019年已接近中段,经历了前几年的“火爆”,不良资产市场回归理性似乎成为了大家的共识。那么在2019年不良资产市场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小阅阅这就给大家带来答案。

不良资产供给端持续增长

对于不良资产未来演进趋势,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胡建忠表示:“预计未来三年,中国金融体系和实业中的不良资产持续上升将是确定性事件,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都要上升。”

1、预计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供给将持续增加

对于今后银行业不良资产的供给情况,业内普遍认为,我国银行业隐性不良贷款风险仍需要高度关注,潜在信用风险尚未完全出清,受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去杠杆、监管要求促使金融机构资产回表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供给将持续增加。

2、供给惯性增长

《2019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随着贷款总量持续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金融严监管下,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和表外资产回表压力大,同时考虑到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改制重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仍将保持惯性增长态势,从而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充足的不良资产供给。

3.未来3至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或缓升

《2019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将出现“双升”态势,未来3至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缓慢上升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银行业新增不良资产最显著的行业或将集中在建筑和房地产业。

不良资产价格回落或是发展趋势

在经济下行、市场竞争趋缓的环境下,2017年不良资产价格一度飙升,价格普遍在五折、六折以上,甚至可高达七折;2018年以来,不良资产价格开始出现回落,回归理性。

与前两年的“火爆”相比,今年的投资者更趋于理性。不理性收购的现象不再出现,报价高的现象得到扭转,甚至出现一些商业银行拍卖的不良资产包流标的现象。市场逐步降温。

1.资产包价格可能回落10%左右

资产管理公司受访者认为,不良资产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资产包价格将回落,预计资产包价格可能回落10%左右。资产管理公司在2018年收购不良资产态度积极,收购过程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风险控制,对市场占有率的考虑大幅下降。

2.今年不良资产包价格或将仍处于下降区间

有业内人士表示,四大AMC去年第三季度收购的不良资产包平均价格相比上半年就有接近10%的降幅。今年不良资产包的价格或将仍会处于下降的区间。

3.预期2019年不良贷款价格稳中有降

受访者认为,2019年金融不良资产成交价格相对账面价格折扣的下行趋势将得以延续。商业银行受访者认为,最有可能出现风险的金融机构或平台是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紧迫性更强,推出不良资产包更加多样化,不良贷款价格与上年相比将稳中有降。

一级市场加速处置不良资产

1.今年处置不良资产力度可能还要加大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3月11日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发言时表示,2017年和2018年两年处置3.48万亿不良资产,今年的力度可能还要更大一点。处置不良是为了让金融更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2.银行业多管齐下加码处置不良资产

据银保监会初步统计,2018年商业银行累计核销不良贷款9880亿元,较上年多核销2590亿元。多位AMC及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2019年这一趋势将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一级市场的流拍率也有所增加。中国东方资产总裁邓智毅提到,总体来看,金融不良资产包市场呈现量升价跌趋势,且流拍率显著增加。

据中国长城资产资产理雷鸿章估计,近期的流拍率在20%左右。他认为,前两年资产管理公司的非理性报价使商业银行对价格预期过高,而且部分商业银行拨备计提不足,不良资产转让定价偏高,造成了流拍率增加。

不良资产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1.买方对不良资产收购回归理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商业银行对市场价格预期较高,不良资产转让定价较高,买方对不良资产收购回归理性。

2.不良资产市场趋势逆转重回买方市场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去年受困于流动性压力快速降温的趋势料在2019年得以延续。基于对2019年不良资产供应端将持续放量和资产包价格继续下行的共识,业内判断不良资产交易明年将重回买方市场,同时因处置难度加大参与机构也将更加专业化。

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加大

1.不良资产处置面临新的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司法程序的进一步规范,客观上会带来不良资产处置难度的上升。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也给不良资产处置带来新的压力。理论上来讲,不良资产的运营与处置是一个逆周期行为,经济下行周期收购、持有,上行周期处置。当前可以说是资产收购和持有的良好时机,对于资产处置来讲,则面临挑战。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经济形势以及AMC面临的资金压力,都对不良资产处置带来新的挑战。

2.处置难度加大

中国银保监会法规部副主任张劲松表示,处置不良资产慎用查封冻结措施,因一些金融企业包括债权人往往利用债权人的优势,在诉讼中采取查封、冻结企业账户的行为,往往导致处于困境的企业面临破产,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麻烦,下一步要进一步规范。

而国家在稳定经济过程中也强调,尽可能采取更和谐的办法处置不良资产,地方在解决重大的企业危机时都要求不抽贷、不压贷、不诉讼、不查封,这使得以法律的办法处理不良资产的难度实际上加大。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多样化

1.处置模式从“三打” 转为“三重”

中国东方副总裁陈建雄表示,“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不良资产市场需求,我们将传统的‘三打’处置模式升级为‘三重’模式,也就增强投行化的运作能力。”

所谓“三打”,是指打折、打包、打官司,“三重”则是指“重组、重整、重构”。

他介绍:

“重组”的目的是以债务重组优化企业财务结构,以资产重组优化企业资产结构,进而帮助企业修复资产负债表;

“重整”的目的是以法定重整程序帮助债权债务关系复杂的企业或机构解脱困境,实现债务出清,或良性退出,或轻装上阵,四大AMC历史上对风险金融机构的托管、清理或重组也属于这个范畴;

“重构”的目的则是以“股+债+并购重组+投行服务+咨询顾问”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重新构建人才、技术、管理或盈利方式,实现转型发展,提高发展质效。

2.多元化、多渠道处置是不良资产处置趋势

有业内人士表示,AMC已经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的处置模式。比如,引入投行思维,充分运用债务重组、资产重组、重组上市等多种手段,最大程度挖掘资产价值。

再比如,充分借助科技的发展,运用互联网平台,兜售不良资产包,通过信息的透明和对称,提升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率。

多元化、多渠道处置已经是今后不良资产处置的发展趋势。

3.业内人士称结构化交易或成新趋势

对于未来发展趋势,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副总裁分析,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正日益多样化和多渠道化。

未来,不良资产将呈现出“供给足、处置难、收益率收窄”的发展趋势,债转股、不良资产结构化交易等都逐渐成为新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