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要十塊錢,”當孩子開口要錢時,這三句話最好不要說

文|中醫李知行

父母們千萬不要忽略孩子的自尊心,兒童時期是一個敏感而又脆弱的階段,稍有不慎,就會傷害到孩子。尤其是當孩子向家裡要錢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千萬不能直截了當地拒絕,讓孩子的內心受到打擊和損傷,給孩子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可是就有很多家長忽略了這一點,認為孩子這麼小,根本不應該花錢,而且說話時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朱女士就是這類家長中的一員。朱女士在一個超市當收銀員,家庭雖然不富裕,但終歸還是養得起孩子的。可是就在昨天早上,平時聽話的女兒樂樂突然說:“媽,可以給我十塊錢嗎?”

“媽媽,我要十塊錢,”當孩子開口要錢時,這三句話最好不要說

朱女士一聽這話,當時就不樂意了,直接訓斥孩子:“小小年紀就知道要錢!咱家沒有錢,都快養不起你了。”女兒聽到這話什麼都沒說,直接背起書包去上學了,可就是從發生這件事開始,朱女士發現女兒變了。以前挺開朗的孩子,現在變得不愛說話甚至內向起來,每天回到家就直接進臥室把自己鎖在屋子裡。平時基本不要零花錢,缺啥也不跟家裡說,這時朱女士才發現事情不對勁。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當孩子開口要錢的時候,這幾句話最好不要說。

1.你這麼小,花什麼錢?

家長直截了當地否定了孩子的金錢自由,把孩子侷限在“不能花錢”的設定裡,不利於孩子金錢觀的形成,還會損害他們的自尊心。無論年齡大小,每個人都有外界的物質需求,大人想買新手機,小孩子也想吃一根棒棒糖。首先家長一定要了解,雖然孩子的年齡小,但是他們也有花錢的需要。

“媽媽,我要十塊錢,”當孩子開口要錢時,這三句話最好不要說

2.家裡沒錢,愛給誰要給誰要。

家長簡單粗暴地拒絕,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不僅否定了孩子要錢的行為,更直接否定了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這樣做很容易讓孩子的內心產生落差,不自覺地與別人相比較,陷入自我否定,甚至是對整個家庭否定。因此,家長絕對不能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

3.“不給,”不問緣由義正言辭。

還有很多家長才不給小孩解釋那麼多,完全是由著自己的心情來。心情好的時候給孩子一點,心情不好直接甩出來兩個字——“不給”。甚至連孩子用這些錢做什麼都不知道,斬釘截鐵地拒絕,而且義正言辭,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時間長了,肯定會造成親子間的生疏和隔閡,而且對孩子的成長也有不利影響。

其實,“孩子開口要錢”這個件事,關乎著一個孩子“金錢觀”,也就是“錢商”的培養。固然,智商和情商十分重要,家長們也千萬不要忽略了“錢商”,對於孩子來說,金錢觀的塑造也是至關重要,甚至會影響到未來。

“媽媽,我要十塊錢,”當孩子開口要錢時,這三句話最好不要說

家長到底怎樣做才能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金錢觀呢?

第一、固定給予零花錢,實現孩子的“金錢自由”。

每個月約定好給孩子多少零花錢,讓孩子自由支配,從小鍛鍊他們對金錢支配的能力。想買東西提前存儲好,培養儲蓄意識,也可以避免孩子給家長要錢的尷尬。當錢存到一定數額,教會孩子學會理財和投資,慢慢地孩子對金錢的支配得心應手。

第二、實行勞務報酬制,給孩子培養“賺錢意識”。

看到這裡,也許會有人產生疑問,這麼小的孩子想要勞務報酬,難道讓他們去打童工?當然不是,可以讓孩子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而獲得一定的“報酬”,尤其是當孩子想買什麼東西,攢不夠錢時,可以用這種方法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必須要用自己的雙手獲得。與此同時,家長還要掌握好度,千萬不能讓孩子產生過分的“功利主義”,淡化親情。

“媽媽,我要十塊錢,”當孩子開口要錢時,這三句話最好不要說

​智商、情商、錢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都不能少。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千萬不能忽略孩子的“錢商”,尤其是當孩子要錢的時候,以上這三句話千萬不能說,問清楚緣由,掌握正確的做法,給孩子塑造起良好的“金錢觀”,為孩子培養優秀的“錢商”,讓孩子的成長道路更加順暢,助力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