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中国古代官府衙门建筑有“四大代表”之作,它们分别是“北京的故宫、保定的直隶总督府、山西的霍州署衙、河南的内乡县衙“。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牌楼 摄影 吕晓军

山西的霍州署是我国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它位于山西霍州市东大街北侧,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3.85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为元、明、清古文化遗产。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古霍名郡坊,是衙门正前是牌坊,为一座4柱三楼的木作牌坊,临街而立,坊的正面题额上写着“古霍名郡”,表明霍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左边写着“平理”,右边写着“保厘”,据此可知,这霍州古衙当年不但负责一方的审案断案,维护地方治安稳定,还负责收缴税款,征纳钱粮,足见其责任的重大。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谯楼 摄影 吕晓军

谯楼位于仪门前,东西宽15米,南北长11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州荡克宽建。门洞上楣书“拱辰”二字,源出《论语》,意为执政者如能以德感人,则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顺。1985年塌毁,1990年复修。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牌楼 摄影 吕晓军

古霍名郡的金字匾额。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霍州署无论其位置选择、建筑规模,还是整体布局、形制设计,均为全国现存同类署衙之冠,是我国已知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彰显当时的工匠设计与施工的能力,闪耀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光辉的璀璨明珠。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仪门 摄影 吕晓军

仪门是官署第二重正门,台前石狮一对,拾级而上至仪门。创建于明嘉靖年间。仪门四梁八柱,五檩四椽,建筑宏伟壮观。“霍州署”金字牌匾悬于仪门上端。仪门东便门为“人门”,人们通常出入之门。西侧便门为“鬼门”,古代为死刑犯出入之门。如今,东门开着有人出入,西门关闭了。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大门两侧各有一尊铜制雕像,左边为秦琼,右边为尉迟恭,两位大将怒目圆睁,双眉倒立,身披铠甲,手持兵器,威立门旁。其实,这霍州府衙当年可是唐代名将尉迟恭的办公行辕,尉迟恭也曾经是这个官府衙门里的真正主人,如今,把主人放在这里看大门着实有些委屈了。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现在每逢新年,家家户户都贴门神,以驱逐鬼魅,镇宅避邪,以求安宁吉祥的习俗就来源于这里。当年李世民在霍州一代打仗时,曾在此住宿,睡梦中见两个无头人找他索命。后来秦琼与尉迟恭在李世民的门口值班,李世民才睡得安稳,再也不做这样的梦了。李世民认为秦琼与尉迟恭有镇妖避邪的威风与能力,于是叫人将二人的图像绘于门上,从此开创了中国贴门神的民风。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仪门往北十米甬道中的木牌坊也叫戒石亭,南面门额上书“天下为公”,北面门额上书“清慎勤”。原设亭的地方立一石碑,后为出入方便改建“戒石亭”。原石碑南刻“公生明”,北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用以告诫官吏,永铭不忘。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大堂是州署整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唐代,现存大堂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大堂 摄影 吕晓军

大堂面阔、进深各五间,六椽减柱造,大额梁,内外均四椽柱。前接卷棚三间悬山顶四椽亭。大堂明间跨度极长,结构布局严谨,雄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木构件保存之完整的典型代表。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大堂内景 摄影 吕晓军

大堂内装饰很少,斗拱比较大,没有彩绘装饰,非常的简朴实用,具有元代的风格。作为州官办案的地方,中间高悬正大光明金字匾,左边是:克己奉公,右边是:执法如山。彰显古代官员的正气。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唐代石头 摄影 吕晓军

地上这两块石头,是原告和被告跪着的位置,来历已久,是唐代之物,距今已有千年,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原告石上有跪出来的两个坑,足见纠纷之事,自古就不断。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在大堂后面的木架上,有一根一米多长,直径30公分的木头,被称为镇堂之宝,它就是著名的茹茹木。茹茹木本为灌木,很难成才,用在这里就是告诫着每个在此做官办案的人,含辛茹苦,励精图治,报效国家。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两柱三楼的小牌坊,精巧细致。正面刻着:尚贤,背面是:睦里。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二堂在大堂后面,现存建筑为民国年代所建,面阔、过深各五间,是知州日常办理州务大事的办公地方。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从这个牌楼的侧面可以看出,其做工的精细和构思的巧妙。由人字型叠架而成的瓦檐,寓意人上有人,不可骄傲自满。霍州署衙还有许多的经典之处,需要我们仔细欣赏。

山西有这样一座古代官衙,中国找不到第二处,一块石头上跪出了坑

霍州署衙 摄影 吕晓军

据记载,康熙皇帝以及慈禧太后都曾经到过这里,如今,他们的蜡像陈列在房间里,还原了当时的场景,游客看到有种穿越的感觉。

这只是霍州署衙中轴线上的建筑,两旁还有许多偏房,展览的内容很多,值得慢慢地去欣赏。

旅行不只是游山玩水,想了解更多故事,请关注喜欢人文古迹的“@君视觉”。

摄影:吕晓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