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騰訊、阿里、百度同時聘用你,你會選擇哪一個公司?為什麼?

悠樂漫


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我是認同的。一個人才,再牛逼,也要靠平臺。

什麼是一個好的平臺呢?有四點:

第一點:一個好的平臺能夠給人長本事。這個長本事,並不是說培訓,而是能給你發揮本事。比如華為注重研發,給研發人員很高工資不說,還會給你一個寬鬆的研發環境和各項配套支持。同樣的努力,幾倍的回報。好平臺就是一個放大器。

第二點:一個好的平臺能夠改變人的命運。比如京東的管培生制度,一批大學生直接就進入了劉強東的權力範圍,可以跟劉強東近距離接觸,雖然錄取率只有千分之一,但是的確有很多管培生脫穎而出,成為京東的高管,從此改變了命運。

第三點:一個好的平臺能夠符合經濟發展趨勢。簡單說是不是處於經濟發展風口。目前是虛擬經濟發展最高速的階段,其他行業好吃的肉已經吃完了,只剩骨頭啃了。處於風口的平臺,在回報上,也是豐厚的。同樣的努力,風口決定了回報大小。

第四點:一個好的平臺有自己崇拜的高手。人都是要成長的,而成長最佳途徑就是模仿,如果平臺上你一去就是高手,那就比較危險了。如果還有更高的人在平臺上,那你的成長就會有標杆,成長來的更快更輕鬆一些。

同在風口,如何選擇呢?選護城河最深最寬的。

騰訊,百度和阿里無疑都是移動互聯網經濟的佼佼者,風口位置毋庸置疑。那麼,我們如何做出選擇,就要考慮兩點了:

1、行業機會大不大?(粗淺分析,誤差率有,但是不會離譜。)

我們看一個企業,就看未來能不能做大,這需要藉助一個公式:

市場份額=用戶數量*客單價*用戶使用頻率*用戶使用時間佔比。

這三家的移動端用戶數量:

  • 騰訊是18億全球用戶數量,

  • 阿里巴巴是8.7億全球用戶數量,

這三家的客單價來看:

  • 騰訊是每個人170元

  • 阿里巴巴是287元。

這三家的用戶使用頻率來看:

  • 騰訊月活躍度88%

  • 阿里月活躍度80%。

這三家的用戶停留時間佔比:

  • 騰訊佔到25%。

  • 阿里佔到10%不到。

(假設人均使用時間:4小時每天。)

誰未來會最大?目前潛力最大還是騰訊。

從用戶數量上來看,騰訊絕對領先,其他兩家很難超越了。

用單價上來說,騰訊具備很大的增長空間。

從用戶使用頻率上來說,三家都是優秀的企業。

從用戶時間來看,騰訊領先對手倍數以上。

既然是潛力,還要看考慮一個重要因素:支付。

微信支付,支付寶目前將面臨臉書的libra加密數字貨幣挑戰。而支付正是阿里巴巴的絕對命脈。

在這裡,我不評價未來如何,只能說這樣的問題,誰家領導人最擅長吧。

2、領導的戰略能力如何?

這裡說的是領導人是否具備戰略眼光和戰略執行能力。騰訊依然首屈一指。判斷用戶問題,馬化騰的功力又高又快,解決問題的速度肯定也更快。

雙向選擇。

目前的分析,就是應該選擇鵝廠。其次是阿里。最後才選擇百度。

作為個人的能力來看,我覺得我可以去鵝廠加強一下他們的社交電商項目,還是闊以的。

以上回答,歡迎批評指正。


喝了蜂蜜的小熊


這三個公司都很了不起,為國為民作了很大的貢獻,我能力知識加上年齡有限,可能很難勝任在這些名司裡工作,如要讓我選我會選阿里。因為馬雲是我敬佩喜歡的人,年齡也比較接近,我很欣賞他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騰訊離我家太遠,馬化騰年齡比我小…百度我不太瞭解,李彥宏估計和馬化騰差不多大吧:唉呀,不用為我操心啦,馬雲夠煩得,如果他很討厭閒我,強逼他也沒意思,我休息時會到處看看,如果有人對馬雲不好,我情願一人苦死也不連累於他,我前思後想還是覺得馬雲好。


用戶9712019312044


這個問題,我表達一下我自己的拙見,如果按照我個人的選擇的話我會選擇阿里。

首先為什麼排除騰訊,就是因為微信給我的體驗太差了,我的微信在手機上正常登錄,突然有一天掉線了,提示說使用外掛軟件,我當時很懵,vivo手機不就自帶分身的嗎,這也算外掛啊。那也沒有辦法啊,使用人家的產品,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咯,我就找朋友幫我輔助解封,但是我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3個是不符合驗證要求,1個因為當時銀行卡沒在身上,後八位沒記住,就沒辦法立刻給我解封。我沒有辦法只好等我朋友回家後幫我解,就在等待的過程中,我想看會兒騰訊視頻,誰知道因為微信被封,用微信綁定的騰訊視頻也掉線了,我當初買會員就是為了去廣告,現在掉線了看視頻還要看幾十秒的廣告,這讓我很氣憤,我決定找騰訊客服,沒想到客服更絕,根本沒人工客服,你打電話就給你支到微信小程序,我當時就在想我要是能登上微信還至於打電話嗎?後來我朋友幫我解封之後,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看到了很多給騰訊留言的同道之人,他們倒不是因為微信,是因為QQ莫名被封導致遊戲掉線。因為這件事,騰訊給我的印象很不好,如果要在BAT裡選一個公司的話,首先排除掉的就是騰訊、

第二排除掉百度,其實百度是我一直使用的搜索引擎,對它的產品也很認可。但是百度的業績其實在下滑,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面臨裁員,百度也沒能倖免,所以百度我也會排除。

第三個就是阿里,或許是因為個人崇拜,我很喜歡馬雲的社會責任感,從他當初成立淘寶時的口號再到現在鄉村教師的頭銜,都讓我感到他的使命感。不過現在馬雲離任了,不知道阿里未來的走向如何,但是即使偏了也可能會像柳傳志、喬布斯那樣再力挽狂瀾呢,所以我還是會選擇阿里的。


願望課堂


想更好地解決這類問題,建議列出你認為最關心的幾個因素,並給他們分別賦予權值,然後根據自己的感覺給各個公司打分。比如薪酬福利(不過你已經說不考慮了),工作地點,公司規模,工作內容等等。

當某一個因素不知道怎麼打分的時候,再來知乎問:比如:騰訊、百度、小米、YY、網易,哪一家公司的工作氣氛更好?或者更具體的:騰訊的工作氣氛是怎樣的?

比起籠統地問哪個更好,這樣做知友才能更好地幫你解決具體問題。因為幾乎不可能有知友同時在以上的公司都工作過,也不清楚你的人生目標,所能做的判斷也只是基於有限的個人經驗,這樣真的會有幫助嗎?

產品經理這個職業,可以說近年來爛大街到誰都能來做,你對自己的定位、你的不可替代之處會在哪裡呢?對於年輕人來說,我認為,好的學習平臺是最重要的,我心目中的理想工作,一定是讓我學到的東西,不少於讓我付出的。


西安彭于晏


如果選擇有未來的話,還得選擇阿里巴巴!如果可以,選字節跳動好!

當然,首先你得能拿到offer!以下是一些過來人總結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字數有點多,請耐心看完!

01

阿里運營

阿里的校招歷年都是互聯網公司裡邊行動最早的,8月底之前就會截至網申,所以鎖定互聯網行業的小夥伴們一定要早行動。

在線筆試全部是開放性問題,主要是對個人經歷和一些產品運營類的思考。

面試分為三到四輪,群面,一到兩輪專業面,HR面,整個流程節奏非常快,兩天搞定,第二天晚上直接出結果。

NO.1 群面

我們這組的群面過程是,輪流自我介紹,分析每個人的優勢,然後每個人15分鐘時間,針對暖男在淘寶上做一次運營活動,15分鐘自我思考後每人分別陳述,最後大家統一意見選出一個方案進一步討論完善,再由一個代表做陳述總結。

關於群面就是把它當成一次真實的團隊協作,大家共同努力解決一件事情,而至於做什麼角色完全取決於你本人的優勢,還是那句話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個人的優勢在於清晰的邏輯思維和陳述總結能力,所以在團隊協作中會做一個傾聽者和框架的搭建者,在大家跑題的時候適時拽回來.

另外能在凌亂的陳述中迅速梳理重點並清晰表達做最終陳述,但是缺點是不願意跟別人爭,所以如果團隊中碰到喜歡搶話又提不出建設性意見的攪局者就會比較慘。

NO.2 專業面

採用的是交叉面的方式,兩輪時間分別在1小時左右,會針對你的簡歷經歷問一些項目的問題,另外也會在你的項目經歷上做一些延伸性的提問。

所以兩點很重要,第一寫在簡歷上的經歷必須真實且有的說,第二面試前自我提問式地回顧之前的項目也很重要,畢竟時間久了誰都會記不清。另外專業面還會問一些跟面官的項目相關的問題,比如天貓雙十一你有什麼運營上的創新點子,你怎麼看待阿里產品和運營的區別等。

我認為最好的單面的狀態應該是聊天,所以不光是面官問,你來答的狀態,也可以適當地去引導面官的提問。比如我會從自己之前的餐飲O2O經歷扯到淘點點,從之前自己的旅行經歷和在螞蜂窩的工作經歷扯到淘寶航旅,也會去往一些近期的運營動態上去靠,比如當時比較火的S2O的案例女神的新衣,天貓APP中刺激UGC產生的頻道FUN,而這些內容除了之前長期的關注和積累外,也有一些是可以短時間內去集中惡補的。

阿里的面官還有個特點就是蠻喜歡聽故事的,所以除了工作經歷外,如果有些其他能佐證你某項品質的故事也是可以講出來聽聽的,但是前提是它是有效信息且能調動對方興趣,比如講到策劃能力和執行力的時候我說到了自己線上賣明信片的故事,當面官問及看起來你一路都很順沒吃過苦的時候,就開始給他講當年自己在沒有暖氣的房子裡一個冬天的北漂故事。不過講故事的前提還是,你真的得是一個有故事的人,這個惡補不了。

NO.3 HR面

側重於考驗你這個人本身,特別是一些真實性的問題,這個過程會很輕鬆,但是在和風細雨中也極有可能埋有雷,所以再次強調在面官面前真實性最重要,你的情商還不足以在他面前耍小聰明。

阿里的HR當時就揪住了簡歷上特別不起眼的一句話,是大二的時候在媒體的一段經歷,讓我詳細闡述是怎麼實現的以及自己從中承擔了什麼任務,我只能很坦誠地說時間過去太久,確實記不清楚,而且當時自己畢竟是一個大二的學生,還不足與在一個聯動全國各省市媒體的活動中承擔太重要的角色頂多就是一個聯絡的工作。

不過細想來也怪自己在簡歷上給自己埋了一個雷。面試中還會有一些比較有趣的問題,比如你這麼喜歡旅遊,又做過西南西北自助遊的創業項目,那給我畫下中國的地圖吧,再給我推薦些旅遊目的地。

02

這是一份我蠻不捨的工作,確實也得來的不易,百度商業產品經理是目前接觸的所有互聯網類職位中要求相對最高的,首先筆試環節就會掛掉一大批的人,它對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數理分析能力,甚至與氣場都會有比較高的要求。

鑑於自己之前的經歷和接觸的東西都是用戶產品類的,對於商業產品並沒有太大的信心,但還好對於應屆他們是有耐心的,不需要你有完全匹配的經歷,只要在綜合素質上符合他們的要求,他們是有耐心和時間去培養的,畢竟對於很多中國的大學生而言,步入職場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而之前在學校只是教給你了學習的能力。

NO.1 一面

時長大概在半小時,主要是挖簡歷上的內容,說白了是考察你這個人還有之前的經歷,如果你有互聯網的相關經歷,會集中在這部分來問。

我是有兩段互聯網公司的實習經歷加兩次互聯網創業的項目經歷,這部分對創業項目問的比較多,比如針對其中的一個旅遊項目,跟市面上其他的同類產品和百度內部同類產品之間的對比分析。

所以也打消了我最初的顧慮,作為應屆,就算你沒有產品類經歷也是可以投產品經理的,就算你沒有接觸過商業產品,也是可以嘗試的。

NO.2 二面

時長持續了1個多小時,這是所有面試中最像聊天的一輪面試,面官人很好,在問完問題的時候會補上一句,你可以嘗試著說說你的想法,我對這個問題也沒有想太清楚,我們可以共同討論下之類的話,所以很像兩個喜歡互聯網熱衷於研究產品的朋友之間的聊天。

這部分主要都是些開放性的問題,鑑於對商業產品瞭解並不是很多,加上當時百度剛剛推出直達號,所以針對直達號談了很多自己的想法,過程中也涉及到一些自己之前做餐飲類O2O項目時跟線下接觸的一些經驗。

當然在產品討論之餘也會問一些素質考驗型的問題,如我提到了產品經理的溝通協調能力,就被問到,如果你是直達號的產品,這個產品上線後有可能損害到百度內部哪些產品的利益,如何去協調這個關係。

NO.3 三面

就像三面的面官所說,到了這個環節,就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在面官瞭解你的同時,你也要儘可能地去了解將要進行的這份工作,這個團隊,甚至於這個領導,當然對於應屆來說,還是多少會有些壓力的,因為很少能看到應屆面試的時候雙方處於一個很平等對談的位置,多少會有些緊張和擔憂。

這個環節,面官考核的重點我覺得是綜合素質和氣場,很贊同後來這位面官跟我說的話,一個人跟一個團隊的氣場契合很重要,就跟一家人一樣,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所以順便說一句寬慰大家的話,有些時候被拒未必代表你不夠優秀,也許只是氣場不夠契合。

而氣場外化的體現,就是你的言談舉止,自信的人最美,而有理有據說話讓人信服也是助力面試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我身邊也有很多極其聰明,很有想法,但是嘴皮子跟不上腦袋運轉速度,甚至於完全不能同步運作的人,針對這類人,建議可以重點鍛鍊下語言表達能力,模擬情景地做一些演講,錄下來自己聽聽,然後不斷修正是會有幫助的,如果實在不行,也不要勉強,畢竟人各有所長,那就去無限放大自己的優勢就好了。

03

騰訊產品策劃/運營

騰訊內部好像不太細分產品策劃和運營,所以招聘的過程也是混在一塊進行的,因為8月份招過一次產品培訓生,所以這次產品的招聘拖到了10月,而且需求量也不大。決定再去霸面下騰訊,可能有之前掛在了產品管培生群面的遺憾,也有純粹想體驗下霸面的感覺的新奇。

NO.1 霸面

互聯網公司是比較開放的,所以一般都會接受霸筆、霸面這事,不過一般霸群面是比較容易的,只要你有耐心等,但是霸單面就比較難了,這次第二天的單面,愣是一個霸面的都沒放進去。

NO.2 群面

上午遊蕩著愣是被百度地圖騙到了一個距離騰訊大廈3公里開外的地方,差點就放棄去面試直接跑去壓馬路了,後來鑑於跟朋友約好,還是趕了過去,霸面的大概有20個左右,交份簡歷,坐那等,如果面官挑中你的簡歷,就會被安排進某一組面試,索性有很多霸面的小夥伴一起等,過程到是很輕鬆有趣。

我們組的群面題是給廣場舞大媽設計一款產品,這一組成員比較多,大概在十三四個的樣子,一開始的規則是輪流發言,我前方的四五個人分別陳述了很多後都還沒扯到互聯網和產品上來,明顯帶著大學生辦社團活動的思路來對待這個問題。

吸取了上次產培群面太謙遜的狀態,還是決定稍微帶動下團隊的節奏,不然怕又出現上次馬上到時間大家還沒統一意見的慘劇,其實群面最怕的就是碰到奇葩隊友,當然這個全看運氣,還好這次運氣沒上次那麼背,搭好框架後大家也就順著討論起來了,再適時補充下,提些有亮點的建議,最後的總結陳述不算出彩,但至少把大家思考的精華都總結出來了。

NO.3 專業面

專業面的面官是群面面官之一,這個時候也基本能判斷出來你有可能進入哪個部門,對於我們這種霸面沒有選部門的人來說,這還真是個隨機隨緣的事情。我的面官是偏圖像類產品的,所以對我攝影和旅遊的愛好比較看重。

插一句話,人有些愛好總是好的,即使它看起來有些不務正業,但是但凡你喜歡並且樂於鑽研它,從中積累的東西,早晚都會讓你受用無窮,比如那些拿到遊戲策劃Offer的很多就是從不務正業地玩遊戲開始的,但是這不是鼓勵大家都去玩遊戲或者出去旅遊,凡事有個度,掌握平衡很重要,玩的過程中的思考和自我技能的提升更重要。

騰訊的面試還是比較費腦子的,甚至於還會問一些考驗智商的題,比如時針、分針、秒針一天重合幾次;估算中國iPhone用戶的比重;燒一根質地不均勻的繩子需要一小時,現在有一把,讓它恰好燒1小時15分鐘,怎麼實現。

關於智力題這事,我覺得除了考驗智商外,更重要的是考驗你的應急能力,我是分分鐘被自己的智商蠢哭的純文科生,慶幸面官沒有就此把我Pass掉,所以就算你不能立馬答出這些問題,你也還是有希望的。

另外就是會涉及到一些產品方面的問題,比如你常用的圖片類的APP 有哪些,如果讓你做一款圖片類的APP 你會從哪個角度切入,用三句話概括它的亮點,大眾點評的APP產品優化你有哪些提議,對現行的社交類產品怎麼看,都關注哪些互聯網類的媒體,從哪些渠道獲知信息等,反正這些天馬行空的問題真的都是得看平時的積累,看看自己手機裡滿屏的APP和飄紅,外加沒事把APP Store當淘寶逛得習慣,總歸是能扯一些東西的。

NO.4 總監面

又是為時1個小時的一場面試,這場面試是腦細胞死的最多的,因為基本上他不會去考察任何你可能準備好的經歷或者Case,所有的問題都是在聊天的過程中拋出的假設情境下你會怎麼做的未來時問題。

針對包車自助遊項目的創業經歷,問到了如何準確定位你的目標用戶並估算數量,你之前只是做針對西北西南的包車自由行中的租車業務,那如果現在我是風投,你怎麼說服我投你,資金資源到位的情況下,業務領域怎麼擴展,過程中扯了很多旅遊類互聯網的東西。

找工作都看哪些網站,應屆生這個網站如果優化怎麼做,做獨立APP的話,畫一個Demo圖,闡述下產品思路和框架邏輯關係。鑑於當天腦細胞損傷嚴重過去的時間又久,很多問題已經記不清了,當然還有個智力題記得很清楚,說倆人一塊從一個筐裡拿蘋果,一共100個,每次每人只能取不超過5個,對方先拿,怎麼能保證最後一個是你拿到,估計又是一個理工科秒答,我要推半天的題,神傷。

05

一些心得體會

NO.1 心態是最重要的

對於應屆生而言,不著急、心氣太高、孤注一擲是一個極端,太著急、太浮躁、海投海面是另外一個極端,心態調整好很重要,工作總歸會有的,而且是最適合當下的自己的,可能沒別人的好,可能沒達到你的預期,可是一切才剛剛開始,起頭的這步其實什麼都決定不了。

NO.2 早點明確自己的喜好,和想要從事的行業

對於中國學生而言,打小更多的就是填鴨式教育,很少想得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如果高考填志願的時候你這麼說我覺得可以理解,但是大學畢業甚至研究生畢業的時候還這麼說,就只能說你已經錯過了人生一個很好的試錯階段。

學生時期我嘗試過很多事情,有務正業的也有不務正業的,呆過報社、電視臺,後來又轉去互聯網,在一度迷茫的時候還去體驗了一下房地產,最後還是堅定地迴歸了互聯網。除了實習自己還參與過兩個互聯網的創業項目,在創業公司給你的鍛鍊是遠超出想象的,畢竟在公司體量很小的時候,是不會有具體的職能區分的,於是產品、運營,甚至商務,市場都會接觸,從中學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明確了自己的不足。

當時去創業的時候曾經告訴自己,在這麼好的試錯空間就該去嘗試,就算失敗了又能怎樣,我又沒損失什麼,只要順利畢業我至少沒比別人落後,而這段經歷是無價的。

NO.3 只要去經歷都是好的

我是個精力過度旺盛的人,喜歡挑戰和嘗試不同的事物。不過究其根本還算好學生,本科年年獎學金畢業直接保送研究生,但是也做過很多所謂的壞學生會做的事,體驗過間隔年,臨近畢業的半年走了很多地方,會去青旅做過義工,會一隨性跑西藏呆一個月,會保持著一個月出行一次的頻率,或近或遠,反正我賺的那點錢都用來旅行了;身邊的人總是弄不清楚我的狀態,有人覺得我在讀書,有人覺得我在工作,還有人覺得我天天都在玩,所以也變相驗證了不要單純地相信自己片面的視野範圍內告訴你的事情。

除此之外,出於興趣愛好,也是為了給自己多賺點外快,還會同時兼職做一些工作,比如咖啡館微博運營,雜誌專題寫作,線下活動組織等,而這些看似做著玩的活動在面試的過程中反而也能幫到你很多。比如有一次從產品的一個“約飯”的功能延伸到陌生人社交類產品,再去挖掘需求的時候,我就可以直接把海倫屋做線下美食、攝影、桌遊等活動的案例搬出來,這樣的回答也許會顯得不那麼空虛。

NO.4 我們都不乏好的想法,但是缺乏說做就做的執行力

其實這點,我自己也蠻慚愧的,有100個想法,卻未必有1個執行了的,但是在某些事情上,還是夠雷厲風行的,比如當時心血來潮地賣明信片,思考到落地執行只用了不到2天,只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成本全賠進去,能承受嗎,其實只要回答是Yes那就去試吧,反正年輕沒什麼輸不起的。

NO.5 人是社會人,你身邊的人的高度在某種程度上會決定你的未來

我是一個不擅於維繫人脈的人,因為覺得人脈這個詞太冰冷,但是我喜歡交朋友,因為朋友是一種基於感情無關利益的存在。也很慶幸自己一路走來總能有貴人相助,就說一句話,世界是公平的,與人善,於己善,在索尋所得時先去看看自己付出了哪些。

NO.6 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自己沒有太大的野心,也說不好幾年或者幾十年後的事情,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每天別讓自己閒置,閒久了人會廢掉,今天比昨天好一點,明天比今天好一點,然後這麼一步步走下去就好了。在做職業抉擇的時候我們都會考慮長遠發展的問題,但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其實以我們現在的淺見根本看不到多遠的長遠,所以誰都說不好明天,我們都在摸索著前行,而最需要做的就是看好眼前腳下的路,用力過好今天。

NO.7 再度迴歸到心態

希望看完這篇所謂的面經,記住的不只是面試中的問題;希望不要去抱怨“憑什麼”,多去問問“為什麼”,身邊還是有很多不拼爹,靠自己的;希望你想的不是複製某某某的路,還是在綜合考慮自己各方面特質後,給自己量身定做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不要活在“別人家的**”怎麼樣的世界裡;希望你能心存感恩地看待這個世界,每一個機會,每一次挫折,每一個朋友甚至每一個敵人。

以上就是麵霸的分享,懂職哥認為這些經歷是非常的實用了,給到大家的建議也是超級乾貨,希望大家能夠吸收並借鑑!贊同懂職哥的同學,點個好看哦!你們的支持才是懂職哥進步的動力!




零度君


BAT,薪資福利好,騰訊平均月薪3萬,阿里更高,百度稍微次點,但如果現在讓我選擇去百度、阿里、騰訊,哪家公司我都不會去。

趨於成熟,反應遲鈍,創新不足

首先,互聯網人口紅利不在,在存量市場中比的是精細化運營和創新性產品能力,很顯然在文化、制度、組織結構趨於成熟的bat,反應變化已經在慢慢變的遲鈍。

反觀目前市場上大熱的顛覆性產品,拼多多、趣頭條、快手、小紅書都不是出自傳統互聯網企業,而他們卻在以飛快的速度獲取用戶,佔領市場,併成功上市。在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半年的成長相當於在bat工作3-5年,薪資待遇職級都會比大多人要快。

而面對新產品的崛起,BAT卻沒有了太多的措施有效遏制,除了抄襲,流量打壓這些老套路,根本想不出好的招。

漲工資、晉級難

去BAT工作對外說出去是好聽,也有面,但是它趨於成熟的組織結構、人員構成都很穩定,像阿里旗下的某酷,一位朋友去面試時,面試官直接說,“在這,不可能有職位上的上升,來之前要想好。”

我在百度工作的前同事還笑稱,在百度工作要是沒進步的想法,天天划水,準點打卡上下班,都沒管你,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人是不是越來越沒有了想法。

人浮於事,待久了人也就廢了

23-30歲是一個年輕人快速成長的階段,如果在這個時間錯失了機會,以後在互聯網行業再想往上走非常的難,很多新聞中說30歲中年互聯網人找不到工作,那是真的。因為沒有了年輕人的衝勁和想法,也無法加班甘心做基層員工,只能被HR看不上,甚至簡歷關都過不了。

去BAT無事可做的部門,天天拿高薪假裝勤奮工作混日子,待的時間越長越離不開,就像是溫水煮青蛙,很難再有能力和決心逃出舒適區。

字節跳動,頭條、抖音成為年輕人的首選

根據招聘網站最新的報道,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的母公司已經成為應屆畢業生的工作首選,因為它足夠的年輕,且充滿活力、極具創造力,讓許多想改變世界的人積極投身,去實現理想。


張知悅


我是美瑾之年,曾在某大廠工作,感覺這個問題就是為我量身定製的。如果騰訊、阿里、百度同時聘用我,要麼是我太牛了,要麼是我太牛了,再要麼就是我真的太牛了!如果不是我太牛了,就是做夢了……

01

效率優先原則

騰訊、阿里和百度,曾是我就業規劃裡的優選項,後來全被我無情地劃掉了。


起初,我以為自己會選擇騰訊,沒想騰訊竟然不選擇我。

阿里喜歡我,但我不適合他,估計怪我太不接地氣了吧,怎麼也走不到一起。

然後命中註定和百度相戀,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段虐戀之後,還是愛上了鵝。

兜兜轉轉,感覺一年時光都用在選擇上,但這三家企業都不適合我。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來說,效率優先原則是從優秀的人群眾中尋覓卓越員工,對於我來說卻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到最多的錢。

02

怎麼三家都不合適了?

年輕時沒有選擇鵝廠,這段情叫錯過,總以為兜兜轉轉會走到一起,但童話故事的資源還是有限的。

阿里是個非常接地氣的江湖,太陽春白雪只能當個壓寨夫人。我始終沒有考慮過他。

百度技術過硬,可惜沒有適合我的崗位,不愛技術和銷售崗,運營崗位和我們所理解的互聯網企業運營,完全不是一回事。只能說無緣了。

後來還是和鵝走到一起,青春卻沒了,可能從前合適,現在已過了走專業線的年紀。

如果三家給我選,哪家先追到我,先說娶我,且聘禮最多,我便去哪家。因為對於我來說,三家都不算合適,只能奔著積累工作經驗而去。


03

怎麼就這麼將就了?

如果去騰訊,我會考慮走產品線;如果去阿里,還是不去了;如果去百度,我做不了技術崗,會考慮銷售,僅僅考慮而已。

說來說去,還是騰訊更適合我多一些,誰讓我是互聯網流量小公主呢?

不是我流量做得好才得到的稱號,而是流量做得一般,架子還那麼大,才叫“小”公主的。

但我還是會選擇鵝鵝,因為我喜歡它,足夠了!這是說給別人聽的。

1、實際上是因為行業的選擇,我選擇互聯網,那麼鵝兒更適合我,阿里也可以,百度好像也可以;

2、公司的選擇,鵝裡度好像都可以;

3、關鍵還是崗位的匹配度,我還是蠻適合運營崗位的,這麼想來就鵝裡更適合我。

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鵝,然後又分了手。

04

現在的我,還會這麼選嗎

不會。工作十餘年,過了三十就不考慮大公司了,該去創業公司發揮價值。

1、剛畢業時能進去就進去鍛鍊吧,不能就算了,平常心;

2、25-28歲能在裡面成長,那敢情好,但能升就升吧,不能就選擇另謀高就;

3、30歲之後,就好好出來乾點頂層的事情。


美瑾之年


課題:騰訊丶阿里丶百度同時聘用,會選擇那一家公司?為什麼?

答題:

假如。能被騰訊丶阿里丶百度同時聘用,這是,引以自豪感提升到珠峰之巔。因為,上列三家都是中國目前頂尖的互聯網企業。那對關注你的人,無論是親友丶同學丶同事,這信息,應該是今日頭條!

權衡。3家公司更有可持續發生前景?個人業務專長在3家公司業務方面更有可持續發展前途?止聘期限臨近,還是,選而未決,思而難定?那對關注你的人,無論是親友丶同學丶 同事,這可持續關注你的應聘信息,應該是今日頭條!

如果。上列三家,都是中國目前頂尖的互聯網企業都不去應聘,另選字節跳動公司。那對關注你的人,無論是親友丶同學丶同事,這信息,應該是今日頭條!

因為。對於關注你的人,無論是親友丶同學丶同事,他們,也許不清楚,字節跳動公司是新興前沿領先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在那裡,你將走向互聯網行業星光大道,成為明日之星!這,應該是那時的今日頭條!


SN北郭


如果騰訊、阿里、百度同時聘用我,我依然會再次選擇阿里。在阿里,能夠讓我的技術視野更加開闊,而主管對我的關心以及幫助,都會使我這個剛進入互聯網的同學感受到溫暖,他身上很多優秀的品質也影響著我。下面我來說一下我會選擇阿里的原因:

阿里的師兄文化

每個新人在入職阿里時,都會分配一個阿里的師兄作為你的第一個導師,你的師兄會幫助你更好的度過你的新人期。你有什麼問題或者不懂的地方,你都可以去請教你的師兄。你的師兄可能會是你的主管,也可能是你的學長,但你並不需要擔心這些身份上的"差異"。你的師兄會幫你規劃好你在新人期要做的事情,同時會結合你的技術興趣,讓你最大優勢的發揮出你的潛力。

你的師兄也會關心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比如新同學剛來杭州租房的問題、剛來到公司感到生疏會幫你熟悉周圍的同事等等。師兄更多的是生活的夥伴,也是你工作方面的導師。正是由於阿里優秀的師兄文化,吸引著大批應屆畢業生,在選擇就業時,選擇進入阿里作為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阿里的技術創新

為了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阿里帶來了無人購物,為了降低用戶的支付難度,阿里帶來了刷臉支付。從玄鐵910芯片的發佈,在到全浸沒液冷服務器麒麟使用。阿里的創新不僅普惠到我們的生活,也進一步提升中國技術在世界的影響力。阿里作為一家國內最大的電商公司,其背後擁有的數據量是驚人的,如何通過數據應用更好的服務於廣大的消費者,如何使用技術提升消費者購物的用戶體驗。其背後最大的因素,就是阿里自己的技術創新。

從淘寶天貓,到支付寶,再到現在阿里雲和菜鳥網絡。每一個產品的問世,每一步戰略目標的實現,其底層都是承載在阿里技術之上,創新為阿里帶來的前進的動力。每年的雙十一活動,就向是對阿里技術的大閱兵,全國的消費者使用他們的購物熱情對阿里的技術進行考驗。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有問題,每一個創新技術都必須服務於消費者。也正是由於阿里的創新和工匠精神,以及阿里非常具有挑戰的業務場景,才會吸引那麼多同學夢想進入阿里。

阿里的福利待遇

阿里作為國內排名前三的互聯網公司,其內部的福利待遇方面,在國內都是數一數二的。每年的16薪,以及能夠為工作三年的同學提供無息貸款買房的福利,每年免費為家人提供一次體檢活動,各種餐補等,這些福利,使得很多同學都想去阿里工作。當然,最重要的是阿里的期權激勵,只要你在阿里表現的優異,你好好努力的付出,你所得到的成績,總會有所回報。正是由於阿里的期權激勵,使得讓你在自己的財務方面,會有更多的驚喜。

總結

總之,騰訊、阿里、百度同時聘用我時,我依然會選擇阿里。在阿里我學到很多,也收穫到很多東西。如果是你,那麼你會選擇哪個公司呢。

我是LakeShen,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Lake說科技


對於我這類文字工作者來說,阿里的模式值得研究,騰訊的模式值得研究,反正百度呢,已經嚴重落伍了,先把它排除在外。

就是騰訊與阿里的選擇,感覺阿里更強悍些,衝勁更足,戰鬥力更強,之前有馬雲在,天天在打雞血。感覺上去,自己沒有那份衝勁。文字的東西,很難有那麼可確定,可描繪的前景,很難執行數一數二的戰略。

綜合來看,還是騰訊更適合些。也許因為騰訊本來就有著國內最大的網上內容平臺吧,網絡文學,網絡動漫等也是最強大的,這還沒包括遊戲、電影。騰訊有網站,有雜誌,有研究院,總有點去處。

但我的真實選擇,自然也不太想去騰訊。這三家企業,都太大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管做什麼都是螺絲釘了,創造性也許不會被抑制,但這種創造的東西,在整個大體系中就顯不出來了,就很渺小了。

所以覺得創業一直會吸引有創造力的人,哪怕很小的團隊,就是獨立的品牌了,就可以不依附在哪家旗下,自己闖點名堂。

如果能有個崗位,開放出來給我研究,那麼阿里也可以,騰訊也可以,研究透這兩家企業其中的一個,就是國內頂級的企業評論家,頂級的企業案例研究者了。

就這點而言,兩家邀請我都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