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张恨水写过一篇文章,叫《几人识得金圣叹》,开头就说:“三百年来,稍治文学者,无不知有金圣叹。然解得金圣叹者,百世一个也。”

清人李渔说他的评点文字“能令千古人心死”,胡适则说他是“十七世纪的一个大怪杰”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原名采,字若采,一种说法是他原姓张,1644年,清兵入关后,改名为人瑞,字圣叹,即“金人在上,圣人焉能不叹”之意。

金圣叹一生绝意仕进,以著述为业。性格诙谐怪诞 ,狂放不羁,好饮酒,言行不同流俗。学问渊博,议论多警世骇俗。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点批 吴山三妇评笺注释 圣叹第六才子书释解八卷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书法

1

金圣叹少年时参加乡试,考官出了个考题:“西子来矣”,要求以西施曲线救国的史实为材料写文章。

他稍一沉思,抓起笔在考卷写:开东城也,西子不来;开南城也,西子不来,开西城也,西子来矣,吾乃喜见此美人矣……

主考官阅卷大怒,马上在金圣叹的考卷上批到:美人来矣,可惜你一个秀才丢矣!

结果,金圣叹玩幽默把个秀才玩掉了,落榜而归。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行书语摘轴》

【释文】消磨傲骨惟长揖,洗发雄心在半酣。顺治戊子二月四日,金圣叹。

2

第二次会试的时候,考题是:“如此则动心否乎?”

此句出自《孟子》。公孙丑问:“如果让您做齐国卿相,您敢不敢接这活?”

孟子答:“不。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再动心了。”

金圣叹在答题后面写了这样一段话:“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乎?曰:动动动……”连写了三十九个动字,填满了试卷。

学使感到奇怪,问他为何这样。他说:“只注重‘四十不’三字耳。”

如此玩世不恭,以科考为游戏。毫无疑问,他又一次落榜了。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书法

3

第三次参加科举,试题叫:“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

出自论语,直接翻译是“我仿佛就是匏瓜,不是挂在那里给你们看的(我要给人吃的)。”真正的意思是孔老夫子用匏瓜来比喻怀才不遇。

金圣叹答题时在试卷上绘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考官大怒,结果可想而知。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书法手卷

4

金圣叹的舅父钱谦益原是明崇祯手下礼部尚书,清兵南下,他投降当了清朝礼部侍郎。

钱谦益八十寿诞,金圣叹母命难违,前往祝寿。酒宴之上,食客们纷纷溜须拍马。有人还说:“钱大人,令甥乃才子,今日盛会,正好置酒论文,让我等开开眼界。”

金圣叹也不推辞,一笑:“那我就写一副对联吧!”

随即提笔,一挥而就:“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

把钱侍郎气得手脚冰凉。

对于自己的亲娘舅尚且如此不留情面,金圣叹的狷狂可见一斑。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书法

【释文】:较絮团团较雪轻,长安历乱夕阳明。随风影,点水香从细浪生。青草暗还飞有色,绿草声。千村万落春归日,惜别吟人最恼情。

5

有人说他不做清廷的官是因为有气节,很多人为此赞不绝口。

后来顺治帝读了他的作品,说:“此事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

金圣叹听说后,感而泣下,垂袖向北叩首。

所以又有人说他也不过是一俗人,到底还是在乎这点名头。其实他们看不穿,他此时叩谢的不是当朝皇帝,而是一个知己。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书法

【释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6

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被处极刑。身陷囹圄将被斩首时,他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

狱卒以为有什么秘密,忙笔墨伺候。金圣叹指着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火腿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

押赴刑场之际,他的儿子带着梨和莲子前往探监,父子相对,涕泣如雨。金圣叹一边吃一边出联,要儿子马上对出下联。出的上联是:“莲子心中苦”。

儿子当时心中悲痛,哪里对得出来。金圣叹把儿子嗔怪了一顿,然后代他对道:“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书法

临刑前,不忍看其他人被杀的惨状,又对行刑的刽子手说:“我手中有二百两银票,先杀我,就归你。”

刽子手第一个杀了他,刀起头落,扳开金圣叹手一看,手里什么都没有,却从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打开一看:一个“好”字,另一个“疼”字。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书法

金圣叹:这世上太多假正经

金圣叹书法

好疼的金圣叹,任谁都要为之一叹,他这一生也张狂,也疯癫。

有人说金圣叹是奇人,有人说他是怪人,也有人说他是异人,总之他不是个平庸的人,任世易时移,他只是随心任性地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