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明代的“喜剧之王”!

“天公丧母地下忧,万里江山尽白头。天明太阳来作吊,家家户户泪长流。”

——【明】金圣叹

金圣叹临终之前的一首绝笔诗,意思很简单,但他到底想说什么,千古以来一直是个谜。反观其人一生,怪诞之处,可谓比比皆是,堪称明代的“喜剧之王”。不信且看!

金圣叹——明代的“喜剧之王”!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人瑞是指百岁以上的老人),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

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金圣叹提出“六才子书”之说,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因而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金圣叹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一生宣扬个性,不受礼法约束,行为之偏僻如一部“人间喜剧!

金圣叹——明代的“喜剧之王”!

“努力、奋斗”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三月初三,金圣叹生于苏州,童年贫困孤独,九岁入读私塾,刻苦勤奋,思想独立,喜爱阅读,尤其沉迷于《水浒传》,成年后考取秀才,耗费无度,以致常处贫困。

金圣叹——明代的“喜剧之王”!

“小姐,求神呀?求得神多,自然有神的庇佑!”

金圣叹笃信神佛,喜读佛经和结交僧人 擅长扶乩降灵,自称佛教天台宗祖师智顗弟子的转世化身,托名“泐庵”法师,士大夫尊称为“泐公”或“泐师”。二十岁起开始在吴县扶乩,自称收纳三十多个已逝女子为冥间弟子,崇祯朝中期最为活跃。

曾到叶绍袁、钱谦益、姚希孟、戴汝义等士大夫家中扶乩,写出优美感人的篇章,往往说中事主的心思,受叶绍袁等人的崇信;钱谦益直言金圣叹好像受某种神灵支配。其后他绝意仕宦,埋首书本。

金圣叹——明代的“喜剧之王”!

“人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他认为,“居其邦,不窃议其大夫之得失,恶伤治也”,“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书破治,破道与治,是横议也”;然而又承认天下无道则庶人敢议,“庶人之议皆史也”。

金圣叹——明代的“喜剧之王”!

他宣扬“忠恕”、“孝悌”之类儒家道德规范;然而又揭露礼教对人性的摧残,赞美崔莺莺、张生的叛逆行为,讥讽冬烘秀才目《西厢》为淫书,而推《西厢》为“天地妙文”

他接受佛教的虚无思想,视人生若梦幻,所谓“天地梦境”,“众生梦魂”;然而他又直面现实,并孜孜于述作,以为“生死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

可以看出,金圣叹的思想中是充满着矛盾的。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精彩之处在于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他的诗文评比较平常,如强分律诗为二解,套用八股文起承转合之法说诗,颇为人所诟病。


“我就是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唐伯虎”

金圣叹吸收了明代士人评点古文、史书,尤其是八股文的手法。除了《水浒传》、《西厢记》和唐诗,他也评点过八股文。

明代古文与小说戏曲的评点,大多只是在文章妙处打圈点,提醒读者注意,加上简单批语

金圣叹——明代的“喜剧之王”!

金圣叹扩充旧有评点之法,绵密有如经书注释,并勇于改动原文,以“奇”、“妙”等评语自我喝彩,甚至自夸点评无与伦比。他期待读者透过其评点,学会怎样阅读其他文学作品。

他自视为权威,了解甚至超越原作者的思想世界,文学评点的目的不是去寻觅古人意思,而是为了与后人交往,对作品的解读,无须与作者原意相同。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为追收欠税,鞭打百姓,亏空常平仓的漕粮,激起苏州士人愤怒。

三月初,金圣叹与一百多个士人到孔庙聚集,悼念顺治帝驾崩,借机发泄积愤,到衙门给江苏巡抚朱国治上呈状纸,控诉任维初,要求罢免其职。朱国治下令逮捕其中十一人,并为任维初遮瞒回护,上报京城诸生倡乱抗税,并惊动先帝之灵。

清朝有意威慑江南士族,再逮捕金圣叹等七名士人,在江宁会审,严刑拷问,后以叛逆罪判处斩首,于七月十三日行刑,是为哭庙案。

金圣叹——明代的“喜剧之王”!

临死前金圣叹看见家人,神色自若的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他的家人一听,忍不住嚎啕大哭,围观的人也都为之鼻酸,而潸然泪下。金圣叹财产充公,家属发配满洲。金圣叹仅向巡抚示威,并无意造反,却遭贪官陷害,在狱中悔恨交加,念念不忘、难以释怀的是才子书评点尚未完成,辜负生平志业

金圣叹——明代的“喜剧之王”!

无厘头辑录

  1. 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地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

——金圣叹的“临终要事”

2.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金圣叹题佛经

3.千古绝吟太白诗;

大江东去学士词。——金圣叹题书房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金圣叹感题时势

一个文官小花脸;

三朝元老大奸臣。——题舅父钱谦益

金圣叹——明代的“喜剧之王”!

一生没有正经样子,及死之时,依然个性不改,只可惜他一身幽默又有几人能识,只“剩叹”尔!

别人笑我太疯颠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借星爷的一诗作结,而于我看来,亦是斯人一生的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