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中央直接管理190個省級單位,帝國瓦解竟緣歸於此?

隋朝末年之亂,在歷朝歷代中頗有特色。幾乎每個大的地理單元,都被起義軍或者軍閥割據,河北有竇建德,幽州有羅藝,山東有孟海公、徐圓朗,河南有瓦崗軍、王世充,江東有杜伏威,江閩有林士弘,荊湖嶺南有蕭銑,隴西有薛舉,河東關中有李淵。而隋朝政府連像樣的反撲都沒有組織起來。

這意味著什麼呢?隋朝對地方行政區的控制非常薄弱,在各個大的行政區域,沒有一個穩定的核心,因此才形成土崩瓦解之勢。

由此向上追溯隋朝的行政區域劃分特點,我們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作為結束五胡亂華以來270餘大亂世的大一統帝國,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居然有著天大的漏洞。隋末年實行的是郡縣兩級行政區劃,但作為第一級行政機構的郡,居然多達190多個!

隋朝中央直接管理190個省級單位,帝國瓦解竟緣歸於此?

在古代落後的交通和通信條件下,中央直轄如此多的一級行政區,效率有多低一望可知。難道隋朝皇帝是傻子嗎?

我們且來探究一二。

一、州郡數量太多,隋文帝一輩子沒改革完北朝殘留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組數據,隋朝到底有多少個一級行政區。

所謂一級行政機構,就是中央直接管轄的行政區,秦朝的郡國、東漢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明朝的省,因其直屬於中央,稱之為一級行政區。

隋朝建國後,文帝時代實行中央、州、縣三級制,州的數量多達300多個。

煬帝時代改革行政區劃,並省州郡,實行中央、郡、縣三級制,經過大力削減,一級行政區郡減少到190個。

毫無疑問,哪怕是190這個數字,對中央來說也是巨大的管理難題。為什麼隋朝這樣設計制度呢?這還要從南北朝長期以來的歷史遺留問題說起。

北魏滅亡後,南北朝呈現三國鼎立之勢,東魏北齊、西魏北周與南朝梁陳一直處於戰爭狀態。頻繁的戰爭需要各國行政體制擁有高度的靈活性與集權性,所以各國都在不斷拔高重要城市的行政級別,讓他們同時擁有軍、政、財大權,以隨時應對戰爭。

隋朝中央直接管理190個省級單位,帝國瓦解竟緣歸於此?

以北周的甑山縣(今湖北漢川市)為例。該城處在北周、北齊、陳三國交界之處,是郢州(今湖北武漢)外圍的要塞,北齊、陳朝都曾派兵來進攻此城。北周為了加強此地的防務,不惜把一個小小的甑山縣升格為沔州,沔州下設一個漢川郡,漢川郡之下僅有一個甑山縣。州郡縣三級聚於一城,在北周雖不算僅見,確實也反映了南北朝州郡設置過濫的現實。

北齊、陳朝與北周做法大同小異,都大量增設州郡。據《隋書·地理志》記載,北齊時有的地方只有幾百戶居民,就敢立一個州。三個國家共有州200多個、郡500多個、縣1200多個。

隋文帝平定陳朝統一天下後進行了行政區劃改革,但令人奇怪的是,他並沒有將著眼點放在減少一級行政區劃的簡併上,而是重點把州、郡兩級合二為一,減少行政區級別和官員數量。

經過20多年的調整和改革,隋朝州、郡兩級多達700多個的行政區,合併為300多個州,郡一級單位基本全部廢除。從絕對數量上看,行政單位少了,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隋朝中央的三省六部,要直接面對300多個州。中央官員又不是三頭六臂,能管得過來這麼多一級行政區嗎?光是各地報上來的數據,怕不要累死六部官員。

別急,隋文帝有秘方。

二、行臺和總管:隋文帝的統治秘方

隋文帝肯定發覺了中央直接管理數百個州的難度,特別是開皇九年以前,北有突厥南有陳朝,戰爭遠未停止,怎麼辦?隋文帝接連祭出了兩樣法寶。

行臺和總管。

行臺在曹魏時代就已經出現過,屬於中央尚書檯派駐到地方的臨時性軍政機構。南北朝戰爭很頻繁,為了加強一個戰略方向的指揮,各國也經常設置行臺,行臺的長官一般由朝廷宗室或大將、元帥擔任,負責該戰略方向內所有州郡的軍政事務。

隋朝的前身北周就設置過不少行臺,以應對四方連綿不斷的戰爭。隋朝建國之初,隋文帝感到,北周之所以滅亡,一條重要原因是宇文氏皇族的宗室力量太弱。他在全國重要的戰略中心設置了三個大行臺,分別是太原的河北道行臺,長官是晉王楊廣;洛陽的河南道行臺,長官是秦王楊俊;成都的西南道行臺,長官是蜀王楊秀。

到了滅陳戰爭前夕,隋文帝又新設兩個行臺,分別是襄陽的山南道行臺,長官由秦王楊俊接任;揚州的淮南道行臺,長官由晉王楊廣接任。

隋朝中央直接管理190個省級單位,帝國瓦解竟緣歸於此?

這陸續出現的五大行臺,相當於一級行政區,下面管的州多達數十個,一這程度上緩解了中央直管州太多的麻煩。

但也有弊端。設置行臺的時候,隋文帝的三個兒子年齡都不大,行臺的事務,基本上都由下屬的官員實際負責。隋文帝是個小心謹慎的人,他怕長此以往地方大權又被官員們竊取,於是滅陳戰爭結束之後,他便廢除了幾大行臺,改用了一種新的辦法。

這就是總管府制。

總管府制是什麼來頭呢?北周時代,每每派兵出征,都要臨時指派一個大將,擔任某某戰區的行軍總管,這種總管府比行臺地位略低,雖然也兼管軍、政大權,但統轄的州郡沒有行臺那麼多。北周時代共設置了28個總管府,總管府以臨時管轄的方式統領著二百多個州級單位,實際上履行著一級行政區的職能。

隋文帝的兒子不多,而且年輕識淺,就算放到地方當大官,也壓服不了那些老臣宿將,如果真出了事,兒子們肯定會被老將們玩死。與其這樣,還不如分而制之,讓地方上互相制衡,削弱他們的實力,就算誰有野心,也沒法擁有過大權力。

於是在此考慮之下,隋文帝廢了行臺,改以總管府統治地方。截至隋文帝駕崩前的仁壽四年,隋朝共設立了36個總管府。

這個數字很巧合,與秦滅六國後置36郡一致。實際上這也反映了中央統治地方的需要,畢竟州數太多,中央管不過來。

然而總管府也有他的弊端。稍有歷史常識的人就會發現,這種總管府,與唐朝後期的藩鎮非常像,唐朝的地方節度使權力非常大,軍政財一把抓,動不動就擁兵叛亂,跟中央分庭抗禮。

隋文帝沒有先見之明,而且隋朝剛剛建國,社會風氣和政府控制力都比較強,暫時沒有出現割據的問題。但是一待形勢有變,這種軍事化色彩濃重的管理體制,立時就會發生問題。

而當隋文帝去世、楊廣奪嫡之時,果然就爆發了總管府叛亂問題。

三、隋煬帝矯枉過正,廢州立郡徒勞無功

仁壽四年,隋文帝病逝,楊廣即位,是為隋煬帝。隋煬帝對兄弟們猜防很深,廢太子楊勇一家都死於他的陷害。

隋煬帝即位的詔令一傳達到各地,立即引起了時任幷州總管、漢王楊諒的驚懼。

楊諒唯恐也被楊廣捕殺,於是以幷州為基地發兵叛亂,意圖從河東南下直搗關中,武力奪位。

隋文帝雖然撤了行臺,但重要的總管府仍由皇子和宗室掌控。幷州總管府控制的範圍極大,自黃河以北、雁門以南、東至滄海,共五十餘州,都是其管轄之地。幷州自北朝以來一直是精兵所居之處,故而楊諒一反,天下震動。

隋煬帝立即以名將楊素為統帥,領最精銳之兵組織鎮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楊諒消滅。

經此一役,隋煬帝對遍佈各地的總管府坐臥不安,生怕哪個地方的總管府再起兵反叛。他敏銳地意識到,總管府反叛的基礎條件在於統管一地軍政大權,只有從根本上拔除了這個條件,才能確保強幹弱枝、居重馭輕。

然而他雖然發現了問題的根本原因,卻沒有制定出合理的應對之策。煬帝下令,裁撤所有的州,重新設立郡作為一級行政區,全國簡併之後,剩下190多個郡。

煬帝這次改革,弊端仍然很突出。

其一,中央需要直管的單位雖然少了三分之一,但為數仍然甚多,要實行有效控制,必須額外施以政治控制。煬帝面對廣袤的國土望洋興嘆,不得不在洛陽新建一個副首都,以便就近控制中原。同時,他還不斷出巡江都,把江都打造成江東一帶的政治中心。同時還短暫地駐蹕於雁門、涿州,以君主的權威加強對各地的控制。

然而這都屬於權宜之計,煬帝過於迷信自己的權威,並沒有進一步研究合理的行政管理制度,為後來隋朝滅亡埋下了隱患。

隋朝中央直接管理190個省級單位,帝國瓦解竟緣歸於此?

其二,地方權力分而無統,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控制力。煬帝懲於楊諒之亂,決心徹底把地方長官的權力分解。首先,郡設置都尉一員,作為郡通守的軍事副長官,都尉可以直接向中央請示軍事方面的事務,郡通守不得干預。其次,監察權也收歸中央。隋煬帝效仿漢朝的刺史制度,每年派出十幾名司隸刺史,到各郡巡察瞭解政情,這又對郡長官構成了一定製約。

這些政策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190多個郡彼此互不統屬,雖然可以互相制約抑制叛亂隱患,但也導致大的行政區域缺乏政治中心,特別是邊遠地帶,一旦中央控制力降低就容易成為政治真空。蕭銑在荊湖嶺南一呼百應,四方隋朝官軍雖多,卻形不成有效的圍剿,就是因為原有的荊州、湘州、廣州三大政治中心被撤銷,以至無法有效組織力量。

而地方長官權力分割,也使得各郡縣運轉起來十分笨拙,無法在最短時間內集中本郡的軍民力量。隋末農民起義動輒聚起數萬人馬,所在郡縣根本無力應對,往往需要中央統一調派人馬,這無疑大大延緩了響應時間,反過來給義軍以充足的時間發展。

隋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而其政治上管控能力弱,尤其是一個重要方面。故而唐朝一開國,馬上就吸取隋朝教訓,重建了相對固定的總管府,後來又發展出十個道作為一級行政區,這才把四分五裂、鬆弛散漫的地方控制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