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怎樣徵收最合理?剛需首套免徵,三套以上的人重徵

房產稅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至於房產稅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真正推行,大家也是雲裡霧裡,不過通過今年的“

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可以肯定,房產稅的推行已經不遠了。

房產稅關乎每一個人的利益不只是企業,也不能單純通過房產稅的稅率高低,來判斷政策的好壞,這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問題,文章內容為房產稅怎麼交才合理,讀讀再討論。


房產稅怎樣徵收最合理?剛需首套免徵,三套以上的人重徵

什麼是房產稅?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徵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餘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而房產稅在上海和重慶已經進行過試點,在2011年1月,上海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地產稅試點,適用稅率暫定為0.6%。徵收對象為本市居民二套房及非本市居民新購房。

同時,重慶啟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徵收對象為個人擁有的獨棟商品住宅、個人新購的高檔住房,以及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的二套房。


房產稅怎樣徵收最合理?

其實一直以來,房產稅一直無法出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徵收標準問題未解決!如何徵收才能不損害到人民的利益又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

如果徵收首套房房產稅,會傷及剛需人群,其實國家的政策一直是保護剛需人群的,這就與政策意願不相符。徵收首套房房產稅,還可能引發離婚潮。之前就有很多人為了首套房的優惠假離婚。

所以說從第三套房開始徵收,就能很好的避開這個問題,也能有效抑制炒房客,強制使空置房流動起來!


房產稅怎樣徵收最合理?剛需首套免徵,三套以上的人重徵

也就是:“剛需首套免徵,三套以上的人重徵!

其實也可以不按套數徵收,如果按照人均面積徵收會更加合理。例如:2011年上海在試點房產稅時將人均60平米作為免徵門檻,這對於大多數剛需族來說都達不到徵收標準。不過按面積也有一定問題,如果一套房子只有一個人住,那房產稅豈不是很多?

另外房產稅也存在著區域差異,房價上漲過快的一二線城市和新興起的三四線熱門城市很有可能成為首批徵收房產稅的對象,而一些人口流失量大、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將暫時不推進徵收。

隨著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全國住房信息聯網、70年土地自動續期、國地稅合併這一系列工作的完成,都在為房產稅的徵收創造成熟的條件,但是大家也要明白房產稅不是為了調控房價而來,雖然短期內會引發房產拋售的現象,但是長期來看對房價走勢影響有限


互動關於房產稅的徵收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每日分享房產乾貨知識,喜歡關注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