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制造”走出国门 特色产品组团出海

近日,一趟满载着汽车整车和零配件、水泥添加剂等货物的班列自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简称兰州陆港)兰州铁路口岸东川作业区海关监管场所始发,途经土库曼斯坦,最终抵达伊朗德黑兰,标志着兰州至伊朗国际货运班列首发。

兰州陆港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重要节点,是甘肃扩大对外开放,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

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近日公布,兰州将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其主枢纽布局兰州陆港核心区域。兰州陆港将借此机遇,加快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体系,加速建成甘肃向西开放门户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五大功能十大产业推进主枢纽建设

兰州陆港核心功能区占地14平方公里,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出口加工三大产业为主导,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口岸、保税物流、多式联运、智慧陆港五大核心功能为支撑,布局建设十大产业园项目。

目前,五大核心功能项目全面推进,东川铁路物流中心已建成运营;兰州铁路口岸成为甘肃省铁路口岸关检合作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基本建成,正申办启用手续;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列入国家首批16个示范工程之一;智慧陆港物流信息中心完成投资13亿元,“一主五辅”政务服务综合体基础工程全面推进。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兰州陆港大力发展国际班列,中欧、中亚、陆海新通道、南亚4条国际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营。截至今年8月,兰州陆港共发运国际货运班列440列,运输货物约35万吨、货值约50亿元。

随着“兰州号”亚欧班列的开通,兰州陆港货运量不断攀升,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众多“中国制造”“甘肃制造”“兰州制造”走出国门,品牌效应愈加明显。兰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区位优势愈加突出,经济辐射能力愈加强劲,真正将通道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

在十大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兰州陆港已先后引进商贸型、物流型、产业型等各类企业441家,京东集团、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大陆希望集团相继落户。兰州陆港辐射范围由宁夏银川、青海西宁等西北区域,逐步向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区拓展,进出口货物的集聚程度稳步提升。

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

作为甘肃省陆港的龙头,兰州陆港已成为助推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18年,兰州陆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27亿元,发运国际货运班列185列、货值约21.78亿元。预计到2020年,兰州陆港将全面建成运营,届时货运吞吐量累计将达1500万吨。

结合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兰州陆港将持续推进物流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依托甘肃草食畜、高原夏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优势,与张掖、定西、酒泉等地开展广泛合作,推动酒泉洋葱、天水苹果、定西中药材、马铃薯组团“出海”。

兰州陆港已先后与营口港、青岛港、连云港港、北部湾港和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西部物流园等开展合作,与山西中鼎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物流贸易业务,并多次赴俄罗斯、新加坡、尼泊尔等国家进行考察和交流,物流服务功能持续完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下一步,兰州陆港将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物流枢纽间的业务对接、标准协调和信息互联,加快构建联通内外、交织成网、高效便捷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作体系;进一步突破内陆开放壁垒,提升陆港型枢纽发展能级,努力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中转枢纽和集散中心。

(来源:《中国交通报》 记者:石强 杨君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