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避免校園成為“廁所革命”盲區,力爭2年完成中小學改廁工作

文丨趙雨欣

廁所是中小學建設的重要配套設施,要堅決避免中小學校成為“廁所革命”盲區。從2019年起,力爭通過2年左右時間的努力,實現全國中小學廁所基本達到安全、衛生、環保等底線要求。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發布《關於在實施教育現代化推進等工程中大力推進中小學改廁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認識到中小學廁所不是小事,而是事關文明健康的大事。大力推進中小學改廁,既是基礎教育“補短板”的重要內容,更是“廁所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決避免中小學校成為“廁所革命”盲區。

教育部:避免校園成為“廁所革命”盲區,力爭2年完成中小學改廁工作


據瞭解,雖然《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規定,新建教學樓應每層設廁所。女生應按每15人設一個蹲位;男生應按每30人設一個蹲位,每40人設1米長的小便槽。然而在很多農村學校以及修建年代較早的城區學校,每層教學樓都有廁所的並不多,很多都是全校只有一個公廁。一些鄉村學校的旱廁還普遍存在,更別提水龍頭、洗手液、廁紙等設備了。

教育部:避免校園成為“廁所革命”盲區,力爭2年完成中小學改廁工作


究其原因,有相關人士表示,一些中小學校園廁所衛生髒亂差,主要是學校未把廁所管理納入學校建設管理範疇是主因,缺少必要的廁所建設管理資金投入、人員配備,廁所成了學校管理的死角,成為全校最髒最臭的地方。而學校管理者也是有苦難言:學生多廁所少,難於管理,僱用專門人員日常管理打掃要花費成本,如果配備水龍頭、洗手液、廁紙更可能造成浪費現象。

基於此,《通知》明確,從2019年起,以中西部地區縣域內農村學校為重點,以地方投入為主,統籌使用現有各類資金渠道,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作用,全面開展中小學校改廁工作。力爭通過2年左右時間的努力,實現全國中小學廁所基本達到安全、衛生、環保等底線要求。

《通知》要求,加強全面摸排,系統梳理情況;堅持因地制宜,確定方案模式,宜水則水、宜旱則旱、一校一策,堅決避免搞成不實用、不耐用、不可用的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要堅持落實安全、衛生、環保底線要求,規範開展建設;完善管護管理,落實運行保障。

教育部:避免校園成為“廁所革命”盲區,力爭2年完成中小學改廁工作


同時,從2020年起,在教育現代化推進等工程中專門安排一定規模引導性資金,重點用於支持旱廁數量多、佔比較高、自身條件薄弱、安全衛生隱患大的部分中西部省區開展中小學改廁。


教育部:避免校園成為“廁所革命”盲區,力爭2年完成中小學改廁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