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追肥應該選在什麼時期,為什麼抽穗期不宜追肥?

農人答農事


1、早施分櫱肥從移栽至幼穗分化前的施肥叫分櫱肥。分櫱肥要求追施時間早、數量足,通常分櫱肥的用量佔追肥總量的50 —60%。因為,分櫱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營養的第一頂峰期,追肥量太少難以滿足水稻對養分的需要。

只有早施肥才有 利於水稻早分櫱、多分櫱,低位分櫱,為大穗、大粒重創造條件。分櫱肥在水稻栽後7—10天施用,每畝施用尿素15—20公 斤。底肥不足的可恰當增施,但不能盲目過量追肥,以防瘋長。

2、巧施穗肥從幼穗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個頂峰期。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增進穗大粒多。 施用時間為水稻圓杆期。畝施尿素3—5公斤,並配施磷鉀肥,每畝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

3、酌情施粒肥抽穗後的追肥叫粒肥或壯籽肥。粒肥能延長功能葉的持綠時間,防止葉片早衰,增加粒重。但要注意的是, 苗不黃的不施,陰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塊不施。

水稻各個生育時期吸收的養分主要是供給生長點,不同時期施肥對水稻生長髮育的影響很大。通過合理施肥,確保水稻分 櫱、長穗、灌漿3個生育時期的營養需求是實現水稻高產的基礎。所以,我們該有效施肥更應該科學施肥。

那麼,水稻施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控制氮素肥在水稻中過量施用氮肥不僅會導致分櫱效果不佳,而且會變成綠色、倒伏、加劇病蟲害、造成空谷較多、結實率降低、影響水稻產量。氮肥主要用作追肥,水稻移栽後,首次將6-7千克尿素施用於畝,第二次在移植後的13-15天內與 秧田結合,畝施尿素4—5千克。在後期,幼苗應補充3-4公斤粒肥。

施足有機肥有機肥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可改善土壤通氣、吸水和保水特性,促進水稻穩定生長。有機肥主要用作基肥,畝 施腐熟土雜肥30—40擔,或餅肥30—40千克,以及40-50擔噸糞肥。

施用磷鉀肥磷鉀肥可以增強植物活力,促進營養合成和運作,增強光合作用,延長葉片功能期,使籽粒飽滿,增加產量。基肥適用於磷肥,鉀肥效果較好。在有機肥充足的田間,每畝施用20-40千克磷肥,分櫱前每畝施用3.5-5千克氯化鉀。在水稻後期噴施磷鉀肥可以促進灌漿和結果。在抽穗開花後期噴灑一次,每畝用50-100克磷肥和鉀肥,兌水50—60千克於傍 晚噴施。

增施金科德硅肥不僅可以提高水稻根系的氧氣供應,增強水稻的抗逆性和抗倒伏性,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促進後期根 系的發育,延長功能。對防止早衰、加速花的發育、增加花粉的數量、促進花顆粒的萌發,有助於提高水稻的出苗率;它 還可以促進大量的穗穗大粒多,提高結實率和籽粒灌漿程度,提高水稻產量。

葉面噴灑:使用金科德有機硅葉面肥,400倍稀釋,結合噴藥一起使用3次(建議分櫱期、破口期、灌漿期),與農藥二次稀釋使用。

衝施:金科德優根優果硅肥

1.水稻表皮細胞增厚,莖葉粗壯挺直,根系發達,葉片上衝,減少遮光,光合作用增強15%-20%

2.增加有效分櫱、結實率高、穗大粒多

3.抗旱、抗倒伏能力提高50%-85%

4.提早成熟4-5天,提高稻米質量和產量

5.抗病蟲害,可降低發病率46%-75%,施用硅肥後水稻抗病性明顯增強,特別是稻瘟病、稻曲病、莖腐病、爛根病、稻飛蝨、二化螟、蚜蟲等病蟲害發生率明顯降低。

水稻抽穗揚花期屬於生殖生長期,是水稻整個生長期重要的時期,也是水稻一生中對肥水要求最高的時期。

此時期對於環境條件變化的敏感程度較高,所以科學、高效的田間管理十分重要,既能讓水稻葉片不早衰、植株不倒伏,又能減輕病蟲危害,讓水稻籽粒飽滿,增加產量。

施肥管理

在這個時期施用穗肥很重要,要結合當地種植的水稻品種、當地氣候條件、土壤肥力狀況、水稻的長勢,合理安排肥料的施用,不能單施某一單質肥料。

可以用水稻需配葉面肥+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綜合補充植株對營養的需求,提高植株對高溫的抵抗力,促進花粉發育良好,提高結實率。

針對早、中晚熟品種來說,廣大農戶在施肥時應注意哪些?

早熟品種的水稻一般不施用抽穗揚花肥,因為抽穗早、成熟較早,生長前期使用的肥料已經夠用,稻穗在開花時對於肥料要求不高,可以不用施肥。

中晚熟品種的粳稻、雜交稻,在生長前期的分櫱期,拔節期都使用過肥,都可用葉面肥+病蟲害防治一起噴施,所以在抽穗揚花期更需要施用,形成一個供肥的循環,有助於後期產量的提高。

在肥力條件較差、前期營養生長較差的田塊,需要補施葉面肥增強花粉的活力,提高授粉結實率。

總結一下就是:在水稻抽穗揚花期普遍高溫,噴施施葉面肥+平衡型的大量元素水溶肥,讓根系維持正常吸收功能,為植株提供充足營養,能防止高溫引起的功能葉早衰、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增加產量。

水分管理

水稻抽穗揚花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量最多的時期,也是對水分特別敏感的時期,此時期要保證在出穗期不缺水,不受旱。

田裡保持3-5公分的淺水層,在高溫情況下可適當加深水層調溫,保證植株對養分的吸收運轉暢通,營養充分後能保持葉片的最大光合效率,促進穎花正常分化,減少高溫情況下的穎花敗育。

在水稻齊穗後缺水會引起葉片早衰,影響籽粒飽滿;若田裡長時間深水,會引起倒伏,也會導致根系的活力降低,抗病性減弱,造成根系早衰,影響水稻的養分運輸,致使灌漿受到影響。

所以水分的管理可採取間歇溼潤的灌溉方式為主,遵循“見幹見溼”的灌溉方法,前期多溼,後期多幹。做到灌水不積水,斷水不缺水,乾溼交替,以氣養根,以根保葉,促進水稻植株穩健生長,使根向土壤深處延伸,吸收更多的營養來供給籽粒,又能壯稈,達到豐產且抗倒的目的。

合理用藥

大田作物使用的大多數農藥,只要按照廠家推薦的使用方法、時間、使用劑量、次數,一般是不會造成藥害和殘留。如果沒有按說明施藥,極易造因施用過量造成藥害和殘留。

水稻在抽穗揚花期對藥劑比較敏感,尤其在上午9至10點鐘水稻開花比較集中的時段。

如果在這個時段不科學地噴施過量高濃度的高毒殺蟲(殺菌)劑,藥害會直接使花粉失去活力,造成部分花粉或花粉管發生畸形能致水稻花粉敗育,最終導致水稻不結實或結實率下降。

藥害的預防、補救措施:

(1)嚴格遵守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控制農藥危害。

(2)嚴格掌握殺蟲、殺菌劑、除草劑的使用濃度,杜絕直接藥害和殘留藥害。

還要注意,用過草甘膦等除草劑的噴霧器械需充分清洗乾淨,而且草甘磷等除草劑在大風天氣時不能噴藥,防止漂移藥害。





農業老徐


水稻追肥應該選在什麼時期?

水稻是我們南方的主要農作物,而對於如何給水稻追肥,我們在熟悉不過。細心的人總會發現,縱觀水稻的整個生長期,也只有幼苗期、分櫱期及幼穗分化期這三個時期為水稻的需肥高峰期。也就是說,我們只需在水稻的這三個時期合理施肥,便能保證水稻高產。


在水稻幼苗期追肥(水稻栽種後一週左右),其目的是促進水稻返青、成長、生根,以確保水稻能夠正常成活。而對於此階段的肥料選擇,應以腐熟的農家肥為最佳(農家肥養分充足,且肥效持續時間長),並注意不能偏施氮肥,否則,很容易導致水稻出現徒長。

在水稻的分櫱期追肥(水稻栽種後兩週左右),其目的是促進水稻分櫱,使水稻早分櫱、多分櫱等。而對於此階段的肥料選擇,應以尿素為最佳,原因是尿素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而水稻在分櫱期對氮肥的需求量是整個生長期間最高的,故施足氮肥有助於水稻分櫱。



在水稻的幼穗分化期施肥,其目的是促進花苞的形成、穎花的分化,併為水稻抽穗做準備。而對於此階段的肥料選擇,因以尿素及普鈣為最佳,兩種肥料施入,既能防止水稻穎花的敗育,又能增加稻穗顆粒數,還能提高水稻的抗逆性,防止水稻出現僵苗、缺肥、不分化等現象,可謂一舉多得。


為什麼水稻抽穗期不宜施肥?

有經驗的老農都知道,水稻進入抽穗期後,稻穗發育已經完全,水稻的穗數、顆粒數等已經定型,此時再給水稻施肥,不僅會導致水稻貪青晚熟,而且還容易使水稻植株因生長過旺而出現倒伏現象。嚴重者,還會導致水稻“嗆死”(稻瘟病、根腐病等),致使水稻出現秕穀。所以,我們老農才會說“水稻抽穗期不宜施肥”。

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壤貧瘠的稻田,水稻抽穗期同樣是可以施加適量的肥料。此時施肥的目的主要是促進水稻顆粒飽滿,並防止水稻出現脫肥和增加水稻幹粒重。



當然,由於地域的差異、水稻品種的不同,水稻的施肥方法、施肥時期也會存在一定的偏差,歡迎小夥伴們評論補充。

彝州老趙


在我們蘇北每年公曆6月10日麥收後。

每畝施水稻專用複合肥50kg耕耘做基肥。後放水整地...。稻秧開始轉入大田移栽。

6月20~25日左右每畝再施10kg尿素留作反青和分櫱作用。再到公曆8月20日左右水稻作胎每畝再施6kg左右孕穗肥。

加強水稻後期管理,確保豐收。(麥茬稻,地區、氣候不同,因地制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