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線上的“橋路尖兵”

成昆線上的“橋路尖兵”

邊坡溜坍處增設防護工程

成昆線上的“橋路尖兵”

現場探討施工方案

成昆線上的“橋路尖兵”

護送運輸物料的騾隊

成昆線上的“橋路尖兵”

隧道壁噴澆混凝土

成昆線上的“橋路尖兵”

攪拌混凝土

成昆奇蹟耀長空,峻嶺崇山貫鐵龍。10月25日17時42分,機車嗚嗚的笛聲迴盪在成昆線K310公里處的上空,首趟貨運列車57012次安全通過“8·14”水害地段。黑黝黝的山上彷彿出現了一抹抹嫣紅,寂寥的大涼山,冷峻中透出一絲嫵媚。至此,成昆線搶險復舊施工一線的幹部職工,已連續奮戰了50天。

7月進入汛期後,受暴雨泥石流的災害影響,成昆線涼紅至埃岱區間多次中斷,一直處於反覆搶險施工狀態。作為集團公司的橋路大修專業站段,成都橋路大修段(成鐵工程總承包公司)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發佈了“動員令”,號召幹部職工參與成昆線搶險復舊。此令發出後,該段陸續收到不少幹部職工的請戰書,迅速組織了200餘名幹部職工進入成昆線搶險現場,利用線路中斷的“大天窗”作業契機,在成昆線沿線集中開展49個搶險復舊工程,對因自然災害造成的邊坡溜坍、河岸沖毀等進行了及時整修,對線路相關區段的路基基床、橋樑鋼樑、隧道鋪底等部位的既有病害進行集中整治,掀起了誓奪成昆線搶險復舊攻堅戰全勝的大幹熱潮。

10月25日傍晚,聽著遠方傳來的汽笛聲,成昆線323公里280米至390米處工點施工監管負責人龍義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著列車穿行而出,一道道絕美的峽谷、高山、河流彷彿呈現眼前,山間的索瑪花再次盛開,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山間鈴響馬幫來”的情景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熒幕上的經典影像。如今,“嗒嗒”的馬蹄聲也迴盪在成昆線上,9月10日,成昆線323公里280米至390米處邊坡溜坍增設防護工程正式開工,因距離公路較遠,機具材料只得通過騾子運輸。行走在區間的騾子隊,成了綠色環抱的崎嶇山路上一道獨特風景線。

施工監管負責人龍義斌和防護員溫佳,是這個工點僅有的兩名職工,自9月4日動員令發出,他們第一時間趕赴成昆搶險復舊一線,每天頭頂烈日,迎風冒雨,額頭上的汗水順著帽簷滴落,衣衫被汗水浸透。他們的黃背心,不知附著了多少石灰與土礫,腳底不知沾了多少泥土與砂石,他們都莞爾一笑,拍一拍灰塵繼續投入工作當中。

日落西山,朝霞滿天,一日的施工任務結束,客居他鄉的二人總會覺得,鄉愁在思緒裡潛滋暗生,但這種鄉愁在他們身上不是哀怨,而是催人奮進的力量,“此心安處是吾鄉”大約是他們最真實的寫照。

此時,夜色漸濃,無數的星星爭破夜幕探出頭來。雙河口隧道內仍是他們奮鬥的身影,每一處地面上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10月23日晚20時,由成都橋路大修段負責的成昆線326公里74米處雙河口隧道襯砌裂損整治工程準備進行掛網噴砼施工,距離工點完工還有兩日。

“K326+074工點班前點名:李時寬、遊旭東、蔣偉……”每次班前點名,施工負責人徐利成都會給大家講解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安全提示,要求班組全體職工“安全心中記”。26天前,施工負責人徐利成帶著他的班組,趕赴成昆線326公里74米處的雙河口隧道開啟新一輪的搶險復舊任務,隧道內惡劣的環境,也在這支隊伍人員的心裡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年僅28歲的徐利成,是車間最年輕的施工負責人。工期短、任務重,如何在僅有的“天窗”點內搶出更多的工程量,是他每天回到駐地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思考的問題。桌上的施工組織和圖紙不知翻了多少次,封面的顏色漸漸泛黃,紙邊微微翻卷,床頭燈一直留著微光。“我不敢睡得太沉,成昆線地形複雜、條件惡劣,近日持續降雨,很怕隧道出現滲水的情況。”

腳下的泥濘一深一淺,肩上的使命從未改變,休息時間,徐利成時常到隧道內進行檢查。為了確保工程如期推進,班組全體職工夜以繼日地工作,中途休息往往都是就近選擇一塊乾點的地方。髮梢上的水泥,黃背心上斑駁的塵土,是他們艱苦奮戰的印記。雙河口肆虐的風,將他們的臉龐吹得黝黑;砼噴射機外濺的混凝土,將他們的皮膚蟄得疼痛,他們依然奮戰在現場,做黑夜中的“橋路尖兵”。

黃沙漫天心田暖,堅守成昆鑄鐵魂。他們說:“我們將傳承弘揚‘堅守實幹、創新爭先’的成昆精神和‘安全優質、興路強國’的新時代鐵路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激情和汗水,保成昆線順利開通。”

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節風,鐵道兵前無困難。如今,成鐵橋路人,不畏艱辛,在泥濘中艱難跋涉;戰天鬥地,搶險復舊保暢通;走蜀道,戰天塹,覆成昆!以風雨中從未鬆懈的堅守,書寫著“堅守實幹、創新奮進”的成鐵精神。(劉睿婷 張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