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将惩戒权还给老师

该不该将惩戒权还给老师

社会和家长是否应该赋予教师一定的惩戒权,最近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到底该不该将惩戒权还给老师”这一问题。

一. 什么是惩戒权,教师为什么会失去惩戒权

要赋予教师惩戒权,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惩戒权以及教师为什么会失去惩戒权。什么是教师的惩戒权,批评教育,罚抄作业,罚站等等都可以认为是对学生的一种惩戒。最近网上热议的惩戒应该是既包括这些较为温和的措施,同时还趋向于带有一定暴力手段的惩戒。

可能在十年或者是二十年以前,教师对学生是拥有一定的暴力惩戒权的,社会和家长也是支持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家长、学生维权意识的提升以及暴力惩戒出现的一些弊端,教师群体渐渐的减少了这种惩戒权的使用,至而完全丧失此等权利。这不知道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过犹不及,或许把握好其中的度还是有必要的。

二. 重新赋予教师惩戒权获得热议的原因

社会文明的进步,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和学校都意识到,学习成绩只是一个方面,“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证。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几方面的影响。经济条件以及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决定了不同学生的家庭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今的信息来源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整个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电视、网络、现实周边的舆论环境都有可能在孩子这张白纸上面留下痕迹。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却在削弱,灵魂工程师的塑造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孩子在认知能力低下的阶段,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出现道德上的缺陷或是沾染上不好的社会风气。一些问题少年,着实让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伤透了脑筋,为此许多人呼吁给予教师更多的惩戒权,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以期能将他们都引上正途。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屡见不鲜,在教育领域应该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辩证的解决问题,对于整个社会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赋予权力,又要防止权力滥用,既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又要防止学生活力以及创造力的缺失。

三. 惩戒权的内容、形式以及适用的范围

既然对于是否赋予教师惩戒权的讨论已经提交到了人代会,那对于惩戒权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讨论也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对学生的惩戒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是否应该通过制度的形式进行固定?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