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电影海报

这几日铺天盖地的都是《少年的你》,我没有追热点的短平快,所以我只是一个看客。可是正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青转发了一则该电影的原声,再次被触动了,配文中提到该片的片尾曲《fly》来自香港卢凯彤(已故)。2018年她坠楼时恰是《少年的你》拍摄时期,她的同性妻子余静萍也是剧组的摄影。瞬时,电影《少年的你》和《FLY》开始交叠,几日酝酿的情绪突然决堤,如洪水一般不可阻挡。

是坠落,不仅仅是燥郁,而是绝望和逃离

电影《少年的你》开篇,就是胡小蝶的坠落。有人尖叫,有人拍照,有人围观,只有陈念(周冬雨释演)战战兢兢地上前脱下外套,盖在胡小蝶的身上。一朵娇艳的花就此凋零,是什么样的压力让她选择坠落,是校园霸凌?是课业压力?还是无望的升学和爱的缺失。

那么卢凯彤的压力又何在呢?事业顺风顺水,编自己喜爱的曲子,获奖不少。出柜还能找到真爱,何其幸福,然而这一切还是不能阻挡她离开这个“折磨”她很久的世界,那是一种对生的绝望,一如《人间失格》的太宰治,带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愧疚活得挣扎而绝望。

《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挣扎的灵魂

每个选择自决的人都有一颗少年的心,一颗对这个世界完美的渴望。但这个世界怎么可能如他们所愿呢?每个人都活在牢笼里,电影《少年的你》有一幕易烊千玺和周冬雨观看鱼缸的场景,这一幕其实是带有隐喻的,和《刺猬的优雅》里少女帕洛玛的鱼缸如出一辙。

生命的荒谬与虚空,人就像生活在鱼缸里的金鱼,追逐繁星,却在鱼缸里终此一生。

《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少年的你》陈念和小北观鱼

《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刺猬的优雅》帕洛玛观鱼

正因为这样一种绝望,才会让美丽枯萎凋零,最终人们都在选择逃离,逃离这个世界的污秽肮脏,逃离这个世界的喧闹和庸俗,你或者可以像梭罗一样情寄《瓦尔登湖》,或者像塔莎奶奶一样回归田园,而坠落是逃离最极端地表现而已。

在绝望中逃离,谁又不是呢?《少年的你》里的陈念父母离异,妈妈经常去外地打工独留陈念一人在家,在校园里成绩优异的她被人欺凌,难道不该绝望吗?

而小北(易烊千玺释演)几乎是一个孤儿,没心没肺野蛮生长,然而他的自生自灭无人呵护,要么被人伤害要么恣意地伤害他人,拳头和饥饿伴随着他成长,难道不该绝望吗?

他们一直在隐忍着逃离,逃离那个不强大的自己。还有那个选择跳楼的胡小蝶也是一样,没有温暖和明天的艰难,吞噬了她生的欲望,最终选择决绝的逃离方式。

《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胡小蝶:坠落只是凋零的极致

是深渊,不仅仅是霸凌,而是家庭和社会的残缺。

少年的狠恶是真正的罪恶,恶得那样纯粹,令人发指,但少年之恶有其很深的根源,来自于她们的原生家庭,也来自于这个社会的残缺。

《少年的你》里的魏莱是校园暴力的始作俑者,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却有着恶魔般冰冷的心,她在家长和老师面前装得乖巧可人,背后却欺凌他人,她怀着对这个世界的恨,即使这种恨无从说起。魏莱最终死于非命,也许根本就死有余辜。

然而魏莱的悲剧传递出一个信息:欺凌的最本质的根源是缺爱。

《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魏莱

魏莱家境优渥,父母都是高知,然而娇纵任性的她作为一个高四的复读生,父亲除了对她实施冷暴力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爱的关怀,而她的母亲则是一个表面是理智却极端冷漠,她和警察的对话是这样的:

我们家孩子不会暴力对待别人的,别人可能会,但魏莱不会,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我和他爸爸给她的都是最好的教育。 那个自杀的孩子或许是因为家庭教育不行、玻璃心,同学和她开几句玩笑,就受不了跳楼自杀了。

这样的论调听起来总觉得耳熟, 有了这样的父母,魏莱可以对作恶毫无心理负担,而施暴的原因,也是可笑至极。也许仅仅是因为对方漂亮或者比较优秀,或者只是看不顺眼而已。因为无法获取爱和关怀,而去欺凌他人,作恶是她的极佳的出口。

钱代替不了陪伴,更代替不了爱。真正的爱是触及内心的抚慰和心灵相通,爱人是如此,父母亲人更当如此。

另外两个施暴的附庸者罗婷自己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无能的父亲除了欺负家人没有任何的担当,所以把她把暴力转嫁到同学身上,成了魏莱的帮凶;还有一个跟随者徐渺是可怜又可恨之人,没有主见风吹两边倒,一味地讨好而去伤害他人,特别讽刺地是她最终也是成了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但她仍然选择背叛,这样的人也是恶之源。

《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孤立是欺凌的一种方式

其实她们只是披着少年的皮囊,拙劣地模仿成年人的恶习罢了。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她们的原生家庭,源自于这个残缺的社会。

加缪在《鼠疫》里写道: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同罪恶带来同样多的损害或无益。

世上的罪恶差不多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人总是好的比坏的多,但问题并不在这里。问题在于人的无知程度有高低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美德和邪恶的分野,而最无可救药的邪恶是这样的一种愚昧无知:自认为什么都知道,于是乎就认为有权杀人。杀人凶犯的灵魂是盲目的。因为如果没有真知灼见,也就没有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仁爱。

受害者陈念的原生家庭也是如此,母亲是一个生活的失败者,到处躲债,不仅没有给孩子什么帮助,反而拿孩子做挡箭牌。没有了父母的支撑,陈念面对施暴者,只能一味退让隐忍, 最终积怨渐深失手杀了魏莱,无可挽回。

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则更加让人心疼,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抛弃他们母子,母亲则在他13岁的时候也抛弃了他,为了养活自己,除了当一个小混混,他几乎无路可走。他只能不断受伤不断坚强,当他每天鼻青脸肿,浑身是伤回到那个破旧不堪的小屋时,从来没有一个人问过他疼不疼。

《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两颗同样缺少关爱的心

无独有偶,他们都是缺爱的可怜的孩子。可是那些看客们呢,心中的爱又有多少呢?

其实旁观者也是霸凌者的帮凶,众多的看客,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不知道哪一天,他们也会转变成受害者,冷漠是温床,滋生暴力,叠加不幸。殊不知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每一个生命的坠落,所有人都是帮凶。

德国牧师马丁•尼莫拉有一段著名的演讲:"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曾经那么冷漠的人,为何开始哭泣?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能说话的人都被杀死了,像外公告诉过我,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民众刚开始选择沉默,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反抗。曾经可以说话的人都曾经和你一样冷漠,

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是极光,不仅仅是深情,而是心灵救赎和回归。

《少年的你》影片之初,是那样昏暗压抑,令人窒息,然而终究还是有光,因为这个世界有裂缝,可以让光进来。当陈念问小北“疼不疼”的时候,他的生命里就有了光,从此小北的爱,有多深情就有多无悔。陈念告诉小北,她的梦想是变成最聪明的人,保护世界时,他可以眼神坚定地对陈念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电影中还引用了王尔德在《温德密尔夫人的扇子》一句:“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小北,这个心地善良的男孩,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想拼了命的让喜欢的姑娘能仰望星空。

《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主题曲在耳边萦绕

为了心爱的女孩,小北豁出一切去守护,其中有着两颗灵魂相互吸引,还有少男少女爱慕的心意,他们彼此靠近,相互成就,相互取暖,跌跌撞撞地一起长大。陈念承受孤独、误解、诋毁、甚至是绝望的时候,小北总在她身后,守护着她。他们在低处相逢,一起成为彼此走向高处的光。

他们自己都站在悬崖边缘,但是还是能够像塞林格一样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而对于陈念而言,最终在警察郑易的感召下,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如果陈念真的让小北为其顶罪,就会有一段她无法正视的过往,那么她的人生将永远昏暗,正如警察郑易所说的,那样的话,她的一辈子就真的毁了。郑易的爱,电影语言克制而隐忍,也许背后也曾经有过一段不堪的往事,让他痛彻心扉。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它随时都有可能变得千疮百孔,情感的灾难,生活的困顿,都有可能接踵而至。人不可能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不可能一直活在漆黑的夜里。因为这个世界有光,所以陈念在质问女警王立(谢欣桐饰演)时,“你敢让自己的孩子来到这样的世界上吗?”,生命不会退缩。

《少年的你》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残缺

极光之爱

撇开原著不说,电影本身是完美的。表演,摄影,音乐都是极好的。然而这世界总是不完美,《少年的你》原著的抄袭梗似乎规避了法律风险,却无法规避怒火的蔓延,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然而不管这个世界多么不完美,总是还是有一些让你感动留连的极光和深情,就如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写道:“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那是对少年的最长情的告白,也是对这个世界最美好的期待。

多么希望少年时美好的时光,在阳光下奔跑,在绿茵场上恣意飞扬。

(全文完)

我的珞历,和你一起读书观影,愿一路有你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