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霹靂!生平第一次體檢,台州母女竟同時查出肺癌

現在的人已經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回事了,不少人也會定期體檢去發現身體的潛在疾病。玉環的胡女士也帶著母親到醫院體檢,而生平第一次體檢的母女倆,竟雙雙被確診為肺癌……

母女同時查出肺結節

今年年初,玉環的胡女士(化名)帶母親到醫院體檢,雙雙查出多發性肺結節。胡女士今年36歲,母親58歲,在此之前都沒做過體檢。

胡女士的肺結節有3個,最大的一個直徑8毫米;母親的肺結節有4個,最大的一個直徑也是8毫米。當地醫生建議手術治療,母女倆又到台州市中心醫院就診。

接診醫生是台州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醫師徐曉文,他對這對母女印象很深刻。因為雖然同樣是多發性肺結節,同樣達到了治療的指徵,同樣需要切除,但是由於結節位置不同,兩人的治療方案截然不同。

“肺就像一棵大樹,離主幹道越近,枝椏(血管)越密集,切除肺結節時肯定會切掉周圍的血管,我們要考慮的是儘量減少傷及血管和無辜的肺組織。”他說,胡女士的母親,結節位置處於肺淺表(接近樹梢),只需切除淺表的肺組織即可。但胡女士的結節位於肺深處,接近主幹道,不僅切除的肺組織多,而且稍有不慎,就會傷及血管,影響到其他無辜的肺組織。

過年後不久,胡女士的母親就到醫院做了手術。病理分析顯示,她已經是肺癌,幸運的是尚處於早早期,接下去不需要放化療,只要定期檢查,監測是否有新發結節出現。

至於胡女士,仍糾結於要不要做手術。她去了溫州、杭州,所見的專家給出的建議都一樣:最好手術。

胡女士還是在搖擺,半年多時間裡她往返於玉環和椒江間,和徐曉文面談了6次,終於確定了手術時間。最終說服她的可能是醫生的用心:徐曉文做了一個動畫短片,用三維影像模擬了胡女士的手術,如何切除結節,受影響的肺組織有哪些……她的肺將經歷什麼,2分鐘的短片裡看得清清楚楚。

“常規的手術短片一般15分鐘能做好,她這個做了2個多小時,因為希望能找個好的切入點,能為她保留更多的健康的肺組織。”徐曉文說,以前的手術,肺結節位於哪個位置,醫生就會切掉相應的肺葉,但現在醫生考慮得更多,不僅考慮當下的手術效果,還要考慮患者以後的生活質量,說句不好聽的話,萬一以後有新的病情,肺組織留得更多,下次治療的空間也更大。

最終胡女士切除了肺的1/12,用的是單孔胸腔鏡技術,減少手術損傷。病理分析顯示,和母親一樣,她也是肺癌,也是早早期。

重點人群定期篩查肺癌

肺癌死亡率高,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是增加患者生存機會的最好方法。胡女士和母親正是通過體檢才意外查出肺癌,並且將疾病成功阻斷在早早期,這樣的幸運值得更多人擁有。

徐曉文提醒,肺癌高發人群,如長期吸菸及吸入二手菸者、工作環境中要接觸放射性粉塵或化學危險品的人、長期處於油煙環境的人,他們的肺癌發生率是常人的數倍,最好每年做一次肺部CT檢查。“如果家族中有肺癌患者,其他人也要重視篩查,因為臨床上這種例子太多了。”

9成磨玻璃結節患者可放寬心

篩查時如果發現肺結節,是不是就意味著肺癌?是否要馬上切除?

徐曉文建議,小於5毫米的肺結節,半年複查一次;介於5毫米和8毫米之間的肺結節,每3-6個月複查一次;8毫米及以上的肺結節,高度懷疑肺癌,建議手術切除。

“現在患者比較集中的誤區是對肺內磨玻璃結節的恐懼。”他說。

這種結節在醫學影像上呈現出一種密度稍高的雲絮狀淺淡圓形或類圓形結節影,與磨砂玻璃相似。因為一些宣傳中說這種結節惡性可能性高,患者一經查出,心理壓力很大,即便醫生反覆說不用擔心繼續觀察,患者的心身健康狀況也會受到較大影響。

“其實磨玻璃結節惰性的可能性比較大,可能幾年甚至幾十年都處於穩定狀態,一般5年內只有8%患者最後會進展為癌,期間留給患者和醫生的時間非常充裕。”徐曉文認為,對於磨玻璃結節,正確的處理方式是遵醫囑定期隨訪,等結節出現形態、密度等改變再幹預。

他提醒,磨玻璃結節患者在和病友交流時,不要把別人的治療方案套用到自己身上,因為每個人的結節情況、病情進展都不一樣,不能類比。

晴天霹雳!生平第一次体检,台州母女竟同时查出肺癌

(原標題《晴天霹靂!生平第一次體檢,台州母女竟同時查出肺癌!》原作者 林櫻 編輯 金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