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徵兵一面旗

60年前,餘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戰天鬥地,消滅了血吸蟲病。從那時起,餘江人民以不忘黨恩、精忠報國的火熱激情,創造了向部隊輸送1萬餘名新兵、連續60年高素質兵員的紀錄。

餘江區區委書記路文革告訴記者,60年來,該區4次受到國防部表彰,3次被省政府、省軍區授予榮譽稱號。黨的十八大以來,年年被評為“全省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年年湧動參軍潮

60年前,即消滅血吸蟲病的1958年,130名餘江子弟跨進軍營,掀開了餘江徵兵新篇章。如今每到徵兵季,餘江都是全民動員,高質量完成徵兵任務。

西坂村曾是血吸蟲肆虐的重災區,當年全村人口910人,感染血吸蟲病的高達445人,是黨和政府讓這個村莊重現生命的活力。為報黨恩,參軍入伍成了西坂村年輕人的自覺行動。60年來,全村先後有206名青年投身軍營,湧現了“一家四代從軍”“連送四子入伍”“承兄遺志報國”等感人事蹟。2018年,西坂村被餘江區委、區政府、區人武部評為“十佳武裝工作示範村”。

“你去精忠報國,我做堅強後盾。”餘江區區長蘇建軍告訴記者,餘江黨委政府60年接續傳承,不斷完善“優先”“優秀”“優待”的獎勵褒揚措施,讓官兵安心追夢軍營。

優中選優保質量

地處贛東北的餘江縣,曾是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轄區,送子參軍一直是老區人民的光榮傳承。60年來,餘江歷任班子把多徵兵、徵好兵作為政治任務來完成。

“從1958年開始,餘江一直堅持由縣(區)委書記擔任徵兵領導小組組長。”餘江區人武部政委劉東才說,該區實行“一把手”掛帥,確保徵兵工作高質量完成。他們“一把尺”衡量,讓徵兵工作成為陽光工程,優中選優確保兵員質量。

“在餘江,兩條徵兵鐵規矩延續多年:無論哪個青年入伍,都必須經過區委常委會集體討論決定;無論哪個領導,都不準打招呼遞條子插手基層徵兵工作。”江西省鷹潭軍分區政委韋情說,60年來,餘江沒有出現一起徵兵違規違紀問題。

軍隊地方同受益

“從餘江應徵入伍的青年自覺把個人理想抱負融入強軍興軍實踐,在軍營這所大學校裡成就了驕人業績。”鷹潭軍分區司令員楊海林說,1958年以來,餘江子弟兵有12人榮立一等功,36人榮立二等功,1000餘人榮立三等功,湧現出“一等功臣”李來喜、戰鬥英雄李來新、“強軍精武標兵”章星等一大批英雄模範。餘江子弟兵在部隊提幹考學、成長成才的有千餘人。

“把優秀的餘江兒女送進軍營,既是為部隊輸送優秀人才,也是為餘江經濟社會建設儲備人才。”餘江區委書記路文革說,該區充分吸納退役軍人中的優秀人才,村兩委和村理事會成員中,退役軍人佔到6成,大學生社區幹部中退役大學生接近4成。可以說,退役軍人在強化基層黨建、鞏固基層政權、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了生力軍作用。

在餘江,復轉軍人成為創業致富的排頭兵。為了帶領村民致富,退役軍人、錦江鎮灌田村支書洪細樹引進企業在村裡建立楊梅種植基地,帶動57戶貧困戶創業脫貧,使灌田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楊梅村”。

(本報記者 章文 本報通訊員 郭冬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