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吃飯是個“技術活”(附吃法)

打仗,吃飯是個“技術活”(附吃法)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打仗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打保障

要從“吃”上解決戰鬥力問題

必須應對官兵舌尖上的挑戰

打仗,吃飯是個“技術活”(附吃法)

利用班用野戰給養器材單元製作熱食

最大炊事技能是“開水泡麵”


關於演訓場上的飲食保障,官兵有話說。

——“訓練較少,技能偏弱”。

不久前的一天,第72集團軍某旅組織對抗演練。臨近中午,導調組臨機“出情況”:“炊事車被炸,炊事員傷亡嚴重,失去保障能力。”面對突發情況,戰鬥班排戰士因平時野戰炊事技能練得不多,此時竟無人會挖散煙灶。

三營營長張國維自嘲地說:“如今,一些官兵最大的炊事技能是‘開水泡麵’,對於野戰條件下取水、識別野菜、做飯等技能知之甚少。”

——“手段單一,效率不高”。

一次演練中,某營擔負左翼突擊群進攻任務。中午,五連炊事班接到“生火造飯”的命令後立即展開作業。誰知,米剛下鍋不到10分鐘,就接到突如其來的“敵情”。炊事班不得不停止作業,消除車轍等痕跡,火速向第二陣地轉移。

忙活一小時,飯菜終於做好了,正準備開飯,可“敵人”又調集兵力發動突襲,戰士們不得不飢腸轆轆迎戰。

打仗,吃飯是個“技術活”(附吃法)

野外就餐

——“考慮不周,精細不夠”。

某營參加渡海登島訓練,為確保官兵能吃上熱食,炊事員精心製作辣子雞丁、竹筍炒肉片、苦瓜炒雞蛋等飯菜,官兵卻都沒啥食慾。原來,航渡期間艦船顛簸劇烈,加之活動空間狹小,空氣流通不暢,一些官兵經過海上連續航行,頭暈目眩,根本吃不下。

“作戰任務不同、環境不同,官兵身體所需熱量不同,飲食保障方式也應有針對性……未來海上航渡,應考慮以‘流食保障’為主。”覆盤檢討會上,該旅軍需營房科長劉雲鵬直言。

——“熱量輻射,暴露目標”。

那次對抗演練,該旅炮兵營榴炮一連官兵將炮陣地精心偽裝在山嶽叢林間。不想,戰鬥還沒打響就被“敵”炮火覆蓋。

覆盤發現,竟然是炊事車“惹的禍”——全鋼結構的炊事車燒柴油燃料時,整個操作檯溫度升高。做完飯,炊事員收拾完炊具,就將四周篷布放下來,開進炮陣地附近的叢林間偽裝隱蔽……結果,熱量散不出去,被“敵”熱感應偵察器逮個正著。

打仗,吃飯是個“技術活”(附吃法)

炊事車內製作麵食



打仗也能點“戰場外賣”

飲食保障,緣何頻頻遭遇困境?上至機關領導下至普通一兵,各自看法不一。

某連連長王崇霄:官兵炊事技能弱是最直接的原因。平時組織炊事訓練,一般條件下練得多,實戰條件下練得少;炊事員練得多,其他官兵練得少,這“兩多兩少”導致官兵炊事技能不過硬,上了戰場自然“漏洞”百出。

手段單一,效率不高,是當前戰場飲食保障的重要問題。

長期以來,我軍飲食保障分工存在“前重後輕”的特點,這種傳統飲食保障模式,讓前方部隊從原材料開始加工,耗費時間、精力和能源較多,難以適應現代戰爭“快打快撤”要求。

軍需營房科科長劉雲鵬:未來戰場,環境更加複雜,鬥爭更加激烈,部隊配置和飲食保障任務充滿不確定性,部隊可能長時間得不到熱食供應。這就要求飲食保障必須根據敵情、地形、環境等情況,因地制宜靈活保障。

保障部部長解耿:戰場飲食保障可以借鑑‘宅急送’的模式。採取“淨菜加工、成品配送”的保障方式。即按照戰場食譜把生鮮食品切好,成品、半成品組合到一塊,模塊化包裝、配送式保障,最大限度減少一線炊事員攜行負重和工作量。

同時,充分利用野戰指揮信息系統,後方通過給養中心信息終端實時感知需求,將“戰場快餐”迅速配送,提升機動作戰快速保障能力。

戰場飲食保障,“精細度不夠”“熱量不達標”等問題,也是官兵們關注的焦點。

營長張雷:在航渡階段,官兵易發生暈船,此時就要想方設法維持充沛的體力,減少非戰鬥減員;而在搶灘登陸階段,官兵體力消耗大,此時就要確保部隊‘吃得上’,維持官兵充足體能……在擴大鞏固登陸場階段,部隊經過連續作戰,此時就要注重高熱量飲食,幫助官兵迅速恢復體力,延長持續作戰能力。

總之,就是要根據不同地域、作戰背景、氣候條件下的營養需求,在部隊機動、戰鬥打響、奪取陣地、兵力撤收等不同階段,實施精細化保障。

討論中,實戰意識不強、缺乏敵情觀念等問題也被一一揪了出來——

現代戰爭,敵方將廣泛運用高新技術偵察手段,對戰場熱食保障的組織實施構成嚴重威脅,特別是現有熱食保障設施,目標大、缺少有效偽裝,極易遭敵精確制導武器打擊。

官兵

未來飲食保障,必須具有良好的隱蔽性、防護性,飲食裝備在運用迷彩偽裝和自然偽裝的基礎上,還要注重高技術的應用,確保排煙少、輻射少、噪聲小,提升生存防衛能力。

打仗,吃飯是個“技術活”(附吃法)

熱食前送

學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技能

浙中腹地,深山密林,某營正在進行實戰化訓練。

針對作戰任務、戰鬥行動、戰區氣候地形等不同情況進行飲食保障,該旅想了很多辦法——

他們按照“以熱食保障為主,結合軍用食品保障;以炊事班製作為主,結合班、排自做;以制式飲食裝備為主,結合就便器材;以高熱能食品為主,講究營養配餐”的原則,開展野戰飲食保障研究和訓練。

為提高官兵炊事技能,他們對訓練進行改進——

由原來單一烹調技術訓練,轉變為野戰生存保障訓練;由原來單純炊事員訓練,轉變為部隊全員普訓;由原來的“一日三餐式”的飲食保障訓練模式,轉變為軍事訓練全過程伴隨式、大項任務牽引式飲食保障訓練模式。

“吃法跟著戰法變。”翻閱去年以來旅隊的野外訓練計劃,在他們演練的10餘種新型作戰樣式中,相應的飲食保障方式達20多種。

大規模機動,野戰炊事車伴隨保障;分隊穿插,班用野戰給養器材單元是主力;遠程機動,地方餐飲配送;特種作戰,工兵鍬、子彈盒等傳統野戰生存炊具也派上用場……“不管何種保障模式,都做到展開快、製作快、分發就餐快。”該旅領導說。

打仗,吃飯是個“技術活”(附吃法)

連用給養單元野炊

官兵們還表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還學習了野外就地取食本領。”

在該旅編寫的《山嶽叢林常見可食用植物圖譜》中顯示:馬蘭頭、野莧菜、薺菜等32種常見野菜都可適量食用——讓官兵實地掌握這些“野味”的名稱、形狀和食用注意事項,是野戰飲食訓練的必訓內容。

今天,走向精細化、快速化、實戰化,是野戰飲食保障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該旅軍需科助理員吳先球介紹,他們針對不同的作戰行動、官兵體力消耗情況進行精細配餐,保證官兵戰時體能消耗補充;根據晝夜、季節、訓練強度變化,制訂多套“戰場食譜”,實現靈活飲食供應。

戰場上,飲食保障如何做到不暴露目標?

不久前,該旅組織官兵學習軍事地形、水文氣象、隱蔽偽裝等與戰場飲食保障密切相關的知識,掌握如何選擇隱蔽地形構築必要防禦工事的技能,提高防衛能力。

在“食物前送”領域,他們嚴密組織編組,明確道路和標記規定,確定食物分發點的位置,以及與敵遭遇時的處置措施,確保整個過程安全。

打仗,吃飯是個“技術活”(附吃法)

用鐵鍬煎雞蛋

野戰小吃法

用木棍、多功能水壺製作熱食

將3根大小相同的木棍,用鐵絲綁住一端,形成一個三角支架;將多功能水壺用鐵絲吊住,掛在棍頂端,再將食材和水放入其中,就地尋找一些木柴便可生火製作熱食。

用芭蕉葉、黃泥製作熱食

用和好的黃泥在地上攤一個直徑約30釐米的泥餅,用芭蕉葉鋪於其上,將食物放入樹葉上包好,再用泥餅裹起,放入火中燒……待泥餅燒乾,摘除樹葉便可食用。

用毛竹製作熱食

精選大毛竹,以2至3節為一段,將毛竹的一端打通,加水沖洗。然後將米和水放入竹筒內,米約佔竹筒的三分之二,再進行密封,放在火中燒40分鐘即可食用。

用子彈盒、牙缸、飯盒製作熱食

利用子彈盒、牙缸、飯盒製作熱食方法基本相同,以子彈盒為例:首先用刀具或其他尖銳物品,除去子彈盒上面一層鐵皮,並將子彈盒洗淨;製作米飯時,將一定比例的水與大米放入,用不易燃的物品覆蓋。再利用石頭,壘成灶形將子彈盒放於石塊上。也可將肉類,蔬菜等食品放入子彈盒,製作熱食。

用鐵絲製作熱食

鐵絲可用於燒烤雞肉、魚類等食物,將食物串於鐵絲上,利用溫火燒烤。燒烤時,應不斷翻轉鐵絲,使食物均勻受熱,待食物有油脂滲出併發出香味時,即可食用。

用小鐵鍬製作熱食

先將工兵鍬洗淨放於火上燒熱,再塗上適量的油,燒熱後,放入攪拌好的雞蛋,撒上少許鹽,再翻面煎即可食用。

(石雲輝、韓海建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