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點擊右上方“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曾說過:“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這句話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北京前門,楊梅竹斜街,不僅是一條市井又傳統的舊時繁華地,更是一條時髦又典型的新北京胡同,被稱為文藝新地標。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楊梅竹斜街位於前門大柵欄附近,楊梅竹以前是一條文化街,清乾隆年間的東閣大學士梁詩正,和現代文學家沈從文都曾經住在這條街上。

民國時期,該街上有世界書局、中正書局、開明書局、廣益書局、環球書局、大眾書局、中華印書局共7家書局,都是當時的出版企業。

在這條歷史沉澱的斜街上,它不只是簡單的居民衚衕,它有眾多當時叱吒風雲的出版機構,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模範書局+詩空間”便坐落於此。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說起模範書局,許多北京城裡的愛書人都不會陌生。2014年,第一家模範書局在楊梅竹斜街開業,之後幾年,在天橋藝術中心、在金融街購物中心,都能看到模範書局的身影。2017年,模範書局名列北京閱讀季評選的十大“最北京”實體書店。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模範一詞並不是說他們要做一個書局的模範,而是兩字組合,源自書籍印刷的器具,活字為“模”,盛器為“範”,還原的是古代活字印刷術的流程,代表古代活字印刷術的進步生產力,承載著中華圖書文化產業興起和發展的歷史記憶。

雕版印刷,就是模範書局最大的特色。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第一家模範書局

而這家“模範書局+詩空間”,是模範書局的第四家店。

書局的前身,是基督教中華聖公會教堂,又名安立甘教堂,是聖公會在北京興建的第一所教堂。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原址為清政府刑部官員殷柯庭的府邸,後被教會購置改建為教堂,由英籍主教史嘉樂(Charles Perry Scott,1847-1927)主持建造。時為華北地區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至今已有112年的歷史。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1907年中華聖公會教堂建成不久時拍攝的照片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座教堂曾被當做過庫房、被租用為辦公場所,而後長期閒置。經過這裡的人們也很少駐足,現在,這座教堂被改造成書店之後,由這裡竟然成了一個“網紅”景點,每日顧客盈門。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改造後的模範書局+詩空間果然顏值“爆表”。不僅自帶神秘而神聖的氣質,同時也散發著中西合璧的韻味,高聳的穹頂、高高的書架、漂亮的五彩玻璃窗、復古的木質地板、佈置在老石雕上原版書、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術、被設計成讀書舞臺的教堂洗禮池、濃香的手工研磨咖啡,這裡的每一個物件都讓人肅然起敬。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教堂坐北朝南,大門是中式設計,兩側和上部的地方都刻有匾額,右邊是“此城真主殿”,左邊則是“此乃上天門”,橫批是“可敬可畏”。現在已經看不太清左右的字體,而橫批已經是設計和改造之後的模範書局+詩空間。

從外表看來,這座教堂的建築風格更多的採用中國古建築的設計理念。比如說,坐北朝南、對稱式佈局、中國式住宅大門式樣以及山牆和屋面採用了中國清式硬山做法;側廊與中廳在立面上顯示為雙層的重簷效果,帶有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然而,當我們進入內部的時候發現,教堂以西方哥特式教堂為原型,平面採用拉丁十字形,整體分為前殿、中殿、橫殿和後殿。教堂入口與浸禮池相呼應的東西兩側牆面上突起形成“十字形”穿插,以此作為建築次入口。抬頭,便能看到京味兒木雕和歐式穹頂交相輝映。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除了建築物本身的那種高大、空曠、莊重感和對稱美之外,書局裡隨處都透露著對細節的苛求,為了保護教堂,書架與樓梯都是獨立支撐,並與原有教堂的牆體保有一定的距離。

黑色的鋼鐵結構,與整個石材教堂暖色基調相互映襯,更營造出剛柔並濟的氣勢。功能分區很明確,穿過大廳以後是一個二層臺階,屬教堂的中心,這裡曾是教堂洗禮區,現在算是舞臺。舞臺的兩側是文創區和工坊場地,通過兩側的樓梯可以走到二樓的玻璃空間,俯瞰整個書局。

書局的盡頭處是一個半圓形的聖壇被改造為咖啡廳,而那個弧形牆面被書籍填滿倒是有點沃格霍茨魔法學院的即視感。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典雅的大提琴協奏曲迴響在整座教堂內,書的味道、木板的味道,結合著這音樂,讓焦躁而浮華的心就此安定下來,享受這難得的書香時光。

既然是書局,書籍自然是主角,模範書局+詩空間主要經營古典文史、詩歌、藝術類書籍和作家簽名書。現場還有全套的雕版印刷機器,可供讀者體驗雕版印刷技藝。

在書架上,還有許多十分具有年代感的舊書。比如1931年由上海新月書店發行的最初版的徐志摩《猛虎集》、1920年出版的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胡適的《嘗試集》等。

除去可出售的,還有很多店主的藏書,從這些藏書中,可以見證印刷製版史的變遷。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書店還兼具博物館功能。

國外一代、二代印刷機陳列在一樓,其中一代古登寶印刷機為一比一復刻,二代印刷機則是從國外購回的原品。二樓還放置著中國雕版印刷的精細器具,更重要的是這些用於雕版印刷的器具可供讀者親自體驗。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此外,書店方計劃舉辦籤售、沙龍、展覽等活動,讓更多的人可以走近書店,同時還計劃舉辦手工、手做以及生活方式的課程,讓人們在書店裡可以享受到更多文化服務。

有時間快來西城這家“最美書店”:邂逅濃濃民國風

一座百年教堂,一家模範書局,一段書香之旅,對於愛書的人來說,這裡並不是“網紅店”,而是愛書之人信仰的見證。

快帶上那份信仰與情懷,去看看吧!

瞭解更多京城吃喝玩樂、人文、美景等信息,請持續“關注”遊遍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