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仁義的太監,偷偷改掉聖旨上1個字,救下千人性命

中國歷史有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史,雖然皇帝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權勢的人,但你熟讀歷史之後會發現,有很多皇帝是沒什麼實權的,尤其是一些年幼的皇帝,權力不是被自己的母親把持,就是被外戚把持,因此有時候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皇帝開始限制外戚做大,轉而去重用太監,因為作為無後之人他們沒什麼根基,但人的慾望都是一樣的,太監得了權力,也會生出非分之想,因此太監干政也成了歷史一大難題,像趙高、魏忠賢、李蓮英,這都是例子。因此如今我們提到宦官、太監,就覺得他們都是大奸大惡的壞人,或者是沒什麼本事的廢人。

中國歷史上最仁義的太監,偷偷改掉聖旨上1個字,救下千人性命

但其實還真不是,歷史總有意外,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不僅有本事,還品德上乘,絕對是歷史上最值得敬佩的太監。這個人就是張居翰。他出生於如今的河北,唐末亂世做了太監,因為為人可靠,辦事穩妥,很快就被皇帝賞識。而唐末各地紛爭不斷,他也先後侍奉過好幾位主子,但無論是誰,他都恪盡職守,其中晉王李克用還看中的品行,讓其做了昭儀監軍。但是坐上高位的他並沒有傲慢膨脹,依然謙卑,等到了唐莊宗的時候,他還升為了樞密使。皇帝所以的詔書、表奏都要經過他的手,這在當時可是很大的權力。

中國歷史上最仁義的太監,偷偷改掉聖旨上1個字,救下千人性命

做了皇帝最信任的“秘書”,他可沒有學那些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宦官,利用權力到處作惡,相反他還幹了一件讓人敬佩不已的事情。當時莊宗建立了後唐,派兵去要攻打前蜀,對方皇帝知道兩國實力有差距,都沒出來迎戰,直接投降,這是突然傳來了李嗣源在魏州反叛的消息,莊宗忙於東征平叛,為除後患,聽取了伶人景進的進言,於是下令要將王衍這行人全部殺掉,而當時跟著皇帝王衍投降的前蜀百官及僕役等有一千多人。

中國歷史上最仁義的太監,偷偷改掉聖旨上1個字,救下千人性命

張居翰在複查詔書時,認為王衍既己投降,現在又出爾反爾,把他斬首,實在太不合天理人情,他難以接受要殺死這麼多無辜的人,於是便偷偷改了聖旨,詔書原本寫的是:王衍一行,並宜殺戮,結果他將“行”改為了“家”,就這樣只殺掉王衍他們一家即可,其他人才得以倖免。就是這一字改動,他救了千餘人。可是改動聖旨這可是要掉腦袋的大罪,他當時能這麼做也是抱著必死的心,當時莊宗也是自顧不暇,當然也無心追究此事了。後來李亶繼位,他就辭官了,活了七十一歲。作為一個宦官,他在歷史上的評價不低於很多顯貴,他這個仁義之舉,在宦官中不失為真正的正人君子。

參考;《舊五代史·卷七十二·列傳二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