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企,千萬不要把“減少開支”翻譯成save money

和不少外企老闆和負責人交流,他們都覺得,現在企業培養人才的成本非常高,培養合格之後,員工會很快跳槽。因此,公司偏向於招聘有經驗的人,也就是那些召之即來,來即能戰的人。工作需要到英語,而英語還不能說流利的人,往往難以獲得外企的青睞。

在外企,千萬不要把“減少開支”翻譯成save money

其實,只要掌握外企常見英語表達,要在外企立足並不難。但是很多人就是因為英語表達不好,影響了職務的升遷。我們來學習外企常用的一些英語表達。

第一個:如何表達“簽收”?這是一個外企前臺小妹都熟悉的表達。翻譯成sign name then receive the parcel,顯得太硬,是地道中式英語。外企前臺小妹會告訴你,正確表達是sign for it。比如,你要簽收文檔資料,可以說sign for the documents。

第二個:要表達“平攤費用”,你會怎麼說?不少同學說 each one pays the half,也有說go Dutch。雖然都對,但是不是外企常用。前者肯定是中式思維翻譯,後者是“吃飯買單”時候常用。在外企,做買賣的時候,“平攤費用”一般都說split the bill 或者go fifty-fifty

第三個:如何表達“到期付款”?很多過四級的同學譯成pay money when it gets to the time,老外聽後會感覺非常奇怪,外企地道翻譯是pay at due date,單詞due 表示“到期”。

在外企,千萬不要把“減少開支”翻譯成save money

第四個:怎麼表達“所有產品退款都有保證”?很多剛工作的同學翻譯成all the products will have refund guarantee,外企經常說all the products come with a money-back guarantee

現在我們來重點討論,怎麼翻譯“減少開支”?不少同學直接說save money,或者save cost,看似來沒有錯,實際上在外企千萬不要這麼說!這樣直白翻譯,是中式英語,毫無疑問,顯示了你的英語水平不足!

在外企,千萬不要把“減少開支”翻譯成save money

“節省開支”的地道英語表達是“cut back on spending”,短語cut back on 就是“削減,減低,節省”的意思,spending 就是“開支,開銷”。還可以說keep the cost down。這兩個表達,在外企用得非常多。

Financial pressures impel the firm to cut back on spending.

財政壓力迫使公司減少開支。

How to keep the cost down while we try to satisfy all our customers?

我們要如何維持低成本同時又能滿足所有客戶的需求?

今天我分享了不少外企常用英語表達,如果你覺得有用,想學習更多,可以訂閱我的頭條專欄《頂級商務英語課》,內容優質而系統,適合工作用到英語的朋友。需要就點擊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