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典型經驗10——浙江寧波江北區:堅持拓權賦能 增加農民收入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典型經驗10——浙江寧波江北區:堅持拓權賦能 增加農民收入

堅持拓權賦能 增加農民收入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典型經驗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10——浙江宁波江北区:坚持拓权赋能 增加农民收入

寧波市江北區作為全國第二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按照“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總體要求,在全面開展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確認的基礎上,將集體各類資產確權到人、拓權賦能,走出了一條符合農民意願、富有寧波特色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道路。改革以來,江北區村級累計分紅43億元,戶均分紅已超過10萬元,分紅收入已成為農民三大收入來源之一。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10——浙江宁波江北区:坚持拓权赋能 增加农民收入

一 依法“確權”,讓農民群眾吃上“定心丸”

早在2001年,江北區就開展了農村集體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堅持有法依法、無法依規、無規依章、無章依民,經過13年的大膽探索,到2014年,全區109個村全部完成改革,有效破解了集體經濟發展和集體收益分配平衡難的問題。在集體成員身份確認中,統籌考慮戶籍關係、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對集體積累的貢獻等因素的基礎上,將股權進行了合理配置,把股權資格分為社員股東、非社員股東和社員非股東三類,不同類型對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如社員股東全額配置“人口股”,按年限配置“農齡股”,享受社員股東權利,履行相應義務;非社員股東根據身份類別及歷史貢獻的不同,酌情享受“人口股”和“農齡股”,享受資產收益分配權、知情權和監督權,並按比例承擔經營風險;社員非股東則部分享受社員權東的權利,承擔部分義務。目前全區共確認127310名股東,其中,社員股東93124人,非社員股東34186人。這種股權配置,大大減少了因股權分配而引發矛盾的風險,有效保障了江北區農村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10——浙江宁波江北区:坚持拓权赋能 增加农民收入

2017年6月以來,江北區全面開展清產核資工作。在程序上堅持“兩議三公開”,在清產核資前召開社員(或代表)大會,公佈清查方案和工作人員名單;清查後再次召開社員(或代表)大會,共同確認清查結果,討論資產處置和財務調整辦法,做到程序、過程和結果“三公開”,至今未發生一起群體上訪。在方法上堅持“三先三後”,每個鄉鎮(街道)先選一個村進行試點,試點成功後形成符合本地實際的操作規範,再在全區面上鋪開;先集中清查相對簡單的貨幣資金、投資等內容,再分類攻堅往來款、集體資源等難點;先清查賬面資產,再對賬外資產逐項清點,特別是對土地、山林等資源性資產進行測繪上圖。在應用上突出

“一表清一圖明一鍵靈”,引入地理信息技術對各類資產實施集成管理,將20多項要素形成清晰完整的資產表格,實現資產“一表清”;一個村對應一張航拍圖,一項資產對應一個空間座標系,實現“一圖明”;村民通過“資產監管信息系統”,實時獲知本村資產及經營現狀,實現“一鍵靈”。通過清產核資工作的開展,江北區共核查集體資產54.9億元,核實資源性資產30萬畝。

二 充分“賦權”,使農民權利變成“活資本”

江北區在確員、確權的基礎上,充分“賦權”,最大限度地保障農民的財產權利。從2009年開始探索股權的繼承、轉讓、抵質押權能,並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農民住房“兩權一房”抵(質)押貸款。

一是完善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此輪改革中,江北區又重點賦予集體資產股權的退出、贈與、擔保等權能,提高了股權的內部流通性,拓展了股權的資產屬性。目前,已有1425戶通過股權質押累計貸款6100餘萬元。二是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

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基礎上,按照中央的部署將承包地確權到戶,統一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既穩定住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又使土地經營有了更多的選擇權。目前全區已有708戶農戶申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累計發放貸款1868萬元。三是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宅基地是近郊農民的重要資產,通過允許農民自願流轉和抵押農房,達到資產盤活和資源重組的雙重目的。以“達人村”為例,該項目流轉了外漕村和畈裡塘村34戶農戶的閒置農房,既增加了農戶收入,又解決了農旅項目發展的用房難題。目前農村住房抵押貸款已累計發放1482戶、金額3.03億元。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10——浙江宁波江北区:坚持拓权赋能 增加农民收入

三 創新“活權”,讓江北農村成為“聚寶盆”

江北區堅持把“富民強村”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目標,將“美麗經濟”和“特色經濟”相結合,形成城郊型農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路徑,2017年全區村平均資產達到5000萬元,年均收入突破330萬元。

一是合理流轉提升農業產能。針對原先農地碎片經營、效益低下的問題,通過農村承包地的確權到戶,推動土地連片流轉,為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發展創造條件。全區農地流轉率達82%、規模經營率達75%,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明顯提升。二是依法整治打造美麗鄉村。通過清產核資對群租房和“散亂汙”的村級小企業實施重點整頓,累計拆除村級物業27萬平方米、收儲13萬平方米,不僅新建起一批村心公園、公共停車場等民生項目,還為一些農旅項目引進騰出發展空間。三是騰籠換鳳改造價值窪地。對低效和閒置村級資產進行統一規劃,通過“價格論英雄”的導向,集中招商。河東村將原石材市場改造為國際汽車城,新引進百億汽車眾創產業鏈;洪塘村、趙家村則拿出1.5萬平方米村級物業,參與洪塘時尚街區的打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10——浙江宁波江北区:坚持拓权赋能 增加农民收入

四 全力“監權”,為農村產權築起“防火牆”

江北區搭建起“四化”的監管體系,對農村集體“三資”實施共建共治共管,有力保證了農村資產的保值增值。一是決策民主化。制定47條“農村小微權力清單”,將權力運行關進制度籠子。對集體分紅、徵地拆遷補償、大額工程項目建設等重要事項,嚴格執行“五議兩公開”的決策程序,做到村民議事、群策群議。二是管理制度化。

在村級資金、債務、產權交易、收益分配和非生產性開支等五個方面,進一步建章立制、規範運營,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三是監管多元化。通過民主監督、審計監督、檢查監督等多種方式,對集體資產實施監管。開通信訪專線,對群眾反映的村集體資產問題,立查立改、堅決糾正。四是操作陽光化。打造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平臺,將農村各類集體資產以及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資產股權等納入平臺實施監管,使集體經濟的管理運營做到科學決策、全程透明、公開可查。

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供稿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10——浙江宁波江北区:坚持拓权赋能 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10——浙江宁波江北区:坚持拓权赋能 增加农民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