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前讓寶寶脫掉紙尿褲,不是幫娃,而是害娃

過早讓寶寶斷紙尿褲,強行訓練寶寶如廁,一旦引導不當,造成寶寶心理壓力,容易導致便秘傷腎、尿路感染的危害。

特別是老一輩,認為紙尿褲斷得越早越好,就算寶寶不會自己大小便,那就把屎把尿啊。

但這樣做,容易引起寶寶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寶寶沒機會學習自主尿尿,更容易尿床尿褲子。

如果寶寶不想拉還硬要把,則會讓寶寶產生抗拒心理,從而憋尿造成便秘。

2歲前讓寶寶脫掉紙尿褲,不是幫娃,而是害娃

早在之前有過這樣一段報道:

在臺灣的一則新聞中報導指出,太早讓寶寶斷紙尿褲,強行訓練寶寶如廁,一旦引導不當,造成寶寶心理壓力,容易導致便秘傷腎、尿路感染的危害。

2歲前讓寶寶脫掉紙尿褲,不是幫娃,而是害娃

特別是老一輩,認為紙尿褲斷得越早越好,就算寶寶不會自己大小便,那就把屎把尿啊。

但這樣做,容易引起寶寶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寶寶沒機會學習自主尿尿,更容易尿床尿褲子;如果寶寶不想拉還硬要把,則會讓寶寶產生抗拒心理,從而憋尿造成便秘。

紙尿褲什麼時候脫才適合呢

一般來說在,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時候,建議最好是在兩週歲以後,這時候寶寶尿道與肛門括約肌的發育已經比較健全了,自我排便排尿控制能力強。

有研究表明,在1歲半前就學習上廁所的孩子,通常到4歲之後才能完全掌握這項技能。

而2歲左右才開始訓練的孩子,僅僅需要半年時間就可以掌握了。

所以如廁訓練寧願晚一點,也不要過早!

況且年齡不是判斷如廁訓練的唯一標準,重要的是得觀察寶寶的行為能力是不是真的準備好了。

2歲前讓寶寶脫掉紙尿褲,不是幫娃,而是害娃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的8個如廁信號:

1、紙尿褲保持乾燥可長達2小時,渴望屁屁保持乾爽,紙尿褲溼了會表達不舒服

2、知道自己在尿尿還是便便, 能用簡單詞彙或者肢體動作提示家長。

3、能把褲子提上來或者拖下去

4、願意模仿大人上廁所的樣子,能夠自己坐在小馬桶上。

5、拉粑粑的時間開始變的規律

6、能走路,能安靜地坐一小會,也能聽懂簡單指令

7、能表達自己的主觀意願,比如:要還是不要

8、對家中物品的大概位置有一定的認識

寶寶到了適宜年齡(大多在1.5~2.5歲之間),並且具有以上8個信號中的大部分表現,我們就可以和娃一起進行如廁訓練啦~

不必理會外人眼光,寶寶的意願最重要

爸爸媽媽除了參考科學時間外,還可根據寶寶的發育狀況進行判斷。

而脫紙尿褲這事,每個寶寶的狀況不一樣,不必理會外人的眼光。

爸爸媽媽們,如果夜晚脫得不太順利,那就再等半年或一年後,再嘗試斷掉晚上的紙尿褲。

寶寶如廁,夜裡尿床的問題會持續到學齡前,有些寶寶即使到了5-6歲,也不能完全避免。

警惕:如果寶寶已經過了6歲,夜裡依然無意識尿床,且每週超過2次,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得了遺尿症。

2歲前讓寶寶脫掉紙尿褲,不是幫娃,而是害娃

脫紙尿褲也講究

最好在夏天給寶寶脫,按照先脫白天,再脫夜晚的順序,一步一步來,如果寶寶中途有抗拒心理,可以先緩一緩,過一段時間再嘗試。

不穿紙尿褲時,記得給寶寶穿上小內褲,一來保障寶寶私處健康;二來可以增強寶寶的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歲前讓寶寶脫掉紙尿褲,不是幫娃,而是害娃

關於脫紙尿褲,我們來看下其她媽媽們的經驗

@遙遠的愛G

我兒子現在3歲4個月,每晚睡覺還穿著拉拉褲,比起那些一晚上4、5個鬧鐘,把孩子拉起來尿尿的麻麻,我覺得她們好傻,睡眠質量很重要啊。

@精言鏡語

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兒,妞對這個馬桶展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喜歡,今天一拿回來迫不及待的等待裝好,也不知道從哪憋了泡便便,說拉就拉出來,使勁兒的樣子像模像樣。

院子裡最晚脫掉紙尿褲的娃,現在控制的這麼好,贊一個!

2歲前讓寶寶脫掉紙尿褲,不是幫娃,而是害娃

隨著寶寶年紀的增長,脫掉紙尿褲,遲早會自己大小便的,沒必要那麼著急緊張。

再說了,脫紙尿褲這事,其實脫得早沒啥好得瑟,脫得晚也不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