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来了,前三季度销售额上涨6.9%仍要“转型”?

最近,大众又火了。首先是业绩捷报,今年前9个月,大众集团同比上涨6.9%,达1866亿欧元,在汽车市场整体萎靡的背景下,显得十分强悍。同时,10月31日,大众揭幕了全新的品牌标识,并诠释了新产品和目标,面向中国的首款纯电动车型ID.初见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新大众到底想说什么?

在以“遇见新大众”为主题的发布会中,主要信息点如下:

新标识:2019年11月1日起,开始替换;

新目标:大众正在打造适合所有人的零排放出行;

新平台:MEB是专为纯电动汽车打造的模块化平台,ID.初见、ID.3均基于此;

新规划:首款纯电动车ID.初见12个月后量产,截止2020年,基于现有车型推出10款新能源版本,至2023年,还有10款纯电动ID.车型面市;

新车型:一汽大众TACQUA探影将成为首款使用新LOGO的车型,全新MPV Viloran将成为上汽大众的全新成员。

新大众来了,前三季度销售额上涨6.9%仍要“转型”?

看起来,新大众的变化有些大。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大众将持续研发充满魅力的高能效内燃机,而ID.车型也表明,电动汽车将成为我们完全实现碳中和出行的必然之选。

前三季度市场表现这么好,为啥大众仍然着急找到新大众呢?

新大众来了,前三季度销售额上涨6.9%仍要“转型”?

车载君觉得是扩大受益和普及网联技术。此前的“柴油排放门”已使大众损失了300多亿美元,在今年前9个月的盈利中,柴油排放问题相关又花费了13亿欧元。而走向零排放的新目标则有机会让大众在2050年前,在国内及其他全球市场实现完全碳中和。

作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碳计划,未来大众的工厂、经销商、办公室和供应商网络,都将达到100%的绿色环保。至2025年,大众在中国销售的车型将有25%-35%为纯电动汽车,在国内每生产一辆汽车将减少30%的废料排放,并减少30%的能耗和水资源消耗。

新大众来了,前三季度销售额上涨6.9%仍要“转型”?

当然,这些并不是嘴上说说。位于上海安亭和广东佛山的生产基地将在2020年投产,2022年前年产能达60万辆,2025年全球范围内年产100万辆MEB车型,2/3产自中国,到2035年,电动汽车将占大众总销售额的50%。试想一下,如果大众的燃油车份额恒定,再加上实现目标后的电动汽车,届时它的体量肯定会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接下来就是网联技术的普及。在2019中国主要乘用车型车联网安装率排名中,大众的朗逸、途观、迈腾等爆款基本没有上榜。但在MEB平台的支持下,ID.系列的车型均可实现智能网联、手机网联和OTA升级,未来,甚至会有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明显比如今的传统油车更贴近“新四化”。

新大众来了,前三季度销售额上涨6.9%仍要“转型”?

另外,在ID.3的续航里程上,车载君也发现了环保的一面,其WLTP标准里程分别为330km、420km和550km,可满足不同用户代步或长途续航的需求,这和马自达的理念很像,不应该过分追求电池容量,而是给用户提供合适的续航,从而减少生产电池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同时,尽管ID.3的续航里程比特斯拉Model 3的560km小了一些,但不少英国分析师仍认为:大众有可能成为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因为ID.3在德国的起售价不到3万欧元,仅为Model 3的一半,再加上全新的设计和科技体验及雄厚的制造体系,ID.系列很可能会走进普通百姓中间。

聊完未来,我们再回头看看更近的。

新大众来了,前三季度销售额上涨6.9%仍要“转型”?

除了新颖的ID.系列,大众还带来了两款燃油车,TACQUA探影和Viloran,将分别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经营,嗯,依然是均衡的。作为大众的首款A0级SUV,TACQUA探影通过刚硬的线条,在外观上突出了些许力量感,它的轴距达到了2651mm,甚至比C-HR还大了一些,高配车型提供全液晶仪表、CarLife、8英寸大屏和全景天窗等。

其他的具体信息并没有公布太多,知道大家感兴趣,未来我们也会持续跟进的。而另一款MPV Viloran则更加神秘,目前实车还没有曝光。外媒消息:车身长度超过5100mm,搭载2.0T发动机,这下GL8有对手了。Viloran将在广州车展亮相,不少车友猜测其中文名为“巍昂”,揭晓谜底的时刻就要到了。

新大众来了,前三季度销售额上涨6.9%仍要“转型”?

总结:

8.83亿元收购车联网公司WirelessCar、豪掷500亿欧元投入电池行业,大众对电动汽车领域一直在加码。此次的新LOGO、新目标、新规划也证明了大众的决心,碳中和似乎也是油与电的中和。

同时,MEB纯电动平台下的ID.系列,更像是参考了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优势后的产物。大众集团意味着,ID.拥有完整的整车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的产业链,同时,全新的设计与网联技术带来了创新的体验,而且续航里程和价格也算落地,专注新能源领域的中国品牌们要小心喽。

从大众到新大众,从高尔夫四代的“中国路,大众心”,到ID.的“打造适合所有人的零排放出行”,年轻人是否会像父辈那样追求大众,还需要留给时间验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