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柿子“日薪1000元”,居然和《長安十二時辰》有關

摘柿子“日薪1000元”,居然和《長安十二時辰》有關

日薪1000元與趕急成本

華說

網紅劇《長安十二時辰》帶火了西安特產“火晶柿子”,也帶來了一則有趣的新聞。

幾天之前,一條“火晶柿子採摘工月薪3萬”的消息上了熱搜。其之源頭,是有網友在西安街頭看到了一則招聘啟事。招聘啟事上寫著:“因業務需求,公司誠招數名柿子採摘工人,工作地點臨潼兵馬俑附近,可隨時上崗,工期一個月,日薪1000元。”當然,應聘是有條件的:“會爬樹,每天至少採摘火晶柿子600斤。”

日薪1000元,不僅遠超了柿子採摘工人的市價,也是其他職業或者工種所望塵莫及的,令圍觀者為之“震驚”,固其宜矣。那麼,日薪1000元招聘柿子採摘工人是真有其事,還是商家炒作的噱頭?《北京青年報》採訪到了發佈招聘啟事的陝西西安臨潼水果商張博攀。對於外界的質疑,其回應說,這並非是炒作,而是臨時應急採取的措施:

張博攀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家只有幾棵柿子樹,自己銷售的絕大多數火晶柿子都是從周圍的果農那裡收購來的,今年的收購價格在1.4元左右,“平時果子都是果農自己採摘送過來賣,但是下雨天一般農戶就不會去摘果子了,容易出現斷貨的情況。”

“今年進入10月中旬,西安開始下了幾天雨,幾近成熟的火晶柿子在雨天掛在樹上很容易開裂,所以我們要搶在那幾天儘可能把快要成熟的柿子摘下來,一方面保證柿子的產量減少損失,另一方面保證給客戶及時發貨。”張博攀說,“今年柿子的訂單來得很早,有些人從7月份就開始預訂了,雖然我們僱人採摘的錢和收購柿子的成本差不多,但是隻要能保證發貨,不虧口碑就可以。”

說得很清楚,“日薪1000元”不是採摘工人日常的薪資水平,而是因為下雨需要搶收那些幾近成熟的柿子,出於“救急”而支付的薪水。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也。一旦這“非常時期”過去了,“日薪1000元”也就不復存在,採摘工人的日薪便回落至市價了。所謂“火晶柿子採摘工月薪3萬”,乃是一廂情願的臆想,不知世事的“FAKE NEWS(假新聞)”。與此相印證,張博攀此次一共招到了5名柿子採摘工人,最長的一個工人幹了一週,另外4人則摘了三四天便離開了。為什麼呢?因為“非常時期”過去了,不需要“救急”了——“現在這些天天氣好轉,果農能夠自己採摘果子了,我們收購柿子的量也就上來了,自然不需要專門的採摘工人了。”

為什麼“救急”的行為會導致採摘工人的日薪急升?從經濟學上說,是因為趕急的行為會導致致平均成本上升,往往是越急平均成本上升越快。這裡面的原因,包括生產要素不能同步調整帶來的邊際產量下降定律發揮作用導致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上升;採用了生產成本較高的方法以及交易費用上升等等。張博攀開出“日薪1000元”的背後,一方面是採取了生產成本較高的方法——天氣好的時候是果農自己採摘果子送過來,下雨時不得不自己僱傭工人採摘;另一方面,因為時間緊迫,不允許他在市場上多花時間與工人討價還價,簡單的處理,是其之工價加上收購柿子的成本與賣給客戶的價錢大致打平,按時履約留住客戶——“雖然我們僱人採摘的錢和收購柿子的成本差不多,但是隻要能保證發貨,不虧口碑就可以。”

在此簡單梳理一下其中的經濟邏輯罷。《長安十二時辰》的走紅網絡,帶火了西安特產“火晶柿子”,市場對其需求大幅上升,整條需求曲線向右移動——以日薪1000元招聘採摘工人的張博攀為例:“我往年會賣出去8萬斤左右的火晶柿子,但是今年可能會賣出去20萬斤。”問題的出現,是下雨這些天,果農不再採摘果子送過來,水果商張博攀面對著可能斷貨的狀況。在這非常時期,他不得不自己僱傭工人來採摘,以按時履行與客戶簽訂的合約。雖然越急帶來平均成本快速上升,迫使他付出了日薪1000元的代價,但相對於留住訂單和客戶而言,這本賬無疑是算得過來的。

柿子採摘工“日薪1000元”,何其之有哉?!

2019/11/3

摘柿子“日薪1000元”,居然和《長安十二時辰》有關

《歷史之謎:一個經濟學的答案》(華說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現已新鮮上市,天貓、京東、噹噹等全網發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