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資費褒貶不一 網友:你們都去用5G吧 就讓我們窮人留在4G受苦

近日,國內三大運營商同步發佈了5G套餐資費,這意味著國內進入了5G正式商用時代。

而很讓人奇怪的一點是,對於5G這麼一個新鮮事物,人們似乎並不關心它能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哪些有益的改變,相反,人們的討論幾乎都集中在——5G的資費到底貴還是不貴?對於這個問題,當前國內的輿論大體分為兩派,一派是“支持派”,他們的觀點是:當前5G的資費基本保持與4G一致(基本都是128/129元每30GB流量),這已經是相當難能可貴的了,畢竟,4G此前的資費經過持續多年的幾輪“價格血戰”,當前已經是地板價,再往下降的話,對電信運營商來說就是虧本生意了。

5G資費褒貶不一 網友:你們都去用5G吧 就讓我們窮人留在4G受苦


更何況,5G網絡服務相比4G有了變革性地提升,單說速率就提升了超過10倍,這相當於一件商品的品質提升了,但價格保持不變,這商家已經算是厚道的了。用更形象的例子說,這就相當於蘋果公司把128GB版本的iPhone按照64GB版本的價格賣,三大運營商可以說是良心賣家。而與此同時,相比海外已實現5G商用的國家,包括韓國和美國,國內的5G資費都相對更加低廉、更加友好,比如美國運營商對5G的定位是更優質的網絡服務,與4G形成了差異化的性能,因此,其價格相比4G也提升不少。

總結一下,支持派認為國內5G資費保持與4G一致,這相當於以原來的價格享受到了更優質的網絡服務,因此,他們對三大運營商的5G資費政策表示支持,並強烈要求儘快推進5G網絡普及。

另外一派是“反對派”,他們的觀點是:雖然5G的資費看上去與4G資費保持一致,但這裡面存在一個偷換概念的嫌疑,因為保持一致的是名義資費,但實際上4G中有大量的比名義資費低太多的套餐可選,以中國聯通為例,聯通和騰訊聯手推出的互聯網合作卡——“騰訊王卡”,19元的套餐可以獲得40GB的專屬流量(當月用不完不能結轉至下月),而哪怕是正常的全國流量,也不過是1元1GB,相比之下,5G每GB流量的價格是5元,上漲了400%。

更關鍵的是,5G套餐的門檻太高了,從當前發佈的資費套餐情況來看,最低的套餐是128/129元這一檔,而最高的檔次甚至高達800多元,這對絕大多數用戶來說,這門檻實在是太高了,畢竟當前三大運營商用戶平均每月在通信費上的支出僅在40、50元左右,120多元的套餐太奢侈了。與此同時,反對派們認為,當前5G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新應用,而當下主流的網絡應用在4G下已經實現很好的體驗了,5G高出10倍的網速根本沒有實際用處,華而不實!甚至,有用戶以實際例子提出對5G的質疑:當前對網絡要求最“苛刻”的網絡場景就是在線觀看藍光電影,而這一點,4G網絡下已經很好地支持,基本能實現無停頓、無緩衝地觀看,雖然在5G網絡下,數十秒就能下載完一部藍光電影,但是,你要真正看完,還是要2個小時,5G網絡的意義何在?!

基於以上,反對派的態度就是:你們都去用高貴5G吧,就讓我們窮人留在4G受苦!以上兩派人士各執己見、爭論不休,實際上,他們的觀點都是基於事實而發,那到底孰對孰錯呢?以下是我的意見:首先,站在運營商的角度,我認為這是合理的策略和做法。當前5G網絡雖然商用了,但實際上無論是5G網絡的覆蓋規模,還是5G技術的成熟性,或者是5G應用的豐富度上看,5G網絡離大規模商用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比如說5G的技術成熟度,當前5G只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標準,實現了eMBB場景的支持,而其行業應用的標準(包括IoT和低時延)預計在R16和R17完成,完成時間將在明年以後了。

5G資費褒貶不一 網友:你們都去用5G吧 就讓我們窮人留在4G受苦


此外,5G的獨立組網模式還在探索中,難言成熟,因此當前5G的功耗情況相當嚴重,無論是基站,還是手機終端,都是如此。當年4G網絡技術的成熟週期前後經歷了將近10年,而5G當前從提出可商用標準到如今匆忙商用才過去不到2年時間。比如說5G網絡的覆蓋規模,當前雖然官方口徑是“已在國內超過50個城市實現5G網絡覆蓋”,但不得不說,當前的5G網絡覆蓋規模還小得可憐,很多所謂的商用城市才只有幾千基站,只能實現點狀佈設基站,無法實現連續覆蓋。明年會解決這個問題嗎?很難!因為5G網絡特性的原因,其基站的覆蓋能力很弱,要實現連續覆蓋就要建設更多的基站,這對運營商的資金投入帶來很大的壓力,可以預料,明年5G還難以形成可觀的覆蓋規模。

比如說5G應用的豐富度,老實說,現在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面對個人用戶的5G新應用,人們哪怕是在5G網絡下,用的依然還是原來的應用,微信、頭條、抖音、微博,等等。關於這一點,連業內人士也忍不住吐槽——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曾表示,“現在由於手機缺乏特別的應用,所有凡是使用5G手機的人最主要的應用就是測速度。”

一語道盡當前5G應用的窘迫。那既然5G當前的問題這麼多,為什麼前文還說運營商設置一定的套餐門檻是“非常合理的行為”呢?因為運營商們自己也知道當前5G還沒有真正到可以實現大規模商用的階段,因此,它們選擇了相對保守的5G推進策略,通過設置5G入門門檻來合理控制5G用戶規模。

為什麼運營商要這麼做,難道不是更多用戶用5G越好嗎?原因就在於,當前5G網絡存在的種種不成熟之處,運營商在賺錢和保證用戶體驗兩者中選擇了後者,運營商合理控制用戶規模,其目的正是為了確保前期5G用戶的網絡使用體驗,如果一開始就非常激進地推進5G用戶規模增長的話,在當前5G網絡覆蓋和容量都有限的情況下,勢必會影響用戶的體驗,而一旦5G的口碑砸了,後面的發展就更加困難了。

現在運營商的策略是,先通過價格因素控制用戶規模,讓小部分用戶使用上最優質的5G網絡服務,這樣一來,5G網絡的好口碑就形成了,在後續大規模推廣過程中就會容易得多,這就是所謂的“長遠之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