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你看懂了嗎,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什麼?

都說生活不是王家衛更像賈樟柯,賈樟柯的電影描寫手法和王家衛同樣樸實、細膩,但他的每部電影都在探討中國社會的問題和人內心的精神世界,《山河故人》也不例外!

影片從頭到尾想要講的,也就是人在時間和空間交替輪迴裡的無可奈何。

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你看懂了嗎,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什麼?

當時電影院看完《山河故人》,給我留下的印象只有小鮮肉董子健和張艾嘉所呈現的忘年戀和葉倩文演唱的片中插曲《珍重》。然而最近再看一遍,才看懂了賈科長對時間的回眸和致敬,而我,將葉倩文的《珍重》一週內聽了幾十遍!

電影以時間為軸,分三段。第一部分講的是女主角沈濤和生意人張晉生以及礦工樑子的三角戀,那是1999年;第二部分時間上來到了2014年,探討的是已經和丈夫離婚的女主和兒子張到樂之間的母子情;第三部分則講述了2025年張到樂和自己漢語教師的一段忘年戀。

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你看懂了嗎,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什麼?

影片中的感情線變轉得很快,而電影裡的每個角色隨著時間流逝和空間的變換,沒有一個人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女主沈濤年輕時她不知道自己愛的是誰,中年以後和時代脫節,失去了兒子的撫養權,老了之後見不到孩子,也沒有了親人;張晉生縱有家財萬貫,到老身邊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和唯一的兒子交談還得用谷歌翻譯;兒子張到樂作為一箇中國人他不會說漢語,喜歡上了年齡可以做自己母親的漢語老師,母親的模樣也模糊得一點影子沒有,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由。

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你看懂了嗎,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什麼?

那些與時代有關的變遷、別離、逃避、出走甚至死亡,從1999到2025,從汾陽到太原,從太原到澳洲。人與人、人與故土、人與時間的情感。在恍若隔世的跳躍著的時光中,電影帶給我們感動與思考:關於婚姻,關於親情,關於愛情,關於時間與空間,關於牽掛與別離。

影片中,女主送兒子準備出國的兒子回省城,平時都坐飛機的兒子問媽媽為啥座綠皮車,不捨兒子的媽媽回答:因為綠皮車慢。隨著社會交通工具的發展,我們之間距離看似越來越近,但情感的交流卻漸行漸遠。試想從前一個沒有手機的年代,戀人間會因為一封帶著牽掛與等待的信而幸福不已;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裡,家人間卻很少因為能夠坐在一桌吃飯而激動歡喜。

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你看懂了嗎,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什麼?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珍重的是眼前人,別等一切成為追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