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功能如何“歸位”——西安市蓮湖區實驗“清單式”方案

社區功能如何“歸位”——西安市蓮湖區實驗“清單式”方案

“這是什麼神仙社區,我都想常住到這兒!”學習巷社區的“百家宴”除了用百米長桌接納數千名居民共享免費的長桌宴,還將曬家風、辦表彰,讓人羨慕不已,竟動了換社區的念頭。

仔細想來,這份羨慕源自學習巷社區居民歡聚一堂的鄰里情。近年來,西安市蓮湖區圍繞轄區居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創新基層治理方式,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基層共建、共治、共享之路,為探索基層治理提供了“蓮湖樣本”。

社區功能如何“歸位”——西安市蓮湖區實驗“清單式”方案

2017年12月18日,西安市蓮湖區學習巷社區舉辦 第八屆鄰里節“百家宴”活動。

一加一減,讓社區功能歸位

夏日傍晚,蓮湖區火西社區綠樹蔭蔭,得閒老人三兩圍坐,討論著社區模擬法庭“巡迴演出”的大事。細聽之下,原來是社區明星老人揣摩著“火西說法”模擬法庭的角色扮演。

“西安市蓮湖區火西社區模擬法庭受理原告張雲訴被告劉武離婚糾紛一案,現在開庭!”在會議室的最前方,身著法袍的“審判長”表情嚴肅,聲音洪亮。法槌重重落下,“咚”的一聲宣佈正式開庭。

夜幕初降,“法庭”開庭,活動現場吸引了許多社區居民觀看,人頭攢動。“這是我們社區的特色黨建項目,場場爆滿,已經辦了數十場。只要聽到‘火西說法’,居民們便會自發‘組團’來看,儼然成了社區的品牌節目。”火西社區黨總支書記崔桂英自豪地說。模擬法庭的劇本由駐社區律師根據實際案例編寫,法官、被告、原告皆由社區幹部或群眾扮演,但法庭的各種佈置、流程均在駐社區法官的指導下按照正規流程舉證、質證、法庭辯論,整個“庭審”過程十分專業。

“不僅要讓居民群眾感受法庭的莊嚴,更重要的是要加強群眾法制觀念意識,使大家明白遵法、守法、學法和用法的重要性,懂得如何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崔桂英說。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通過整合社區法官、居民群眾等各方資源,實現了居民、演員、看客自得其樂。

火西社區的熱火朝天,牽出了一串疑問:社區的功能是什麼?社區的工作該如何做?黨建要如何引領?

其實,十九大報告早已給出答案:“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這也意味著,推動基層治理既要堅持街道社區、企業、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協同共治,又切實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有效提升社區黨組織的組織力。

對此,北院門街道黨工委書記賀衛濤深有感觸:“社區黨建要突出政治建設與社會建設雙重功能,將黨建與群眾關切關聯起來,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所在的街道黨工委,也在將工作重心從管理向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轉變。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為了給基層減負,蓮湖區制訂了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方案,摸索出了“三位一體”清單式治理體系,並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造智慧化清單運作平臺,實現線上運行+線下操作相結合,提高清單治理效率。

通過這次實驗,釐清了政府與社區的責權邊界,扭轉社區機關化、行政化傾向,讓社區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為社區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依法開展自治上來,逐步形成多方聯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社區功能如何“歸位”——西安市蓮湖區實驗“清單式”方案

物物交換,鄰里集市

例如,除了百家宴,北院門街道還有一項“主打”活動——“物物交換,鄰里集市”。每到“開市”時,四面八方的居民便把社區門前300平方米的廣場圍得嚴嚴實實。推小車、僱三輪,或者提個袋子就來的居民開始了“社區淘寶”。

皮包換書籍,玩具換花草……用居民的話說,鄰里集市不僅換來心儀物件,也換來了街坊鄰居之間的情誼,更是撥正了原本有些錯位的社區職能。

通過社區黨組織牽頭抓總,策劃活動,群眾之間資源共享,基層黨建由此產生良好的幾何效應。

又見桃花源

“一鉤,一提,扯線……”幾團細線,幾十紋樣,閒話家常,不亦樂乎……這一幕場景並非僅存於回憶,而是環西街道社區居民生活的日常,他們還有著一個組織——“編織家庭”。

像這樣的“家庭”,在環西街道幾個社區中還有很多。他們不僅侷限於編織,任何有共同興趣愛好或是需要的人都能組成“小家庭”,大家時常聚在一起,交流娛樂。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的同時,也衍生出鄰里關係冷漠的“城市病”。

在玉祥門社區,80多歲的徐奶奶當起了“家長”。幾年前,她和幾個老夥伴組成“老年互助餐桌家庭”,為的是解決獨居老人“一個人吃飯”的問題。而如今,這個家庭已經“聲名遠揚”,吸引了不少居民群眾加入,內容也由原先的搭夥吃飯,擴展為過生日會、拔野菜等。“大家都覺得老年生活變得有滋有味了。”徐奶奶自豪地說。

有家庭因互助而生,也有家庭因興趣結伴。

瑜伽家庭、書法家庭等才藝家庭,就讓社區居民頗為驚喜,“原來咱們身邊是臥虎藏龍啊!”這樣的組合也造就了不少“社區明星”,尤阿姨就是其中之一。

“在排練室待的比家裡時間還長,我都見不到她的人影。”提起“秦腔家庭”的尤阿姨,她的老伴告訴記者,“你尤阿姨多才多藝,身兼數職,去年社區晚會,她既當導演又做演員,參加了好幾個節目。那嗓子一亮,還真是把咱老陝的味道給唱出來了。”言語中,滿滿的都是愛意。

而對於遠在外地的子女來說,一張張演出的照片,就是他們最大的欣慰。“社區家庭彌補了我們缺失的陪伴,看到媽媽生活這麼多彩,真要感謝社區黨組織。”尤阿姨的女兒邊展示照片邊說。

平日裡,有社區家庭陪伴,出了事,有“社區大媽”來調解。一百多個社區小“家庭”正在發揮著社會治理的作用,也讓社區真正融合成了一個大家庭。

在環西街道辦,“社區家庭”僅是基層治理的第一層。從2013年底起,該街道辦就開始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模式的創新和嘗試,在大量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充分掌握群眾所需所想,通過組建“社區家庭”、組織召開“院落會議”、開展“鄰里黨建”服務模式強化基層黨組織組織建設,最終形成了以“紅色黨建引領、橙色鄰里關愛、藍色惠民幫助、綠色公益服務、金色孝老敬老”為主題的“五色環西”。

更值得慶幸的是,蓮湖區各街道各社區黨建工作齊頭並進,多點開花。例如,蓮湖區勞動一坊社區的“螢火蟲計劃”就被陝西省委書記多次表揚。

北京有“朝陽大媽”,西安有“螢火蟲”巡邏隊。這支由18名黨員帶頭、14名群眾參與組建的“螢火蟲”志願巡邏隊,自打2018年1月成立以來,轄區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一起盜竊案件。

“咱這是老小區,沒物業沒資金沒監控,以前晚上盜竊案件頻繁,大家都沒安全感。現在不一樣了,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總能看見巡邏隊的身影,那叫個踏實!”在張大爺的眼裡,點點螢火照亮著無數居民的平安路,成為社區最暖心的守護者。

記者注意到,巡邏隊不僅人員、工作時間固定,分工明確,並且巡查內容包羅萬象。在一本《螢火蟲平安日記》的本子上,記者看到詳細記錄著巡邏隊當天巡邏情況以及發現的問題:

2019年6月5日,勞動路xx麵館油水分離管子直接插入下水管道,上週就要求店主整改,但一週過去了還是沒有整改。

2019年7月16日,西材東苑小區x單元的消防滅火器缺失,x單元滅火器過期,x單元消防栓裡龍頭出現漏水。

…………

“現在,這個社區逐步恢復了秩序和潔淨,更重要的是大家心裡都暖暖的。”勞動一坊社區主任周建玲說,一年半來,巡邏隊員日復一日、風雨無阻地工作著,巡查小區安全隱患,排查小區衛生死角,調解鄰里矛盾糾紛。截至目前,“螢火蟲”志願巡邏隊員共排除隱患715起,做好人好事102件,提供治汙減霾違規線索156條,清除野廣告5000餘張。

在“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的輻射帶動下,蓮湖區相繼成立了“小蜜蜂”衛生清掃志願者巡邏隊、“向日葵”親情陪伴志願者巡邏隊、“指南針”文明引導志願者巡邏隊、“小號手”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志願者巡邏隊。全方位的志願活動打通了惠民政策的“最後一公里”,鄰里新風尚日漸濃厚,也為基層平安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引得兄弟區縣基層黨建工作者爭相學習。

社企聯動整合資源

青年儲備激活發展

黨建引領奏響了社區發展“交響曲”,也探索出一條區域化黨建引領的發展理念,盤活了區域最具活力與價值的企業資源,繪出最大同心圓。

為何要推行基層黨建的融合模式?紅廟坡街道黨工委書記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基層黨組織間相加、相融、引領、共贏的過程,就像先做朋友,再做親戚,最後成為一家人。”

在結對方式上,採取“強強聯合”“抱團取暖”“以強帶弱”等多種形式,從而形成全領域統籌、全覆蓋推進、全方位引領的黨建工作格局,有效地把黨的“神經末梢”延伸到基層一線。

記者注意到,在黨建的引領下,原本互不隸屬的單位結對共建,不僅共同參與社會治理,還搭建起資源共享的橋樑,實現了基層治理互動雙贏。

基層黨建不僅促進了“一馬當先”,也帶動了“萬馬奔騰”。通過共駐共建,基層社區黨組織和轄區企業黨組織正逐漸形成和諧互動。

紅廟坡街道黨工委與企業黨組織聯動,將800平方米的空置場地低價租給社會組織做黨建活動專用;西京飯店待租的商鋪與學習巷社區空閒的勞動力資源結合……

黨建鏈引領產業鏈上各種要素的聯動,實現了社區為企業做支撐,企業為社區做建設的良性循環。

同時,黨建鏈還引領著工作鏈上各個單位的互促,引導各領域黨組織打破行政隸屬的壁壘,從各自承擔的中心工作、重點任務中找到利益、感情、價值的共同點,進行資源重構;黨建鏈更引領著服務鏈上各類資源的共享,針對服務對象的多元需求,把街道社區、駐區單位、各個行業和各個領域黨組織的力量統籌整合起來。

“在推進基層黨建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黨建工作就是實現相加到相融的融合劑,只有把黨建工作抓緊抓實了,才能到達1+1>2的效果。”蓮湖區委書記和文全表示,蓮湖區把黨建引領作為推進融合黨建的重要支撐,通過黨組織在政治、組織、機制、行動、隊伍、能力等方方面面對其他組織的引領,實現黨建工作引領各項工作。

若說蓮湖區的黨建工作走在陝西全省全市前列有什麼“秘訣”,背後的“功臣”恐怕要屬青年人才儲備力量充足。

在青年人才培養上,蓮湖區創新工作方式,注重在基層一線磨礪年輕幹部,不斷為蓮湖區人才隊伍建設增磚添瓦。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許多基層的一二把手都有著一張年輕的面龐。這兩年,蓮湖區通過招聘專職黨務工作者、向社區與幫扶貧困村派駐第一書記等方式,為青年幹部搭臺練技,讓一批批青年幹部在基層一線摔打歷練,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正是這樣的新鮮血液流淌在基層黨建治理中,不同年齡不同思想的有效碰撞、兼容幷蓄,形成同頻共振、齊頭並進的好勢頭,蓮湖區黨建有了更加開放與包容的基因。每個社區黨組織在保留自己的“個性”的同時,不斷完善黨群服務陣地,為解決“疑難雜症”動腦筋、為實現“群眾滿意”想辦法。傳統經驗與創新理念交相輝映、融會貫通,走出了一條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蓮湖經驗”。

特約記者 王姿予

社區功能如何“歸位”——西安市蓮湖區實驗“清單式”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