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集團總裁空缺八個月:候選人背後的五位股東三方勢力

8號樓工作室 撰文丨梁超 劉娜 編輯丨劉開泰

時尚集團的總裁和董事長職位,在其創始人劉江去世後,至今空缺了8個多月。

目前一共有五位股東三方勢力。

時尚集團總裁空缺八個月:候選人背後的五位股東三方勢力

空缺8個月 總裁職位之戰近尾聲

時尚集團的主體是北京時之尚廣告有限責任公司。天眼查數據顯示,北京時之尚廣告有限責任公司共有5位股東,包括《時尚》雜誌社、蒙斯通諮詢公司、赫斯特傳媒、美國國際數據集團傳媒有限公司(IDG)以及東方之韻廣告公司,分別持股28.5%、28%、20%、20%以及3.5%。

1997年,時尚集團和赫斯特集團雙方在時任IDG全球副總裁熊曉鴿的引薦下見面,成就了《Cosmopolitan》、《Harper’s Bazaar》等雜誌進入中國市場。時尚集團後來接受赫斯特注資,赫斯特佔股20%,這造就了時尚集團混合所有制的基因。

股東背後,《時尚》雜誌社由中國旅遊協會100%控股,文旅部主管,屬於國資;蒙斯通諮詢公司和東方之韻,實際控制人都是創始人團隊。創始人團隊以劉江家族為主,此前還包括已經去世的吳泓等。赫斯特和IDG則代表外資。

劉江去世前,站在臺前的時尚集團董事會成員名單是:創始人劉江、代表IDG的熊曉鴿、代表赫斯特的董事邢文寧、代表文旅部的社長宮娜,以及代表創始人團隊的副總裁樊百樂。這位時尚集團曾經的企業法務,一路升職,最終出局。

劉江走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時尚集團召開全體中層會,宣佈啟動集體決策機制,由6位副總裁組成一個臨時管理團隊。

中層管理會之後,熊曉鴿退出,其董事身份由IDG劉冰接替。IDG早已被中國泛海收購,劉冰亦是泛海董事。

劉江和樊百樂的董事會席位由劉江的兒子劉暢以及劉江的妻子王秀萍接替。

根據時尚集團10月16日發佈的聲明,樊百樂9月24日被集團解僱,其董事身份則早已於2019年3月10日被當初委派他的股東撤換,只是以上工商變更登記還未完成,但不影響法律效力。儘管樊百樂離職事件的程序合法問題一直在爭議中,但據接近時尚集團的知情人士程夕(化名)說,樊百樂離職程序是否合法與其董事身份被撤換沒有關聯。董事身份是股東決定的,也就是當初由股東委任的,股東提出撤換即可。

據不同的幾位時尚集團內部人士表示,劉江去世後按照公司收到的各股東的委派文件,目前董事會成員為:宮娜、劉暢、王秀萍、劉冰、邢文寧。

在這個格局下,形成了三方勢力,一方是代表創始人團隊的劉江的獨子劉暢以及妻子王秀萍;一方是代表外資的邢文寧、劉冰;第三方就是代表國資的宮娜。

劉江去世後,這艘時尚鉅艦的總裁和董事長職位已經空缺了8個多月。

爭奪也幾乎持續了至少8個月,程夕告訴8號樓,外資勢力與劉暢母子有爭議的,實際上只是總裁職位的歸屬,這兩方似乎並無意於董事長職位。

程夕說,劉江生前,劉暢從未參與過時尚集團管理工作。劉暢繼承劉江股份,進入董事會後,也並未進入管理層。不過,從目前股東格局來看,劉暢與王秀萍佔據董事會兩票,從數量上來說並不弱勢。

據另一位知情人透露,邢文寧是目前的總裁候選人之一,背後是赫斯特的支持,而IDG與赫斯特長期以來有多個共同投資項目,利益綁定緊密,所以也極有可能獲得劉冰的支持。

另一位候選人或是王鋒。王鋒擔任過三大男性雜誌《時尚健康》《時尚先生》《智族GQ》主編。2018年3月13日原總裁蘇芒離職後,5月8日時尚集團發佈“自成立以來最為重要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和高層任命”,王鋒則是這次“最重要調整”中最大的一個調整。

此前,王鋒從未在時尚集團任職,通過這次任命,直接出任集團第一位首席內容官。更為重大的調整是,時尚集團此前並無這一職位,是這次調整重新設立的。

在3月份的這次調整中,蘇芒辭去的總裁職務由創始人、董事長劉江兼任。

當時美國老牌時尚雜誌《WWD》(《國際時尚特訊》)公開報道,“據業界推測,目前擔任時尚集團副總裁兼首席內容官的王鋒或被考慮為集團新任掌門人人選”。程夕說,此前劉江對王鋒業務能力也很認可,他覺得王鋒懂行業,過去的簡歷和人品在業內有口碑。

在新總裁的選項中,劉暢一方對高管團隊內部產生一個總裁或者外聘職業經理人是開放的態度。但這兩種選項很快被外資代表否定。在這種情況下,另外的一票則成了關鍵一票。

由於一直未召開董事會,因此一直未能通過會議選出董事長和總裁。這家中國時尚傳媒巨頭暫時由剩下的5位副總裁組成的臨時管理團隊代為管理。

時尚集團總裁空缺八個月:候選人背後的五位股東三方勢力

總裁突然離世 名利場撕破臉

3月7日,劉江在私立醫院做完身體檢查後,發現情況不太好,就入院北京協和醫院。3月8日,他突發腦溢血,陷入重度昏迷。昏迷30多個小時後,劉江於9日離世。

劉江30歲的獨子劉暢,以及劉江的妻子王秀萍都在醫院。程夕告訴8號樓,8號晚上,邢文寧急著從上海趕回來,當天上午已經來過醫院的熊曉鴿再一次來到醫院。熊曉鴿進入病房後問大家,“百樂呢?百樂還沒到?”

9日當天,劉江還在昏迷的時候,熊曉鴿、邢文寧和樊百樂三人輪番進入病房,想勸說劉暢和王秀萍出來開董事會,但遭到了拒絕。因為按照規定,五名董事至少四人到場,才可以召開會議,而當時宮娜一直無法聯繫,“電話一直沒人接。”程夕說,最後,三名董事召集眾人圍成一圈,熊曉鴿說了幾句後就散了。

據上述知情人分析,如果當晚劉暢去開了董事會,很有可能現場就會決定總裁和董事長人選。

8號樓聯繫熊曉鴿方面,但對方拒絕了回覆相關問題。

上文提到的3月10日樊百樂股東身份被撤換一事,據知情人稱,正是因為3月9日發生的事情。

這場從3月9日拖到今天也沒能開成的董事會,有過不同版本。

自媒體“星球商業評論”10月15日《野蠻人爭奪時尚集團》一文描述:

“當晚(注:3月8日晚),副總裁樊百樂帶著股東們的高管來到醫院看望劉江。臨走時,幾個人在電梯口拉住劉江的兒子劉暢,‘不經意’地說,樊百樂當過律師,讓他組織一下:明天下午咱們幾個開個會,處理下公司的事。一天之後,劉江正在彌留之際,三位董事又來到病房門口,把劉暢堵住:醫院旁邊準備好了會議室,咱把董事會開了吧。這件事徹底激怒了劉暢,他一口拒絕。”

對於這段故事,該文用了“逼宮”二字總結。

10月16日,時尚集團發佈了一份聲明,稱樊百樂入職履歷造假,北京時之尚廣告有限責任公司依法於2019年9月24日與樊百樂解除勞動合同。

樊百樂當天就在微博上作出回應,並且沒有點名的提到“昨天晚上一篇水軍網文悄然流傳,拋出一個聳人聽聞的‘逼宮’故事。”

對於“故事”,他提供了另一個版本:當天他接到電話後,便到達病房。當時劉江的家人已經在場。之後熊曉鴿和劉冰到達醫院,隨後邢文寧到場。當天下午,樊百樂按計劃參加了一場活動,結束後回到了醫院看望劉江。隨後,熊曉鴿表示,自己有過處理吳泓事件的經驗,應該儘快召開董事會商量出一個過渡時期領導人方案。這個會議,最後由於董事宮娜臨時有事,最終沒有開成,並且一直拖到了今天。

對於被解聘,樊百樂稱,“自己被免除副總裁職位是被“一個由若干副總裁組成的所謂臨時管理委員會”操作,該行動未經董事會決議,違反法律和公司章程。”

另據一篇自媒體文章《副總裁被平級高管“解職” 時尚集團高層再生變動》所指,早在9月24日,北京時之尚廣告有限責任公司以郵件形式向全體員工發佈了一則《人事變動通告》,宣佈與時尚集團副總裁樊百樂解除勞動合同。

據知情人透露,樊百樂的解聘通知是由6位副總裁組成的臨時管理團隊做出的。當時時尚集團的6位副總裁是樊百樂、王鋒、劉容、王怡、餘輝、韓德成。

但邢文寧和劉冰隨後共同發佈了致時尚集團高管團隊的《關注函》,表示“解僱副總裁樊百樂程序不合法”。並要求“恢復樊百樂先生的職務和待遇,否則公司將追究相關負責人的法律責任,要求有關責任人賠償因此給公司造成的一切損失。”

前文提到的知情人士對此事件回憶,對於此次人事變動通告,時尚集團內部當時對於是否要公開曾有過不同意見,自媒體的文章也在意料之外。因此集團才發佈了聲明。

樊百樂2011年進入時尚集團,歷任法務部總監、法務部總經理,法務及渠道運營副總裁。在前文提到的去年5月“最重要的高層任命”中,他被任命為時尚集團副總裁。

程夕透露,在時尚集團內部,“審計”幾乎成為了一種武器。不過,“樊百樂離職後,要對他進行正常的離職審計,因為某些力量的干擾,只進行了一天就被叫停了。”

他還表示,樊百樂被解職後,在時尚集團內部有一種聲音:這麼多年,公司硬氣了一回。

時尚集團總裁空缺八個月:候選人背後的五位股東三方勢力

資本的力量

過去的一年多里,對於時尚集團來說,可謂是突破與震動並存。

突破在於傳統媒體日漸式微的情況下,時尚集團旗下多本雜誌開創電子刊先鋒,並且在銷售上取得巨大成功,成為時尚類雜誌轉型數字化媒體的範例。

動盪在於,相比於營收上的業績,人員流動率和高層變動率也相當頻繁。

劉江大力推進的各項改革還不到一年,又突然去世。

這家營收超過10億的公司,最初誕生於衚衕內:東單西裱褙衚衕54號的一家小四合院。

1993年,當時是中國旅遊報社記者的劉江與同事吳泓共同創辦了《時尚》雜誌。劉江在此前受訪時表示,那時沒有風險投資,他只能向報社借錢20萬元,捨棄了工資、住房等福利,開辦《時尚》雜誌。這也是中國第一本本土化高檔時尚類雜誌。

其後《時尚》雜誌社逐漸發展壯大,1998年,《時尚》雜誌社在美國國際數據集團公司的協助下,與美國赫斯特(HEARST) 出版集團達成合作計劃,開啟了《時尚》雜誌的國際化道路,陸續出版了最重要的三本大刊:《時尚COSMO》、《時尚芭莎HARPER’S BAZAAR》及《時尚先生ESQUIRE》,這也被總結為“時尚模式”。

在與外資合作的過程總,時尚集團也一致堅持本土化操作。創始八人團隊之一的殷智賢曾撰文回憶,在版權合作達成後,“始終堅持立場,堅持本土原創內容要佔70%以上”。

在完成版權合作後,赫斯特也正式入股時尚集團,佔股20%。國內的時尚高端媒體行業目前規模最大的三家,即赫斯特中國、康泰納仕集團、時尚集團。前兩者是純正的美國公司,時尚是本土創業。赫斯特是時尚的直接競爭對手。近幾年間,時尚集團曾有兩次要入股赫斯特中國。2018年初,時尚對赫斯特中國的併購談判進入尾聲,赫斯特內部連裁員名單都已擬好,但由於赫斯特刊號相關問題,最終無果。

隨著總裁職位歸屬的爭鬥,能看到背後中資和外資的較量。前文提到的知情人士稱,劉暢一方之所以堅持提出其他的總裁候選人或方案,是擔心如果邢文寧上位,會把時尚整合進赫斯特,隨之而來的股比和人事的調整,那麼他這一方將失去獨立主體和中資優勢。

究竟是長期以來的經營團隊,還是財務投資方能夠贏下這一仗?不同立場的中資和外資的爭奪,必將伴隨新任掌門人誕生的過程。

時間回到2018年12月29日,劉江在時尚集團官方發表了文章《2019,美好正迎面而來》,並且在2019年1月的年會上,還朗讀了此文。

他將2018年形容為“剋制”、“前進”和“創造”的一年,並對2019有著美好的期待。“25週年的封面展剛剛結束,我看到25年的時光呼嘯而過,也看到25年來的潮水奔湧而去。當我的目光定格在這數百張封面,我知道,隨著時代一路至今,這世界和你我都已經改變”,“新的憧憬和期待再次開始,這真是曲盡其妙,也是再入佳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