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育兒競爭毀掉的全世界父母

如今的中國,有關於教育的焦慮每天都在不同的家庭上演,孩子如何難教,孩子如何叛逆,教育成本如何的高,諸如此類的信息在整個社交媒體中隨處可見,這也給這個國家生育率的下降送上了一記神助攻。

有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一個家庭中,母親越是嘮叨,越是囉嗦,孩子在青春期叛逆的可能性就越高。

造成這一現場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的嘮叨會讓孩子即使知道一件事是對的,他也不會去做,父母的嘮叨會使得孩子自尊心受挫,會很煩,故意和父母對著幹。

與之相同的,當一個家庭中,父親越是打孩子,孩子日後學壞的概率就越大,越容易抽菸、上網、鬥毆甚至是吸毒。

不過,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馬賽厄斯·德普克和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合著的《愛、金錢和孩子》一書則告訴我們,育兒焦慮其實是一個全球化現象。除了北歐等幾個國家,大部分我們所熟知的“知名國家”,都存在類似問題。

也就是說,中國並不例外。

一、專斷型、放養型和權威型

縱觀整個人類發展史,家長並不是一直沒有改變。過去也好,將來也好,人類誰會對於長輩的定義都是“愛孩子的”,但具體到歷朝歷代的不同時期、不同層級乃至不同的文化,就會發現母愛父愛的方式和做法,有著天壤之別。

德普克和齊利博蒂援引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黛安娜·鮑姆林德提出的三種教養方式,即專斷型、放任型和權威型。對於包括中國父母在內的全球父母來說,總體上都可以歸結為上述三種教養方式中的一種或兩種結合體。

被育兒競爭毀掉的全世界父母

專斷型教養方式值得是父母要求孩子一定要服從自己,並且也能夠對孩子進行控制,這類家長控制慾強,喜歡把自己的理念強加到孩子身上,並美其名曰,這是為孩子好,希望孩子從小到大都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的規劃來走。

在很多時候,專斷型父母會使用體罰的手段來約束孩子的行為。當然,他們不是“虐童愛好者”,專斷型父母只是通過暴力施威來建立孩子的規則意識,並相信自己是在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未來。在很多時候,專斷型父母也會表現得非常慈愛和深情。

在當今社會,中國存在著大量的專斷型父母,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也仍然會陷入這個誤區,都信奉“不打不成器”的古老育兒準則。

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有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父母開始調整自己的育兒方式,在接下來,我會繼續提到。

被育兒競爭毀掉的全世界父母

放任型教養方式指的是父母遵循孩子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給與孩子自由,在孩子達到初中高中甚至更小的時候,給與孩子自主決策的權力。

這類家長的表現是遵循一本名叫《不管教的勇氣》的教育理念,即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不輕易的批評和表揚孩子,讓孩子從小更加自立,擁有獨立判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否獨立?我們會發現,在21世紀的今天,有許多七八十歲的老人他依然沒有獨立,他在思想上依然是個孩子。

這其中判斷是否獨立主要的依據其實有三點,第一是孩子能否獨立自主的做出選擇,孩子擁有自主選擇的標準,並且願意去承擔後果。

打個比方,一個初中生跑回家跟媽媽說,今天晚上我要去參加一個同學聚會,媽媽回答:這種事你自己決定就好了。

那一刻那個孩子突然覺得我自己決定就好了,我今晚不回家啊,我要去和同學玩,居然要我自己決定,那一刻給孩子帶來的感覺就是成長,突然意識到自己為自己做出選擇做出決定。

第二要獨立判斷價值,在是否做一件事之前,他不會被別人所決定,他不會因為別人的觀點而改變自己是否去做一件事,大家都認同,都說好他才做,如果大家都說不好,那他就不做,孩子如果不能在一件事做到有自己的主觀思想,和判斷價值的能力,在乎做這件事之後自己是否丟臉,那也算不上自立

第三則是過於的以自我為中心,這類人往往會覺得,別人幫他是應該的,全世界就應該圍著自己轉,孩子必須意識到,別人沒有義務幫自己,父母也沒有義務幫自己。

在全世界範圍內,這種《不管教的勇氣》教養方式的流行範圍很狹小。因為有許許多多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沒長大,他還不具備獨立決策的能力,即便鄰居家的孩子從小自立自強,他仍然認為是自己的孩子與對方存在著個體差異,而不願意承認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

在中國,符合這一教養方式的做法叫作“快樂教育”,不過“快樂教育”的名聲並不好,因為激烈的教育競爭令父母壓力山大,對孩子的放任很可能意味著父母不夠負責。

被育兒競爭毀掉的全世界父母

權威型教養則是將上述兩種教育方式進行一個折中的取捨,這種家長會通過一些列的決策來規劃孩子的人生軌跡,但他們又不會通過體罰來約束孩子的行為,而是採用一種更溫和的說理方式來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

他們會把自己的觀點對孩子反覆的進行輸出,潛移默化的給孩子塑造價值觀,讓孩子從思想上進行改變,認同父母的思維。這種教育方式也成為了當今社會發達國家主要的教育方式,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正在嘗試此類教育理念。

以“虎媽”蔡美兒為代表的大量中國母親,她們將專斷型和權威型的教養方式相結合。這類父母一方面制定很多禁令和規則,另一方面自身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去支持、激勵孩子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二、經濟不平等與“直升機父母”

不管是專斷型、放任型還是權威型,還是兩種類型的結合,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各種類型的父母都在增加對孩子的陪伴。

“媽媽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我頭頂......我也只有在打噴嚏時可以不報告”,兒童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在1969年出版的《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中如此寫道。於是,那些高密度參與育兒的父母被稱為“直升機父母”。

被育兒競爭毀掉的全世界父母

對比2005和1975年的數據,荷蘭的母親每週花在育兒上的時間多了4小時,父母則多了3個小時。差不多同時期的對比,美國父母每天多增加了1.75小時陪伴孩子。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也都存在類似的變化。此外,考慮各國生育率的下降,單個孩子所獲得父母陪伴增加的比重還要大。

母親比過去進一步增加了育兒時間,父親則比過去大大增加了育兒時間,父母同時增加育兒時間,其背後的原因何在?兩位作者給出的答案是,從1980年代開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紛紛經歷了巨大的經濟不平等,每個國家內最富人群的財富比例都在擴大,最窮人群的財富比例都在縮小。

被育兒競爭毀掉的全世界父母

像美國這樣貧富差距格外明顯的國家,密集育兒的現象就更加明顯,育兒焦慮也就更為突出。相反,德國、芬蘭、瑞典等國家,社會財富分配更加平等,教育系統的公平程度也更高,所以育兒焦慮、教育競爭指數都比較緩和。

這一代年輕的中國父母,大部分都是專斷型或放養型教養方式下成長起來的,當年父母對自己學習的干預算不上太多,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聯繫也算不上緊密。但到了00後這一代,高參與度、高時間頻率和高程度控制的教養方式成了標配。甚至,相較之下,中國

被育兒競爭毀掉的全世界父母

城市的父母所駕駛的“直升機”升得更快,盤旋得更猛烈,自然,中國孩子所承受的壓力也是一般西方國家的孩子所無法想象的。

三、人際碎片化與非理性的瘋狂

德普克和齊利博蒂在分析密集育兒行為時,提到了該類育兒方式的“陷阱”。因為不管專斷、放任還是權威,父母普遍都需要在密集育兒中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尤其是日益流行的權威型教養方式,對父母經濟收入、時間投入、精力分配的要求非常高。而很多父母會在洪流裹挾之下,因為金錢、時間、精力不濟,最終無法跟上主流的育兒節奏。也就是說,育兒資源的差距,最終會變成育兒過程的陷阱。

被育兒競爭毀掉的全世界父母

比拼育兒資源,這是今天中國育兒焦慮最直接的來源。

如今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密集育兒,經濟不平等的確是重要原因,甚至是根本原因。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經濟不平等並不意味著後者自動發生。

被育兒競爭毀掉的全世界父母

然而,帕特南在書中還提到,經濟不平等帶來了住宅小區的分化,富人區和貧民窟之間有著明顯區別,這樣的情況在中國也極為類似,30年以前,無論是中國鄉村還是城市大院,都處於熟人社會的狀態,而到了今天,鄉村萎縮,單位制瓦解,舊小區拆除,新小區矗立。

在這個過程中,原先的小村莊、小社區變成超級樓盤,在新型小區內部,人和人之間再也不可能形成如從前般緊密的人際網絡。這也使得孩子不可能獨自在人口高速流動的小區內自由玩耍,無法在童年期間收穫一批“死黨”,更不可能在社會化教育中獲得成長。

被育兒競爭毀掉的全世界父母

今天,生活在超級城市的新型小區中的孩子,所有的時間都由學校、父母和培訓機構所分而佔據。教育過程變成擇校、培訓和家長陪同三者緊密配合下的狀態,換言之,家庭代替了社區,父母和老師代替了同齡夥伴,成為孩子成長中更重要的元素。而由於缺乏“社區感”,導致越來越多的家長不會將孩子與身邊的夥伴做比較,而是直接與全市、全國的“佼佼者”進行比照——焦慮的父母也總是能找到優秀的榜樣,這種差距所帶來的更大壓力,不可避免地困擾著很多家長與孩子。

我很同意作者對“育兒陷阱”的描述,即密集育兒是一場沒有止境的消耗戰。有道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在群體心理的影響下,大多數父母最終得到結果很可能是孩子既沒有能夠獲得所謂的“成功”,又沒有能夠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獲得獨立的品格。就連父母自己,也可能因為“過度育兒”而喪失自己追求夢想的資格。

被育兒競爭毀掉的全世界父母

從個體角度來說,面對社會經濟的不平等,增加孩子的教育投入是非常理性的決策;但從集體的角度來說,當多數人都被捲入無止境的育兒資源消耗戰,這樣的行為又是極度非理性的。畢竟,一個人的成長不僅需要認知技能,更多的其實是非認知技能,例如同情、合作、欣賞。但在白熱化的競爭氛圍下,孩子們的學習過程和目標都沒有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