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焦慮大多源於父母,當父母懂得“去焦”,孩子才會真正開心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是沒有壓力,是不會焦慮的,經常反駁孩子說:"你才多大的小孩啊,成天就喊著累累累、有壓力,每天就只用上一下學讀一下書,家裡供你吃供你穿的,你有什麼可累的?"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在面對家長的這種反駁,內心都是極為委屈的。

孩子為什麼會沒有壓力呢?現在這個社會發展的很快,很多新鮮事物的產生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機械化代替了很多人力勞動力,這失業情況逐年增加,人們不得不去學習新的知識技能。

我曾去參加過各種類型技能培訓輔導班的公開課,發現現在的技能培訓面向招生的年齡也是在逐漸幼齡化,用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鍛鍊邏輯思維開發能力的計算機編程課,他的面向招生年齡是三歲為起步,而六歲開始就可以選擇學習正式的計算機方面初級編程知識,我大概的瞭解了一下招生情況,發現很多家長也是都考慮到現在的信息發展問題,都很有意向讓孩子接觸這方面的知識。

"我白天要去上奧數班,下午是英語口語訓練,晚上在家裡有老師教鋼琴。"這是一個七歲小孩分享給我的週末安排,至於後來我又問到他喜不喜歡安排的這些課程,小孩只是抿著嘴聳肩笑了笑,沒有回答。

孩子的焦慮大多源於父母,當父母懂得“去焦”,孩子才會真正開心

壓力的大小帶給人不同影響。

我們家長常會有這麼一個想法:"有壓力才有動力。"

不是說這個想法不正確,適當的壓力當然可以讓人產生動力,這是一種激進人奮鬥的方式。一開始隨著壓力的增加,我們的辦事效率是會有提高的,這是因為壓力的產生讓我們的思想更加高度的集中,更加專心致志的面對任務,但當壓力超過一個可承受平衡點後,就出現了反比的狀況,因為壓力過大而引起的焦慮不安就出現了。

所以說,壓力大小帶給人的影響是不同的,這並不是一個遞增的正比曲線,而是一個拋物線。當施加壓力在適度範圍時候可以、促進我們的辦事效率和上進心,一旦壓力過大,超過了可承受的範圍,對人的影響就只會是有害而無益。

孩子的焦慮大多源於父母,當父母懂得“去焦”,孩子才會真正開心

孩子焦慮過大有什麼影響?

1.身體健康狀況欠佳

當人壓力過大的時候就常常會出現失眠額情況,這會導致睡眠質量的不佳,當人熬夜睡眠出現問題的時候,對內分泌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如果內分泌調節出現了異常,那麼很多疾病就會接踵而來。

壓力過大導致焦慮帶來的身體健康問題還有很多,比如腸胃不好,經常肚子疼。最顯著的心血管問題也會出現,而焦慮可能就是導致突發心梗腦梗的觸發點。

2.情緒波動大

我們不難發現,很多人在壓力過大的情況下都會有"抓耳撓腮"的現象表現,他們經常會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空間裡去苦思冥想,當思緒出現障礙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心情煩躁,很容易出現情緒崩潰的情況。試問一下有對少人是願意同一個情緒反覆無常的人做朋友,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她在那一刻會因為某個小的差錯而導致歇斯底里的崩潰。

孩子的焦慮大多源於父母,當父母懂得“去焦”,孩子才會真正開心

3.心理出現問題

很多時候一個人如果長期處在焦慮過大的壓迫下,心理都是會出現問題的,因為長期的壓力致使他們承受過多,將自己限定在一個範圍內,比如將要高考中的學生,父母給予的厚望然他們的神經繃緊,可能能力上的落後和精神上的壓力,就像是一座大山壓在他們的身上,而預測中對失敗的想象也是會讓他們更加的惶恐不安,他們開始對自我產生懷疑和否定,從而不再自信和開朗,極其容易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帶來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當孩子出現焦慮問題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重視,不要單純的覺得小孩子就沒有壓力,相反,孩子的很多壓力問題和焦慮問題實際上都是來源於家長本身的!

前段時間大火的國產家庭倫理電視劇《小歡喜》中就有這麼一個惹人爭議現象,就是裡面的女角英子和她的母親,英子是一個即將高考的高中生,她的愛好是天文學很想考取一個有關於天文學的專業,然而她的母親卻不希望她以此為專業,並且對她制定及極為嚴格的目標,這導致母女之間的關係出現裂痕,後面英子因為過於焦慮而患憂鬱症,甚至還出現了想要輕生的念頭。

這個人物設定與劇情發展安排在網絡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的家長覺得這都是正常的,因為都想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希望孩子可以對學習更加上心對工作更加努力,觸發點是好的,因為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考慮。不過還有另一個群體,也就是孩子們,也發表出了自己心聲,他們希望的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可以更多的尊重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有選擇,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和束縛。

我也是一個家長,所以我體諒各位家長的想法,不過不要把自身的期望過多的壓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出現焦慮的情況,家長要懂得"去焦",孩子才會真正的開心。

孩子的焦慮大多源於父母,當父母懂得“去焦”,孩子才會真正開心

如何緩解孩子的焦慮

1.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我們要綜合孩子的各方面水平來給孩子制定貼切合理的目標,而且有的時候不要一下子就給孩子定太長遠的目標,可以是分階段的,這樣也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否則的話,一個太過於長遠且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目標,會造成孩子壓力過大,面對自己能力無法達到的情況,孩子的自信會大大減少。

2.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溝通真的是能解決很多問題的好方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家長要多注意孩子的情況,不單單是學習情況,更多的是關注孩子自身,比如孩子最近都遇到了什麼事情,心情如何。如果家長工作繁忙,那麼溝通交流則更是要注意的,可以在抽出時間和孩子坐下來,在一個很放鬆溫馨的氛圍裡和孩子聊天,一開始只是作為一個傾聽者,不要發表任何評論,讓孩子說出某件事中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多聽聽孩子的內心感受,不要一味的只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這會讓孩子失去被尊重感。

孩子的焦慮大多源於父母,當父母懂得“去焦”,孩子才會真正開心

3.讓孩子放鬆心情

有的時候孩子出現焦慮問題也是正常的,家長在調整自身給定目標後,如果孩子還是出現焦慮問題,家長就可以嘗試一下幾點方法讓孩子放鬆身心:

·可以帶孩子外出遊玩,出去看看美麗的風景,讓孩子暫時放下學習和工作上繁重的壓力。

·讓孩子去參加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活動,比如孩子喜歡烹飪,那麼就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烹飪交流聚會。

·進行適當的娛樂活動,這個娛活動範圍偏為廣泛,可以是電子網絡遊戲,也可以是和朋友一起出去逛街等放鬆心情的娛樂活動。

孩子的成長方向是家長所期望的,但有的時候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人生是孩子自己的,未來的發展誰都說不準,有的時候孩子可能比我們更瞭解社會的發展,更有自己想法,所以,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讓孩子有一個開心愉悅的成長過程。

孩子的焦慮大多源於父母,當父母懂得“去焦”,孩子才會真正開心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