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 文會圖 (局部

文 | 墨墨知道

吃飯這件事上,很多習慣看起來特別天經地義,就比如說一日三餐,好像人生下來就應該這樣,但其實不是。人一天應該吃幾頓飯,當然是個問題。

一日三餐是人生來如此

今天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奉行一日三餐,這是一個養成的過程,有些地方,這個習慣確立得相當晚。有的還沒有形成。

在自然界,動物們除了睡覺的時間,其他時候,要麼在吃飯,要麼在覓食,只有極少的時間用於打鬧嬉戲。比如熊貓,因為食物營養有限,且自身消化效率很低,它每天花在吃飯的時間長達12-16小時,每天咔嚓咔嚓吃掉20公斤竹子。所以每天它醉心遊戲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值得所有觀眾珍惜。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人類早期先民,包括今天的亞馬遜、非洲中部和印尼一些比較原始的村落中,並沒有“一日三餐”的概念。他們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採集和漁獵,大部分時候食物僅足以維生,所以吃飯沒有時間點,有吃的就先吃著。

比如BBC紀錄片《人類星球》裡刻畫的非洲中部叢林採蜜之旅,土著小夥子冒死爬上幾十米高的大樹採下來新鮮野蜂蜂蜜,親人在樹下接過籃子立即就大塊朵頤,這樣的畫面放上抖音快手,不知能饞死多少人,但是這樣的收成對於他們並不是天天都有,更不是隨手可得。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人類星球》劇照

“丹尼爾·艾佛里特在著作《別睡,這裡有蛇!》中記錄了作者在一個孤絕的人類部落裡的所見、所聞:南美洲毗拉哈印第安人以食為樂,只要村裡有食物,他們一定要吃個精光。但是錯過一兩頓不吃,甚至一整天不吃也沒關係。他曾經看到有人連跳三天舞,中間只吃了一點東西。”

“當毗拉哈印第安人第一次到城市,他們很驚訝於城裡人吃東西的習慣,特別是一日三餐這件事,離開村莊的第一餐,他們狼吞虎嚥。第二餐,他們也同樣盡情猛吃。第三餐,他們一臉懵逼,打著飽嗝問,我們還要吃嗎?等6周的城市之旅結束後,他們平均胖了13公斤。”[1]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 毗拉哈人

▍兩餐變三餐的文明之路

進入成熟的農耕文明後,吃飯開始變得規律。

中國周秦至兩漢,普通人一天吃早晚兩頓飯,早餐叫饔,在早上10-11點,晚飯叫飧,在下午3-5點。孟子說,“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上》)

漢代統治階層開始變成一日三餐或四餐,而平民一般也還是兩餐。《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裡說“皆日三食,給薪菜鹽炊食器席蓐”。意思是劉長謀反,獲罪徙蜀,文帝下令仍給他一天三頓飯的待遇。[2]

到唐宋,普通人也吃三餐了,加了一頓午餐,並且這頓午餐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但是中國太大發展極不均衡,再加上古代戰爭、災害頻繁,所以普通人三餐或兩餐實際長期並行,甚至同一個地方,某些時期是三餐,某些時期又是兩餐。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清朝“帝王餐”是“兩餐”制,即“早膳”“晚膳”兩頓飯。清朝皇家的“兩餐制”與秦漢時的“兩餐制”在時間安排上有較大差別,早膳一般在卯正以後(早晨6,7點後),晚膳多在午、未兩個時辰(中午12點至午後14點)。

清朝“帝王餐”是“明二暗四”:在早膳和晚膳這兩頓正餐(大餐)之外,還有“早點”和“晚點”兩道副餐。[3]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 邵氏電影《傾國傾城》,導演李翰祥

類似的,古代近東、希臘、印度的普通人一般也只吃兩頓。三餐最早或見於古埃及。古埃及普通人本早晚各一頓,但富裕者逐漸在下午加一餐。[4]

英語lunch 起初的含義是“一團”、“一塊”,英國有兩個方言把“午餐”叫作lunshine(一塊食物)和nonschench;non即“noon(中午)”;schench,“飲料”;意即“中午的飲料”。“午餐”的正式用語luncheon即是由lunshin和nonschench合併而來的,其完整的含義是“一塊食物加上午的飲料”。英國人這頓午飯,也是從非正式慢慢加出來的。

日本人一日三餐的習慣也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日本人習慣每天只吃兩頓飯。即上午10點一次,下午5點一次。一日三餐的習慣也是近代生活水平上升才形成的。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 電影《七武士》劇照,困苦的農民以免費吃白米飯為報酬招募武士抵禦山賊,自己只能吃稗飯

另外,日本人以食稻米為主的習慣是從昭和時期,更確切地說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開始的。過去,日本人主要以碾碎的大麥米為主食。當時以米、粟、稗子參合在一起的混合飯只有富裕人家才有,一般人都則食用麥、蠶豆、白薯乾等混合在一起煮的菜粥。

▍吃飽了之後,三餐變兩餐的想法

1895年,《打獵者週刊》(Hunter Weekly)裡,英國作家蓋伊·貝林格在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brunch(早午餐)”這個詞。他在文章中說:“為何不用一種新的、由茶或咖啡開啟的午間飲食來替代我們每週日教會活動後那個提早開始的晚餐呢,後者往往是各種開胃派和葷腥,對人是一種折磨……有了早午餐,週日上午不用早起,這會讓週六晚上喝得酩酊大醉的人感到輕鬆很多。”

上世紀20年代,貝林格把brunch稱為“週六晚上的醒酒餐”的說法,在美國東海岸流行起來,成為休閒和社交新寵,人們在早午餐上追求花樣翻新,特立獨行。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1939年,《紐約時報》刊文宣稱週日就是“一日兩餐”,即早午餐和晚餐。而到了60年代,早午餐更加風靡。90年代的時候,美國人在週六也開始吃早午餐,而早午餐也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不再成為專屬於週日的一種“特殊活動”。[5]

最初的brunch不是每日提供的,一般只安排在週日或假期,是一家人團聚溝通的機會,如今是晚睡一族喜愛的生活方式。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國內馬未都也在文章裡主張過一天吃兩餐,提議減去午飯和午休時間,縮短全天在崗時間。他認為這樣利於增加社會晚間消費,減少營養過剩,提高工作效率。這個想法的基礎,是現代普遍營養過剩,且腦力勞動越來越主流的現實,人每天的能量消耗和補充需求和過去不一樣了。事實上,很多上班族確實就是中午不吃飯或者吃得越來越簡單。

▍三餐意味著什麼

對於普通人來說,從沒有餐點到開始兩餐,再到變成規律的三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有了食物儲備,普通人家可支配的食物增加了,多吃一頓就變得自然。農業的發達是這一切的先決條件。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如今仍保持了原始生活方式的部族主要生活在熱帶雨林,那裡的自然環境提供了足夠生存的物質供應——鳥獸豐富、可採食植物眾多,狩獵採集生涯不算艱難的情況下,生活方式不需要改變,不需要去艱苦的學習發展農業,有的吃就吃,也是一種幸福。

人類早期的農業生活是要比漁獵更艱難的,依據考古發現,7500年前開始從事種植業的人類祖先,身高比從事漁獵的人類祖先有明顯下降。

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隨著稻作農業的進步,日本農民的身高在幾千年中下降了8釐米,而且隨著農業在中美洲紮根,那裡的男性居民身高也下降了5.5釐米,女性居民身高下降了8釐米。換句話說,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這樣的結果:儘管農民們生產的食物總量增加了,但是每個孩子可以用於生長的能量卻減少了,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把相對較多的能量用在了抵抗感染、應對不時發生的食物短缺,以及長時間的田間辛苦勞作等方面。[6]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三餐制還要歸功於工業社會降臨,8小時工作制統治的開始。如今三餐仍是普通人保障精力,同步社會生產節奏的方式。

和古代一樣,對於社會上層、富人來說,他們一直在每日用餐次數和時間上領先普通人,這有富足的原因,社交的原因,這更是身份的體現。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 韓熙載夜宴圖 (局部)

保羅·福賽爾的《格調》這本書雖然立意諷刺,但是也充滿深刻的觀察,該書認為階層提升的標誌在用餐上表現為,晚餐時間越來越晚,持續時間越來越長。中上層在晚8點開始他們的晚餐,更高階層在晚9點,甚至更晚開始他們的晚餐。而低階層一般晚上5點半吃晚飯,並且很快吃完,有可能只花幾分鐘。而把餐前酒喝到晚上10點,飯吃到凌晨1點半,3點半才收拾乾淨的人,肯定是暴發戶。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 艾克森

如今,對於每天吃幾次飯,最講究的恐怕要算運動員了,他們的身體非常敏感,對於吃有特殊的要求。

比如國足球員艾克森就採取“1天6餐、少食多餐”的吃法,目的是儘可能控制體脂含量,增加肌肉。對於蛋白或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他給自己提出了“精確到克”的要求。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這樣最合理嗎?

▲ C羅

而世界上最有名的每天雷打不動6頓飯,保持著比超模還低體脂率的,是永遠不老的c羅。

1、周成·《讀了這本書,我再也不敢看不起胖子、神經質和話嘮》

2、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史》

3、倪方六·《中國人“一日三餐”的由來》

4、維舟·《午飯的起源:一日三餐的演化》

5、荊棘·《午餐的革命 ——“一日兩餐”與慾望經濟學》

6、丹尼爾·利伯曼·《人體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