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央行降息了

央行今日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 利率从3.3%下调至3.25%。

是的,央行降息了,非常突然。毕竟央行之前一再强调要有定力,珍惜货币政策的空间

很多人目前还不知道MLF对于我们普通人的意义,这么说吧,从今年开始,以后房贷和对公贷款都要以MLF为基准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公告[2019]第15号),自2019年8月20日起,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按新的形成机制报价并计算得出。

改革后,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其中,LPR由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报价计算形成。每笔贷款具体的加点数值由贷款银行按照全国和当地住房信贷政策要求,综合贷款风险状况,在发放贷款时与借款人协商约定。加点数值一旦确定,整个合同期限内都固定不变。

而LPR的形成,就是以MLF为基准形成,每个月生成一次,每月20日公布。

所以,你应该能明白这个路径了,房贷参考LPR利率,LPR利率是MLF加点形成。

现在,MLF降息了,问题是,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降息呢?

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猪肉价格的超预期上涨,带动了包括牛肉鸡蛋蔬菜等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2020年CPI超过4%几乎可以确定。

也就是说,通胀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在高通胀面前,货币政策收紧是正常的操作,但是考虑到目前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央行也不敢轻易收紧货币政策。

因此整个市场的预期其实是:央行面临两难,既不会收紧货币政策,也不会放松货币政策。

整个市场没有人会预期央行在这个时间点降息。

实际上在美联储前几轮降息时,中国央行选择降息是最好的时间窗口,但是央行并没有跟随降息,反而出人意料的表态:我们要珍惜现有的货币政策空间,要保持定力。

让市场对央行的降息预期落空,债券市场反应是最快的。

自9月份以来的债券市场调整,让很多人认为债券熊市要来了,最近市场也是空头气氛浓厚。

预期最强的时候不调,心如止水时下调了。看得清的联储,猜不透的央妈。

为什么央行在这个时间点降息呢?

现在央行细心培育的LPR利率,主要是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准利率一年期MLF利率,另一部分是点差。

由于MLF利率由央行来决定,那么商业银行能决定的就是利差。

央行希望的局面是:MLF尽量保持不动,让商业银行降低报价的利差,以实现降低风险溢价,从利差降低的方式实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

但是银行并没有买账,上个月各大商业银行LPR的报价利率仍然没有降。商业银行有自己的考虑,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贷款资产的收益率仍然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如果就此调低LPR的利率,那么对银行来说,贷款的收益会很低,这对银行来说会有非常大的利润压力,商业银行其实是在LPR利率上与央行博弈。

最终银行们赢了。

央行发现,与其屏住不降息,让商业银行去降低LPR利差,不如自己直接把MLF利率降了,这样简单直接又有效。

但是央行降息非常克制,这次只降了5BP,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既显示出央行对于通胀的担心,也显示出央行呵护经济的努力。

而且只降息5BP,证明央行仍然在意货币政策的空间,并不意味着进一步降息会很快到来,更不能说开启了新一轮降息周期。

所以你会发现,降息后,债券市场其实相对比较克制,多头并没有增强太多。因为大家明白,市场风格并没有转向,通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高悬头顶。

但是不管怎么样,降息对于实体经济、对于房地产市场仍然形成实质性利好。

接下来,仍然要观察央行7天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会不会调整,如果7天OMO利率也确定调整,也可能对市场是另一剂强心针了。

我们认为调低7天OMO利率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债券市场仍然维持原来的观点:配置盘大胆进场。

突发:央行降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