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最后下场如何?

疯疯癫癫大洋葱


清朝灭亡时的光景想想就知道,本来清朝末期就非常破败了,很多大臣都另谋生路,灭亡之后,更是树倒猢狲散,朝廷都没了,还有什么留的必要呢?而清朝曾拥有很大权力的封疆大吏们,最后都是怎样选择的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九大总督的亡国生活。

直隶总督张镇芳

  • 在张镇芳做总督之前,直隶总督这个位子是袁世凯的,张镇芳是袁世凯嫂子的弟弟,在袁世凯离职之后,靠着这层关系张镇芳直接就接了袁世凯的班成了新的直隶总督。而这层关系也一直维护者张镇芳,清朝灭亡之后,张镇芳也是一直跟着袁世凯做事。可以说袁世凯是他的靠山,在袁世凯去世之后,张镇芳的靠山也倒了,不知道是受谁蛊惑,居然就和张勋一起大搞复辟,失败之后被抓还被判了无期徒刑,但是张镇芳还有些钱,就拿钱出来摆平了这事。出狱之后又入了经商这一行,去世的时候七十岁,张镇芳一生也不算是太坎坷,虽多有变故,但是最后的结局还是算不错的。

两江总督张勋

  • 张勋是清朝的铁粉,被称为“辫帅”,无论清朝是否灭亡,他一直是清王朝的忠实拥护者,所以他在清朝灭亡之后还大搞复辟和“辫子军”。他自称:“吾无力回天,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吾大清肱骨之臣。”张勋至死都还留着长长的辫子,而且她还让自己的手下都留辫子。张勋与张镇芳一起搞复僻,失败之后张镇芳入狱,而他侥幸逃到了天津。后来在1923年去世,被运回江西老家下葬。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 赵尔巽是东三省最后一任总督,他是进士出身的东北人,因为东北地区是清王室的龙兴之地,所以地位独特,赵尔巽的地位也是总督中最高的。在清朝灭亡之后袁世凯还很欣赏他,想让赵尔巽做自己的顾问,但是赵尔巽内心里还认为自己是清朝的臣子,身上的那点骨气撑着他让他不愿意去为袁世凯工作,而袁世凯倒也没有过多的为难这位老人,只是让他去编写清史。由于年事已高,清史还没编完就去世了,只留下一个清史稿,也算是在自己历史之前做出了一些贡献。

湖广总督瑞澄

张之洞也曾做过湖广总督,算是比较出名,而瑞澄也比较出名,因为他被称作大清朝的掘墓人,甚至在埋葬时还添了两把土。

武昌起义本是一个突发事件,没想到居然会成功,如果不是这位湖广总督的“帮忙”这个起义估计会以失败告终。当时暴露出了一份起义名单,有人觉得应该销毁来安抚人心,有人认为应该揪出来以儆效尤,但是这瑞澄两个一件都没听,只是抓了首要的一部分人,名单也没有公布,搞得人心惶惶,大家都觉得自己被盯上了,所以才激起了武昌起义。起义爆发的时候,瑞澄不选择坚守,反而听小老婆的话在城墙上打了个洞逃走了,他这一走彻底完了,给清朝挖了一个大坑。后来他逃到了上海,觉得上海也不安全又逃到了日本,瑞澄逃来逃去的,各地管事也纷纷逃走,连大清的棺材板也给盖上了,最后清朝灭亡之后他又回到了上海,在1915年去世。

闽浙总督松寿

  • 松寿是满洲正白旗人,也是唯一一个为大清王朝殉死的总督。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各地官员都是能能逃得都逃了,要么就是投敌了,唯有松寿还坚守着本心。大家都劝他投降,但是松寿丝毫不听,一定哎哟顽强抵抗,没有兵力,连妇女都给了武器让她们抵抗,但是顽抗的结果是伤亡惨重,最后失败了,松寿不愿成为俘虏,也不愿逃走,更不愿投敌,所以就吞金自杀了。

陕甘总督升允

  • 升允是蒙古人,也是一个顽固派,他曾经就做过陕甘总督,但是因为反对立宪而被迫退休。在武昌起义爆发之后,他又被临时任职为陕甘总督来镇压起义,他带着兵马反攻西安,想要给大清朝留出一条后路,就算京师沦陷了,还可以退到西安,但是正在他努力的时候溥仪宣布退位了。就算清朝已经不复存在,升允依然在跟革命党人作斗争,但是他完全是没有章法的在死磕,他的愚忠并没有什么作用,九一八事变之后升允去世。

云贵总督李经羲

  • 李经羲也是一个关系户,他是李鸿章的侄子,在任云贵总督的同时也是云南讲武堂的总办。他在清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利用资源培养了一大批革命人士,武昌起义爆发之后,他将这一批人都临时送出境,而他自己直接去投奔了袁世凯。最后1921年在上海去世。

四川总督赵尔丰

  • 赵尔丰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些熟悉,没错,他就是东北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弟弟,他们兄弟俩都曾风光一时,一个在总督中地位最高,一个作为最大。赵尔丰任职期间打败了英国操纵的西藏叛军,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也算有一些功绩。武昌起义爆发之前,他出兵镇压“保路运动”,激起了民愤,然后这件事成了武昌起义的引子,之后赵尔丰被公审处决。

两广总督张鸣岐

  • 清朝晚期,最大的是非之地就是两广地区了,本来也出于多事之秋,两广地区又比较乱,所以没人想要来这里任职,但是这个张鸣岐的想法与常人不同。他花钱买通了袁世凯来到两广之地做 总督,清朝灭亡之后又直奔袁世凯而去,也许他本来的目的就是要投奔袁世凯吧。袁世凯去世之后,张鸣岐逃到了天津,九一八事变之后,又投奔了日本人,可见这个人毫无原则,谁对自己有利就投奔谁,他也一直被国人骂为汉奸,1945年去世。

小姐姐讲史


有人说清朝的组织架构注定了农民起义是很难成功的,后来我翻阅历史,清朝享国近三百年的历史,确实没有农民起义成功的案例,除了官员任命制度,还有最基本的军事制度,清朝前期以“八旗”和“绿营”为主,后期大多是汉人组成的军队。

今天就来讲讲清朝的“封疆大吏”,其实这在清朝之前就有,多指古代省一级长官,负责整个省份的军政事务,简单来说就是相当于如今省委书记外加军区司令的职位,而清朝共有9位封疆大吏,分别是:

两江总督(江苏江西安徽)、湖广总督(湖南湖北)、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四川总督、东三省总督、甘陕总督、云贵总督;

那么这九位封疆大吏的最后一任总督都是谁?他们的在清朝灭亡之后结局如何?

两江总督(张勋)1854年-1923年9月11日

清末民初大臣,江西奉新人,清朝灭亡后,张勋为了表示自己效忠于清朝,下令禁止所辖部队剪辫子,1917年拥护溥仪复辟失败,1923年,张勋在天津病逝,灵柩被送回奉新老家安葬。

湖广总督(段祺瑞)1865—1936

出生于安徽合肥,皖系军阀首领,在清朝灭亡之后,曾组织张勋复辟,后日本要求段祺瑞在东北组织傀儡政府,被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在上海宏恩医院病逝。

闽浙总督(松寿)

满洲正白旗人,在清朝灭亡之后,松寿还顽强抵抗,组织旗兵发动反击,最后和革命军激战一夜,溃败之后,松寿看见大势已去,吞尽自杀。

两广总督(张鸣岐)1875—1945

清朝灭亡之后,张鸣歧指挥军队镇压革命军,眼看大事不妙,竟然携款逃亡日本,后又因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被封一等伯爵。袁世凯去世之后,又逃亡天津,日本入侵后又勾结日本特务,沦为汉奸,还生成“大东亚战争必胜!”日本投降后张鸣岐在民众的一片骂声中死去。

直隶总督(张镇芳)1863—1933

是袁世凯兄嫂的弟弟,民国成立之后,担任河南都督一职,1914年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被列为“七凶”之一,袁世凯去世后又参与张勋复辟,担任内阁议政大臣,复辟失败后被抓,1918年被释放。张镇芳心系自己家乡,曾多次为家乡捐款,1933年,张镇芳在天津东南郊吴窑村病逝,时年70岁。

四川总督(赵尔丰)1845年-1911年

赵尔丰为辽宁人,1908年平定西藏,1911年4月,因为自己的兄长被调往东三省任职总督一职,之后清政府下令自己前去镇压保路运动,所以导致湖北兵力空虚,爆发了武昌起义,1911年10月,赵尔丰想要策划兵变,却被尹昌衡发现并抓获,最后被杀死,时年66岁。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1844年5月23日—1927年9月3日

辛亥革命之后,清朝覆灭,赵尔巽在清史馆工作,着手编纂清史,此时的赵尔巽已经是古稀之年,之后他主持编纂了《清史》,还在全国各地网罗了一批学者,1927年,赵尔巽因病去世,此时的《清史稿》并未完成,可谓是带着遗憾去世。

甘陕总督(长庚)1843—1914

满洲正黄旗人,宣统元年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后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灭亡之后,长庚就将总督印章交给了布政使赵惟熙,1914年,长庚病逝,时年71岁。

云贵总督(李经羲)1860—1925

李经羲在清朝灭亡后被蔡锷送至北京,与其他官员组织维持国会,袁世凯任命他为政治会议议长,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官,1917年,被黎元洪任命为国务总理,后来又遇到张勋复辟,总理一职才担任了一周不到就离职,1925年在上海病逝,时年65岁。


猫眼观史


清朝末年,总督一级尚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东三省总督九位。其中最后一任四川总督赵尔丰与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还是亲兄弟。

最后一任直隶总督张镇芳,宣统三年十二月以湖南提法使署理,署理仅十天。民国曾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后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袁失败后又支持张勋复辟。后转政从商,担任盐业银行行长等职,1933年病逝。其嗣子张伯驹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

最后一任两江总督张勋,宣统三年十二月以江南提督署理,仅十二天。张勋一心维护清政府,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契机进入北京,随后拥护宣统复位,但不久失败,史称张勋复辟,失败后逃亡天津租界,此后再未入政界,1923年病逝天津。

最后一任陕甘总督长庚,宣统元年任,三年去职。四年后即去世。

最后一任四川总督赵尔丰,宣统三年三月署理,十月武昌起义后宣布四川独立,十二月被杀害。

最后一任闽浙总督松寿,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任,宣统三年11月与革命党人激战,失败后吞金自杀。

最后一任湖广总督瑞澂,宣统元年任,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逃亡上海,因担心清政府治罪又逃亡日本,清灭亡后又返回上海,1915年病死。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张鸣岐,宣统二年十月至三年九月任。此人是所有最后一任总督中活的最久的。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袁世凯时回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成为日本特务,1937年七七事变后公开投靠日本,历任汉奸要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去世。

最后一任云贵总督李经羲,宣统元年任,三年去职。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光禄大夫李鹤章第三子,辛亥革命时被蔡锷礼送出境,曾短暂出任民国政府总理,1925年于上海病逝。

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宣统三年三月任。民国时期曾任奉天都督、临时参议院院长等职。赵尔巽最大的贡献在于主持编纂《清史稿》。


楚邾


封疆大吏,又称“封疆大臣”,指明、清时期执掌地方(一省或数省)最高军政权力的官员。到了清末,九位封疆大吏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

最后一位直隶总督:张镇芳

张镇芳是河南项城县人,袁世凯表弟。清廷灭亡后,张镇芳历任代理直隶都督、代理河南都督、河南都督兼任民政长。后因作战不利,被袁世凯免官。袁世凯称帝后,他创办盐业银行并亲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袁世凯去世后,他投靠张勋。在张勋复辟成功的短暂时间里,他出任了内阁议政大臣、度支部尚书。不久之后复辟失败,他遭逮捕并被投入监牢,随即保外就医到天津,1933年病逝,享年71岁。张镇芳无亲生儿子,张伯驹原是其侄子,后来过继给他为子。

最后一位两江总督:张勋

张勋在清廷灭亡后六年即1917年发动政变,拥戴宣统皇帝复辟,自任政务总长(即总理、首相)兼首席议政大臣。失败后避居天津租界,北洋政府将他特赦,又任其“全国林垦督办”,张勋不就。1923年9月12日,张勋在天津病逝,终年68岁,葬在家乡奉新县赤田村。紫禁城的满清小朝廷赐谥“忠武”,在清代,“忠武”这个谥号是对武官的最高评价。

最后一位四川总督:端方

四川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1911年9月10日,清廷将四川总督赵尔丰免职,命端方署理,率湖北新军经宜昌入川,至资州镇压革命党人。11月27日新军哗变,端方曾表示愿归顺革命党,然而端方与其弟端锦还是被标统刘怡凤杀死于资中禹王宫。

最后一位闽浙总督:松寿

闽浙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闽浙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闽军举事,松寿兵败,吞金殉国。赠太子少保,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节。


最后一位云贵总督:李经羲

云贵总督正式官衔是总督云贵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李经羲在内政改革等方面抱持开明态度,对镇压革命派也并不积极。1911年0月29日夜,革命派发动昆明重九起义。李经羲被俘虏,但在蔡锷的指示下获得释放,逃往上海。1917年春开始,李经羲先后担任段祺瑞内阁、伍廷芳临时内阁的财政总长兼盐务署总办。6月22日,李经羲终于就任中国民国国务总理。但是,7月1日张勋复辟,李经羲内阁被迫总辞职,经天津逃往上海。1925年9月18日,李经羲在上海病逝,享年69岁。他是李鸿章三弟李鹤章之子。

最后一位湖广总督:段祺瑞

湖广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朝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袁世凯将段祺瑞召回北京,清廷增封段祺瑞为湖广总督。辛亥革命之后,成为皖系军阀首领,曾三次出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和领导人。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北洋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20日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当寓公。1933年2月段祺瑞移居上海。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葬于万安公墓,享年71岁。

最后一位两广总督:李准

1911年11月26日,李准奉谕代理两广总督。辛亥之后,李准应袁世凯邀请,前往北京出任高等军事顾问,后由段祺瑞政府封直威将军。1916年去职,其后隐居天津,以研习书法、撰写剧本度日。晚年成为书法名家,曾为《大公报》题写报名。1936年11月22日病逝于天津,享年65岁。

最后一位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正式官衔为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辛亥革命后,赵尔巽隐居青岛。1914年,袁世凯委任其为清史馆馆长,主编《清史稿》。1925年2月,段祺瑞举行善后会议,推其为正议长。5月,又聘其为临时参政院参政,并被指定为临时参政院院长。1927年,《清史稿》完稿,旋即逝世于北京。

最后一位陕甘总督:长庚

正式官衔为总督陕甘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管理茶马、兼巡抚事。1909年,长庚外任陕甘总督。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西安等地继而响应。长庚与伊犁将军志锐、陕西巡抚升允等谋划迎宣统帝溥仪西迁,然而宣统却于此时逊位。旨意传至兰州后,长庚只得将总督印交付布政使赵惟熙后回到北京。袁世凯曾希望其担任北洋政府的边省将军,但长庚没有接受。1914年,长庚病卒,逊清朝廷追谥恭厚,北洋政府也派专员吊唁。


诗书君


直接盘点末代的九位总督吧,毕竟,题中所说的封疆大吏其实就是总督。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东三省是最后设立总督的,而最后一任总督就是赵尔巽,进士出身也是一个东北人。在清朝灭亡之后,袁世凯想让赵尔巽当自己的顾问的,可是也许是因为还有一点骨气吧,所以赵尔巽就没有去,而袁世凯也没有过多的为难,让他去编写清史,可是还没写完,就留下一个稿子赵尔巽就因病去世了。



直隶总督张镇芳

原本的直隶总督是袁世凯,后来袁世凯退岗离职,于是他兄嫂的弟弟张镇芳就直接接他的班了。也是因为这关系,所以张镇芳在清朝灭亡之后就直接跟着袁世凯干了,后来袁世凯去世了,他就跟着张勋搞起了复辟,失败后被抓了判了个无期,之后破财消灾出了狱就去经商去了,享年七十岁,也算的上是结局好的了。



两江总督张勋

张勋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忠实的拥护者了,因为他对清王朝都至死不渝,不仅搞起了复辟,到死的时候都留着辫子,而且还让自己的手下都留着辫子,是个典型的保守派。在复辟失败后,他就逃到了天津,直到1923年去世,被运回老家江西安葬。他自称:吾回天无力,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



闽浙总督松寿

松寿是满洲正旗人,在清朝灭亡的时候,他尽力的去抵抗,甚至让妇女手持兵器。最后,秉持着国在人在,国亡人亡的念头,松寿吞金自杀,为大清殉葬去了。



湖广总督瑞澄

瑞澄被称作是大清的掘墓人,因为正是因为瑞澄,武昌首义才这么快就爆发了,撇开调兵去四川不说,早在起义之前,瑞澄就得到了起义者的名单,可是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他竟然随便抓几个杀了就完事了,导致了起义者横下心直接提前起义了。都没有怎么反抗就直接逃到了上海后来再逃到日本,等到风头过去了又回到上海于1915年去世。



两广总督张鸣岐

因为在晚清时期,两广地区着实是是非之地,处于多事之秋,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愿意来两广,后来张鸣岐通过走后门买通了袁世凯才来到两广当总督(难度也不怎么大)清朝灭亡之后,他就投奔袁世凯去了,尽极阿谀奉承鼓吹袁世凯复辟帝制。后来袁世凯去世,他就逃到了天津,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就直接投奔日本人去了,也正因为此而为国人所诟病,直接被定性为汉奸,在1945年被骂死了。



陕甘总督升允

升允是蒙古镶黄旗人,原本就是陕甘总督,后来因为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而被强制退休了,后来在武昌起义时就又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在上任之后,他就反攻西安,想为皇帝留下一条后路,可惜的是,西安还没打下来呢,大清就灭亡了。不过他还不死心,仍然与革命党对抗,还策划复辟帝制,为此,他还和日本人走的比较近,幻想着借助日本的力量复辟,不过,他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久就抑郁而终了。



四川总督赵尔丰

赵尔丰是东北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弟弟,算的上是末代总督中比较有作为的了,因为他在任期间率领军队去西藏镇压由英国人操纵的西藏叛乱军,并且将其打败,将西藏保留在了中国的版图中,不至于分裂出去。后来武昌起义之后,因为在四川保路运动中屠杀革命党人士,所以赵尔丰被直接公审处决。



云贵总督李经羲

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同时也是云南讲武堂的总办,结果用清朝的资源培养了一大批的革命人士。在武昌起义之后,蔡锷将其礼送出境,而李经羲则在去过上海遇挫之后直接去投奔了袁世凯,于1925年在上海去世。


呼,整理这些资料好累~


妙龄老翁谈历史


在清朝,所谓封疆大吏只能是总督,大多数时间里,清朝常设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两江、湖广、两广、闽浙、四川、陕甘、云贵总督,后期加设黑龙江总督,是为题目中的九位封疆大吏。

九位总督,在辛亥革命前后,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有的为清廷尽忠报“国”、舍身取义;有的顺应时势,在民国也混个风生水起;有的不甘沦落,再举刀戈;有的晚节不保,投靠了异国侵略者;有的淡泊明志,相忘于江湖。

逐一介绍。

末代直隶总督:陈夔龙(张镇芳)

直隶总督管辖直隶省(现今的河北),治保定,属于天子脚下,在九大总督中的地位最高,清朝历史上共产生了59位(66任),末代直隶总督名义上是张镇芳,但他仅仅当了十天,宣统帝就宣布逊位,这十天的清廷已是人心惶惶,所以张镇芳的直隶总督其实是有名无实。

张镇芳是袁世凯嫂子的弟弟,在袁世凯当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时候才飞黄腾达,有了这层裙带关系,民国肇始后,袁世凯大总统任命他当了河南都督兼民政长,在位期间,张镇芳捕杀河南革命党人,犯了众怒,被袁世凯撤职。

之后,张镇芳又去主持官商合股的盐业银行,张勋复辟期间,他鞍前马后的追随张勋,被封为为议政大臣兼度支部尚书,也因为参与复辟,被判了刑,花了大钱才赎身成功,余生从事金融业,1933年病亡。

张镇芳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不多,但他有一个侄子(后来过继给他做养子)——“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却是有名的鉴赏家,张伯驹在建国后曾经捐赠给故宫大量珍贵的个人收藏品。

比起有名无实的张镇芳,在直隶总督位置上做了两年多的陈夔龙才是真正的末代直隶总督。

陈夔龙的干老丈人是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庆亲王奕劻,他于宣统元年十月由湖广总督改任直隶总督,做了两年多后病休。虽然他的夫人认了奕劻当干爹,但陈夔龙对奕劻倚重袁世凯很不以为然,反倒很看不起袁世凯。辛亥革命后,他耻于与“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伍,拒绝了袁世凯让他进入民国政府的好意,退隐江湖,在家安享清福。

陈夔龙余生以怀念故清、难忘皇家恩典而闻名,到1948年才以91岁高龄在上海去世,差一点活到新中国建立。

末代两江总督:张人骏(张勋)

清代的两江总督管辖的地区包括今天的安徽、江苏、上海和江西,在当时这几个省份是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与末代直隶总督的经历接近,张勋一直到了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人攻陷江宁,末代两江总督张人骏不得不逃亡后,才以江南提督、江苏巡抚身份兼署两江总督和南洋大臣,一共干了没几天,同样是有名无实的战时临时总督。所以,张人骏才是真正的末代两江总督。

张人骏在1909年,由两广总督改任两江总督,他所做出的最值得人们拍手称颂的事迹,恰是发生在两广总督任期内。

张人骏是清政府的末代封疆大吏中,最有海权意识的一位。他在职期间的1907年,在中国南海发生了日本侵占东沙群岛的事件,张人骏顶住了压力,坚决与日本领事交涉,收回了东沙群岛的主权。

1909年,张人骏调集军舰,带领大批军政要员,前往西沙群岛亲自测绘,每到一处岛屿,便勒石命名,鸣炮升旗,重申中国对该岛屿拥有主权,各国纷纷因此承认了清政府对西沙群岛的主权。

张人骏对南海岛屿的前瞻性的经营,也被民国政府传承并发扬。

张人骏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爆发了辛亥革命,在革命党人攻陷江宁之际,坐船出逃到上海,后来先后移居至青岛和天津。拒绝了张勋复辟时对他的拉拢,余生以诗文娱老,未再复出,1927年,在天津以82岁高龄去世。

张勋的事迹比较被大众熟知,他在辛亥革命后,坚决与革命党人对着干,即便是清帝逊位后,自己所部新军也不肯剪掉宝贵的大辫子,人称辫帅。1917年,借着府院相争的好机会,率领辫子军来到京城,说服小逊帝玩了一票“复辟”丑闻,终于被历史的车轮所碾碎。

复辟失败的张勋又多活了六年,大部分时间都躲在天津租界里,拒绝了北洋好友们三番五次请他复出的好意,以“大清股肱之臣”自居,终生未剪辫子。

末代湖广总督:瑞澂

瑞澂其人,必将因武昌首义永载于历史。对于清政府来说,瑞澂在武昌首义中,纯属猪表现,对于革命党人来说,瑞澂所为,则是神助攻,没有瑞澂关键时刻连出昏招,辛亥革命可没那么容易成功。

瑞澂,正黄旗人,出自名门,系大学士琦善之孙,黑龙江将军恭镗之子。1910年,出任湖广总督,1911年5月,他向清廷提出修建川汉铁路,被任命为总办,积极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直接促成了后来的保路运动。

时间来到1911年10月9日,武汉革命党人秘密据点不幸被巡捕破获,党人名册被没收,瑞澂得到了这份名单后,采取全力搜捕党人的策略,次日晨,杀害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武昌首义三烈士”。新军中流传,瑞澂准备把党人全部揪出来处理掉,一时传言,喧嚣尘上,当天傍晚,便爆发了划时代的武昌首义,成为压垮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联想到保路运动也是由瑞澂引发而起,没有保路运动,湖北军队就可不能被调往四川镇压,新军中的党人起义就不可能轻易成功,辛亥革命成功的双响炮,全部系由瑞澂一人点燃,对于初生的民国来说,瑞澂实是“居功至伟”的代表人物。

武昌首义后,瑞澂继续他的神仙表现,在革命党人进攻总督衙门之前,就不管不顾地迅速逃命。

武昌首义当天上午,瑞澂还向清廷报告,他成功粉碎了一次潜在的兵变,清廷回电,予以嘉奖,武昌首义次日,清廷降旨,瑞澂革职,命令他戴罪立功,电报还没收到的时候,民军已经攻下了汉阳和夏口,瑞澂乘着兵舰逃跑了。

清廷在震怒之下,派末代两江总督张人骏捉拿瑞澂,可惜瑞澂已经跑到“解放区”上海,鞭长莫及。

瑞澂于1912年,死于上海。

末代两广总督:张鸣岐

1909年,张人骏由两广总督改任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出现空缺,先是由袁树勋代理一年多,后来又由广州将军增祺兼署了几个月,到了1911年4月,张鸣岐靠着行贿庆亲王奕劻,得到了这个封疆大吏的位置。

张鸣岐刚一上任,就遇到了严峻考验,革命党人举行了黄花岗起义,被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迅速扑杀,林觉民等革命者被张鸣岐下令杀害。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府督均惶惶不可终日,身处华南一隅的末代两广总督张鸣岐因为曾与党人结过大梁子,眼见长江流域的各省都宣布独立,两广俨然成为被隔离的孤岛,自然也惊恐异常。

本地革命党人蠢蠢欲动,张鸣岐眼见大势已去,遂于11月5日宣布广东独立。本地士绅推举他本人当临时都督。张鸣岐情知被党人不容,不敢接任,旋即逃亡香港和日本。

北洋政府期间,张鸣岐倒是给足袁世凯面子,复出任职,在袁世凯称帝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劝进”作用,没想到却押错了宝。

护国战争爆发后,心灰意冷的张鸣岐脱离政界,到上海租界隐居。 在抗战期间,张鸣岐晚节不保,又出山担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官职,一直到1945年3月,还跟大汉奸王揖唐、 殷汝耕等在法会上祈祝“大东亚战争必胜”。同年9月15日,病死于天津,侥幸逃离了战犯的处罚。

末代闽浙总督:松寿

松寿者,满洲正白旗人也,为官廉洁、不求名利,是清政府内部难得的清正官僚,1907年,出任闽浙总督。

武昌起义爆发后,福建的邻省江西、浙江、广东先后宣布独立,福建本地革命党人彭寿松也做通了新军工作,准备起义,福建本省的谘议局议员劝告总督松寿顺应潮流,松寿坚拒。

在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中,松寿组织旗兵进行了殊死抵抗,鏖战一晚,初战得利,但很快就遭到了新军优势兵力猛攻,旗兵溃退,松寿看到大势已去,选择了吞金自杀。

站在满洲贵胄的立场上,松寿可谓是为清廷殉节的忠臣,算的上一位铁骨铮铮的人物。

末代四川总督:赵尔丰

赵尔丰是盛京将军赵尔巽的弟弟,1911年4月,哥俩同时接任东三省总督和四川总督,他俩双双成为两地末代总督。

1908年,赵尔丰担任驻藏大臣兼边务大臣,其时兄长赵尔巽担任四川总督,赵尔丰在西康藏区实行改革,改土归流,加强清政府对藏区的控制,西藏噶厦生怕赵尔丰继续收紧绳索,妄图调集藏兵武力阻止赵尔丰入藏。次年,赵尔丰打垮藏军,进入西藏,达赖喇嘛逃到了印度。

1911年4月,赵尔丰接任四川总督,前文说了,末代湖广总督瑞澂引发了保路运动,但责任却要刚刚接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来扛,赵尔丰一面开导群众,一面向清廷请示,意欲和缓处理,不建议直接镇压。

清政府却下令赵尔丰必须镇压如火如荼的四川保路运动,不得已之下,赵尔丰只好执行,但手下的川军的执行效果却大打折扣,武昌起义后,清廷免去了他四川总督一职,保留了边务大臣职务。

武昌起义爆发后次月,成都宣布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不料后来却发生了军队哗变事件,军政府怀疑是赵尔丰背后捣鬼,随即捉拿赵尔丰并杀死了他,据称赵尔丰死前,曾经骂不绝口。

末代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东三省总督本来设置的就很晚,直到1907年才设立,1911年4月,赵尔巽出任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其实,赵尔巽本人就出身于东北,之前做盛京将军期间,将东北地区的财政工作经营的相当不错。

当上末代东三省总督后不久,辛亥革命爆发,赵尔巽组织了“保安会”,率领张作霖保证了东三省的稳定局面,赵尔巽本人虽然跟袁世凯联系密切,但内心深处忠于清王朝,镇压革命党人,迅速剿杀了刘建封在安图成立的“大同共和国”,一直到清帝逊位后,赵尔巽仍然保持着对革命党人的高压态势。

民国建立后,赵尔巽因得罪革命党人太多被解职,他来到青岛寓居,置办了大量房地产,用于买卖出租,俨然成为当时青岛首富。

1914年,赵尔巽接受袁世凯的任命,出任清史馆馆长,组织各路专家学者、清廷遗老编纂《清史稿》,历时十三年才编纂完毕,赵尔巽于当年(1927年)以83岁高龄在北京病逝。

在北洋政府段祺瑞执政期间,赵尔巽先后出任善后会议议长和临时参议院议长职务。

末代陕甘总督:长庚

长庚之名,最出名的时候是他在当伊犁将军之时,他在西北经营三四十年,面对沙俄入侵,他几番收复伊犁失地,力保西北边陲疆土,这一点上还是有些功劳的。

1909年6月,原陕甘总督多罗特·升允因反对“立宪”,誓死捍卫清廷实权统治,被清廷当做反对改革的典型,挥泪斩马谡,予以免职处理,长庚被调任陕甘总督一职。

武昌首义爆发后,陕西与湖南并列第一响应,长庚独木难支,大力举荐升允复出担任陕西巡抚,全力镇压起义民军,从此刻起,升允开始抢镜,长庚几乎消失了存在感。

升允逃到甘肃,带领清军展开反攻,杀入陕西,在南北合议期间,升允坚决反对和谈,清帝退位后的第二天,革命军代表前来谈判,升允竟然丧心病狂的把谈判代表雷恒焱割耳削鼻挖心处死,对手下隐瞒消息,继续大举进攻民军。

怎奈手下慢慢得知了消息,再加上其它清军势力纷纷反正,袁世凯三令五申让他停止作战,升允也知道大势已去,这才悻悻退兵。退兵之后,他还异想天开的向袁世凯发报,请求给他陕西都督的位置,没把袁世凯气乐了。

回到甘肃后,升允没想到的是,甘肃也宣布共和,这就堵死了他和长庚设计的把小皇帝迎到西北继续抗战的所有努力,痛哭之后,升允经西伯利亚逃亡日本,余生奉献给了复辟清王朝的运动中,历经多年努力,数次功败垂成,升允于1931年死于天津租界。

长庚在清帝逊位后,没敢像升允表现的那样铁血,他识时务地选择了挂印而去,1915年去世。

末代云贵总督:李经羲

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亲侄子,于1909年升任云贵总督,能力如何权且不论,李经羲与他叔父一样,都是洞察时局的明白人,知道早晚要面对大清完了的这一天,因此对云南省内的革命党人比较客气。他与蔡锷有师生之谊,在辛亥革命后,蔡锷将军也没有为难末代总督李大人,而是将他礼送出境。

李家本来也是北洋一系的创始人,北洋政府当然对李经羲很客气,他后来在北洋政府中先后出任政治会议议长、参政院参政、审计院院长等职位。

1917年张勋复辟之前,李经羲本已答应黎元洪出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可惜仅仅干了七天,就被入京的张勋打断了进程,李经羲仓皇南下,落了个民国任期最短的总理记录。

李经羲死于1925年,他的后代中,除了一位著名外交家,那就是前驻美大使李道豫先生。


历来现实


清朝的官制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官员设置制度,为加强皇权、削弱大臣权力,又做了一些调整,到雍正、乾隆时,官制基本稳定下来。

在地方行政上,清朝沿袭明朝的传统,设置了省、府、县三级。总督和巡抚都是地方高级官员,总揽军、政和监察大权,可以说都是封疆大吏。


但这两者还是有所差别的,首先官阶不同。总督官阶一般为正二品,最高为从一品;而巡抚官阶一般为从二品,最高为正二品,也就是说总督的官阶稍高于巡抚。其次,两者主管的辖区范围不同。巡抚是主管一省的地方大员,而总督则统辖一省或数省。最后两者职责的重心不同,总督重军而巡抚重民,总督的职权要高于巡抚。清朝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九大总督,这九位总督应该就是就是题主所说的九位封疆大吏。在风云际会、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清末,这九位末代总督会有怎样的命运呢?下面我们依次简述一下这九大总督。

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主管直隶、河北、山东三地,官署驻地保定。我们熟知的雍正心腹李卫曾三任直隶总督,而孙嘉淦、刘墉、琦善、穆彰阿、桂良、曾国藩、李鸿章、荣禄和袁世凯等人都曾担任过此职。

最后一任直隶总督是袁世凯的同乡张镇芳,张镇芳与袁世凯还是姻亲,张镇芳的姐姐是袁世凯的大哥袁世昌的妻子。风流倜傥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就是张镇芳的侄子,张伯驹还是他的过继子。


张镇芳的仕途发展离不开袁世凯的提携。慈禧西逃后于次年回京,途经直隶时,陪同慈禧回宫的时任陕西司行走张镇芳在直隶见到了山东巡抚袁世凯。此后袁世凯接手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培植个人势力,袁世凯大力提拔张镇芳出任长芦盐运使等职。

由于袁世凯的实力不断扩张,引起清室皇族的恐慌,袁世凯不断遭到御史的弹劾。1907年,袁世凯调离北洋,入朝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举荐张镇芳代理直隶总督一职。

清末的革命浪潮对张镇芳的仕途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的贵人袁世凯又坐上了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张镇芳被委以重任,回到河南老家干起了河南都督兼民政部长。在任期间,奉袁世凯之命积极镇压革命活动,捕杀了很多革命志士,激起民愤。

袁世凯为平息民愤,甩锅张镇芳,将其撤职,改由段祺瑞兼辖河南。

袁世凯死后,张镇芳失去靠山,又跟着张勋搞了一曲复辟闹剧,还当上了议政大臣。曲终人散后,张镇芳被以内乱罪叛处无期徒刑。神通广大的张镇芳又让张伯驹以他的名义捐款40万赈灾。破财消灾,张镇芳很快重获自由。此后,张镇芳再未涉足政坛,而投身于银行投资,直到1933年去世,终年70岁,下葬于天津吴窑村。


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的辖区为江苏、安徽和江西三地,官阶从一品。从同治三年始,官署驻地南京。清朝大臣于成龙、尹继善、林则徐、邓廷桢、琦善、曾国藩、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都曾出任此职。

末代两江总督就是近代史有名的“辫帅”张勋。张勋曾多次担任慈禧和光绪的护卫,对清室忠心耿耿。辛亥革命后,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在南京对抗革命军。袁世凯死后,张勋率辫子军拥立溥仪复辟。但短短12天,复辟闹剧告终,张勋逃往天津德租界。此后,张勋开始经商,赚取了巨额财富。后来张作霖、徐世昌都曾邀请张勋复出从政,均被张勋拒绝。1923年,张勋在天津病逝,终年69岁。张勋对清室一片痴忠,愚恋旧主,他生前曾表示:脑袋在,辫子不掉!


闽浙总督:

闽浙总督统辖福建、浙江两地,在光绪十一年时,台湾也归并到闽浙总督管辖。名臣范承谟、李之芳、姚启圣、李卫等任过此职。

最后一任闽浙总督是满州人松寿。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人彭寿松决定发动福建起义。当时福建谘仪局的一些议员劝时任闽浙总督松寿缴出防营的枪械,遭到松寿的拒绝。随后起义军与清军激战,松寿战败吞金自杀。

云贵总督:

云贵总督统辖云南、贵州两省军政大权。首任总督为洪承畴,周有德、风水大师高其倬、鄂尔泰、阿桂、福康安、林则徐等人都曾出任此职。

李鸿章的侄子李经羲是最后一任云贵总督。他在1909年2月就任此职,辛亥革命爆发后,蔡锷等人发动云南起义。李经羲曾对蔡锷等人的革命活动非常包容。因此云南起义时,李经羲全家被蔡锷派送护送赴越南,经香港回到上海。


1913年10月,袁世凯当选大总统后,李经羲曾出任议长等职。袁称帝后,李经羲与徐世昌、赵尔巽、张謇三人被袁封为“嵩山四友”。袁世凯死后,李经羲寓居天津。黎元洪与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后,李经羲接替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但因为张辟复辟,李经羲屁股还没坐热,不到一周就匆匆下台,躲到江朝宗的家里。后来又乔装改扮辗转来到上海,从此再无涉足政坛,在家含饴弄孙,不问他事。直到1925年病逝于上海,终年65岁。

湖广总督:

湖广总督统辖湖南、湖北两地事务。林则徐、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都出任过此职。

最后一任湖广总督是后来被称为“北洋之虎”的段祺瑞。他在辛亥革命爆发后被袁世凯任命为第一军统领兼瑚北广总督讨伐革命军。在武昌起义后,为讨伐革命军,湖广总督一职走马观花,袁世凯、王士珍等人都曾短暂地出任此职。而曾真正主政湖广,称得上末代总督的却是满人瑞澄。


瑞澄是大学士琦善的孙子,1910年就任湖北总督。在武昌起义爆发前夕,武汉革命党人的名册被汉口俄租界巡捕搜获。瑞澄依名册抓捕了32人,武昌起义于次日爆发,瑞澄闻风逃至上海,又害怕朝廷追责他不战而逃之罪,于是远走日本保命,直到清亡后才回到上海。过了没几年,在1915年时瑞澄病死,年52岁。

两广总督:

两广总督的辖区为广东和广西。李侍尧、福康安、林则徐、叶名琛、耆英、鹿传霖等人曾担任此职。

末代两广总督为山东无棣人张鸣岐,他在1911年4月出任两广总督。广州起义爆发后,他指挥清军疯狂镇压起义军,残杀了林觉民等43名革命志士。及到武昌起义,张鸣岐见回天无力,不得不宣布广东独立。于是众绅推选其为临时都督,张鸣岐却携款溜之大吉,途经香港来到日本。后来回国被袁世凯委任广西、广东等地。此人善于拍马逢迎,又积极劝进袁世凯称帝。抗战时期,本已隐居向佛的张鸣岐不甘寂寞,勾结日本人成为汉奸。抗战胜利后,张鸣岐去世。此人毫无气节,一生几度变节,令人唾弃。

东三省总督:

东三省总督是在光诸三十二年才设置的,统辖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地。

未任总督赵尔巽在1911年4月担任此职,当时全国革命活动暗流涌动。赵尔巽上任后,大力镇压东三省革命活动。民国建立后,赵尔巽避居青岛投资房产。

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赵尔巽出任国史馆长。他出任国史馆长的前提条件是要求袁世凯为他的弟弟赵尔丰正名。赵尔丰在任四川总督期间,残杀保路运动中的请愿民众,此事件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之一。后来,赵尔丰被起义军杀死。袁世凯为拉拢赵尔巽,很快满足了他提的条件,为赵尔丰“立传昭雪”。赵尔巽于是就走马上任国史馆长。

此后,赵尔巽潜心编修清史,于1927年编成清史稿,也就在这一年9月,83岁的赵尔巽在京病逝。

陕甘总督:

陕甘总督总揽陕西、甘肃和伊犁军政。岳钟琪、刘统勋等都曾出任此职。

最后一位被任命的陕甘总督是长庚。长庚在宣统元年出任此职。武昌起义爆发后,西安等地的革命活动也此起彼伏。前任陕甘总督升允复出出任陕西巡抚,督办军务,与长庚一同镇压革命活动。清帝退位后,长庚去职,四年后去世。

四川总督:

在清史上,年羹尧、李瀚章、丁宝桢、赵尔巽都曾担任过四川总督。最后一任四川总督是赵尔巽的弟弟赵尔丰。九大末代总督,这哥俩就占了两位。

1911年4月,时任四川总督赵尔巽改任东三省总督,其弟赵尔丰接任此职。赵尔丰到任后,由于清廷借国有之名将铁路权利出卖外国,激起民愤,民众纷纷请愿,掀起保路运动。清廷命赵尔丰严厉镇压保路运动,终于引发血案。后保路同志军揭竿而起,清廷慌忙调湖北新军入川,致武昌兵力空虚,不久武昌起义爆发。赵尔丰不久被革职,在成都被起义军擒获斩杀。



清朝的九大总督,是位高权重的九位封疆大吏。可是作为末代的九大总督,曾经的显赫和荣耀在权力的更迭中转瞬即逝。由于选择不同,九大总督人生结局各不相同。有与腐朽的清廷一同走向死亡的惨烈,也有随波逐流、晚节不保的懦弱,还有看透人事、不问世事的淡然,令人无限唏嘘!


岁月是一条河流


1911年辛亥武昌首义后,湖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相继发生反清“独立”,当时清王朝的地方总督一共有9位,各自的结局如下: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陈夔龙,1912年2月3日因病辞职。

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张人骏,江宁独立时出逃,1912年1月23日被清政府免职。

闽浙总督松寿,福州光复时指挥守军抵抗,1911年11月9日兵败自杀。

陕甘总督长庚,1911年10月22日陕西独立后去职。

四川总督赵尔丰,成都独立后被革命军处死。

两湖总督瑞瀓,武昌首义发生后出逃,被清政府革职。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中华民国成立后去职。

两广总督张鸣岐,广州独立后出逃。

云贵总督李经羲,昆明独立后出逃。



除了总督之外,各省巡抚也能视作是封疆大吏,其情况补充如下:

江苏巡抚程德全,苏州光复后成为革命军政府都督。

安徽巡抚朱家宝,安庆光复后成为革命军政府都督。

江西巡抚冯汝骙,南昌独立时自杀。

山东巡抚孙宝琦,山东宣布反清独立后,成为革命军总统。

山西巡抚陆钟琦,太原独立后拒绝参加革命,被革命军处死。

河南巡抚宝棻,因病免职。

陕西护理巡抚钱能训,西安光复时出逃。

新疆巡抚袁大化,辛亥革命后在新疆镇压革命,清帝逊位后兵败出逃。

湖南巡抚余诚格,长沙光复时出逃。

浙江巡抚曾韫,杭州光复时被捕。

广西巡抚沈秉堃,广西独立时任革命军政府都督。

贵州巡抚沈瑜庆,贵阳光复时出逃。

吉林巡抚陈昭常,民国后任吉林都督。

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以病去职。


海研会


清朝九位封疆大吏即是清朝九大总督,总督是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九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

直隶总督

总管直隶(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最后一任直隶总督是张镇芳,他是袁世凯兄嫂之弟,宣统三年十二月署理直隶总督一职,但仅十余天清朝就灭亡了,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委任张镇芳为河南都督兼民政长,袁世凯死后支持张勋复辟,复辟失败后被捕获无期徒刑,后被其子以保外就医为名从狱中救出,出狱后弃政从商,1933年因病去世,对了,他的儿子就是著名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张伯驹(其实张伯驹是张镇芳哥哥的儿子,后被过继给了张镇芳),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向政府捐献了大批珍贵文物,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


两江总督

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最后一任两江总督是著名的辫子军首领张勋,武昌起义后被清政府任命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清朝灭亡后被袁世凯派往徐州,任长江巡阅使,1917年北洋政府发生府院之争,张勋以调停为名趁机率军进入北京强制解散国会,拥立宣统发动复辟,但仅十余天便被段祺瑞的讨逆军击败,张勋逃亡天津德国租借,后北洋政府对张勋等复辟分子实行特赦,从此张勋退出政界进入商界,1923年张勋在天津因病去世。



四川总督

总管四川省的军民政务,最后一任四川总督是赵尔丰,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之弟,到任后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赵尔丰不得已下令镇压,后造成“成都血案”,也因此川军不愿继续镇压,于是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入川,而湖北新军也趁机发动武昌起义,赵尔丰因此被免去四川总督职务,1911年12月被四川军政府军政部长尹昌衡所杀。

闽浙总督

总管福建、浙江、台湾三省军民政务,最后一任闽浙总督是松寿,武昌起义爆发后,福建革命党人彭寿松在福建发动起义,松寿率部誓死抵抗,后兵败吞金自杀。



云贵总督

总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民政务,最后一任云贵总督是李经羲(李鸿章之侄),李经羲总督云贵时大力发展云南讲武堂,朱德元帅就是他破格录取的,而蔡锷也曾受到李经羲的资助,后来蔡锷在云南起义,李经羲誓死不降革命军,于是蔡锷便护送他离开云南,后出任袁世凯北洋政府,袁世凯逝世后避居天津,1925年9月18日在上海病逝。

湖广总督

总管湖北和湖南的军民政务,最后一任湖广总督是三造共和的段祺瑞,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武昌起义后,袁世凯急令段祺瑞为第一军统领兼湖广总督,后段祺瑞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被迫卸去职务,曾四次出任北洋政府总理,1926年被冯玉祥驱逐下台,从此隐居天津日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来往并移居上海,1936年因病去世。

两广总督

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最后一任两广总督是张鸣岐,1910年因贿赂庆亲王奕劻而升任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在任期间坚决拥护帝制,1911年亲自指挥镇压黄花岗起义,后拥护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死后逃亡天津,九一八事变后勾结日本特务,抗日战争爆发后沦为汉奸,日本投降后不久在天津去世。


东山省总督

总管奉天(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军民政务,东三省总督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新设置的官职,所以这一职务在历史上一共只有三人担任过,而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是赵尔巽,最后一任四川总督赵尔丰之兄,武昌起义时镇压东三省革命党,清帝退位后赵尔巽隐居青岛,1914年受袁世凯之聘,出任清史馆馆长,主持编纂《清史稿》,1927年因病去世。


陕甘总督

总管陕西、甘肃和伊犁三省的军民政务,最后一任陕甘总督说起来比较复杂,宣统元年(1909年)陕甘总督升允因反对立宪而被革职,继任者是长庚,武昌起义爆发后,升允再次被起用,督办的陕甘军务,但此时陕甘总督之职还是长庚,清帝逊位后长庚将总督大印交给赵惟熙便离去了。那么这么来看的话陕甘总督的最后一任总督应该是长庚,长庚于1914年去世。


咸鱼闲聊


清宣统年间,满清一共有九位总督,包括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那么清朝灭亡后,这最后的九位总督下场都是如何呢?这里我为大家一一揭晓。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赵尔巽是满清东三省最后一位总督。他是汉军军正蓝旗人,清同治十三年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一职。1903年成为湖南巡抚,正式步入满清封疆大吏的官途。1904年担任巡抚不到一年的赵尔巽被调往中央,署理户部尚书。1905年更是以汉八旗的身份担任了东三省的盛京将军,形同于后世的东三省总督。



1911年在清廷成立东三省总督一职后,不到数年后赵尔巽即被宣统正式任命为东三省总督,他也正式成为满清第一总督。但是不到数月,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全国各地有数省宣告脱离满清,主持革命。不过赵尔巽却是支持满清的死忠粉,他非但没有宣布独立,而是在东三省和张作霖等人成立了保安会,以此来阻止东三省革命的爆发,并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当然赵尔巽并不能阻挡历史的大势,最终在1912年清宣统帝被袁世凯逼迫退位,满清正式宣告灭亡。



不过满清虽灭亡,赵尔巽的官位还是依然坚挺,他被任命为奉天都督。但赵尔巽虽为民国官员,但确实反对革命之人,他不但发布“东三省反对共和十二条”,甚至还依旧屠杀革命党人。不过民国终究还是存在,赵尔巽的所作所为最终激怒了革命党人,他最终辞去都督职。之后赵尔巽并来到了满清遗族聚集之地青岛,但辞官的赵尔巽并不安于现状,他与陆润庠、劳乃宣等人成立了“十老会”,幻想着再次恢复满清。



1914年袁世凯想借用满族遗老遗少们的支持来恢复帝制,于是他成立了一个清史馆,然后利用这个机构来拉拢这些满清王公贵族们。而作为曾经满清第一督的赵尔巽自然就是袁世凯着重拉拢的对象,而赵尔巽而想借修清史来感谢满清皇室曾经的培养,后就担任了清史馆的馆长。但是赵尔巽担任馆长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为他的弟弟赵尔丰“平反”,但事实上赵尔丰是大贪官无疑,不过袁世凯为了能够拉拢赵尔巽,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条件。后赵尔巽见条件已成,随即安心在清史馆修清史,最终于1927年编成《清史稿》,而在完成之后赵尔巽也在同年9月3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

直隶总督-张镇芳

张镇芳是袁世凯哥哥的老婆的弟弟,清光绪十八年的进士,就任六品户部官。1901年因追随慈禧逃难有功,回京后被恩赏四品衔,仍在农曹就职。1902年因袁世凯高升为直隶总督,随即张镇芳开始了凤凰腾达的一生,先是升天津河间兵备道,后升任长芦盐运使,之后更是升任二品京堂。



后1907年袁世凯被夺直隶总督职,后张镇芳并署理了直隶总督一职。直至1912年民国成立袁世凯担任总统后,张镇芳被委任为河南都督兼民政长。作为袁世凯的嫡系,张镇芳完全跟随着袁世凯的意志,他在河南全面恢复封建旧秩序,并完全取缔革命的国民党。后来在二次革命中,他为了镇压在河南的革命党,还组成了一个“军警联合会”,然后血腥的镇压了革命党。但是最终张镇芳的血腥镇压引起了全国百姓的反弹,后1914年袁世凯被迫将张镇芳撤掉,改有段祺瑞担任河南都督。

1917年张镇芳支持张勋复辟,并就任议政大臣兼度支部尚书。后不到12天复辟失败,张镇芳先被判无期,后改判3个月。之后1928年张镇芳又在天津担任盐业银行董事长,直至1933年因病去世,享年70岁。



两江总督-张人骏

张人骏同治七年中进士,就任翰林院编修庶吉士。之后历任广西、广东、山东布政使,后于1900年升任漕运总督,之后又历任山东、河南、广东和山西巡抚。1907年7月,张人骏实授两广总督兼任南洋大臣,后又移两江总督。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张人骏反抗失败被迫乘坐日本军舰逃亡上海,后移居青岛。1917年张勋复辟,张勋本想授他协办大学士之职,但张人骏不受,再不出仕。1927年张人骏因病去世,享年82岁。



两广总督-张鸣岐

张鸣岐是清朝严格意义上的最后一位两广总督,在他之后虽满清还任命了一位叫李准的,不过他没到任满清就灭亡了,所以不算。张鸣岐是光绪二十年的举人,最开始他并未为官,而是一直在广西布政使岑春煊处任幕僚,后又在广西巡抚李经羲处任幕僚,1904在李的保举下就任广西太平思顺道道员,开始正式步入官途。1906年又任广西布政使,并署理广西巡抚,次年又实授关系巡抚,正式成为满清为数不多的封疆大吏。



1911年被满清任命为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同年4月镇压了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见革命之势不可为,张鸣岐不得已宣布广东独立,而因怕革命党的报复随拒绝接受临时都督一职,携带巨款逃亡日本。1913年,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后,从日本回国并被任命为广西民政长,1915年任广东巡按使,后因支持袁世凯称帝而被封为一等伯爵。护法战争后,张鸣岐辞去所有职务归隐上海法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沦落为日本人的走狗,并在伪华北政府任咨议委员。1945年9月15日张鸣岐因病去世,享年70岁。

闽浙总督-松寿

松寿是满清正白旗人,后以荫补升任郎中,并为陕西督粮道。光绪二十一年升为山东按察使,次年升江宁布政使。光绪二十四年升为江西巡抚,三年之后任江苏巡抚,不久改为河南巡抚,并加尚书衔。光绪二十八年升热河都统,并与次年升兵部尚书,后任工部尚书,次年升察哈尔都统。

1911年原闽浙总督丁振铎告老还乡,松寿得以晋升为闽浙总督,由此走向了生涯的鼎峰,成为满清九督之一。但是松寿在担任闽浙总督不足数月就爆发了武昌起义,而福建也被卷入到了此次动乱之中,在彭寿松等人的领导下11月8日松寿最终因誓死不降,而兵败吞金而死。



湖广总督-瑞澄

瑞澄是满洲上三旗中正黄旗人,也是末代湖广总督。少时瑞澄以荫补升为户部员外郎,1906年任江西九江道台,后调任上海道台。1908年升江西按察使,后又任江苏布政使。1909年升为江苏巡抚,1910年升湖广总督。

1911年8月19日,瑞澄因逮捕三十二位武汉革命党人,并诛杀彭刘杨三人,最后军心动荡,最终于20日爆发武昌起义,瑞澄不战而逃,先是逃亡上海,而又逃往日本。之后民国成立,瑞澄返回上海,后于1915年病逝,享年52岁。



陕甘总督-长庚

长庚是满洲正黄旗人。光绪六年升伊犁副都统,光绪十四年任驻藏大臣,后因平定西藏有功升为伊犁将军,光绪二十二年兼任镶蓝旗汉军都统,宣统元年任陕甘总督。

1911年宣统退位,满清遂亡。后长庚将总督大印交给布政使赵惟熙后,辞官隐退从此不过问政事。1914年长庚因病去世,享年71岁。



四川总督-赵尔丰

赵尔丰是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弟弟。他捐官得授知县,1905年赵尔丰在时任山西巡抚锡良的保举下任建昌道,后任川滇边务大臣,之后锡良离任赵尔丰署理四川总督。1911年实授四川总督一职。

同年6月保路运动爆发,赵尔丰奉命镇压保路运动起义军,但最终镇压失败,四川一半被起义军占领。后赵尔丰因镇压不利被满清解职,改任边务大臣。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赵尔丰因被怀疑指挥了四川军队的哗变,而被四川都督尹昌衡所擒,12月22日被杀于皇城“明远楼”,享年66岁。



云贵总督-李经羲

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光绪五年以优贡的名义坐上了道台,1887年任四川永宁道,后任福建布政使、云南布政使。1901年升广西巡抚,后调云南巡抚,1904年又调任广西巡抚。1909年2月升任云贵总督。

辛亥革命后被蔡锷赶下云贵总督的位置,后被赶出云南。1913年袁世凯任总统后,李经羲被任命为政治会议议长,1914年改任参政院参政,同年十月任审计院院长。1915年袁世凯去世后逃往天津,1916年李经羲被黎元洪任命为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不过不到一周因张勋复辟,李经羲辞官归隐,成为民国最短命的总理。1925年9月18日李经羲在上海病逝,享年65岁。



可以清末九个末代的总督大部分的结局都算好,至少都能善终。除了闽浙总督松寿是为满清尽忠吞金而死,四川总督赵尔丰被革命党人所杀之外,其余的七位末代总督全部得到善终,可以说结局都不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