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宦官專權的演變歷程

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時期,一個朝代到了統治的中後期,由於統治者的腐敗無能,自身沒有掌管國家最高統治權力的能力,或者自身勢力受到其它勢力的限制,這時候大權就會旁落。而宦官集團作為統治者身邊最接近的團體,自然就會更容易獲得統治者的信任,也就更加容易得到最高的統治權力。唐朝時期的宦官專權也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逐漸發展起來的。

唐朝宦官專權的演變歷程

宦官專權的初步產生時期。

唐代自從開國皇帝李淵開始,前期的幾代的統治者比如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李隆基等等都是比較賢明的君主。他們不但自身具有較強的軍事領導和指揮的才能,同時他們對於國家的各項政治事務也都是親歷親為,因此當時國家的最高統治權力一直都是牢牢地掌握在最高統治者的手中。而此時的宦官集團僅僅是跟隨在統治者身邊的奴僕,只是單純的伺候統治者的日常起居工作,對於國家的政治根本無從參與。

在唐玄宗李隆基統治時期,是唐朝發展的一個轉折時期。前期的李隆基比較還是十分勤奮的,因此當時國家政治也比較穩定,宦官也並沒有機會參與到朝廷的政治中去。但是到了後期,李隆基開始逐漸沉迷於享樂,對於國家的治理也逐漸放鬆下來,為了減少自己的負擔,他開始將國家的一部分政權權力交給身邊的最為崇信的宦官高力士,讓高力士來代替自己處理一些比較小的政務,由此高力士便有了機會參與到朝廷的政治管理當中,並且成為了朝廷官員與統治者相互聯繫和溝通的橋樑。根據劉昫在《舊唐書》中記載,當時“每四方進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由此可見當時高力士已經能夠對於國家的政治事務有了一定的決定權,由此也掀開了唐朝宦官專權的序幕。

唐朝宦官專權的演變歷程

宦官專權的逐步形成時期。

唐玄宗統治後期,爆發了一場對於唐朝影響十分深遠的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對於唐朝的打擊是很大的,尤其是對於朝廷的統治者來說,更是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朝廷官員在擁兵自重的情況下,存在著發生反叛,甚至威脅到自己統治地位的隱患,也由此使得統治者對於朝廷中的官員開始產生了很大的不信任。

相比較朝廷重臣的反叛來說,朝廷內部的宦官集團卻表現得十分忠心,並且為統治者登上皇位還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比如當時作為太子的李亨,能夠成功的登上皇位,就是藉助了以李輔國等宦官人員。宦官人員對於統治者的輔助和忠心也就進一步統治者對於宦官更加信任,為了更好的重用宦官,同時也為了監督朝廷中的官員,統治者就開始賦予宦官集團更多的權力。

在唐肅宗時期,宦官集團的權力進一步拓展到了軍事領域,以李國輔為首的宦官集團開始掌握兵權,並且能夠對於軍隊管理的措施提出一定的意見,這就進一步提升了李國輔等宦官在朝廷中的勢力。根據劉昫在《舊唐書》中記載,此時的李國輔已經權傾朝野,“府縣按鞫,三司制獄,必諧輔國取決,隨意區分,皆稱制,無敢異議者”。由此開始,唐朝的宦官專權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了。

唐朝宦官專權的演變歷程

雖然此時的統治者十分寵信宦官集團,但是卻也並不代表能夠完全信任他們。比如在唐代宗統治時期,根據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記載,唐代宗對於宦官集團“奉使四方者 ,不禁其求取 ”,雖然表面看來十分寵信宦官集團,但是實際上唐代宗是在利用宦官的同時,也在提防著宦官專權的現象出現。

同時此時的唐朝國家的最高統治權力依舊掌握在統治者手中,一旦國家出現宦官權力過大,甚至威脅到皇權的時候,統治者依舊可以輕鬆的將其剷除。比如在唐代宗時期,當時的宦官魚朝恩因為護駕有功,所以被唐代宗提拔為了當時的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給了他掌管中央禁軍的權力。軍事權力的過大使得魚朝恩開始膨脹起來,在朝廷之中參與軍事政務,可謂是權傾朝野。他憑藉自己手中的權力,在朝廷中肆意打壓自己的敵對勢力,甚至想要通過自己手中的權力來逼迫唐代宗遷都洛陽地區。雖然遷都洛陽的事件最終沒有成功,但是這也讓唐代宗看到了宦官專權對於自己統治的威脅,所以唐代宗在宰相的輔佐之下,將魚朝恩縊殺了。

雖然在這一段時期內,宦官集團的勢力已經能夠達到權傾朝野的狀況,但是此時他們仍然沒有脫離最高統治者的掌控,他們的權力還是需要來源於最高統治者,因此他們仍然是皇權統治之下的附屬品,只要統治者對於他們產生了不滿的情緒,宦官集團的勢力就能夠被統治者利用朝廷中的其他勢力輕易地消滅,所以一直到唐德宗統治時期,宦官專權並沒有發展到十分鼎盛的時期。

唐朝宦官專權的演變歷程

宦官專權的進一步鼎盛時期。

在唐朝的唐德宗到唐懿宗這一階段的統治時期,宦官專權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達到了最為鼎盛的時期。朝廷中的重臣比如宰相等,權力大為削弱,宦官集團的勢力逐漸超過了朝廷重臣所掌握的權力。唐德宗時期,統治者也將中央神策軍的統治權力交給了當時宦官竇文場,宦官集團的權力一度發展到威脅到皇權的地步,甚至能夠直接影響到皇帝廢立。

到唐順宗統治時期,宦官集團的權力嚴重的干擾到了皇權的統治,因此唐順宗想要聯合當時的朝廷重臣對於宦官集團的勢力進行打壓,從而發生了唐朝歷史上著名的“永貞革新”的事件。然而此時的宦官集團勢力已經超過了朝臣和皇權,唐順宗的勢力已經無法對於宦官集團進行打壓了,最終在以俱文珍、劉光琦等人為首的宦官集團的逼迫之下,唐順宗讓位於了太子李純,而諸多參與到打壓宦官集團勢力的官員也都被宦官集團貶謫或者殺害。

唐朝宦官專權的演變歷程

在唐文宗時期,經歷過前幾位統治者所受到的宦官專權的迫害和對於社會的影響之後,唐文宗就一直想要對於宦官專權的現象進行打壓,因此他開始聯合朝廷中的官員進行謀劃。宋文宗聯合當時擔任宰相的宋申錫想要暗中進行對於宦官的打壓活動,但是沒有想到,行動還沒有開始,事情就被敗露了,宦官集團搶先行動,並且汙衊宋申錫想要謀反,毫無權勢的宋文帝只能夠將宋申錫貶謫了,這也就是唐朝所發生的著名的“甘露之變”。

到了唐懿宗統治時期,由於統治者十分的昏庸無能,過度崇尚佛教而不理朝廷政事,這就更為宦官集團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專權條件,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權力一度完全掌握在了宦官集團的手中。

經過如此長時間的發展,宦官集團的權力不僅超過了朝廷官員的權力,也一度超越了皇權的統治,統治者對於宦官集團專政的現象也是無力扭轉,唐朝的宦官專政由此達到了鼎盛時期。

唐朝宦官專權的演變歷程

宦官專權的最終衰亡時期。

從唐僖宗統治時期開始,一直到唐朝滅亡這一段時期,是宦官集團專權的最後一段時期,經過對於國家政事管理一竅不通的治理之下,唐朝的社會已經明顯的衰亡下去,朝廷政治混亂,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最終盛極一時的唐朝無法避免的走向了滅亡的道路,而唐朝的宦官專權也跟隨著唐朝的滅亡一起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從唐朝的宦官專權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宦官集團勢力的能否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卻決於統治者的統治的,統治者自身如果不專心治理朝政,自然也就會使得大權旁落,從而為宦官專政提供了條件,最終也帶動了國家的覆滅。


參考文獻

  • 劉昫,《舊唐書》
  • 司馬光,《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