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經過最近幾年的強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如果誰再買臺電動車玩兒玩兒,不會再被視為非主流。但是,大家對新能源的認知,也主要集中在了純電動車,核心就是電池。其實業內普遍認為,氫能源汽車才是終極目標,因為燒的是氫氣,排出的是水,絕對的零排放。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豐田2014年推出的Mirai,截至今年9月全球的銷量有1萬輛,雖然與預期目標相去甚遠,但仍是目前賣得最多的。但是,氫能源汽車總體來看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也許是純電動遇到了瓶頸,今年氫能源意外的火了,各汽車巨頭紛紛發力,難道新能源汽車要變軌。

巨頭們的新動作

在今年的東京車展上,豐田展出了第二代氫能源汽車——Mirai概念車,雖然說是概念車,但已經非常接近於量產車,官方稱“將在2020年末正式開始銷售”。相對於上一代,新車改善了燃料電池系統的性能,並增加了氫氣存儲的容量,使續航里程提升了30%,達到644公里。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除了豐田,現代和本田在氫能源汽車領域走得也比較快。在今年中國的進博會上,現代正在大力推廣的NEXO,就是一款氫能源汽車,它的名氣不比豐田Mirai差,並且官方稱續航里程達866公里,比豐田Mirai高不少。還有本田的氫能源汽車Clarity,續航里程達750公里,目前已經在美國加州用於汽車租憑業務。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雖然沒有日韓企業激進,但是德國汽車企業在氫能源方面也非常積極。在今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德系車在氫能源方面也是集體發力。寶馬發佈了BMW i Hydrogen Next氫能源概念車,並宣佈與豐田在該領域合作。而大眾則宣佈開發支持氫能源汽車的全新模塊化平臺MPE。然而奔馳早就有了氫能源汽車GLC F-Cell,並且是量產車,不過只用於租憑。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其實,德系車在氫能源方面起步也很早,只是比較低調。比如奔馳從1980年代就開始研究燃料電池汽車,1994年,奔馳就已經推出了首款氫燃料電池車NECAR 1。2017年,推出了GLC F-Cell plug-in。

寶馬早在2007年的北京車展上就推出過氫能源的7系。當然,現在汽車工業融合是主旋律,目前寶馬選擇和豐田合作的同時,奧迪也和現代在開展合作。總之,氫能源汽車已經開始進入量產前夜,汽車巨頭們都在厲兵秣馬。

成本和配套是瓶頸

當然,和純電動車一樣,氫能源的推廣也非常難,而且似乎更難。從技術原理上講,氫能源汽車實際上也是電動力,只不過一種是固態電池驅動,一種是用氫氣為燃料發電,然後再驅動汽車,駕駛體驗上其實和電動車一樣,所以氫能源汽車又叫“氫燃料電池汽車”。不過,氫燃料電池其實並不是電池,而是一種用氫氣發電並驅動汽車的系統。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對於電動車,目前最大的難題是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續航里程現在最好的情況也就是500-600公里,而且使用激進點還要打折扣,比如開空調、跑高速等情況下,還有就是充電慢,就算是快充也得半個小時以上,而燃油車幾分鐘搞定。而氫能源汽車加氫和加油速度差不多,續航里程也可以做到和燃油車無差別,所以理論上沒有純電動車的續航焦慮,使用體驗更好。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但問題是,加氫站實在是太少了。據悉,目前全世界的加氫站都屈指可數,日本最多也沒超過100個,美國的加州雖然大力試點氫能源汽車,但是加氫站也只有33個。

而中國的加氫站才剛剛起步,只能算是試驗階段,主要原因還是貴,由於存儲氫技術複雜成本很高,一個加氫站的建設和運營成本是同規模加油站的數倍,基礎設施普及難度比充電樁高太多了,而且氫燃料電池車數量又太少了,無法分攤成本,目前如果不是企業巨資補貼,就是國家戰略投資。

另外,氫能源汽車本身也貴,儘管豐田經過努力已經使成本大幅大降了,但是Mirai在美國的售價仍高達5萬多美元,而且是補貼後。雖然豐田表示再過幾年,氫能源汽車的成本還可以大幅下降,但是對於私家車主,家裡有車庫充電不是問題,但是加氫就必須得依靠公共配套。再加上氫氣的生產、運輸和儲存等都遠不成熟,所以氫能源汽車推廣依然困難重重。

主要看國家推廣力度

可見,單純依靠企業推廣很難,但國家層面參與其中,效率就會大很多。目前,基於節能環保的壓力,世界各國都在發展新能源汽車,尤其是主要大國,在新能源發展方向上都不做取捨,而是各種技術路線並行發展。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比如:最近德國政府就提出向氫能源領域撥款235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85億元)。據瞭解,這筆資金是德國國家創新項目的一部分,德國聯邦政府自2006年起就開始為該項目投入資金,致力於相關技術的研發。根據規劃,到2020年,德國的加氫站將達到100個。

中國雖然在大力發展純電動車,但是在氫能源方面也沒有放鬆,甚至寫進了2019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另外,在汽車新積分政策上對氫能源也有所傾斜。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目前,國內的加氫站也在擴大規模,比如:10月26日,廣東佛山南海區就建成了國內首座“油、氫、電”混合服務網點,當地已經有8個加氫站。據瞭解,當地已經有11輛氫能源大巴在運行,未來將增加到380多輛。

據瞭解,2020年,中國市場將推出5000輛燃料電池汽車和100座加氫站建成,到2030年,中國將建成加氫站1000座,氫燃料電池車達到100萬輛。相信,隨著投放的車輛不斷增加,在基礎設施方面,國內也會跟上發達國家的腳步。

氫能源是新的彎道?

一直以來,中國汽車界將新能源汽車視為“彎道超車”,國內的電動車在政府的金錢和政策扶植下,在量上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質上依然與國際一線大公司還有差距,並且還催生了很多騙補公司。所以說,新能源是彎道不假,確實是超車的機會,但是能否實現目標,還是要靠紮紮實實的提升技術,而不是單純的吃市場紅利。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在氫燃料電池方面,自主品牌汽車雖然也很重視,比如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自主品牌福田汽車、上汽大通、紅旗品牌、眾泰汽車、東風汽車、格羅夫汽車、漢騰汽車、愛馳汽車和慶鈴汽車等共展出11款氫燃料電池汽車,但是乘用車基本還處於PPT階段,並沒有量產車型驗證產品的實力,還沒有形成品牌效應。真正能夠上路的,還是為數不多的商用車,而且都沒有形成品牌力。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當然,一些企業也在氫能源產業鏈上進行積極佈局,比如長城汽車入股世界領先的德國加氫站運營商H2 MOBILITY,成為該公司的第七大股東。眾所周知,長城汽車主要做SUV,在新能源積分上比較吃虧,在電動車起步較晚,並沒有優勢,所以在氫能源汽車上更積極佈局,這次從產業鏈佈局只是開始。

純電動和氫動力誰是主流?新能源汽車方向或變軌

但是,相對於德日韓,中國車企在氫能源方面明顯落後了,在電動車彎道超車還沒有成功的情況下,如果汽車產業變軌向氫能源,自主品牌隨時有滑出賽道的風險。當然,自英國科學家H·Davy在1801年發明了燃料電池的原理,至今氫能源汽車仍僅是小範圍應用,所以這項終極能源在汽車行業的普及,仍將是一個漫長的旅程,所以自主品牌現在抓住機會也不晚,只要別再玩兒“騙補”的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