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重庆“新房癌”的,只有房价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重庆楼市,

一直以来被大家称为,

高烧楼市中的一股清泉,

其原因是重庆房价一直很低。

而重庆的“低”房价之谜,

其背后又是因为土地的天量供应。

但事实上,

重庆储地和供地已日渐减少了,

早年间那些便宜的面粉,

也已经为数不多了。

天量供应时代结束

“天量供应”一直是重庆房地产市场的标签,特别是在2017年以前,重庆的土地供应量从未低于1000万平方米,有时候还能达到几个一线城市的总和。不过,天量供应时代已经结束,重庆住宅土地供应量正在逐年缩减。

能治重庆“新房癌”的,只有房价

2016年2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重庆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要求两年内土地供应规模逐年减少10%。

能治重庆“新房癌”的,只有房价

(重庆市主城区住宅用地供应中期规划及三年滚动计划)

在2017年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发布的关于《重庆市主城区住宅用地供应中期规划及三年滚动计划》中,明确了2017-2019年计划供应5.8万亩(三年滚动规划),其中:2017年1.8万亩,2018年2万亩,2019年2万亩。不过,对比计划供应,重庆实际供应的情况却缩水严重。

能治重庆“新房癌”的,只有房价

·2017年主城实际供应量为1.83万亩,比计划供应增加了0.03万亩;

·2018年主城住宅用地累积供应量为1.32万亩,仅为计划的三分之二;

·2019年1-6月主城住宅用地累积供应量为0.9万亩,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

能治重庆“新房癌”的,只有房价

供应量紧张,也影响了成交数据。从今年1-10月全国土地成交来看,重庆跌出前十。

土地供应减少,房价要飞?

2016年,重庆成了全国房产投资大军的明星城市,从16年到19年上半年的新房市场火爆程度来看,各大开发商手里的储地已经所剩无几,而且90%以上的房企在核心区已经没有土地储备了。

能治重庆“新房癌”的,只有房价

物以稀为贵!土地储备稀缺,直接影响着土地的楼面价。2016年以来重庆住宅用地成交楼面价呈直线上涨趋势,到2019年上半年更实现四连涨,成交楼面均价达到6877元/㎡,创历史新高,同比上涨35.01%。开发商拿地的钱多了,卖房的时候一定不会更便宜,土地供应量少,直接体现在未来的房价上。

今年上半年,土拍市场火爆,各大开发商为了保证后续供应,高溢价拿地,土拍市场竞争激烈,互不相让,量跌价高,大部分板块均已破万面粉价出土,甚至在老城区一地块拍出1.3w+的面粉单价。

能治重庆“新房癌”的,只有房价

(今年上半年地价排名前十土地)

上半年,包括商办主城区共成交96宗,看上去挺多,但实际上,供应量,土地宗数都在锐减,唯一走高的是面粉价。

另一方面,低容积率项目增多,上半年主城成交土地容积率1-1.5的地块,占比已超过60%。容积率降低,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地块,以往可以建7栋,现在只能缩小到5栋。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的居住舒适度越高,你要付出的越多。另外,容积率持续降低,改需产品云集,刚需产品会越来越少,价格也会越来越高。

重庆一直都是一个以新房为主导的市场,其原因是以前重庆的天量土地供应,每年很多新盘上市,人们有喜新厌旧的巨大选择余地。在2016年之前,重庆二手房在新房面前都是低着头的,重庆的商品房供应量也注定了二手房只能靠边站。

l 只要买得起,一定只考虑优质新房;

l 实力不够,宁愿买差一点的新房,也绝不买好一点的二手房;

l 如果确实只有买二手房,也绝对优先考虑清水二手房;

l 就算买不起房,但也要坚决贬低所有二手房

不过,随着供应量的缩水,市场也开始有所变化。从18年和19年上半年的供地可以看出,重庆主城核心区域几乎零供地,多一点的也就集中在弹子石洋人街一带。这对于重庆的“新房癌”来说,无疑是手里有钱,也买不到核心区新房。再换句话说,你想在核心区买房,大概率就只能去二手房市场了。

所以,供应量减少房价会跟着涨,而等到重庆房价涨到一定程度了,“新房癌”也就治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