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之后,雍正把“八爷党”都除掉了,为何老十幸免于难?

用户5547786370


导读:康熙朝晚期出现的“九子夺嫡”事件,乃系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文斗”皇位争夺事件,但其仍然被后世冠以“冷血无情”、“手段残忍”、“手足相残”等形容词,就在于皇四子胤禛在成功继承皇位以后,对于昔日夺嫡政敌的冷血报复和清算。

作为康熙朝晚期最具实力,继位呼声最高、也是皇四子胤禛最为强劲的夺嫡对手——“八爷党”,更是被雍正皇帝视为了头等清算对象。“八爷党”的首脑,皇八子胤禩于雍正四年被削爵、圈禁,改名“阿其那”,同年病逝于禁所;“八爷党”重要成员,皇九子胤禟于雍正三年革爵、雍正四年,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并于同年圈禁于保定,三个半月后被折磨致死。

但是,同样作为“八爷党”重要成员的皇十子胤俄和皇十四子胤禵,却得到了雍正皇帝较轻的处罚。胤禵,乃系雍正皇帝的一母同胞,能够被较轻处罚,尚在情理之中;但是,皇十子胤俄却为何得到了雍正皇帝一定程度上的原谅呢?


《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记载了皇十子胤俄在雍正朝得到的惩罚:

雍正元年,四月,夺爵,逮京师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释之,封辅国公。六年,卒,诏用贝子品级祭葬。

而对于皇八子胤禩和皇九子胤禟的处罚,《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则这样记载:

寻命削王爵,交宗人府圈禁高墙,允禩改名阿其那,子弘旺改菩萨保。九月,允禩患呕哕,命给予调养,未几卒於幽所。诸王大臣仍请戮尸,不许。

诸王大臣请治允禟罪,命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还京,改名塞思黑。胡什礼监允禟至保定,命直隶总督李绂暂禁,观其行止。八月,绂奏允禟以腹疾卒於幽所。

也就是说,皇八子胤禩和皇九子胤禟均得到了“削爵、圈禁、改名”并最终很快死于禁所的悲惨下场,而皇十子胤俄虽然被圈禁了整个雍正朝,但其在乾隆皇帝继位的次年,就被放了出来,还给予了“辅国公”的爵位。去世后,以“贝子”礼制下葬。较之胤禩、胤禟,胤俄的下场,胤俄的下场可谓“圆满”。

那么,对于皇十子胤俄的较轻处罚,究竟是雍正皇帝的良心发现,于心不忍?还是皇十子胤俄有着区别于胤禩、胤禟的独特之处?

笔者认为,对于皇十子胤俄的较轻处罚,原因有三方面:

01 对胤俄的处理时间,决定了雍正皇帝必须对其进行较轻处罚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可知,皇十子胤俄是在雍正元年被处理的,而且其罪名有两项,分别是:

1、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诣京师,谒圣祖梓宫,俄病卒,上遣送灵龛还喀尔喀,命允俄赍印册赐奠。允俄讬疾不行,旋称有旨召还,居张家口。

2、复私行禳祷,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为上所知,斥为不敬。

也就是“圣旨不遵”、“言语不敬”两项“大不敬”罪名。

按照雍正皇帝的脾气秉性,和对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的处理原因来看,这两项罪名足可以将胤俄“圈禁、削爵至死”,但是,别忘了这是雍正元年,是雍正朝开始的第一年。

在“九子夺嫡”事件中,皇四子胤禛始终保持着冷眼旁观、坐山观虎斗的中立立场,永远都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示人,虽然背地里也曾经拉拢和培植自身党羽势力,但这些政治势力远远不足以维持雍正皇帝对于朝政大权的绝对掌握。

也就是说,此时的雍正皇帝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对付拥有几乎整个朝野支持的“八爷党”,将昔日政敌皇八子胤禩晋封为廉亲王,并且任命其为总理王大臣,就是出于麻痹“八爷党”的目的,以求赢得彻底清算“八爷党”的时间。

皇十子胤俄作为“八爷党”的重要成员,对他的惩治虽然有着两项“大不敬”罪名作为依据,但为了不打草惊蛇,不让“八爷党”群起反抗,也只能对其处以较轻惩罚。

也就是说,皇十子胤俄两项罪名的过早出现,让雍正皇帝对其不得不处理的同时,雍正皇帝还必须考虑朝野局势、政敌势力、皇权稳固等诸多因素,不得不对其做出较轻处理的“缓兵之计”。

02 皇十子胤俄的高贵出身,其生母外戚家族势力之大,让雍正皇帝不得不有所忌惮

对于皇十子胤俄的较轻处理,除了是雍正皇帝出于诸多因素的理性考虑和无奈之举,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那就是胤俄的高贵出身,和其背后势力强大的外戚家族。

皇十子胤俄的生母,乃系康熙皇帝的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温僖贵妃的姐姐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其外公就是康熙朝初期“辅政四大臣”之一的钮祜禄·遏必隆。也就是说,皇十子胤俄乃系除康熙皇帝嫡子胤礽之外,出身最为高贵的皇子。

钮祜禄氏最为满洲八大姓之一,属于绝对的满洲贵族势力,满清一朝,钮祜禄氏和爱新觉罗氏一直联亲联姻、休戚与共,乃系仅次于佟佳氏,实力恐怖的外戚家族。

在康熙朝之前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皇帝时期,都有钮祜禄氏进入皇帝后宫的例子,其中不乏像皇太极原配夫人——元妃、康熙皇帝正宫皇后——孝昭仁皇后等后宫地位显要的人物。

而钮祜禄·遏必隆所在的家族又是钮祜禄氏的实力派代表,富保、尹德、阿灵阿等都是康熙朝有名的实权官员。胤俄生母母家的强大实力,可见一斑。

在清朝,满洲贵族一直以为都是清朝皇帝必须仰赖,也是必须提防和忌惮的巨大势力所在。刚刚登基继位的雍正皇帝,立足未稳,正是需要满洲贵族势力支撑和拥护的关键时刻,如果在此时对拥有强大母族支撑的胤俄严加惩处,势必会引起满洲贵族,尤其是钮祜禄氏家族的不满。如此一来,雍正皇帝就会“得不偿失”。

所以,皇十子胤俄所拥有的高贵出身、势力强大的外戚家族,也是雍正皇帝必须对皇十子胤俄从轻处罚的原因之一。

03 “九子夺嫡”事件中,胤俄的存在感并不高,对胤禛的威胁并不大

皇十子胤俄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而其生母钮祜禄氏早在康熙二十年便被晋封为贵妃之位,成为仅次于当时代行皇后之职的皇贵妃佟佳氏,康熙后宫中的第二高位妃嫔。

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病逝后,温僖贵妃便成为康熙皇帝后宫的实际最高统治者。

也正是因为胤俄生母的高贵身份和其背后的强大母族,胤俄自幼就备受康熙皇帝宠爱,康熙四十八年,在复立胤礽太子之位时,胤俄被晋封为郡王爵位,此时的皇八子胤禩依然是贝勒爵位;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也仅被晋封为贝子爵位。

康熙五十七年,在皇八子胤禩彻底失去圣宠以后,康熙皇帝依然命胤俄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使其成为实力派皇子。

这些都足以证明,康熙皇帝对这位出身高贵皇子的特殊宠爱。

但,就是在这份你特殊的宠爱之下,皇十子胤俄很快养成了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模样,但其政治智慧和权谋手段较之其他皇子,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毫无可比性。

胤俄能被皇八子胤禩拉拢进入“八爷党”,也正是因为胤俄强大的背景和高贵的出身,能够很好的聚拢朝臣、拉拢人心罢了!但在具体的夺嫡事件中,胤俄所能做出的贡献和具体的实际行动,少之又少,历史史料中对于胤俄在夺嫡事件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几乎找不到任何痕迹。

也就是说,康熙朝的胤俄只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小少爷,并没有多少阴谋手段,对皇四子胤禛形成的威胁和挑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来看,于雍正元年,皇十子胤俄犯下的“抗旨不遵”、“言语不敬”这两项“大不敬”罪行,也有着其性格秉性使然的绝大部分原因在内,并没有政治斗争或者站位皇八子胤禩的政治因素在内。

所以,皇十子胤俄这个曾经的“八爷党”重要成员,能够被雍正皇帝较轻处理,也在情理之中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清史稿·列专一·后妃》、《清实录·圣祖实录》、《清实录·世宗实录


正说清代十二朝


受到经典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影响,剧中的十阿哥胤䄉一副二杆子形象,粗鲁莽撞,还无才智,都不理解他为何成为“八爷党”的班底。

其实,我们被电视剧误导了。胤䄉才是真正的实力派。

康熙37年,17岁的胤禩被封为多罗贝勒,年少有为;

康熙48年,26岁的胤禟被封为固山贝子,比较一般;

康熙48年,同样26岁的胤䄉被封为敦郡王。

看出差距了吧,胤禩确有才华,但也只是贝勒,而胤䄉成了郡王,而胤禩当时还是贝勒,直到雍正时期才被封为亲王。

再看看他们的出身:

胤禩,生母良妃卫氏。应该是汉军旗的,辛者库管领出身,比较低微。这也是胤禩其上位失败的原因之一。

胤禟,母宜妃郭络罗氏。虽然从小聪明伶俐,但存在感较低,是“八爷党”的智囊。

胤䄉,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外孙。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是孝昭仁皇后的亲妹妹,遏必隆是康熙初年辅政四大臣之一,其父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钮祜禄·额亦都。其母家雄厚的实力,决定了胤䄉未遭迫害致死。

所以说,“八爷党”的核心是胤禩,但真正的后盾其实是胤䄉。

在看看雍正继位后,动手的顺序:

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胤䄉被雍正帝圈禁革爵。铲除了“八爷党”的后盾;

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胤禟被革爵。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

雍正四年(1726年),胤禩被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并削除宗籍。

可以看出,雍正时先剪去羽翼,在对核心动手。最先扳倒胤䄉,可见其重要性。

在看这三兄弟的下场:

雍正四年,胤禩因呕病卒于监所,民间认为他们是被毒死。

雍正四年,胤禟被折磨致死。

乾隆二年,胤䄉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子6人。

关键时刻,你的背景真的可以保命啊。


黑水布衣


雍正即位之后,对他的兄弟政敌们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打击方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打击,这实在是雍正皇帝的高明之处,同时也是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所决定的。

首先,我们来看雍正对八爷党打击的方式。

老八胤禩,八爷党之首,雍正即位之后,并没有立刻对八爷党进行打击,而是分而击之。雍正封老八允禩为和硕廉亲王,为四大总理大臣之一,同时被册封的总理大臣分别为老十三胤祥(和硕怡亲王)、隆科多和马齐。允祥不必说,是雍正真正的铁杆儿支持者和兄弟心腹,隆科多则是为雍正即位擎天保驾和“托孤”之臣,马齐则是满清贵族势力的代表,那么老八允禩算什么呢?

八爷党势力遍布朝野,在雍正即位之初,政局尚不稳定的情况下,晋封允禩为总理大臣,一是可以暂且稳定八爷党势力,以免造成突然打击之下出现“狗急跳墙”或者“鱼死网破”的局面。二是让心腹老十三和隆科多对其进行看管。三是和老九老十等八爷党重要成员分开,形成党而不聚的状况,其实就是斩断允禩的左膀右臂。

史载允禩晋封总理大臣之后,所经手政务少之又少,很多大事要事都没有允禩的参与,换言之,老八允禩实际上是被雍正以总理大臣的形式给软禁起来了。直到雍正坐稳之后,于雍正四年,开始寻找各种借口,对老八允禩开刀,夺勋爵职位,改名阿其那,囚禁至死。

老九允禟,八爷党的钱袋子。雍正元年发往军前效力,雍正三年革爵,雍正四年初,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送往保定,加以械锁,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相比于老八,雍正对老九的打击来得相对直接和猛烈得多。

老十允䄉,因党附允禩,于雍正二年四月,被圈禁革爵。乾隆二年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九月病死,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

从以上情况来看,雍正对老八老九的打击最为深重,但是对同是八爷党核心成员的老十允䄉却打击稍轻,只是圈禁革爵。为什么雍正皇帝放过老十呢?

其次,我们在来看看清朝的政治基础。

清朝的政治基础或者说执政基础和元朝一样,是贵族政权。贵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要上溯到远古和春秋战国时代,自秦汉以来,汉人建立的帝国王朝基本上都是士人政权。从青山黑水之间崛起的女真族相比于大明朝而言,不知道要落后多少年。然而,历史开了一次玩笑,让女真少数民族消灭了大明朝,建立了以贵族为基础的政权。

我们经常说到满清几大姓,几大家族,比如,爱新觉罗家族、佟氏家族、钮钴禄家族等等,说的就是满清这些贵族,这些家族式的贵族形成满清皇室政权的基础。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清朝的皇帝所代表的的利益不是士人或者老百姓的利益,而是满清贵族的利益。清朝皇帝的所作所为离不开贵族阶级的支持和拥护,雍正也不例外。

自康熙以来形成的九子夺嫡,皇室储位之争是满清贵族皇室贵族之争,严格来讲是皇室集团内部的事务,但是皇子们并非单打独斗,其身后都带有不同的家世背景,这些家世背景即皇帝所依赖的执政基础相关。

雍正皇帝在打击这些兄弟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在打击这些家世背景,动摇这些执政基础。那么,打击的轻重程度与他们背景的深厚程度也极具正相关。

最后,我们再分析八爷党核心成员们的身世背景。

八爷党的主要核心即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因为老十四允禵是雍正皇帝的亲兄弟,雍正还需要拿他作为表率,以彰显皇帝的仁兄之心,罚他去受景陵已是格外开恩,在此不作论证。

老八允禩的背景其实是三兄弟之中最单薄的,母亲卫氏很老的时候才追封良妃,被康熙谓之“辛者库贱妇”,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皇室官员,允禩母系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

而老八的正室郭络罗氏,是安亲王岳乐的孙女,安亲王岳乐本来是清朝的功臣,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四儿子,按说实力是很雄厚的,但是,在康熙三十九年获罪将为郡王,岳乐晚年的失宠无疑对于允禩来说是极其悲哀的,加上郭络罗氏本人从小娇生惯养,性格火爆,老八被批为“妻管严”,多次为康熙皇帝所忌。

老八允禩能够得到朝野包括佟国维、李光地甚至康熙的亲兄弟福全的支持全靠允禩个人的魅力和才干,有人说,在以贵族为执政基础的满清,也许正是老八允禩最终夺嫡失败的基因,这话不无道理。

老九允禟,生母为康熙的宠妃宜妃郭络罗氏,宜妃是镶黄旗佐领三官保之女,三官保只有两个女儿,宜妃之妹也是康熙皇帝的贵人。宜妃虽然为康熙宠爱的四妃之一,但是和赫舍里氏和佟氏家族的背景相比要差的很多,这意味着允禟在母系上的背景并不雄厚。康熙皇帝死后,作为宠妃的宜妃没有了皇帝的支持,也就难以保全允禟。

允禟善于做生意,还继承了明珠家的家财(明珠已经没落),所以是八爷党的“钱袋子”。允禟为人耿直,也很仗义,本人却无心政治,支持老八允禩也许是出于仗义或者保障自身财富。雍正对其打击深重,实在属于意料之中。

老十允䄉,生母是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外孙,遏必隆是康熙初年四大辅政大臣之一。钮祜禄氏于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册为贵妃,当时的贵妃佟佳氏则被晋封为皇贵妃。故,老十允䄉的母系家世背景是十分显赫的。

老十允䄉本人于政治的悟性不高,支持老八胤禩所作不多,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老十允䄉性格单纯,主要是八爷党的“炮灰”级人物,虽然背景深厚,但是个人的作为和能力十分有限,对雍正的威胁和影响也十分有限。雍正出于投鼠忌器,对于允䄉的打击也是点到为止。

综上所述,雍正放过老十允䄉,一是出于执政基础的考虑,老十背景深厚,雍正打击过重,便会引起钮钴禄家族的嫉恨。雍正投鼠忌器,不会轻易动摇其执政基础。二是老十允䄉本人能力和才干有限,对雍正皇帝难以形成实质性威胁。


青灯问史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十阿哥是个比较马大哈的二愣子形象,但是正史里面是这样的阿哥么?


胤䄉的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孝昭仁皇后之妹,家世显赫,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册为贵妃。是清代唯一有谥号的贵妃,这是满族古老的种族很有很大威望,比如雍正时期的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和珅都是钮钴禄氏出来的。



对胤䄉的形象描绘最真实的是雍正王朝中十阿哥的形象吧,胤䄉挪用公款几十万两给自己修园子,四爷去找他要回被挪用的公款,十爷居然回复:儿子花老子的钱哪有还的道理,把一本正经的四爷完全怼的没话说,对于无赖不能用书本上的理啊。康熙也抨击十爷念书念到了狗肚子里,结果胤䄉又拿出他的无赖气质怼了回去,气的康熙没话说了,只能以圈禁半年。


从以上的事例看,十阿哥就是喜欢玩乐的主,对朝廷政治压根不感兴趣的无赖公子哥。成不了气候,因此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都没有把胤䄉看成是谋反的人。除此之外,十阿哥还做了一件事情让他的命运就此反转不用跟着八爷一起去死。



就是那次八阿哥诬陷十三阿哥有配合太子谋反,但是十阿哥居然站出来为十三阿哥说话,因此十三阿哥在太子案里面幸免于难只是被圈禁了。而十三阿哥可是四阿哥党里面唯一对四爷忠心不二直到老死的人,十阿哥此举不正是跟四爷说,我今儿帮了你一次,下次我落在你手里,你也得放我一把。这不八爷党里面就他被圈禁了但是保留爵位,就是宅在家里吃喝玩乐。其实吧从这件事看十阿哥并非只是个草包那么简单,他只是心思不在朝野。


其实吧雍正也不能做绝了,毕竟已经有个八爷和九爷已经严惩了,总得留个情面给其他人吧,不然被人说对兄弟过于严苛,也得恩威并施呀。你说是不是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尼采广寒宫中坐



也不能说除掉。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雍正的确隐性清除了八爷党中的老八和老九。

老八虽然是在圈禁期间病死的,但根据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来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宫中见过老八被下令毒死的记载。当然溥仪在建国以后并没有找到这份记载,所以这个说法并没有盖棺定论。

不过很有可能老八真的是被雍正下令毒死的。

而老九呢,就很明显了,就是在雍正授意下,被直隶总督李绂折磨至死的。

老八、老九、老十一向是同气连枝,为什么雍正放过老十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十对于雍正威胁不大。而且性格平庸一些,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老十就是个跟屁虫。

再加上老十出身不错,是康熙初年四大辅佐大臣之一的遏必隆之外孙。雍正这个狠人虽然不至于因为这个不敢对老十下手,但既然没威胁,又考虑到这个因素,所以自然放老十一马。

而老八身为八爷党的党首,雍正自然是要除掉,以绝后患。

老九这个人太聪明,而且善于笼络人心,可以说是八爷党智囊式的人物,完全不同于老十那般,所以雍正自然也要除掉他的。


宋安之


我认为雍正放过老十的原因有三个;

1.能力不足,虽然老十作为 老八的左膀右臂,但其个人能力太差,只会咋咋呼呼,从小不是读书读得材料,康熙也是非常头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对雍正根本么有什么威胁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2.出身好,他的母亲试试康熙的宠妃 之一,老十可以说是除了太子其他的皇子没有一个出身有他 好的,这个从其性格就能看出来,除了老八没有他服的。

3.因为老十是一个憨厚的人,人家不服气的话从来不会憋在心理,在加上太子被大阿哥陷害,导致老十三被 诬陷谋反,虽然老十老十三互为竞争关系,但其却第一个担保老十三不是反叛之人,这件事让雍正看出来了老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雍正一直没有 动老十的原因。

老十一辈子还是不错的,虽然被免了爵位,发配,但是人家走到 一半就住下来了,雍正也没有介意,可以看出雍正的心胸还是很宽广的,后来活到了乾隆时期,为这些皇叔平反,得以恢复爵位。


爱历史的小蜗牛


实际上在正史中,十阿哥胤䄉失势得比胤禩和胤禟要早。而且就是雍正交由胤禩对胤䄉议罪的。或许正是因为他犯事较早,情节较轻,才得以保住一命,活到了乾隆6年,而且在乾隆2年,还恢复了爵位和待遇。

其实胤䄉的确没有太恶劣的行径。他只是不听雍正安排,对雍正颇有微词罢了,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政治意图。


胤䄉是满洲八大姓之一的钮钴禄氏,是遏必隆的外孙,所以血统是高贵的,应该是仅次于胤礽的,比雍正、胤禩、胤禟这些人血统高贵多了。而且幼时受康熙宠爱,所以性格乖张,更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就剧情而言,胤䄉这个角色的形象也是属于没有心计,经常被人当枪使的。

当初追比户部欠款的时候,他老人家当街卖家当,田文镜去阻止,他竟然当街鞭打田文镜。这就是典型的二代思维,在他眼里,自己闹的这一出是给父亲、兄弟看的,是希望引起康熙注意,从而干预的。说破大天这是皇室自己的事情,你田文镜一个奴才,有什么资格来管我?打死你也白打。

但是之所以是胤禟站出来闹这么一出,其实也是被胤禟给当枪使了。胤禟作为胤禩集团的钱袋子,是完全可以帮胤禟还清户部欠款的。但是即便胤禩打了招呼,胤禟仍然要让胤䄉闹这么一出,其实就是投石问路。


胤䄉其实内心中还是有或多或少善恶之分的,但还真没说过违心话,做过违心事。

最典型的就是八大山庄事件中,十三阿哥胤祥因“调兵谋反”而被圈禁的时候,第一个蹦出来反对的,竟然不是胤禛,而恰恰是胤䄉。胤䄉说,“我与老十三素来不合,但说他调兵谋反,这我不信。”这就非常符合胤䄉的性格,闹归闹,斗归斗,违心的话,却没说过。

还有八大王事件中,那个道士张明德本来是胤䄉自己的府上请来的客人,最后被胤禟一番神操作,故意在众人面前搞胤禩当为储君的舆论。结果胤禩非常聪明地要把张明德捆了送宫里,给康熙发落。这样一来既避嫌,又向康熙反馈了舆论。但是此刻胤䄉是怎么做的?他是尽可能阻止张明德被捆送宫里的,因为张明德是他府上的朋友,做人不能对不起朋友。


最最显露胤䄉真性情,缺乏政治敏锐度的一幕,是发生在雍正初登大宝的朝堂上,又是放屁,又是要出恭,弄得雍正极为尴尬。得罪人而不自知者,莫过胤䄉。

所以胤䄉的确很多时候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本质上他不算彻头彻尾的坏人,他也无法对雍正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胤䄉只是一个站错队的,思维有点不清爽,容易被人当枪使的龙套角色。

在“八王逼宫”事件中,胤䄉虽然参与其中,但性质其实完全不一样的。他只是参与者,并非策划人。


所以结局而言,胤䄉相对幸运,从惩罚力度而言,算是幸免于难了。




炒米视角


公元1722年,雍正登上皇位。当时,他的皇位并不算稳固,外有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内有八爷党威胁。西北大捷后,雍正开始处理内部对手,以巩固自己的皇位。整个八爷党都被连根拔起,然而胤䄉却能逃过一劫。

傻人有傻福

对雍正能够形成威胁的往往是有财力和有才能之人,比如胤禩和胤禟,他们才是夺嫡和巩固皇位的心头大患。雍正对他们恨之入骨,剥夺其爵位,还将其改名为阿其那、塞思黑,最后将他们折磨致死。

在夺嫡的斗争中,胤䄉虽然是八爷党的成员,但充其量只是一个打酱油的小跟班,吃喝玩乐是高手,出谋划策掺和,对雍正没有伤害。

雍正即位后,为了分化八爷党,派胤䄉去办差,他却找借口推脱。他私行禳祷并在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被雍正指责为大不敬,彻底暴露自己政治才干的幼稚。

胤䄉在雍正继位之初已经受到惩罚,被圈进于府中。等到八爷党的主心骨相继倒台,胤䄉已经完全不成气候。

历史上,雍正对他的评价:

“文学武艺,一无所成”

一个没才能的胤䄉,掀不起惊涛骇浪。他在雍正眼里,就如同司马昭眼里的阿斗,不足为虑。

十阿哥出生高贵,外公家地位显赫

胤䄉的生母是康熙的温僖贵妃钮钴禄氏。温僖贵妃是大清开国名将额亦都孙女,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孝昭仁皇后的妹妹,身份十分贵重。钮钴禄氏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举足轻重,后宫能有半边天,朝堂上也是高官显爵。

生母的地位高,胤䄉的地位自然也能水涨船高,他被康熙帝封为敦郡王。

胤䄉的后面站着钮钴禄氏,雍正如果将其处罚得过重,就容易牵连到整个钮钴禄氏家族。到时这帮人反弹起来,对雍正的皇权是一个不小的麻烦。雍正清理完八爷党,主要工作重心放到了新政上,没时间、没精力跟一个大家族过不去,所以对胤䄉的处分只能点到为止。

为自己留一点名声,为儿子唱一次白脸

当皇帝的人,总会有点在意后世对自己的看法。雍正上位之后,为了排除异已,已经落下手足相残的骂名;为了新政,已经得罪天下的读书人。如果连没威胁的胤䄉都不放过,雍正也能猜到历史会如何评价吧!留下胤䄉,还能掩盖一下自己手足相残的骂名。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康熙在传位之前,为后继之君唱过白脸,摆免几个大臣的职务。然后雍正上位一纸赦令,大家都对雍正感恩戴德。雍正为了乾隆,同样做过不少得罪人的事,也背过不少骂名。等到乾隆登基,就能直接唱红脸,做好人。

乾隆即位后,马上对自己的叔叔伯伯进行平反,去世的恢复其名声,在世的给安排工作。胤䄉也顺理成章地恢复了自由,还有一个闲散的差事,最后得以安享晚年。


秋媚读史


此题目描述不够严谨。雍正即位后,“八爷党”无人幸免于难,老十胤䄉先发配张家口后永远圈禁。比起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来说,老十的情况稍好,起码捡回一条命。但他与老十四胤禵相比,结局要逊色一些。

“八爷党”中的老十四胤禵是雍正的一母同胞,结局最好。当初与雍正争夺皇位的“八爷党”,没有人能独善其身。那么雍正即位后,是如何将屠刀对准自己的亲兄弟们?老十的罪行为何会比老八和老九轻?

我们先看一下,何为“八爷党”?八爷党是指聚集在皇八子胤禩身边,为其夺取皇位而出谋划策的皇子和亲信,皇子有九子胤禟、十子胤䄉和十四子胤禵。在雍正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八爷党是其主要的竞争对手。

雍正是如何处理“八爷党”的?

在储位空虚十年后,康熙皇帝病逝,他的秘密立储计划功亏一篑,处于皇位继承人地位的皇十四子胤禵即位美梦落空,老谋深算的皇四子胤禛在顾命大臣隆科多与川陕总督年羹尧的支持下夺取了皇位,是为雍正帝。

(胤䄉剧照)

雍正即位后,随即将康熙晚年的近侍赵昌处死。接着为保证皇位的稳固,狠辣的雍正将屠刀对准兄弟们。皇十四子胤禵是第一个打击的对象,雍正首先传旨将手握兵权且是最有可能即位的皇十四子胤禵召回。

胤禵回来发现皇位被夺,表现的极为愤懑,雍正斥其“无知狂悖,气傲心高”。随即胤禵遭到幽禁,被送去看守陵墓。雍正对这位一母同胞,算是格外开恩,无论他有多大的不满或是多大的罪行,雍正都不会杀他。

(皇十子胤䄉)

胤禵一直被圈禁到乾隆即位,之后一路加官进爵,直至封为罗恂郡王。他先后曾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和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乾隆二十年去世,终年67岁。其子女中最高爵位达郡王,胤禵算是八爷党中处罚最轻的一个。

接着是皇十子胤䄉,他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是胤禩的忠实拥护者。但他又与皇九子胤禟不同,他虽是核心成员,但并不其决定作用,属于打酱油类型的。再加之他身份尊贵且很识时务,所以他的结局要比老九强。

但也仅仅是比皇九子胤禟强,皇八子胤禩是主谋自然不能比。雍正也对其进行了圈禁但并未致死,乾隆即位后,胤䄉与胤禵一样,被释放出来。他的子女没有受太大的苦,除了早夭的之外,其他人生活还过得去。

(皇八子胤禩)

皇九子胤禟也是八爷党中的核心人物,是皇八子胤禩的铁杆盟友。他一直对胤禩夺位出谋划策,多次与雍正正面针锋相对,因此雍正对胤禟极其不满。雍正先将胤禟发配至西宁,后又召至保定,在狱中将其折磨致死。

雍正在罗列胤禟罪名的同时,还将其名字改成具有侮辱意义的“塞思黑”。他的罪行仅次于皇八子胤禩,胤禟的儿女们下场也不好,他的七个儿一直被圈禁,直到乾隆时期才被释放,女儿则远嫁蒙古或嫁给低下之人。

皇八子胤禩自然是八爷党的党首,雍正即位后并没有急于对胤禩动手,而是被封为廉亲王,总理国务,这实际上是雍正对他的麻痹。毕竟胤禩既有才干,又有影响力且势力不小,胤禩本人对此也很清楚。

(皇九子胤禟)

胤禩曾私下对人说:“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诛戮之意。其目下施恩,皆不可为信。”果不其然,胤禩不断受到指责打击,他的亲信或杀或戮,或流放,胤禩最后也被圈禁致死,也得了个“阿其那”的贱名。

胤禩子女的结局也不好,女儿被嫁给一个普通人,而儿子则被贬为披甲人,发配到热河充军。除了八爷党外,皇三子胤祉以“与阿其那、塞思黑、胤禵交相党附。其子弘晟凶顽狂纵,助父为恶”的罪名被革爵禁锢。

皇十二子胤裪也被革爵,九子夺嫡中只有皇十三子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出任议政大臣得到善终。八爷党中,四位皇子都遭到圈禁,其中皇八子胤禩和皇九子胤禟被圈禁致死,而其他两皇子先被圈禁,后被释放。

(皇十四子胤禵)

综上所述,八爷党中无人能独善其身,结局最好的是皇十四子胤禵,十子胤䄉次之,其他两位结局都很凄惨。因此,八爷党中不存在老十幸免于难一说。胤䄉之所以未被圈禁致死,就是因为他无政治头脑,仅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野史也是史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要数大清康熙年间最为别具一格。他有三十多个儿子,几乎个个才华横溢,尤其是参与九子夺嫡的几位皇子们更是出类拔萃。然而十阿哥胤䄉却是例外。

不管是史料记载还是一些古装电视片段中,我们都可以得知在康熙爷执政期间,他的儿子们就因夺权而分成两派,记录最多的就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当中就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还有十四阿哥胤禵,另一派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

胤禛最终能够成为获胜的一方,也是有其必然性。他对内励精图治,对外懂得韬光养晦,欺骗了敌手也瞒过了康熙爷。因此在康熙病逝后,他也就顺理成章的当上了皇帝。虽说胤禛在大臣面前自称汉子,但也是恩怨分明的人,登基后,他开始重用十三阿哥胤祥,对那些曾经参与夺嫡的皇子们开始各个击破,尤其不会放过所谓的“八爷党”。

一开始他并没有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而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打击,这是他的英明之处,当然也是形势所趋。为了稳固八爷党的势力,先晋封胤禩为总理大臣,后派心腹十三阿哥和隆科多对其进行看管,将其与八爷党其他几位重要成员分开,断了胤禩的左膀右臂。

当一切就绪之后,雍正开始了他的计划:先对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削其宗室,夺其爵位,后被圈禁而死,连名字都被改成“阿其那”和“塞思黑”。而十四阿哥胤禵因与雍正一奶同胞只被罚去看守皇陵。相比于其他几位阿哥,十阿哥就显得略逊一筹,没有独树一帜的政绩,被称为草包皇子,也许正是因为他胸无城府的态度,才让雍正对他没有防备,从而逃过一劫。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必事事过于计较,有时装傻充愣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