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和媽媽“耍賴皮”,是安全感溢出的表現,要警惕慈母敗兒

小孩子天性貪吃、貪玩,喜歡隨性而為。有時候媽媽稍加節制,乖巧的孩子會當即罷手,有脾氣的則會跟媽媽對著幹,擺臉、哭、鬧、撒潑打滾等,聰明一點的,還會和媽媽討價還價。

對此,媽媽們萬分頭疼,明知孩子不對,但卻捨不得打捨不得罵,可好好說話孩子又不聽,真的不知該如何管教孩子了。往往最後被孩子鬧得受不了,只好向孩子妥協。

孩子會和媽媽“耍賴皮”,是安全感溢出的表現,要警惕慈母敗兒

▊孩子游樂場跟媽媽“耍賴皮”不回家,媽媽硬撐了一天!

前幾天,一個在兒童遊樂場工作的朋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早上店剛開門,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五歲的小男孩來玩,買到票後,媽媽讓小男孩自己進入遊戲區,和小朋友一起玩。但小男孩拉著臉,非要媽媽一起跟他進去玩,不然他就不進去。

在遊樂場,除了一兩歲的需要大人隨身看護之外,像三歲以上的孩子,大都是獨自進入遊戲區,家長則在遊戲區外等侯,只要小孩能看到家長,都很放心地在遊戲區裡玩兒。

但這個小男孩不僅要媽媽隨時跟在身邊,還要媽媽參與進來,跟他一起玩。小孩子在玩的方面,精力都非常大。起初,這位媽媽答應跟他玩一會兒,然後他再乖乖地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小男孩聽媽媽鬆口,答應了媽媽的條件。

但媽媽跟孩子玩了一個小時後,媽媽對小男孩說:“你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媽媽坐外面休息一會兒,看著你玩,好不好?”正玩的開心的小男孩一聽媽媽要走,兩嘴角往下一撇,作勢要哭。因為在公眾場合,媽媽擔心驚擾別人,只好留下來與孩子一起玩。

下午五點,媽媽對小男孩說:“該回家給爸爸做飯了”。小男孩說:“再玩一會兒”,媽媽說:“再玩十分鐘哦。”小男孩點頭答應。

孩子會和媽媽“耍賴皮”,是安全感溢出的表現,要警惕慈母敗兒

可過了十分鐘,又過了十分鐘,一個小時後,孩子還是不走,最後媽媽自己走出遊戲區,孩子立馬扯開喉嚨放聲大哭,瞪時成為全場焦點。媽媽想狠著心,想讓孩子認錯自己走出遊戲區,跟她回家,但還不到兩分鐘,又立馬心軟,走進去給孩子說好話。孩子這才止住了哭聲。

最後,孩子爸爸下班過來,想接娘倆回家,但孩子還是要玩。最後還是爸爸想到孩子最怕外人,於是央著工作人員,騙小男孩說:“要下班了,遊樂場要關門了,明天再來哦”。

小男孩這才乖乖地跟著爸爸媽媽離開。這時已八點多,距遊樂場關門不到一個小時了。這位朋友說,他們離開的時候,看見媽媽已經累得不行不行的了。

▶▶孩子耍賴皮的幾種常見表現

★出爾反爾,說話不算話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為了讓孩子順利地按自己意願行事時,往往會以退為進:先滿足孩子的要求,再以此為條件,讓孩子也答應自己的要求。

但當媽媽履行完承諾,需要孩子兌現對媽媽的承諾時,他們又開始暴露本性,以哭鬧為武器進行威脅,逼得媽媽們只好就範。

孩子會和媽媽“耍賴皮”,是安全感溢出的表現,要警惕慈母敗兒

其實,孩子這種出爾反爾的行為,是相信媽媽對自己擁有絕對的愛,會縱容自己,這也從側面說明你是一個稱職的、被孩子信任、依賴的好媽媽。

但另一方面,如果媽媽總是妥協,孩子就會覺得這招非常有用,然後就會經常用這招來對付的媽媽。

所以媽媽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堅持原則,告訴孩子必須說到做到,不能耍賴皮,如果媽媽能堅持住這一底線,那麼孩子也會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特別黏人,做什麼事都要媽媽陪著

孩子對媽媽有著天然的親近感,這是其他家庭成員無法替代的,所以孩子會本能地黏著媽媽。

但長時間照顧孩子,媽媽也會感到累,所以孩子總是黏著媽媽,不讓其他家庭成員照顧,會讓媽媽身心俱疲。

其實,這是媽媽帶給孩子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媽媽應該感到欣慰。

但同時也要注意將孩子的這份感情分配到其他家庭成員身上,這樣可以既可以讓媽媽得到休息,又可以培養孩子與其他家庭成員的親近感,有利於家庭的和諧與穩定。

★察顏觀色,賠笑討好

有的小孩會察顏觀色,比如:到了睡覺時間,賴著不睡覺,到了吃飯時,又磨磨蹭蹭不好好吃飯。有時媽媽拉著臉,或者大聲說話,他就乖乖照著媽媽的意願行事,但不到兩分鐘,見媽媽臉色有所緩和,又故態復萌,還會笑嘻嘻地討好媽媽。

孩子會和媽媽“耍賴皮”,是安全感溢出的表現,要警惕慈母敗兒

面對這種小賴皮,媽媽們真是又氣又好笑。其實當媽媽生氣時,孩子們願配合媽媽,說明孩子對媽媽心存敬畏。當他們討好媽媽,想讓媽媽消氣時,說明孩子對媽媽心存愛意。 媽媽應該對此感到高興。

但如果長期如此,孩子也會慢慢地將這種小聰明用在其他人身上,像牆頭草一樣隨風倒

所以,媽媽一定要提高警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當嚴則嚴,絕不姑息。

總之,孩子耍賴皮,是愛媽媽的一種表達方式,說明你是一個稱職的好媽媽,但同時,也要提高警惕,在原則上絕不能妥協,寬嚴相濟,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