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g44步枪面对m1加兰德和波波沙有没有优势?

up00zc


你好,我是冬雨AK,说下我的看法

Stg-44步枪,是一款划时代的作品,据说卡拉什尼科夫在设计AK47的时候,就借鉴了Stg-44突击步枪,它是世界上第一支大规模装备的突击步枪。在面对M1加兰德和波波沙时肯定有优势。根据使用过的士兵反应:”在实战中,三四个手持StG-44的德军士兵,往往可以压制住一个班的手持M1式加兰德步枪的美军士兵,和数量更多的使用波波莎冲锋枪的苏联士兵”可见其性能之优越。

二战时期,德国枪械专家发现,传统栓动步枪所使用的全威力步枪弹威力过剩,当时各国装备的毛瑟 莫辛纳甘 春田 等步枪的有效射程都在600米左右,但实际上,一个步兵能击中400米左右的目标就相当困难了,所以存在威力过大的情况,而冲锋枪的有效射程在50-150米之间,那么150米至400米的这段距离就存在火力空挡。Stg44步枪就是用来弥补这段火力空挡的。

为了降低成本,STG-44突击步枪仍然使用7.92毫米口径(7.92×33毫米步枪短弹),只是弹药长度缩短三分之一,这样就可以在现有的生产线上稍加改动即可。在弹匣的选择上,设计师经过多方比较,从火力持续性和士兵携带弹药量上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了30发弧形弹匣,实践证明,这种弹匣很成功,后世的自动步枪基本都采用30发弹匣。

1942年11月投入大规模量产后,Stg-44步枪开始装备德军的精锐部队,士兵在使用之后,对它的性能赞不绝口,它的火力持续性和密度接近冲锋枪,在400米内的威力接近步枪,射击精度也比较好,战场上经常出现两三只Stg-44突击步枪压制住一个班的波波沙和M1加兰德

时至今日,在很多热点地区还能看到Stg-44突击步枪的身影,比如在叙利亚,政府军就曾经缴获过不少!


冬雨AK


stg44步枪,是二战时期德军的制式装备,发射的是中间威力的步枪弹,深刻影响了战后自动步枪的发展,口径7.92毫米,30发弯弹匣供弹,400米区间的射程,是一把射程远、火力猛的自动步枪。

俄罗斯举办的“军队-2018”论坛上,展出了在叙利亚反恐行动中从武装分子手中缴获的武器,其中竟然就有二战一代名枪德制stg44自动步枪,这批上世纪50年代东德军队装备苏制AK-47自动步枪以后淘汰的装备,流入到了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分子手中,历经70余年的岁月,貌似保养如新依然能作战,让国内外军迷感到非常惊讶。

M-1加兰德,是战时全球数量最大的半自动步枪,美国陆军步兵曾经大量装备,成了美国大兵的象征,突尼斯、太平洋地区、欧洲战场8发漏夹供弹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无处不在,对日军和德军大量装备的5发栓动步枪形成了火力上的绝对优势。

口径7.62毫米,有效射程600米,在400米内射击精度较高,但其缺点是装上8发钢制漏夹和军刺时,全枪重量将近10斤,但仍然被名将巴顿将军称为世上最好的步枪,韩战甚至越战,都有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影子。

波波沙-41/43,是二战苏军大量装备的冲锋枪,前者是71发弹鼓供弹,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成名,由于有一只大容量的弹鼓,因此,其火力远在德军32发弹匣供弹的MP-38/40冲锋枪之上,在巷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后者是35发弹匣供弹,对于弹匣供弹的冲锋枪来说,其火力持续性能也不算差了,但其名气和影响力远没有波波沙-41大,论波波沙冲锋枪,一般读者想到的就是71发弹鼓供弹火力输出动物般凶猛的波波沙-41,而绝少有人会联想到35发弹匣供弹的波波沙-43冲锋枪。

综上,stg44是把自动步枪,集栓动步枪的威力和冲锋枪的火力于一身,实际上就是一把具有划时代意义步冲合一的步兵枪械。

而M-1加兰德是一把半自动步枪,波波沙-41/43是冲锋枪,三者其实是不一样的步兵枪械,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没有什么可比性。

200米有效射程内,肯定是波波沙-41/43火力猛,但由于发射的是手枪弹,对目标的杀伤力,当然远逊于stg44自动步枪和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了。

600米远距离射击,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定能拔得头筹了,波波沙-41/43射出的子弹够不着要打击的目标;到400米距离内,一定是stg44自动步枪发威了。

就其综合性能比较,显然stg44自动步枪无论对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还是对波波沙-41/43都具备一定的战场优势,所以网络上有文章说在实战中,三四个手持stg44的德军士兵,往往可以压制住一个班的手持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美军士兵,以及数量更多的使用波波沙-41/43冲锋枪的苏军士兵。


国平军史


肯定是有优势的,它比波波沙射程远精度高,比m1火力强。如果德军能够装备足够数量的stg 44来配合MG42,在相当多的轻步兵战斗中能够有压倒性的优势。

STG - 44 / MP - 44 全自动步枪

1 . 简介

第一种使用中间威力弹药的自动步枪,由于缩短了弹体,减小了发射药量,使其在全自动设计模式下更容易操控,射击更精准,填补了机关枪和冲锋枪之间的火力空白,是款革命性武器。

名称由来

MP- 44:MP 为德语 Maschinenpistole 缩写,Maschinen — 机械,pistole — 手枪(弹匣式手枪),因为发射手枪弹,所以Maschinenpistole 意为“冲锋枪”。

STG-44:为德语 Sturmgewehr 缩写,Sturm — 风暴,gewehr — 步枪,\tSturmgewehr 意为 “风暴步枪 ”或 “突击步枪”。

德军中的有识之士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资源里争取到优先生产的配额,就以MP(冲锋枪)项目名称进行申报并通过批准。希特勒在注意到来自军队对该枪的评价之后,认识到了该武器的优越性,便下令加大此武器的生产,并将其命名为 STG-44 步枪 。

口 径:7.92mm

弹 药:7.92×33毫米(中间威力弹)

初 速:500米/秒

有效射程:400-500米

理论射速:500发/分

闭锁方式:枪机偏移式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供弹方式:弹匣

弹 容:30发

枪 长:940mm

膛 线:4条右旋,缠距254mm

全枪质量:5.1kg (不含弹匣)

瞄准装置:觇孔式瞄准,带护圈准星


我是机智的国王


历史小挖客先说看法:Stg44山地战不敌M1加兰德,丛林战巷可能弱于波波沙,但差距并不大,综合性能领先,代表了发展方向。慢慢道来。

中间威力弹药的前驱

Stg44最重要的改进,就是采用了中间威力的子弹7.92X33毫米KURZ(下图左一,对比中间的全威力子弹),威力比较适中,较好覆盖了近战到400米的交战距离。而二战时期步兵交战距离极少超过400米了。这款首次大规模使用的中间威力枪弹。而拜中间威力弹药所赐,Stg44综合性能优异,重量低于M1和波波沙,威力、射程、后座力等非常均衡,引领了战后步枪发展方向,AK47、齐射理论等等的产生,都直接受到它的重大影响。但也并非包治百病。

山地战等场景下不敌M1加兰德

苏联和美国都曾在阿富汗地区征战多年,两国步兵都有相同的感受。苏联装备5.45口径的AK74,美国用5.56口径的M4,对手装备很落后,往往还是二战时期的全威力弹药步枪。但在阿富汗这样的多山少植被环境中,交战双方被山谷、山坡这样的地形拉开很远的距离,没有植被掩护,山地也限制步兵的运动能力,结果先进的小口径步枪被落后的全威力步枪压制,别说加兰德这样优秀的半自动全威力步枪,连李恩飞这样的栓动步枪都可以倚仗距离优势。而AK74、M4的最大有效射程与Stg44,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中,Stg44也讨不了好。

丛林战巷战中不敌波波沙

而作战场景如果转换成越战那样的丛林战,或者巷战,由于目视发现敌人的距离特别近,需要近距离爆发出凶猛的火力,这时射程的重要性就让位于全自动射击的可控能力,以及火力持续性。而波波沙采用手枪子弹威力射程虽小,但后座力小于步枪弹,全自动连发好控制,加上71发大容量弹鼓肆意泼洒弹雨,甚至较大的重量能降低可感后座力,可以在近距离压制Stg44,但优势不算大。

Stg44综合性能胜出,代表了方向

但Stg44综合来看全面胜过M1和波波沙,这就好比跑车比较快,低速代步车很省油,但卖得最多的还是普通乘用车,Stg44就是这样的乘用车!

而且上述场景如果倒过来就完全不同了,丛林战巷战能全自动射击后座力小的Stg44吊打加兰德,山地战波波沙的射程对Stg44只有恐吓作用。而且上述场景还有一定的特殊性:阿富汗这样的反游击作战中苏美的重型火力支援武器响应速度慢,AK74和M4被迫要在远距离上单独面对全威力步枪,后期美国把M240下发到班一级,情况就改观了。丛林战巷战中,美军开始全面装备防弹衣之类人体护甲,用手枪弹的冲锋枪就麻烦大了,而人体装甲面对Stg44这样的中间威力枪弹步枪,还是比较吃力的。



从装备通用角度看,中间威力枪弹能兼顾远近,实战中意义重大。实际作战总不能根据作战场景给步兵随时更换不同的枪和弹吧,多种枪和弹的后勤、训练都是不可接受的麻烦!所以能包打天下的枪和弹,尽管某些方面稍弱一些,但仍然是备受欢迎,Stg44就很得步兵喜爱。而如今美国正在发展的6.8毫米枪弹,远距离上的性能甚至超过传统的全威力枪弹(上图左),很值得关注。


历史小挖客


当然有啊, 看现代主流制式武器都是突击步枪,而全威力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只能打个酱油作做补充就知道,突击步枪才是笑到最后的大佬

美国作战研究组织曾对二战时的步兵交火距离进行过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步兵射击是在300码以内(270米)。而且在这个距离上,命中率已经非常低下。因此加兰德是用.30-06那种能打800米的全威力步枪弹完全就是威力过剩,而且M1它孪生兄弟M14在越战丛林里被猴子的AK吊打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同理,M1加兰德和Stg44这种中间威力弹自动武器对战也是一个结果。

毕竟突击步枪的自动火力比半自动猛的多,而且300米的有效射程在实际交战距离中刚好够用

至于波波沙这类冲锋枪,忘了他吧,冲锋枪这种打手枪弹,有效射程往往不超过100米,而且弹头侵彻力和弹道都很差的玩意在二战结束之后就逐渐退出一线步兵列装了,被突击步枪完全取代。

到今天,冲锋枪大多只是用作PDW,特种作战用途使用。


疯狗的轻武


STG44非常牛逼,他开启了自动步枪时代,是一款划时代的武器。作为德国二战末期开发的制式步枪,一经亮相就深得前线士兵的喜爱。在东线战场,使用STG44德军火力能够压制住苏联的波波沙和SVT-40的火力;而在西线,一个清一色装备STG44的步兵班,完全可以压制装备M1加兰德的美军步兵连!

值得一提的是,STG44装备还有些曲折,这款枪虽然非常优秀,但研发之初并没有得到元首希特勒的支持,后来军方不得不瞒着希特勒以冲锋枪的名义继续研发,因此最初的最初并不是STG44这个名字,而是以冲锋枪MP43命名并生产。而在希特勒了解到自己被欺骗后勃然大怒并要求停止生产,只是这时候前线士兵反馈回来的消息对这款自动步枪表现评价很高,于是才得到了重新生产,并重新命名为“Sturmgewehr44”(Sturmgewehr在德语里面的意思是“暴风雨一样的步枪”),简称Stg-44。

STG44划时代的实现了步枪与冲锋枪的一体化结合,它既可以连发也可以单发,远距离射击时采用单发射击保证精度,而在火力持续性上又强于美苏装备的半自动步枪,主要是因为STG44的弹匣容量为30发,而美国的M1加兰德是大八粒,苏联的STG40也仅仅只有10发,装弹上完全不能相比,远距离对射很容易被压制!


而中近距离射击STG44又拥有冲锋枪一样的火力,尤其是中距离上冲锋枪完全没有优势可言,而STG44的火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即使是近距离射击,一个装备STG44的步兵班的火力强度可不是那些只装备1~2把冲锋枪的步兵班能够相提并论的!因此STG44的火力非常强大,并不是二战其他武器能够相提并论的!

正因为STG44拥有冲锋枪一样的火力密度,因此德军步兵班仅仅只需要装备STG44+轻机枪即可,不用再额外配置冲锋枪了,子弹的后勤供应上大大缓解,毕竟少补给一种子弹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虽然STG44表现非常好,但是整个1943~1945年期间,德国本土工业遭受英美长期大规模轰炸,这款浅最终仅仅生产了40万支装备给德军部队,由于数量不足,该枪也就有限装备东西线德军和党卫军精锐部队,比如德国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死守卡昂的党卫军希特勒青年师,这款枪械在后来的库尔斯克战役、以及德国防御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最后的柏林战役,装备STG44的德军给予了进攻苏联颇大的伤亡代价,比如死守帝国大厦的残余党卫军大量装备STG44,苏联攻下这里付出了很大 的伤亡代价,还有整场柏林战役中,人民冲锋队与党卫军残余部队也大量装备了Stg-44。苏军能有非常惨重的伤亡,其中就有Stg-44的一份大“功劳”。

二战刚刚结束,英美法苏等列强都见识过STG44的厉害,也都开始研发生产自己的自动步枪,仅仅两年后,苏联的一代神枪AK47现世,退役STG44在外型上颇为相似,不管两者有没有血统关系,但至少苏联人的设计时参考STG44的!


狼烟火燎


提起突击步枪,人们想到的往往是AK-47和M-16这样的大牌,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实际上是德国于1943年研发的STG-44,这款武器设计原因是为步兵提供400米内的精确连续射击火力。采用中间威力步枪弹的射击,威力比步枪的专用7.62口径子弹小,但却比冲锋枪的威力更足,因此在200米到400米的距离内可以进行精确而猛烈的连续射击。在出现之初苏军甚至惊呼,德国人居然每个人都拎着一把机关枪!

不可否认的是,STG-44的性能绝对是优异的,后坐力不大的同时,射程比冲锋枪之类的武器高出不少。可以说,对比同时代的美军步兵武器M-1加兰德步枪和苏军波波沙冲锋枪有非常大的优势。根据美军和德国士兵的回忆录来看,在200米内的交战距离,几个手持STG-44的德国兵足以压制没有机枪的一个班的美军,后者的射速完全跟不上全自动的STG-44。而在对抗苏军时,只要超过100米的距离,使用波波沙的苏联人就会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尽管如此德军却始终没有停止MP-40冲锋枪和Kar-98步枪的生产,并且研发了另一款半自动步枪G-43。这就充分表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STG-44并不是一款全能的武器。虽然设计非常优秀,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使用STG-44的德军步兵,是很难对抗手持美军加兰德和苏军波波沙的敌军的。

STG-44虽然以精确闻名,但是毕竟是中间威力枪弹,不能和半自动步枪如加兰德媲美。在超过400米的距离,STG-44的精准度就落后于美军加兰德了。更重要的是,这个距离不可能运用步枪的射速优势来压制对手,后坐力不允许。因此在远距离,STG-44仍然不是传统步枪的对手,要知道Kar-98可是最远可以打超过1100米的距离,德国狙击手就用步枪打出了这个记录,STG-44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德国人需要生产他们的G-43半自动步枪,并且Kar-98栓动步枪也一样好用。

而在近距离内,STG-44射速不足的问题就很严重了。STG-44的射速理论上只有500发/分,还比不过MP-40,那就更不要提射速超过900发/分的波波沙了。在近距离内,STG-44完全就是被对手压制的份儿,苏军冲锋枪猛烈的火力,可以让德国人抬不起头来。与此同时,弹匣容量上看,30发的弹匣对比71发大弹鼓的对手也是明显吃亏。因此,在近距离内STG-44难以战胜波波沙。

归根结底,任何一种武器都不会是全能的,枪械更是如此。STG-44的设计就是在400内提供精确射击能力,超出了这个射程或者太近的话,其劣势就暴露无疑。这个道理就像把现代的冲锋枪拿去远距离对抗二战的步枪一样,不是技术不足,而是设计用途就不一样,没有武器是十全十美的。


科罗廖夫


STG44是一枝划时代的步枪,开创了中间威力弹自动步枪时代,就算放在2019年,仍然不算太落后。它的综合性能完全碾压伽兰德步枪和波波莎冲锋枪,只有两种情况会处于劣势:400米以外对伽兰德步枪和100米以内对波波沙冲锋枪,前者因为射程不足,后者因为射速较慢。


股市指北针


应该叫sfg(暴风)—44突击步枪,口径7.92mm,希特勒亲自授名为(暴风)“突击步枪”,以纪念一战时期的德国著名的特种部队“暴风”突击队,希特勒曾在该部队服役过,(前)苏联的ak—47自动步枪(口径7.62mm)是仿造sfg —44突击步枪的山寨货


792突击步枪


没有优势,伽兰德背后是五分钟内可以抵达的空中支援和炮火支援,波波沙背后是整团整团的T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