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拳打晉、楚,腳踢齊、越,我為何沒能入選春秋五霸

引言

自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諸侯群雄你方唱罷我登臺,前有鄭莊公姬寤生箭射周天子,後有楚武王熊通自立為王。昔日“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周王朝,逐漸成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春秋角鬥場。而春秋時期的主旋律,可以用兩個詞語來概括,一是“亂世”,二是“爭霸”。正是因為亂世的出現,所以才需要某位霸主來維護天下的秩序和規則,春秋五霸便應運而生了。

關於“春秋五霸”具體所指的哪五霸,一直以來異說紛歧,莫衷一是。目前歷史影響最深遠以及學術界比較認可的五霸是司馬貞《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索隱》所載“以討伐為會盟主,政由五伯,伯音霸。五霸者,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也”。也有不少人認可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但認可吳王夫差的少之又少。

那麼歷史上一度強勢,雄霸春秋,拳打齊、晉,腳踢楚、越的吳王夫差,因何沒能入選春秋五霸呢?

吳王夫差:拳打晉、楚,腳踢齊、越,我為何沒能入選春秋五霸

拳打齊、晉,腳踢楚、越的吳王夫差

吳王夫差拳打齊、晉,腳踢楚、越

吳國是春秋末期東南地區的一個區域性強國,當時的吳國在中原文化的影響下迅速發展。吳王闔閭起用伍子胥和孫武主管政務和軍事,吳國國勢日漸強盛。公元前512年,吳國滅徐國,公元前506年,吳國擊敗楚國。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趁越王允常新死,率軍攻越,大敗而歸。闔閭之子夫差即位之後,“以大夫伯嚭為太宰,習戰射,常以報越為志”。次年,“吳王夫差悉精兵以伐越,敗之夫椒”,迫使越王勾踐投降。

擊敗越國之後,夫差認為解除了後顧之憂,遂決定揮師北上,爭霸中原。“夫差聞齊景公死而大臣爭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公元前484年,夫差全殲十萬齊軍主力於艾胺,周邊的魯、晉等中原諸侯聽聞後大駭。公元前482年春,吳王夫差與晉、魯、周等國會於黃池,與晉國爭做盟主,“欲霸中國以全周”。黃池之會,由於晉國各個卿族之間內鬥激烈,加上此時的吳國在經濟、軍事等都強於晉,晉國迫於形勢不敢與吳國相爭。

吳王夫差:拳打晉、楚,腳踢齊、越,我為何沒能入選春秋五霸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形勢圖

夫差在會盟中又擺出一副與晉國決戰的樣子,使“晉師大駭不出”,“晉侯敢不順從君命長弟”。吳王夫差勢力的強大,在與晉國的黃池之盟上達到頂峰。當時整個諸侯會盟的主持,都是吳王夫差主持的,晉國始終無法插手。“執事(吳王夫差)以霸召諸侯。黃池會盟上,吳、晉爭長,誰為長?《國語》、《吳越春秋》認為“吳王為長”。

從夫差即位次年敗越起,第七年就稱霸中原,到第十四年(公元前482)主持晉、魯諸國參加的“黃池之會”而登峰造極。說吳王夫差拳打齊楚,腳踢晉越,絲毫不為過。在傳統的“春秋五霸”之中,秦穆公在公元前627年經歷了與晉國的崤之戰大敗後,已經無力問鼎中原,僅能夠偏安西戎一帶。宋襄公稱霸更是自不量力,他實際上並未建立霸業。由此可見,在整個春秋時代,吳王夫差所達到的霸業,足可與齊恆公、晉文公和楚莊王相提並論。

吳王夫差:拳打晉、楚,腳踢齊、越,我為何沒能入選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

吳王夫差是否滿足霸主的條件

要想弄清楚吳王夫差為什麼沒有入選春秋五霸,我們首先要了解成為霸主的必要條件。想要成為霸主的首要條件是實力,必須在諸侯中實力最強,且能夠召集和主持諸侯會盟。這第一點,夫差明顯符合條件,《史記·楚世家》所載:“(惠王)十三年(公元前476年),吳王夫差彊,陵齊、晉,來伐楚

”。由此可見當時的齊、晉、楚三強都畏懼吳國的實力。

第二點就是名份,所謂名份指的是必須得到周天子的認可,尊敬周天子,遵從禮制。夫差也非常符合第二點,公元前482,夫差主持了晉、魯諸國參加的黃池之盟。天子周景王派使者單平公參加了此次會盟。盟會時,吳王稱公前歃,去掉僭禮的“王”號。會盟結束的時候,夫差還派使者王孫苟謁見周景王,周景王大加褒獎吳王夫差。

吳王夫差:拳打晉、楚,腳踢齊、越,我為何沒能入選春秋五霸

吳國、晉國黃池之盟

第三點就是仁義,所謂仁義就是不能吞併其他諸侯國,恪守周禮。夫差同樣滿足這個要求,他在擊敗越王勾踐後並沒有殺他,而是將他放歸越國,“封地百里于越,東至炭瀆,西止周宗南造于山,北薄於海。”夫差伐齊的時候,齊國發生內亂,齊悼公被自己的臣子所殺,夫差聽聞後為奇悼公哭了三天,表示對齊悼公的哀悼。由此可見,夫差是滿足成為霸主的三個必要條件的。

夫差的霸業因何不被認可

既然夫差滿足一切成為春秋霸主的條件,卻為何後世皆不認可呢?夫差因為因為好大喜功而窮兵黷武,脫離了霸主的本質。從小優越的環境和伐越報仇的成功,使吳王夫差逐漸驕橫自大起來,把目標定為了北上爭霸。但他又脫離實際地追求霸主這個目標,養成好大喜功的毛病,並且空耗吳國實力。當時的越王勾踐知恥而後勇,回國後臥薪嚐膽,時刻不忘報仇,是吳王夫差的心腹之患。

吳王夫差:拳打晉、楚,腳踢齊、越,我為何沒能入選春秋五霸

吳王夫差影視劇形象

爭霸要有一個穩固的後方,所以必須先滅越國,夫差卻沒認識到這點,他禁不住霸主寶座的誘惑,置此不顧,急於北上爭霸。春秋時期,邦交才是國力的體現,只有擁有強大的國力,才能水到渠成地登上霸主的寶座。夫差不踏踏實實地增強國力,渴望一步登天,殺雞取卵的方式爭霸,置生產不顧,窮兵黷武,到處征戰,使國力大大削弱。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時刻不忘報仇,“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國的實力也在不斷的恢復。等夫差回過神來,發現已經無法控制越王勾踐,終於被越王勾踐一舉滅掉,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吳王夫差是集春秋霸主和亡國之君於一身的特殊人物,其留下的教訓也是深刻的。他有才幹,有魄力,蹈奮自勵,本來能夠成為一位很有希望、很有前途的霸主,最終卻因為各種原因落得個國亡自刎的下場。

吳王夫差:拳打晉、楚,腳踢齊、越,我為何沒能入選春秋五霸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

結語

春秋末期,在吳越兩國進行的長期交戰中,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笑到了最後,而吳王夫差身死國亡。由於長期以來人們以勝敗論英雄,所以一代雄主吳王夫差被刻畫成了為一個聽信讒言、殘害忠良的昏君。實際上,吳王夫差在霸業上的成就並不遜色於春秋五霸,雖然稱霸的時間相對短暫,但依然能夠看出出一代雄主的雄心壯志與霸氣。

參考文獻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06年

袁康、吳平,《越絕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趙曄,《吳越春秋》,中華書局,200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