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智慧:從伍子胥的經歷看打工者的成敗!

第一次瞭解伍子胥還是初中的時候讀白話版本的史記,那個時候對很多事情的認識還處於懵懂階段,讀史記裡的人物,對伍子胥的印象最為深刻。

先簡單的複述《史記—伍子胥列傳》。

歷史智慧:從伍子胥的經歷看打工者的成敗!

伍子胥,楚國人,名員。父親和兄長因楚平王聽信奸臣費無忌讒言而死,伍子胥逃亡借他國之兵,殺回楚國報父兄之仇。他輾轉經宋國、鄭國無法得志,繼而過昭關,渡大江沿路行乞,歷經艱險終於到達吳國。伍子胥面見吳王僚,請求借兵伐楚。吳王僚本人是願意的,無奈公子光從中搞破壞,勸吳王僚不要因為伍子胥一人而大動干戈。

伍子胥因此知道公子光有野心,他舉薦勇士專諸,幫助公子光刺殺王僚,公子光即位為吳王闔閭。伍子胥又幫助吳王闔廬策劃了用要離刺殺公子慶忌。伍子胥由此得到吳王闔廬的重用,經過幾年的準備之後,闔閭令孫武為將,與伍子胥、伯噽率軍伐楚。經歷五次戰鬥,殺入楚國國都,當時楚平王已死,其子昭王出逃。伍子胥與伯噽於是掘了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以洩心頭之恨。

楚臣申包胥哭秦庭七日,秦哀公感其至忠,發兵救楚,吳兵退。

楚國國力大損,對吳國不再有威脅,闔閭將目標對準越國。闔閭率軍攻越,受傷而死,囑託兒子夫差務必復仇。夫差即位,立志報仇,終於擊潰越軍。越王勾踐委託大臣文種賄賂伯噽以求講和,吳王不顧伍子胥反對,聽取伯噽建議答應越國請求,沒有殺勾踐。勾踐忍辱負重,蓄養國力,伺機報仇。

歷史智慧:從伍子胥的經歷看打工者的成敗!

夫差野心變大,一心想稱霸中原。正好魯國子貢來遊說其發兵伐齊救魯,夫差不顧伍子胥提出的先滅越國再進兵中原的正確建議,率兵伐齊。得勝而歸後,大臣都來慶賀,伍子胥不來。吳王不悅,問伍子胥為何不來慶賀,伍子胥實言相告,仍以為越國才是吳國最大威脅,現在小勝齊國,卻忽略心腹大患,這是捨本逐末的做法。夫差大怒,更加疏遠伍子胥。

夫差決定再次進軍中原,伍子胥仍舊建議先滅越國,但伯噽因收了越國好處,與伍子胥針鋒相對。夫差最終不聽伍子胥建議,一意孤行決定再次伐齊,並派伍子胥前往齊國下戰書。伍子胥心知吳國必亡,於是把自己兒子也帶到齊國,並託付給自己的好友。伯噽抓住把柄,進讒言誣陷伍子胥意圖叛國,夫差於是賜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十分悲憤,令親信挖出自己眼睛掛在東國門,要親眼見越兵滅吳,並在墓旁種下梓木,詛咒夫差死後用此梓木為棺。伍子胥死後九年,越滅楚,吳王夫差悔不聽伍子胥之言。

太史公司馬遷對伍子胥忍辱負重、棄小義雪大恥的行為給了極高的讚譽和認同,一句“隱忍就功名”,也道出了太史公的價值觀。

如果伍子胥跟隨他的父親伍奢一起赴死,那麼又與螻蟻何異?不過是遂了昏君奸臣之意!千百年後,歷史上對這個人,可能只是寥寥幾筆,一代而過,或者根本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歷史智慧:從伍子胥的經歷看打工者的成敗!

縱觀伍子胥一生,他父兄含冤而死,自己忍辱負重,憑藉自己的才華和智謀,協助公子光立為吳王,此後闔閭對伍子胥的計謀可謂言聽計從,伍子胥也不負重託,他輔佐闔閭西破強楚,以報家仇,又發兵北威齊、晉,南服越人,讓闔閭成為春秋時期的又一霸主!

伍子胥快意恩仇,又建功立業,不可謂不成功!

夫差初立,懷著為父報仇的志向,對伍子胥也十分依仗,依靠伍子胥的軍事才能,擊敗越國,報了父仇。之後,伍子胥三次進諫滅掉越國,夫差只要採納一次,吳國都能穩住霸業。可是夫差非但對三次進諫不予採納,反而與伍子胥越來越疏遠,最終伍子胥被賜死,屍首被投入大江,下場不可謂不悽慘!

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不禁為伍子胥扼腕嘆息。伍子胥的一生到底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我們當今的工作和生活又能從這段歷史中受到什麼啟發?

一個打工仔,到底怎樣才能成功?首先,這個人應該是有一定才華的。那伍子胥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歷史智慧:從伍子胥的經歷看打工者的成敗!

他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很強。從他能冷靜的分析出楚平王想要誆騙他們兄弟回國一同處死,並且敢於摒棄世俗可能會給他扣上“不孝”的罵名,毅然決然的選擇逃亡,就可見一斑。這也反應出了他的自信,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報仇。

他具有一流的策劃和執行能力。專諸刺王僚,要離刺慶忌,都是大手筆,而幕後策劃者卻都是伍子胥。

他還是一個意志堅定,目標感極強的人,為了實現目標,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他的逃亡之路不可謂不艱險,走到最後已經淪為行乞度日。面對艱難困苦,若沒有堅強的意志,誰能堅持下來?王僚、慶忌與他沒有仇怨,專諸,要離更是他的好友,可為了報仇大業,他們都成了伍子胥的棋子。因為,報仇,是他最大的目標,如果讓他自己一死而能報仇的的話,他肯定也會毫不猶豫慷慨赴死!

他更是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指揮千軍萬馬,南征北戰,無往而不利,使得吳國稱霸一時。

試問一個人,在春秋這個戰火紛飛、弱肉強食的時代,擁有伍子胥這樣的能力,是否就一定能夠功成名就、寵榮不衰?答案是不一定,他還缺一個好平臺。

什麼是好平臺?國力強大、富有、國際威望高……楚國當時也有霸主地位,伍子胥父親伍奢是太子建的老師,兄長被封為棠公,家族地位在楚國也算佔有一席之地,在楚國政壇也有一定的影響力,這個平臺不可謂不好。但是伍子胥卻慘遭滅門之禍。

闔閭繼位背景是弒君奪權,國人並不全都心服,這算是內憂;王僚還有三個兒子逃亡在外,並不安分,時刻想要殺回來報仇,這算是外患。一個內憂外患的的國家,實在不能算好平臺吧?但伍子胥卻在這個平臺上真正施展了自己的報復,將自己的才華展現的淋漓盡致。

歷史智慧:從伍子胥的經歷看打工者的成敗!

而同樣又是在吳國這個平臺上,夫差擊敗勾踐之後,吳國可謂一時天下無敵,當時的大國諸如楚國、齊國、晉國都要給吳國面子,夫差也代表吳國第一次登上中原諸侯的政治舞臺,國際形勢一片大好。並且,這大好局勢有伍子胥的汗馬功勞!但即使如此,伍子胥還是落得個身首異處,屍體葬身魚腹的下場,重蹈了他父親的覆轍!

由此可見超強的個人能力和強大的平臺,也不能保證一個人肯定會成功

因為平臺就像一艘船,船再大,硬件設施再完美齊全,水手,大副們個個專業技術過硬,也還是不能保證不出事故。因為這艘船最重要的是掌舵者,掌舵者的思維模式和性格抵得上船上所有人對這艘船的影響。楚平王、楚昭王、王僚、闔閭、夫差,勾踐都是一艘船的掌控者。

同一個人能不能駕馭好不同的船,這個不好說。但不同的人駕馭同一條船,效果卻大相徑庭。王僚、闔閭、夫差三個人都掌控過吳國這艘船,並且他們的生涯內都與伍子胥有著密切聯繫。他們都是掌舵者,由於他們對伍子胥的重視程度、信任程度不同,造成的結果完全不同。伍子胥的個人命運也正是由於掌舵者的態度,起起伏伏!

古往今來但凡盛世,無一不是明君能臣的黃金搭檔,君臣際會成就一番佳話而名垂青史。那到底是要先有明君後有能臣,還是先有能臣後有明君?這個問題小編現在還看不透,寫不明。個人認為,既然是君臣際會,兩者所佔比重應當差不多吧,兩者稍微也要有點“知音”的意思吧!

怎麼知道彼此是不是知音呢?知音,最重要的是志趣相投,思維模式在一個方向上。我們再來看伍子胥列傳中那些知音們的故事。楚平王和費無忌是知音;伍子胥和闔閭是知音;伯噽是夫差的知音;伍子胥是勾踐的知音。其他的不解釋,最後一個“伍子胥是勾踐的知音”,有沒有搞錯呢?

歷史智慧:從伍子胥的經歷看打工者的成敗!

當然沒有,看伍子胥分析勾踐的為人,志向,目的,可謂對勾踐的心思瞭然於胸。他為什麼這麼瞭然?因為他看到勾踐就像看到自己,那樣的堅忍、剛毅和報復心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明白只要給這種人一線機會,他就會把天反過來,他太知道這種人的可怕!

有人會說,知音是相互的,伍子胥知勾踐,勾踐知伍子胥嗎?當然知道,勾踐幾乎賄賂了吳國全部的大臣,卻不敢招惹伍子胥,因為他知道伍子胥為人正直,盡心為國。由此可知,伍子胥和勾踐是真的知音。原來知音之間,不一定是高山流水,也有可能是想致對方於死地啊!這不是他們有多大仇怨,在其位謀其政而已!

又有人會說,既然他們是知音,伍子胥又料知吳國必被越國所滅,為什麼伍子胥不投奔越國?我想,假如伍子胥要投奔越國或者其他的國家,但凡想有一番作為的君主,必定會夾道相迎,委以國政吧!

但這個事不像現在跳槽那麼簡單。那個時代的人,心裡都有一個“忠”字。伍子胥最終還是走上了他父親的老路,因為忠義,而被國君殺害!

歷史智慧:從伍子胥的經歷看打工者的成敗!

那伍子胥到底忠不忠呢?說他不忠,他棄楚奔吳,發吳兵伐楚,差點滅了自己的祖國。為了報一家之仇,不管祖國的千萬家,這樣的作為,可謂不忠極矣!說他忠,他明知夫差不聽諍言,仍舊逆鱗直諫,明知吳國必亡,仍不願離開吳國,死也要死在吳國,此可謂盡忠極矣!忠與不忠在一個人身上,竟有如此極端的兩種體現,足以讓後世人爭論不休!

我們不去詳細解析他的忠與不忠,只想說明,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自己的最佳選擇,可仍舊不能執行那個最佳選擇,伍子胥有他的苦衷,每個人又怎能沒有自己的苦衷呢?我們每個人的每次選擇,雖說都是為了更好的證明自己的價值,但都能做到那麼灑脫自在嗎?

無疑,當今社會比伍子胥所處的時代要好的多,每個人的選擇要自由的多,肩負的責任要少的多,人生價值的體現更多樣化,我們想要有一番作為要容易的多。但從伍子胥一生看來,個人能力、平臺、好的領導人這三個因素,在當今社會,也是十分重要的!

伍子胥的一生,有太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今天筆者站在打工仔的角度在這裡淺談一二。伍子胥才華橫溢卻不得善終,除了復仇,他的命運卻總是隱約操控在別人的手中,讓人可悲可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即為君子,“義”即為丈夫,伍子胥堪稱真君子、大丈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