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在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明确定位达州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作为交通运输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达州铁路运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成为中国179个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和四川省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城市之一。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从无到有 达州交通在时代风云中起航

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时,上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作为武汉到陪都重庆的咽喉,达州有了第一条以机械为动力的交通基础设施,即汉渝公路,新中国成立后被纳入国道210线的一部分。汉渝公路横贯达州,在万源市入境,经过宣汉县、通川区、达川区,穿越达州市主城区,从大竹县出境进入广安市邻水县,最后进入重庆市,因此达州市作为全国性交通枢纽节点也在时代风云中起航。

1968年4月襄渝铁路开始修建,1970年8月铺通到达州(达县),1970年达州(达县)火车站开工建设,设在西外鹰嘴寨,1973年10月重庆至达州段建成通车,由铁道兵新管处管理,1975年11月投入临时运营,1978年6月1日交由成都铁路局管理,正式成立达县火车站,标志着达州全面迈入铁路运输时代。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老火车站大门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老售票处

初期 达州火车站在艰苦中起步

“达州火车站自1978年6月1日正式设站以来,可以说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这其中,从手动倒查到电气化,再到现在的微机管理,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冯天敏作为成都铁路局达州车务段第一代职工,曾任党办主任,负责宣传工作。作为达州火车站发展与历史进程的见证者,说到达州火车站,冯老内心尤为激动,也有着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点点滴滴,更有着深厚的情感。

“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干打垒,先生产,后生活。”据冯天敏介绍,由于成渝铁路先行开通,襄渝铁路是经重庆向北逐步投入使用,在达州(县)火车站正式设站当日,他由前锋(广安)火车站调往达州参加倒查工作。火车站当时位置非常偏僻,除了一幢可以容纳600多人的苏式风格红砖候车室外,周边全是田地,工人只能住在简易的油毛毡棚里,而广场和道路都是没有硬化的碎石铺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每一位职工内心都非常有激情,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单式倒查改为复式交分倒查,就像从座机换成手机一样。”由铁道兵新管处正式交由成都铁路局管理当日的情形,虽然时间过去了40多年,但是冯老依然记忆犹新。据他回忆,倒查是铁路通车前保障运行安全的必要工作,在来达州火车站之前,他们一直采用的是单式倒查,而来到达州火车站却要求实行复式交分倒查。由于没有经验,再加上当晚有多趟运送铁道兵新管处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列车要发送,当时场面非常混乱。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春运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春运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春运


客流高峰期 排队几天几夜才能进站

对于达州火车站客运的发展,冯天敏尤为感慨。据他回忆,刚开始,达州火车站只开行了时速为30公里的三组列车。一组是达州往返于重庆,一组是达州往返于安康,还有一组叫快车,是重庆往返于襄阳,而所谓的快车并不是速度快,只是沿途少停靠几个站而已。

冯天敏表示,1981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出现了少量在达州火车站乘车的外出务工人员,1983年出现第一次务工潮。随着客流量的增加,火车班次也开始逐步增加。1992年之后达到巅峰状态,当时拥挤得车站广场内身无立足之地,排队进站的乘客分为六列,从检票口一直排到现在的西客站。那场面,队列达到风吹不乱,雨淋不散,必须排上几天几夜才能进站上车,客运车厢也大多都是由货运车皮改装的“闷罐车”。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多条铁路相继建成 达州成为国家级重要交通枢纽

随着客流量的巨增,原有的基础设施已经严重不能满足客运需求。1997年1月,可同时容纳3000旅客的候车厅建成,12月25日达成铁路建成通车,达州站成为川东北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1998年1月1日达成铁路正式投入运营,2004年11月1日达万铁路正式开通运行,达州成为四川省、重庆市东出北上的重要交通枢纽。2008年12月28日新售票厅投入使用,2009年7月7日达成铁路扩能改造完成,9月20日达州火车站站台升级改造完毕,11月2日襄渝二线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0年9月20日,达州至成都"和谐号"动车组开通,成为四川省境内第一个始发开行动车组地级市所在地火车站,12月7日达万铁路电气化改造竣工。2014年1月,达州火车站扩能改造完成,2016年1月10日,历经6年建成的巴达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并与先期建成的广元至巴中铁路相连。自此,达州成为拥有一条过境铁路,三条铁路起点的枢纽中心,同时也加强了作为全国性交通枢纽节点的优势地位。

冯天敏表示,达成铁路刚开始投入运行,达州与成都之间单边需要9小时,经过多次提速后,两地之间目前运行时间普通列车已经控制在5小时内,动车运行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提速之后,对于沿线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达州作为交通枢纽在地位上也得到了加强。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停止散装业务后的达州火车东站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河市货场

点赞达州建设:从无到交通枢纽 看新中国70周年铁路发展变化

河市货场

巨大吞吐量 奠定达州物流中心地位

达州货场,与达州火车站同步建成,是川东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2012年,达州全市物流货运总量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公路货运量达1.43亿吨,铁路货运吞吐量2158万吨,水路货运量535万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川东北片区片区经济也出现了飞速发展,物资供给量更是出现了高速增长,作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达州货场已经严重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同时,由于达州货场位于达州市主城区西向门户,大量的货车排队进出场对交通通行形成巨大压力。

2005年,位于达成铁路线上的达州火车东站正式启动货运办理业务。但是,由于该货运位置地处莲花湖片区,随着达州城市的不断发展,该片区很快被融入主城区范围,而货运业务在装卸过程中出现的扬尘对周边居民造成很大影响。2016年8月中旬,达州经开区铁路专用线正式启用,2017年7月20日达州火车东站全面关闭散堆装业务办理。

同时,在的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设计能力450万吨,货物堆场面积9万平方米左右,被中国铁路总公司纳入二级物流节点(即区域性铁路物流中心)的河市坝猫儿寨新货场一期于2017年投入使用。该货场投入使用后,不仅提升了货物吞吐量能力,为达州经济建设与发展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据成都铁路局达州车务段统计数据,达州车务段全段2018年卸车19.3万车,装车13.4万车,全年发送货物807.7万吨。而达州作为西安铁路局和成都铁路局的分界口,包括通川区双龙火车站、宣汉、万源等地属于西安铁路局,并不在统计范围。

最近几年作为达州的高速发展期和远景蕴含的巨大潜力,在四川省委明确定位达州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之际,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和达州市委、市政府的规划,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成都经达州至万州高铁将力争在2019年开工建设,远景将规划建设途经达州的西渝高铁。由此,达州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也会更加凸显,为达州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必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