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道超車是屁話!內燃機老專家苦諫平衡發展汽車能源路線

“彎道超車就是屁話!我們再也經不起‘政策性浪費’帶來的慘痛結局了。”11月5日,原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魏安力用如此激烈的語言痛斥新能源車發展過程中的負面影響。

66歲的魏老是在“2019汽車動力發展趨勢高峰論壇”做出如此表態的。該會議由寰球汽車集團主辦,主題是討論新能源車快速發展的時代,傳統燃油機通過以三缸發動機為代表的技術革新,帶來效率和經濟性上的提升。來自行業協會、大專院校的多位專家從產業、技術等不同角度發表了真知灼見。

汽車發明130多年來,改變的主要是生產模式,但是動力匹配一直是以內燃機為核心。隨著環境的日趨惡化,燃油車的排放問題被進一步放大;另外隨著汽車“新四化”的趨勢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指引,越來越多的車企將重點轉移到新能源技術,很多跨國汽車巨頭,也紛紛提出在中國重點落地新能源戰略。今年年中開始施行的國六標準,對車市走向有很大影響,但是也說明,汽車的高排放時代逐漸過去,高效內燃機與新能源動力已經成為了動力方面的趨勢。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企業開始忽視內燃機的價值,業內外也存在誤解和偏見,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阻礙和誤導的作用。正本清源,兼聽則明,正是論壇舉辦的初衷。寰球汽車集團總編輯王鑫在致辭中表示:“純電動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滿足市場和社會的需要。所以,在有關汽車動力路徑的選擇與探索上,還需要再認識、再梳理。”

魏老第一個演講,他洪亮的嗓音和“大尺度”的內容,無疑帶動了觀眾的情緒,也為後面的演講開了個好頭。這種不再顧忌的表態,一方面源於他退休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源於目睹諸多亂象之下的憤慨。梳理下來,魏安力的觀點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新能源騙補,禍及中央財政,也就是損害了每個人的利益,應該司法介入;

二、騙補的發生,也是源自於新能源發展過熱帶來的政策性浪費,需要擺脫長官意志,迴歸理性;需要防範不切實際的能源轉型,因地制宜的制定能源消費政策;

三、不能忽視傳統燃油車通過技術革新帶來的價值,同時要尋找多種可替代能源方案,其中甲醇汽車是重要方向。

彎道超車是屁話!內燃機老專家苦諫平衡發展汽車能源路線

原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魏安力


魏安力指出,中國“缺油、少氣、富煤”的能源結構短期之內不會變化。而電動汽車和高效傳統能源汽車是降低我國石油消耗,保護能源安全,減少環境汙染,落實節能減排發展戰略的“兩個輪子”。除了電動車之外,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傳統能源動力驅動的自走式裝備,仍然是支撐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的主導產品。皆因其裝備製造的產業地位,廣泛的使用用途和長久的能源結構。

然而“零排放”和“彎道超車”的理念,給內燃機工業帶來了“短暫的遺憾”,魏安力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他認為,後果一方面是人才斷代,一方面是創新動力和產業基礎弱化,導致產業開始轉移。

魏安力批評說,中國汽車產業還屬於競爭產業,電動車尚有“八大焦慮”,包括可能對人身傷害存在的潛在問題尚沒有解決。國家就給予鉅額補貼,將產品強行推向市場,“讓人無語”。他特別強烈的批評,有媒體認為,電動車不好賣,是由於補貼退坡。還有“磚家”在電視上表態,油價過低會影響新能源車發展,種種論調都極其不負責任。

魏安力提醒,要警惕新一輪的“政策性浪費”,特別是氫燃料電池帶來的衝擊波。截止到2019年9月,共有25個省及地方城市出臺發展氫能源政策相關文件。在魏安力看來,綜合熱效率能源機、純電力驅動的動力系統、增程式驅動動力、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是五種動力模式。五種動力誰引領潮流,唯有時間回答,別無它解。

魏安力最後總結到,全球高危地區,也就是中東的戰火,已經影響了中國的石油運輸路線。所以一定要多途徑尋找替代,尋求結構性改變,可以總結為“四個宜”:宜氣則氣,宜油則油,宜煤則煤,宜醇則醇。未來中國的發動機和汽車一定是走向靈活燃料或者是雙燃料。

魏老的觀點儘管不乏偏激,但是他所帶來的啟示就是中國汽車的能源路線沒有捷徑,而且需要多元化發展,不能偏廢一方,特別是傳統內燃機通過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價值不可忽視。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我們始終認為內燃機是中國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對於傳統內燃機的開發遠沒有達到盡頭;在中國汽車市場的艱難階段,小排量發動機與新能源的協同發展才會成為未來的趨勢、更好的態勢”。

彎道超車是屁話!內燃機老專家苦諫平衡發展汽車能源路線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


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燃燒能源中心副主任帥石金表示:“內燃機與電機混合優勢互補,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是過渡的技術路線,是非常好的普及技術路線,混合動力更簡單,新一代內燃機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有更多的機會。”

天津大學教授、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姚春德提出:“家用轎車內燃機技術日益先進,未來,內燃動力仍然還是動力裝置的主導,將與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深度結合,帶給家用轎車美好未來。他特別強調,要消除行業的誤解。第一,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沒有必然聯繫。智能化+網聯化才能實現動力的全局最優。第二,三缸機不是簡化的發動機,其實技術含量完全不差於四缸機。去掉一個缸,摩擦少了,經濟性必然提升。

在本次論壇上,來自上汽通用和吉利的技術專家,分享了本企業生產的發動機,在技術上的進步。

配合此次論壇,寰球汽車集團舉辦了“燃情·正當紅”2019馭山挑戰賽,對12款搭載了小排量發動機的車型進行了專業對比測試。根據噪音、振動、油耗等指標,評選出了獲獎車型以及代表企業。在論壇結束前,頒發了各個獎項。

彎道超車是屁話!內燃機老專家苦諫平衡發展汽車能源路線

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吳迎秋(中)為領克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思英(右)頒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