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背後的世家:漢獻帝的意義

自漢靈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進京,到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獻帝短短七年的時間中原大地各路軍閥往來交手、合縱連橫,這讓原本就已疲敝不堪的國家陷入徹底的混亂之中。不僅是興亡皆苦的百姓,盤踞在各地的豪強世家也無法逃脫這場浩劫。正因如此,亂世對於投機者或許是個機會,但是對於家大業大的世家豪強保住既有的財貨才是根本,當然,也不反對獲得更多的利益。

世家究竟想要怎樣的結果呢?在《尚書·武成》中有這麼一句話:“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換句話說,世家想要的是一個不掌實權的君王佔據著名義上的統一,而各地豪強世家各自為政,或者聯合執政。這點有點類似於“虛君共和”的政治意圖,但不同的是彼時的世家只是單純從儒家教義上對東漢王室的失望,畢竟兩次“黨錮之禍”的切膚之痛讓他們對皇權警惕至極;同時也是因為土地兼併這一經濟事實發展的結果,大地主在實現了經濟獨立,部曲武裝之後必然會要求分享更多的政治權利。

亂世背後的世家:漢獻帝的意義

東漢地主莊園磚畫(網圖,侵刪)

為了實現這樣的政治訴求,世家必須要做就是從新將已經破碎的東漢疆土重新拼接在一起,在他們的設想中,有兩條路,一條是扶植一位軍閥通過不斷的兼併戰爭重新統一天下,另一條就是選擇已經虛弱不堪的東漢皇室,維持名義上的統一。兩條路都不簡單,通過軍閥兼併戰爭而統一天下,必然會造就一個強勢的君主這顯然是世家所不願看到的。那麼將已經跌落谷底的東漢皇室再次捧上高位呢?這也是個巨大的挑戰,但是值得一試。

一、可憐的少年

亂世背後的世家:漢獻帝的意義

幼年劉協劇照(網圖,侵刪)

劉協是個聰明的孩子,至少比他的兄長劉辯要聰明。這樣一個孩子若是給他時間和空間去成長,有望成為一代明君。但是身處王朝末年,聰明的皇子反而活得更為痛苦。

靈帝死後,宮中內亂,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火併,最後引出外軍勢力董卓攪合其中。董卓在進京的途中遇見了從宮中逃出的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二人,兩人雖然都是出身高貴的皇子,但是危機之中的表現卻高下立判。一方面是劉辯的哆哆嗦嗦,另一方面則是劉協的從容淡定。這就讓董卓心中埋下了廢立的打算。進入京城之後的董卓仗著自己兵強馬壯,一步步按照自己的想法不斷鞏固權力。最後廢掉劉辯,立劉協為帝。不久之後,就毒殺了劉辯和其母何太后,而九歲的劉協也開始了他作為傀儡的一生。

劉協登基後,董卓自封為丞相,後又加封為太師,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權。董卓的軍隊在洛陽劫掠財物,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後並把洛陽城燒成一片廢墟。

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天,各地的州郡牧守、地方豪強在袁紹的號召之下起兵討伐董卓,感受到威脅的董卓挾持劉協由洛陽遷都長安。這時,王允任司徒,主持具體政務。他表面上依附董卓,暗中心向漢室,身邊聚集了一批朝中官員。

聲勢浩大的關東聯軍確實給了漢獻帝希望,但是當他們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之後,劉協只能寄希望從內部推翻董卓。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在司徒王允的一系列操作之下,成功挑動呂布與董卓反目,刺殺董卓。董卓被刺死後,王允錄尚書事,呂布晉升為奮威將軍,二人共同主持朝政。可惜王允並非是治世能臣,僥倖得手後便驕傲自滿,加上氣量狹小,未能維持住關中的局勢。不到一個月,董卓部將李榷、郭汜等人擊敗呂布,佔領長安,殺死王允,控制了東漢政權。這樣的平衡沒有維持太久,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李榷郭汜兩人又在長安城中各自擁兵相攻。劉協派尚書、侍中去為李、郭二人和解,二人不從。為了爭得政治上的主動權,郭汜陰謀將劉協劫持到自己的軍營,不料未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經走漏,李傕搶在前面,派兵將劉協、皇后、宮人及大臣們劫去。李傕、郭汜相攻數月,死者萬數,長安城幾乎變成一片廢墟。不久,劉協在原李傕部將董承等的護衛下,擺脫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農,進駐安邑,又輾轉東行。

五年的提心吊膽,漢獻帝終於逃出來軍閥的控制,此時他迫切地想要回到洛陽,回到東漢歷代君主坐擁天下的寶地。但是,在這五年中,中原大地並未像他想象的那樣美好。袁紹、曹操、袁術、劉備、呂布、陶謙、張繡等等,大小軍閥混戰不堪,數年的洗牌,到了興平二年,中原地區能夠相互叫板的只有曹操、袁紹。用曹操的話來總結這一段歷史“當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並起,輔君相長,人懷怏怏,各有自為之心”,每個人都覺得“天命在我”,於是每個人都參與到這亂世之中。

二、挾天子以令諸侯

雖然古時消息傳遞速度不快,但是畢竟掛著一副皇帝的行頭,劉協的顛沛流離當然是世人皆知。只是像關東聯軍在酸棗時的態度一樣,大小軍閥對這件事選擇性失聰失明,甚至巴不得劉協死在亂軍之中,這樣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另立新君或者自立為帝。比如袁紹,甚至在討伐董卓時就想要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以謀取自己的政治利益。“累世公卿”、忠義傳家的名頭不過是唬人的鬼話。

但是世家的態度卻是變了,前文中說道世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既然皇帝已經沒有實權了,不妨將他畫在旗杆上,佔據大義,這樣才可以儘快的結束這場亂局。這不是哪個人的靈機一動,就史料中的記載,至少有兩撥團體想要將劉協收入囊中。

首先是袁紹集團。據《後漢書·袁紹傳》記載:“沮授說紹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而在《三國志》裡也記載了“初,天子之立非紹意,及在河東,紹遣潁川郭圖使焉。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紹不從。”史學界對於究竟是誰勸諫袁紹迎立獻帝一直有爭論,其實並無實質性差別。

沮授是冀州廣平人,曾舉茂才,擔任過兩次縣令。這樣的履歷,相信首席東漢末年政治生態的讀者都清楚,沮授必然來自於一個士族家庭。而潁川郭圖就更為清晰了,作為潁川士族的一員,他本就是代表著潁川世家對袁紹的認可。這兩人都認為迎立漢獻帝是奪得天下的關鍵,其實就代表著士族之間的一種共識。但是,袁紹卻沒有聽從他們的建議,這是袁紹的短視。

除了袁紹集團,曹操集團也出現了迎立漢獻帝的聲音,而提出這樣建議也是出自於潁川士族的代表人物:荀彧。同時作為兗州本土勢力的代表程昱對於迎立漢獻帝也是持歡迎態度。

荀彧的出身相信各位都不陌生,他原本在袁紹集團,後來又棄袁紹而歸曹操,前文中分析過這是世家的另一個打算。多方下注,也是世家投資的一種常用策略。在荀彧歸附曹操之後,先後為曹操引薦了許多重要謀士,如戲志才、郭嘉。

當然,這個戰略建議在曹操集團內部也受到了反對,在《三國志》中沒有明確說明是哪些人反對,只是用了“諸將或疑”來簡單概括。所謂微言大義,老書蠡大膽猜測了一下反對這項計劃的有哪些人。首先從“諸將”來看,應該是以軍方代表為主,此時的曹操集團已經出現了初步的文武分流,如夏侯惇、曹洪等人為將,荀彧等人從事文職。當然,也有程昱這樣的文武皆可的良才。其次這些將領不會是曹操起家時一起走出來的將領,這點可以從曹操派遣曹洪為將率軍迎接漢獻帝可以得出。那麼綜上來看,此時反對迎立漢獻帝的是曹操起家之後收編的另一股勢力,這股勢力就是出身於黃巾軍的“青州兵”。造反起家的“青州兵”雖然一直以來保持對曹操的忠誠,但是卻不願意跟著曹操一起為漢朝皇帝賣命。

但是,曹操最終還是堅持了正確的戰略目標,正是迎接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秋,在曹操的迎接之下,劉協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洛陽。為了籠絡住曹操,劉協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寶貝,各種冊封任命詔書一封接一封地向著曹操腦門上砸去。當年二月份,封曹操為建德將軍,六月份升為鎮東將軍,而且封了費亭侯的爵位。到了七月份,曹操進駐洛陽,衛戍京都後,劉協又假節鉞、錄尚書事。又因洛陽殘破,在曹操的脅迫之中,漢獻帝以許昌為都,勉強恢復了東漢朝廷,曹操也被封為大將軍,爵號為武平侯。

自此,曹操實現了自己的戰略意圖,那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亂世背後的世家:漢獻帝的意義

曹操與劉協(網圖,侵刪)

三、漢獻帝的意義

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曹操終於將漢獻帝置於掌中。買的車還要養得起;付得起首付還要承受的了房貸。漢獻帝的到來讓原本就不夠寬裕的曹操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運作一箇中央政府,哪怕這個政府只有象徵意義也需要龐大的資金耗費,此時的曹操已經是北方數一數二的大地主,但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那麼曹操如此這般,難道只是為了獲得那些徒有其表的封號爵位?顯然,並非如此。

迎立漢獻帝這一招其實是曹操破局的關鍵。史料中記載,建安元年之前的曹操雖然有了與其他軍閥抗衡的資本,並且在數次征戰中不斷擴大自己的地盤。但是仍舊面臨袁紹、袁術以及呂布、劉備等人的威脅,甚至連反覆無常的張繡都給曹操帶來不小的麻煩。不僅外部麻煩眾多,內部更是有巨大的分裂勢力在活動,這就包括陳宮、張邈的背叛。而這些背叛歸根結底,還是來自於世家勢力的影響。此時的曹操雖然通過和荀彧保持著與潁川世家的良好關係,但是仍舊為大部分世家所警惕。

那麼迎立漢獻帝,其實就是向世家表明曹操是舊有秩序的擁護者,從而獲得世家的支持。這裡我們以兩個人為例,首先就是跟隨漢獻帝一起到來的鐘繇。

鍾繇出身於潁川鍾氏,曾被舉孝廉,歷任尚書郎、縣令、廷尉正以及黃門侍郎等官職,一直跟隨漢獻帝所在的中央政府輾轉流離。在得知曹操想要迎立漢獻帝之後,與尚書郎韓斌一次促成了漢獻帝東歸洛陽的計劃,而且在鍾繇尚未和曹操接觸時,荀彧就已經向曹操介紹過鍾繇。當曹操迎立漢獻帝之後,鍾繇立馬投身於曹操陣營中,在此後三十四年的人生中為曹魏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另一個人則是“潁川陳氏”的陳群,東漢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在建安三年加入曹操集團。陳群的加入代表著潁川頂級士族幾乎已經完全導向曹操一方,除了曹操地盤不斷擴張之外,也得益於漢獻帝的助力。

亂世背後的世家:漢獻帝的意義

曹操得到世家的支持,謀士集團擴大(網圖,侵刪)

潁川世家紛紛加入曹操陣營,其實很大程度上認為迎立漢獻帝的曹操是舊秩序擁護者,曹操藉助漢獻帝統一天下,那麼就必然會繼續借助漢獻帝所代表的秩序統治天下。不管最後的皇帝是否還是漢獻帝,只要世家還在,只要世家的特權還在,那麼就會繼續得到世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